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人也开始了!张文宏等专家最新发声

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安溪融媒 2024-05-01

近期

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

出现医院门诊和急诊量增长

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增多的情况



不少成年人也中招

就诊人数最高达原日均五倍


最近除了孩子感染流感,不少成人也中招了。


据报道,从上周末开始,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已经开始逐步攀升。近一周,浙江一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量均在400—500人次/日,而平峰时段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都在100人次/日,是原日均接诊量的四、五倍。据该院区发热门诊护士长表示,来就诊的患者中青年居多,以甲流为主。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


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张文宏等专家最新发声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我们该如何防治?关于呼吸道疾病又有哪些认识误区?


央视《健康中国》栏目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三位专家,就当前网络上常见的关于呼吸道疾病误区进行详解。
误区1今年的冬季呼吸道病毒复杂叠加感染很可怕?
张文宏表示,很多人会害怕自己叠加感染。其实有时候检测出多种病毒或细菌是因为采取了非常敏感的检测手段,不用过于担心。
童朝晖表示,尽管测出来了很多病原体,但并不代表每一种都是致病的。医生会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综合分析哪一种是病人的致病菌。
刘清泉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叠加感染是合病或并病。“比如发烧7天好了,发现是流感。10天左右又发烧了,这次是支原体。这其实不是叠加,而是养护不好,后续发病的情况。”
误区2支原体肺炎是新冠的变异?
童朝晖表示,人类在20世纪初就发现了支原体这种微生物,直到20世纪末期才确定它是一种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晓,两者毫无关系。
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感染支原体?童朝晖表示,儿童的免疫力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不如成人,因此更容易被感染。


误区3一旦感冒发烧就得赶紧输液?
童朝晖表示,“感冒发烧输液好得快”,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与流感相比,感冒发烧的温度更低,症状也更轻,往往是上呼吸道的症状。如果感冒后出现发烧或者咳嗽,在家服用退烧或止咳的药物即可,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补充营养。
而对于流感来说,部分流感可能引起肺炎,甚至出现重症肺炎,这个时候可能要住院,住院医生会判断你是否需要输液。
张文宏也表示,一般输液只限于住院的重症病人,或者有些药物无法口服,只能通过输液。对于普通感冒来说,口服药物效果更好。

图源:视觉中国


误区4支原体肺炎完全可以在家自愈?


童朝晖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病毒还是支原体,如果它局限在上呼吸道,大部分可以自愈,一小部分可能会发展到肺炎。


张文宏表示,一般来说,支原体肺炎在家用一些对症药物就能好转,但需要注意有没有向重症的方向发展。比如,孩子用药后情况好转,就可以在家观察;如果吃了退烧药仍高烧不退,状态萎靡不愿吃东西,这种情况应尽早就医。

图源:视觉中国

误区5冬季增大运动量发场大汗就可以提高免疫力?


刘清泉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过分出汗会伤人的阳气。冬季运动身上微微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大汗淋漓地运动也没问题,但不用天天如此。


张文宏表示,提倡大家维持一定量的运动水平。“哪怕今天很忙,走个5000步也很好。”
特别提醒:冬季请关注天气情况,并酌情佩戴口罩。





来源:泉州晚报综合央广网、央视新闻

编辑:陈晓慧

审核:一审|林百兰 二审杨伟艺 三审|谢永茂

推荐阅读>>>

1.全国百强!安溪上榜→

2.福建15条措施!事关两岸融合发展→

3.安溪这位老兵,今晚上央视→

分享、点赞、点亮一起来

让更多人知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