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中国历史的转折性时刻「思南读书会NO.415简讯」
从左至右为黄德海、阙海、梁捷
撰稿:鲁法浩
5月20日下午,历史学研究者阙海和经济学家梁捷做客思南读书会415期,分享《翦商》中的历史转折时刻。评论家黄德海担任主持。从历史研究到历史叙事
《翦商》是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通过对整个历史进行长时段的鸟瞰式梳理,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后期一直延续到殷商时期的人殉传统,直到西周进军中原后才将其废除。作者李硕将废除人殉制度作为殷商和西周的分水岭以及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最大的变革。
阙海
阙海谈到,李硕通过片段式叙事和众多的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来论证自身观点,文本读起来顺畅,没有枯燥感,不像考古报告那样诘屈謷牙。
他说:“历史类非虚构写作与历史研究有差距,创作时如何规范运用材料非常重要。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一样都需要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节制这种想象力,在某个时刻适可而止,才是历史研究中更珍贵的品质。”
黄德海
令黄德海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写作方式类似丹·布朗《达芬奇密码》,用一幅画贯穿情节。对任何一个历史叙述,都应该保持疑惑,因为历史记载本来就是千差万别,同一材料会有不同解说,如何选择材料去支持观点,同时不忽略相反的解释,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这本书,黄德海也保持着谨慎的欣赏态度,虽然充满疑惑,但欣赏作者某些想象的现实还原感。他认为,这本书引起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叙事流畅;二是作者隐含的才华;三是书中富含一些能够引起认真讨论的争议。
考古与文献的有机拼合
阙海谈到,从现代角度来看,人殉是残忍的,但是站在古代人的角度来说,他们会这么认为吗?他认为商周之际人殉消失的原因可能是两个朝代的制度完全不同,而非基于人道或者走向文明。商代崇信鬼神,通过杀人去祭祀鬼神。而周朝的制度核心是宗法制,其他制度都是围绕宗法制来设计,所以,周朝不再需要人殉。
梁捷
书中将废除人殉制度作为殷商和西周的分水岭,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最大变革。阙海说:“站在现代角度,基于人道主义,人殉制度的废除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历史研究中,不能认为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因为这是因不同的制度信仰和知识结构而造成的变化。”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梁捷谈到,人殉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会伤害到一个国家的资源基础。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讨论和商榷,一方面是双重证据的研究方法使用,将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献两者对应,但现实中地下材料和地上材料有机拼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书中历史是否可靠?另一方面,对于人殉的原因和意义等一系列细节还需进一步讨论。
现场读者
那么,在历史写作中如何运用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阙海谈到“学科本位”,写作者主修学科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亦不同。他谈到,考古材料有三期分化,不同时期研究侧重点不同。最早出土的东西是历史,是历史学科附属产品;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和体质学结合来研究文明;当下的重点是不同文明的比较。而在《翦商》中,是三期混用,“他的材料没有分期,没有侧重问题,应该把这个研究细化。”
现场读者
黄德海谈到,《翦商》这本书类似于历史的辉格解释,将历史发展一刀两断,并且在一刀两断的过程中,代表先进的一方要更改历史,还要把痕迹抹杀。历史的书写,是用现当代思想来解释历史,还是努力尝试回到古代人的思想,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也是非虚构写作中的重要问题。
历史叙述中的逻辑链
有读者提问,李硕的文本解读和出土材料,哪一个可能没有那么严肃?阙海回答:“每一条材料都很严肃,你用严肃靠谱的材料得到靠谱的结论,中间有逻辑链条,逻辑链条怎么建立,这才是最关键的步骤。”
他认为,建立历史叙述中的逻辑链需要附加条件,条件越多,变量越多。历史学追求的真,是有限度的真,限于史料,即一分材料就说一分材料的话,甚至,有可能十分材料只敢说一分话。一个个逻辑链条推衍下去会有多种解释,一定要看如何进行精确的逻辑推导,而不是有了靠谱材料就马上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有论证过程。
读者提问
黄德海谈到,历史类的非虚构写作正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搀杂着创作者的个人野心,也搀杂着很多人对历史文献使用的不够慎重,对于未来如何发展,他仍在观察。
梁捷认为,从历史学角度来看,这本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是有一定历史色彩的、可以给人启发的文本,“我赞赏李硕的脑洞大开,他的特点是采用了各种方法,但是没有方法一致性。书中既有科学方法,也有一些未必准确的猜测;既有大量的洞见,也有很多不可靠的观点。他有一个目标,为了论证这样的目标,寻找各种材料,发挥脑洞,从各个角度来论述这样的结论,最后形成文本。这个文本确实不是严肃的历史学专著,所以不应跟其他史学专著进行比较,但它自有意义。”
现场:王若虚
撰稿:鲁法浩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