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超级实验室》| 西南交大:自主创新,打造“中国速度”
短短十几年里,中国建起了世界最大里程的高速铁路。如今,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高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在快速崛起的中国高铁背后有这样一个超级规模的实验室,大量技术应用的突破和自主创新的成果,为打造“中国速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设计时速350公里,但是在这里,需要测试车体的极限性能,富余度越大,安全系才越有把握。随着大屏幕上数字的变化,中国原创的多项高铁技术得到成功验证。而在最初,中国的高铁引进自四个国家,不仅是标准不统一,更关键的的是花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比如翟婉明教授就记得特别清楚,在建设京沪高铁时,最初是打算向国外购买安全测试软件系统。
中国科学院翟婉明院士回忆说,“最后人家回话是这个软件我们不卖,我们想京沪高铁是很大的一个工程,将来还有那么多线路和桥梁,都让他们来解决?一个是要花巨大的代价,再一个到最后我们也没学到核心技术。”
高铁引进之初,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然而国之动脉岂能受制于人,作为国内铁路学科的龙头高校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集中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并于2006年申报筹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对高铁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化攻关。
就比如之前我们看到的车体安全性测试,高铁能否平稳安全,关键在于车底的转向架,有时为了一个核心技术参数,实验团队要把几十吨重的列车反复拆装。
曾有一次经历惊心动魄,由于实验没有经验,列车制动盘在强大的离心力下竟然迸出了试验台,破门而出,和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实验室张卫华教授擦身而过,砸扁了他刚刚停好的自行车。
在轨道交通实验室的供电系统团队里,我们还认识了这样一位教授,身患咽喉癌的李群湛,带着无法愈合的刀口和纱布,他坚持科研已经五年了。
李群湛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供电技术,我国的铁路没有独立电网,需要通过变电站进行三相供电来保证列车动力。李群湛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领先的一种同相供电技术,可以把电压损耗降低50%。五年前,正当技术推广进入关键时刻的时候,李群湛被诊断出喉癌。然而就是在病床上,他仍然通过信纸、写字板和手机短信坚持带领学生做科研。
在几位学生的电脑里,还一直保留着当时的许多短信记录,一是留作资料,也是以老师的精神激励自己。李群湛教授用嘶哑的声音对记者说,“人总得有点境界,做点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时代进步的事情,所以说闹病之后我觉得我的时间更紧,更珍贵,怎么尽可能快地尽可能高质量地去实现这些这些目标,让全世界的同行知道,这个制高点是中国人占领的。”
除了要克服枯燥、危险和病痛,轨道交通实验室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还经历过另一种巨大的压力。2011年温州723动车事故之后,社会对高铁的质疑声四起,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也受到很大影响。
对科学的坚持,对事业的坚守,在这个堪称高铁技术摇篮的超级实验室里,新型转向架,时速600公里试验台、车线耦合动力理论,长编组和重载铁路供电系统等,一项项带有中国标记的新成果不断诞生,这里的高铁实时跟踪系统已经完成1500万公里安全监测,相当于绕地球近400圈。
信息来源:中央电视台
视频编辑:贺庆
编辑整理: 朱炜 朱莹燕 刘中慧 沈彬彬 李娟
爱交大,请到下方点个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香港卫视丨西南交大:速度与激情——开向世界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