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034丨老爸的上学记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可以直接关注哟!
请输入标题 bcdef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网络图片
老爸的上学记
——记野三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76年,也就是毛主席逝世那年的春季,巴东县在野三关镇柳山村,开办了一所新型的学校——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其实在1958年江西就创建了这种学校,只是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县城,直到1976年才开办。只举办一年,第二年改为师范学校。
刚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住在村生产队的仓库里,用厚薄不一的木板放在地上,再铺上从自家到来的铺盖,一个挨一个就这样住下。
稍稍安顿下来就开始自己动手盖草棚子,盖宿舍,盖教室,盖食堂,盖仓库。木板子和竹子做墙,盖上就地取材的茅草。用树墩自己搭床,铺上竹片和木板,再铺上一层茅草。
学期为一年,有毕业证,国家也承认这个学历。开设两个班:一个农技班。农业种植,栽培为主,也就是开荒种地;一个兽医班。畜牧兽医,动物解剖,主要对牛进行。
能来到这里上学是比较光荣的,都是各个生产队推荐优秀的适龄人员,也有女生。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田间劳动场面 网络图片
天晴的时候修路开荒,农业生产,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出工,天黑才收工,老师也带头劳动。下雨时学习文化知识,农业技术书。
一天三餐,吃的是苞谷饭,常年就一个菜,水煮洋芋片,还是那种没有刮皮的洋芋。由于是高山太阳不得力,苞谷晒不干,都是挂在火上炕干,严格的来说是烟熏干的,所以就是黑色的,苞谷饭也就成为黑黑的。
还可已参加拉大锯,锯木板,和其他劳动不一样,是有工资的,这是一个力气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干得,要的是有力气。(我们称之为“改川皮”,“川皮”盖瓦屋用的,承载瓦片的一条一条的长条木板)。
一天可以挣好几块钱,可以买鞋子穿,解放鞋当时2块钱一双,这也属于高消费了,都舍不得穿,平时就穿自己打草鞋,只有回家的时才穿上解放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从学校到回家的路线图
冬天的时候就毕业了,已是深冬,大雪封山,雪深到淹没膝盖,没用车通行,就是通车也没有钱坐车。约好和同乡的另外两个同学,走路回家。
先走了十多里的小路,才走到公路上。在沿着公路走,公路已凌成一块板,异常的滑,也异常的冷,走着走着鞋子都结冰了。实在的走太累,走不动了,就找快平整的地方,跪下来缓解腿的酸疼,往往一会就会结冰将裤子和膝盖粘住。
走到全县最冷的地方绿葱坡,看见远处一个人背着“背笼”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好奇心驱使他们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人早已被冻死。吓得他们撒腿就跑,再也不敢停下来。
走了十几个小时,大约走了50多公里,天就黑了,在一个叫朱砂土的村子里,分别找地方歇一夜。当时随便找一人家借宿,一般都会留宿的,当时民风很淳朴,一看又是学生更加放心,如果遇到好心人家还可以吃一顿热饭。
第二天,天一亮继续赶路。走到马鹿池一个远房亲戚家已是下午,吃了饭玩一下就天黑了,再住宿一夜, 吃了早饭,天也晴了,路上的凌已融化,老表哥帮忙在路上拦下一辆熟人的车,坐车回到巴东县城,再坐渡船过长江回到镇上,船票几分钱。
在镇上,遇到“背脚” 的爷爷(由于之前到处没有通车,交通不发达,一些生活用品物资等的运输全靠人力背)。虽然走了几天的路,还是帮忙背了一段路程。
从共大学校到家里,路程为109公里,如果开车的话也就3个多小时,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依靠步行却耗时将近3天。
现野三关火车站位置离曾经的共大不远
最早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1958年创建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直到1980年改制,历时22年。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的建设人才,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共大创建3周年之际,毛泽东曾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
1975年上映的国产影片《决裂》就是讲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我还专门在网上搜索了看了,感受了当时的那种学校学习的氛围。
回复 决裂 获取观看链接。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更多文章,“查看历史消息”
小编微信:weisan2016
微博:@胡子不瘦-韦三书屋
知乎:韦三书屋
韦三,韦编三绝之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