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街】一座都督山 往事几人知
点击图片,在线订报
一座都督山
往事几人知
都督山,位于无为市境内,属大别山山系,主峰海拔为226米。关于都督山的得名,民间传说三国时庐江人氏大都督周瑜曾练兵于此,遂得名。都督山上有岩石寺,又称山顶九丈石庙,系江北名寺,始建于宋景德二年(1005),历经劫难,屡毁屡建。都督山山色秀丽,是一处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
现名:都督山
三国名将周瑜的家乡庐江离无为很近,无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周瑜有关的民间故事。但翻遍文献资料,找不到周瑜在都督山练兵的记载。
此外,据《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载:“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馀姚濡须长。后代周泰为濡须督。”有人作出猪头山改叫都督山,其实是因为朱桓的判断,大概是因为朱桓代周泰为濡须督,还有历史上著名的“濡须之战”,这其实也是错误的。
目前能找到的三国时期“濡须督”一共有七位:首任濡须督蒋钦;第二任濡须督吕蒙,值得注意的是,《江表传》载:“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说的就是吕蒙;第三任濡须督是周泰;第四任濡须督就是凭借“濡须之战”而一战成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桓;朱桓以后的三位濡须督依次是骆统、张承、钟离牧。从这些耳熟能详的将军名字可以看出,濡须当时特殊的战略位置,一直是东吴的门户。这里是主战场,而猪头山位置在濡须西百余里,因此濡须督都不可能来此练兵。
需要指出的是,周瑜和这些濡须督的官职都是“督”,并非是大都督。三国时期,领兵的将军多称“督”,统帅诸军的大将才是“大都督”,从正史《三国志》中可以看出,被称为“大都督”的唯陆逊一人。《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从陈寿在《三国志》中为陆逊单独列传就可以看出,陆逊在整个东吴的地位。而作为大都督的陆逊,史书中没有到过濡须的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周瑜也好,朱桓也罢,“都督山”因其得名纯属子虚乌有。
小名:猪头山、西九华
都督山,在无为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另外两个名称——猪头山、西九华。
关于都督山的来历,目前找不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当地老人告诉笔者,“猪头山”当地土话的发音与“都督山”几乎一模一样,这也许就是都督山的来历。至于究竟何时改称都督山,他们也说不清楚。
笔者在都督山寻访时,得到一则关于猪头山的民间传说:相传北山住着一头神猪,不远的南山住有一头神虎。神虎总想吃掉神猪,所以神猪和神虎经常打架。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搞得此地庄稼连年绝收,民不聊生。后来神虎逐渐占据了优势,它所在的南山越长越长,去追北山的神猪。住在北山的神猪为了对抗神虎,它所在的北山越长越高。如果任由神虎所在的南山无休止地向北长,总有一天两座山就会叠加在一起,届时就会天翻地覆,要出大事的。这时,神通广大且精通天文地理的朱懒王出现了。这位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的朱懒王利用法术,让老百姓在两山之间开凿了河流,制伏了神虎,降服了神猪。神虎化成了山,今天叫老虎山,制伏老虎的地方称之为伏虎嘴。被降服的神猪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它住的北山便叫猪头山。猪头山脚下两眼泉水叫猪鼻孔,今天仍然沿用此名。后来为彻底镇住神虎,当地丁氏先祖在伏虎嘴垒石为桥,据说此桥“若卧波之长虹,出水之芙蓉”,所以称之为花桥,这也是花桥的来历。
笔者发现,猪头山在当地确实叫了很久。在当地,“去九道石烧香(就是九丈石庙)、拜猪头山菩萨”是童叟皆知的民俗。笔者还有幸看到了一些当地村民的族谱,称之为猪头山的比例非常高。也有称“都头山”的,这也完全可以理解,当地口音“猪”和“都”“朱”发音是一样的。
学名:岩台山
说到这座猪头山,在正史里却是另外一个很高冷的名字——岩台山。
清嘉庆版《无为州志》载:“岩台山,距城西北五十里,山有高岩如台,故名。”“宋景德二年僧妙胜开建,明洪武六年僧果谭修,国朝乾隆二十七年重修。”
由此可见,所谓的猪头山、都督山,自宋代开始,此山就叫岩台山,寺为岩台寺。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叫猪头山,则未见记载。关于都督山、西九华,更是只字未提。
其实,不管叫猪头山也好,都督山也罢,或者是高冷的岩台山,都不影响它作为一座山的存在。千万年来,虽经历过无数次风吹雨打,那九丈高的悬崖依旧屹立如初、岿然不动。
-END-
大江晚报“儒林街”每周一出品
点击图片阅读详情
文字 / 朱卫文
图片 / 刘亮 童为兵
编辑 / 无梦 实习生昂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