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博11年,在交大收获博士学位,还收获爱情!
“
周平从福建莆田一个小乡村,来到了四川成都这个大城市;
莆田是他发芽生长的旧乡,成都是他扎根结果的新故;
周平从一个故乡,走进了另一个故乡。
▲周平
人物简介
周平,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杂志审稿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EI论文26篇(SCI论文12篇,ESCI和EI论文14篇),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持四川省科技苗子工程基金1项。
「在那个炊烟袅袅的故乡发芽生长」
一位母亲背着自己的孩子走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小男孩伏在母亲背上轻轻啜泣,只是因为自己在考试中做错了一道题,这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二年级小学生就是周平。
周平来自气候温暖,四季湿润的福建莆田的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是勤恳于田间农耕的朴实农民。勤劳朴实的农民夫妻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这个来自乡野的农民儿子却十分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小周平对自己要求严格,好学要强的他对自己学习成绩有着极高的标准,走出乡村,从田野迈向更广阔的世界,是小小的周平心中最大的愿望。
进入中学,周平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中国,走出乡村,去到更能自由追逐梦想的大城市,是每个乡村学子的热切愿望。周平除了理想和愿望,还有一份勤奋与踏实。周平认为,勤奋、上进是最能描述自己的词汇,周平说:“在我看来,上进是一种比别人更努力的心态。”寒窗苦读十余载,周平始终保持着这种“比别人更努力”的心态,在福建的小山村中,从深埋的泥土中,悄悄发芽生长。
2011年,周平参加高考,在这场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周平凭着从小养成的优秀习惯顺利过关斩将。高考成绩优异的他曾在治病救人和工程建设两个专业间犹豫不决。“当时我的家人希望我能从医,学医学专业,但是年轻人嘛,总有自己的想法。”在国家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的二十一世纪初,周平奋不顾身地投向工程建设领域,最终他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在福建招生分数最高的土木工程专业。在21世纪之初,国家基础建设的热潮中,周平满怀着少年的热情与希望,从闽中走向了西南。
十年前的交通还不是那么便利,周平乘着火车跨越千里,从莆田奔向成都,在火车上,他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路变换。从闽中出发,先是平原与丘陵交叠呈现,深入蜀地后,深山峡谷层峦叠嶂,在隧道穿梭的晦明交替间,漫长的42小时车程终于驶达终点。将近两天的旅途辛劳也难以压抑周平心中的喜悦与兴奋,在车站月台上,周平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属于成都的空气,清新的雨后气息中,也弥漫着一丝蜀地特有的辛辣。
「在这个安逸闲适的故乡扎根结果」
在凌晨五点的朦胧夜色中,周平透过校车的车窗第一次瞥见了交大校园。“第一次迈进交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门。”犀浦校园的南门仿建了唐山研究院旧时的校门,回忆起从南门进入校园的时刻,周平说“当我坐着校车从南门进入时,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一份深沉的文化底蕴从1896年穿越而来,浸润了2011年20岁周平的全部身心。“那时我想,我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西南交大!”
在本科学习阶段,周平就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父母在泥泞田间流淌的汗水浇灌了他求知上进的学术梦想。课堂上他始终聚精会神,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课余时他徜徉在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他了解清晨六点学校餐厅,刚出炉的冒着蒸蒸热气的包子,是何样的佳肴美味;他更知道,戌时夜半图书馆外,闪烁点点的星斗,是何样的心旷神怡。为了一次数学建模竞赛,周平可以十几个小时持续工作,电脑屏幕闪烁的光芒映在周平认真执着的脸上,一张张的获奖证书也从未使周平歇下脚步。“这些荣誉只是代表我这一阶段的成果,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但并不是永远的荣耀。”
进入大学的周平仍然保持着一贯的优秀习惯,勤奋、自律、刻苦,是周围的同学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来到成都,除了学业,周平的爱情也在这里开花结果,由于和爱人的相知相遇,成都对于周平来说不再仅仅是一个安逸的求学之地,成都留下了他更多的生活记忆,更有了“家”的温馨和幸福。
“在本科期间,最让我难忘的应该是我大三时,我和我女朋友被人民日报报道的事情。”谈到曾经的女友,如今的爱人,周平语气间洋溢着幸福的滋味。2014年,学业优异的周平,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在新闻照片中,周平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奖状,他的手上也举着厚厚一叠,和他一起举着奖状开怀大笑的还有一个女孩子,她就是周平本科时的女友,如今的妻子林荔敏。
