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别让谣言成为制造恐慌的工具!
2020年12月6日,成都市郫都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省市区各级政府迅速组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现场管控等工作。
12月8日,成都市又公布新增3例确诊病例活动的轨迹,由于确诊患者赵某的活动轨迹牵涉多家酒吧、电影院等公众场所,“成都确诊病例孙女”词条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个人基本信息被公之于众,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如此,其中一张为“四川成都新冠确诊患者、20岁女子赵某身穿白色上衣,坐在车内”的照片(实际上并非确诊患者赵某),被广泛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布该照片时都配以了调侃或侮辱性质的评论。
自郫都区有确诊病例以后,一时间网络上“成都将视情况采取措施,不排除实施封城”、“成都确诊女孩朋友圈截图”等谣言四起,使得本就因为疫情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们,更加恐慌焦虑。
回想2020年年初,因听信“动物会传播新冠病毒”谣言有人从高楼抛下自己的宠物,“网购鸡用双黄连”,甚至连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购一空等等闹剧,不难发现在面对新冠疫情这种突发的大型公众卫生事件时,人们常因处于应激状态产生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听信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加剧焦虑恐慌心理,出现恶性循环。
新冠病毒的高威胁性和不可控性导致民众担心自己被感染的恐慌迅速升高,引起了一系列高应激下过激行为反应。
在心理学中,应激(stress)是指在个体层面上原有身心内稳态受到冲击,引发一系列生理与心理非特异性反应,往往伴随高度紧张与焦虑等行为特征。在应激条件下个体的心理生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面对应激事件时,机体交感神经系统首先做出快速响应,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发热,出汗等状态。这一状态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是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们总是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减缓不安,获得安全感。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突发的新型传染疾病,其病理、病源体、传染性等的确定都还需要大量的研究,严重威胁了人的生命健康,在这样的形势下,个体感觉自身可能被侵害,安全感受到严重威胁,进而产生紧张、焦虑、沮丧、不安等系列情绪反应,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很多人就表现非理性行为,如每日无数次消毒;在家也时刻带着口罩;见人就躲,心生怀疑,不信任;身体稍有不适便怀疑被感染,不停测体温等,这些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的应激障碍使民众心理不安全感加剧,恐慌感受升级,妨碍个体准确地认识、分析和考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过度敏感和多疑,从而影响自己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控和网络信息的真伪判断。很多谣言就是利用这一点,对不实信息进行散播。
谣言是指一些未经证实却被广为传播的信息,其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并同时暗示环境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威胁,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警觉。 谣言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典型的心理机制有以下几种:
1. 寻找事情的合理解释
谣言有时能为周围环境中令人费解的现象提供更广泛的解释,从而在使周围世界变得可理解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时传播谣言的动机只是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解释,继而假定他人有某种行为,这种心理称为互补投射。 从自身经验出发的习惯,也是造谣且信谣群体的重要特质。
2. 释放压力
谣言能够提供一种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它们通常能为这些情绪的存在做辩解,而如果直接面对这些情绪,当事者也许难以接受,受传者在听到某一无法接受的消息时,需要有一个排解的出口,否则便无法承受心理压力。所以,“谣言总是在表现人们的恐惧、希望和期待,这些感情又希望有别人分担”。
3. 泄愤
此次疫情给成都大部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与疏导,一旦碰到合适的导火索,便会发泄出来,例如此次确诊女孩赵某遭到网络人肉搜索。
4. 寻求满足
沟通是人类交往的基本构成,也是社会心理形成的基础。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换,谁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动,谁就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利。从新闻角度看,谣言一方面可以牵动大家敏感的神经,另一方面因其模糊性特点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和好奇。在这种情景下,人们传播谣言可以获得一种人际沟通的满足感。卡普费雷曾把谣言的沟通与说服功能概况为人际交往功能,因为谣言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说服别人的催化剂。
在疫情的扩散过程中,谣言迅速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恐慌是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之一
面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紧张、焦虑、无助等心理反应,进一步可能演变为哄抢等非理性行为,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恐慌”。
《心理学辞典》中指出:恐慌是在个体的社会生活或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境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它是以想象的或实际的危险源泉为目标的。 由此可见,恐慌情绪是人的基本情绪反应,是人们在面对危险事件时的本能反应。但是谣言和受众恐慌心理相互联系,谣言会让受众产生恐慌心理,相反,传播者也会利用受众恐慌心理发布谣言信息。
从谣言信息的传播特征和社会情境来看,谣言引发受众恐慌心理的个体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受众自身的性别、年龄、知识层次,而且谣言引发恐慌与谣言本身的信息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谣言信息的模糊性、技术性语言运用等;除此之外,受众对谣言的认知情况、群体环境也会对其自身产生恐慌心理具体一定影响。
02从众心理所谓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现象。 这种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成千上万人,从而聚集起巨大的社会能量。此次成都确诊女孩被网络人肉搜索事件中,许多人并没有多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而是人云亦云,因为大多人的行为而改变了自己对事件的判断。
好奇心理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如果公众无法通过权威渠道获得值得信赖的消息,他们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转而寻找小道消息,这便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事关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往往会激发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并引发对信息的渴望。一旦大众传媒缺位,人们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立即做出应对准备,以此来寻求自我保护的实现。在地震、台风、疫情等危机事件所引发的谣言传播中,受众认为这样的消息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但常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通过求证他人而被谣言传播中的信息所说服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面对铺天盖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信息,其中不乏有夸大、偏差言论,致使谣言遍地。
人们面对大量“查无实据”的信息,通常不经思考便把不当信息或谣言传播给他人,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信息重新编排改写后继续传播,加之手机、互联网的便捷性,短时间内,各种错误信息快速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本就对民众的身心造成了较大影响,谣言四处传播以及心理恐慌的形成会进一步加剧疫情带来的危害,使危机事件进一步升级。因此,在面对疫情卷土重来,谣言四起的情况下,恢复可控感和安全感是应对恐慌最有效的举措。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关注权威科学信息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斗中,政府是具有权威信息的主要来源,实时发布,全程透明可信。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只需要关注权威科学信息。对于只字片语,来源不明的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作为媒体、自媒体不要根据主观臆断和被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推动去传播不确实的消息,谣言止于智者,事实才是智慧。
做好防护,我们就是安全的
病毒需要途径来传播,比如血液、粪便、飞沫和尘埃等。这次的冠状病毒可以证实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同时,它需要入口来侵入人体,比如呼吸道、眼睛粘膜。因此我们需要 戴好口罩,相信科学,减少出门,减少聚集,不恐慌、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配合疫情检测。
调整心态,迎战危机
事情不会一直这样,一切都会好转,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步骤,2003年非典,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2014年的埃博拉,最初都是来势汹汹,然而最终都销声匿迹。科学是一直进步的,社会的文明程度、人民的素质,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一样。面对这次的疫情,我们只会更加从容、有更多办法、有更强的战斗力。随着时间流逝,或早或晚,病毒会被击败。
及时给予、获取心理支持
当人们遭遇困难、压力和恐慌时,更需要亲密关系的支持和滋养。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远程网络的方式,加强和家人,亲朋好友的联系,对身边的人给与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亲善友爱的社会环境中,既能疏导负面情绪,也能通过积极的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强抗击疾病的能力。
遵守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与执行学校在疫情期间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这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内容来源:交大心理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林美妤
交大战疫
优秀原创
交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