《文学青年编年史》:文学评论是时代大屏的弹幕「思南读书会NO.407简讯」
从左至右为方岩、吴晨、梁捷
撰稿:王瑞琳
4月1日下午,评论家方岩携长篇小说评论集《文学青年编年史》与《经济学人》总编辑吴晨、经济学家梁捷做客思南读书会407期,以多元的身份、背景和表达,探寻关于文学、文学青年、文学批评的更多可能。
《文学青年编年史》是方岩近年的文学评论结集。书名取自其中同名的一篇对路内《雾行者》的评论。长篇小说《雾行者》书写一代文学青年十年离散的过程,而这本评论集也收录了方岩过去十年对长篇小说评论的写作,真诚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文学青年十年的精神漫游图景。
方岩
谈到方岩的写作,梁捷最大的感触是变化和转型,这使他联想到城市史研究者芒福德的比喻——“我们生活的环境像我们每天吃饭的饭碗。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但突然有一天碗有了一个缺口,即使可以重新修复它,它也不是以前那只碗了。”他说:“这本书记录了方岩过去的阅读思想,读的时候能够看到这只‘碗’破口之前的结构和脉络。”
梁捷
方岩坦言,这期活动没有请文学圈的同行进行对谈就是一次破圈的尝试,他希望借不同的眼光来观察文学批评,邀请其他专业背景的人来谈论文学,重建文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为热爱文学的经济学家,梁捷始终把文学视为诸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我既不觉得文学批评特别神圣,也不觉得它很无聊,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它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他认为,应该鼓励更多人介入文学批评,“用不同的视角探索文学批评,可以给它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而文学批评本身也应该保持一种开放、批判甚至挑衅的态度。”
吴晨
吴晨谈到,处在“破圈”的时代,只要大家有一定的阅读量,站在各自不同的视角,都会对文学文本有不同的认识。他说:“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文学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不是简单地记录当下,不是从现实跳脱,而是去发挥想象力。我们需要不断的思考来推动写作,不断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世界的变化,正如经济学里,我们思考经济运行的逻辑、思考经济发展背后的动力等等。”
过去三年,方岩不断反思自己的职业,“我开始反思文学所能触及的具体经验,反思自己的写作和这个世界、我们日常的困境有什么关系,你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心安理得地去操作所有的事情。”
现场读者
在他看来,处在十字路口的时代,文学需要被重新定义。在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中,文学曾一度被局限自身狭隘的专业领域当中,很多价值与功能被忽略了,比如文学承载的历史、经济与政治功能等。伟大的小说往往留有巨大的空间,是无法用现在的人文社科知识阐述的。
同时,文学也应该作为一套平等话语体系,与其他学科竞争、对峙,形成真正的交流。 “如果跳开专业壁垒看文学评论,你会发现所谓的文学评论只是时代景观大屏上的弹幕。而如果把弹幕理解成批评的权利,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行使它。”方岩说。
现场读者
谈到“文学青年”,人们常常会带有脱离实际、伤春悲秋等的刻板印象。方岩认为,我们应该从更客观的层面理解文学青年, “在庞杂的认知体系中,文学同样也是其中一种。它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就成为了类似世界观的东西,他们用这样的价值观去生活和思考,我们要从这个角度理解文学青年,更何况一部分人真的是以文学为生。”而他所理解的“青年”则代表着开放和包容,“我们需要让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身份的人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
读者提问
吴晨认为,价值评判体系的变化也推动着我们去破圈,并重构经典。他提到毕加索画作的拍卖价值,假如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画家和他的许多作品与现在的价值观会产生抵触,这或许会是一个去经典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保持精英视角,要去看草根,话语权也绝对不是在某些圈子。”
梁捷谈到,方岩的文字给他一种“正面硬刚的感觉”,直面时代的变革,“书读得很苦,写得也很苦,有时尽管不一定能探索出明确的结论,但是这是他(方岩)思考和写作的方式,老老实实面对问题,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明白就明白,想不明白就不想明白。”
嘉宾为读者签名
令吴晨印象深刻的是,方岩对小说新闻化提出的批评——“作家应该不止于记录、剖析问题,在这之后还要创造出可能性,这是方岩给作家提出的更高要求。”他认为,对某些作家的追捧并不仅仅在于商业的力量,年轻人似乎也在丧失辨识的能力,让“推荐”取代了“搜索”。文学的价值显然无法简单通过商业的成功来衡量,甚至很多文学创作者如果有真正的追求,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就是曲高和寡的。当下的文学批评就需要更多的声音指出这些问题,而不是让商业资本和巨大销量淹没那些好的作品。
至于未来,方岩认为文学阅读应该向更多的形式敞开,音乐、纪录片、播客、旅行等等,都是广义的阅读。正如吴晨所说,“世界是多样的。”每个具有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阅读史,可以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突破圈层,会打开更多讨论的空间。
撰稿:王瑞琳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