周平和妻子同为交大学子,两个人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卓越成绩令人艳羡,他们俩被人称作“学霸情侣”。可能别人恋爱约会的场所会是电影院、咖啡厅,而属于周平和妻子约会的“老地方”则是交大的图书馆。安静的自习室中,两个人相对而坐,学习疲乏的间歇,抬头看看身侧认真刻苦的另一半,心中就又涌起了学习的热情,他们是恋人,是知己,也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学友。周平和妻子同为福建老乡,硕士毕业后,两个人自然而然地继续携手共进,在成都组建了他们的新家庭,或许从那一刻起,成都这座曾经的异乡慢慢开始变成了周平夫妻二人的“新”故乡。生长于福建的血脉跨越时间和空间,在成都的烟火气息中,循着生命成长的年轮,寻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成都求学的这些年里,科学研究是复杂繁琐的,科研生活总有枯燥的瓶颈期,但是周平没有困顿畏惧。当他感到疲累,他不必再回到冷清的博士宿舍,也无需再思念遥远的家乡,不用乘坐高铁飞机,他就可以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在成都的夜色中,在成都的万家灯火中,也有一盏灯是属于周平的。在这座安逸闲适的蜀地城市,周平扎下了自己的根。
「在这片广阔无边的学海自在畅游」
在交大的十年里,周平始终对自己获得的成绩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也一直向前看,有这样执着深入,不断探求的精神,本科毕业后,他选择继续研究生的深造学习也并不意外。在研究生阶段,周平的科研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真的很感谢我的两位恩师,杜彦良院士和王志杰教授,还有团队里的师兄弟们,感谢交大提供给我这样一个科研平台。”
研究生三年,周平继续在学业上大放异彩。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周平都跃跃欲试,在每个竞赛团队中,周平都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成员,他的坚毅果敢,执着认真,都深深感染着和他共同协作的队员们。在这些竞赛中,让周平感触最深的就是团队协作。科学研究就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竞赛一样,个人的素质水平是基本要求,但团队合作才是更重要的,一起披星戴月熬夜加班,一起灰尘扑扑深入工程现场,科研之中,需要这份相互鼓励与支持。每每回想起自己在科研上获得的成果,除了导师,周平最想感谢的就是科研团队里的每位成员。
在交大的本硕学习中,周平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深入科学研究的想法。硕士毕业时,成绩优异,成果丰硕的周平受到了许多优秀高校抛来的橄榄枝,但周平继续选择在西南交大这所交通学科强校深造。
“交大的隧道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优秀的教授们都是指导我启发我的伯乐。”周平对自己的母校充满自信和感恩,选择继续留在成都,周平也有着别的考虑。“我爱人硕士毕业后就在成都参加工作了,为了我们两个人共同的未来,也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交大是我继续深造的最好选择。”周平在成都这片土地上丰富自己之后,也开始深深扎根,把自己的未来也托付于此。
周平曾作为学生第一主研参与“中老铁路跨境长隧道盐岩地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在这个项目中,周平延续了一直以来对科研的热情,一个个披星戴月的夜晚见证了他的刻苦勤奋。深入工程现场是土木人的必备技能,周平早就习以为常,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岩盐问题迟迟攻关不下,他就在现场一个又一个黑夜白昼的通宵。最终,周平和他的团队解决了隧道岩盐问题,并提出了全世界首例的岩盐处理方案。谈到土木行业的辛苦,周平只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要自己去发现自己工作的乐趣。”可能对别人来说工作环境、薪资水平是更重要的先决条件。但周平不在乎这些,哪怕总是要踩在泥泞的基坑之间,睡在临时板房之中,忍受深山隧道通讯不便的麻烦,他都不曾觉得困扰。泥泞深坑之下,他想到的是什么样的支护方法才能有效加固;躺在工地铁板床上,疲乏的身躯也难以让他的大脑暂停思考;昏暗的隧道深处,他脑中想的是等回到学校应该怎样设计模型试验……项目结束,周平仿佛忘却了在工地上的艰辛和挫折,只有对科研突破的欣慰和喜悦——“我觉得很自豪。”
“作为博士,除了对科研的热情和执着,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在硕士学习阶段,周平熟练掌握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手段,能够独立去探索科学,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在更上一层楼的博士阶段,周平要自己去发掘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将实践问题升华为科学问题,再将科学理论应用到工程之中。如何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周平反复强调,创新是关键。
转眼间,周平即将结束博士阶段的学习,人生的新阶段也即将开启,但对他来说科学研究的汪洋远无止境,他会继续向这片深海一往无前。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1991年周平出生在福建莆田,2022年周平扎根在四川成都,跨越时间和距离,周平从一个故乡走到了另一个故乡。
在来成都之前,福建和四川两地的饮食差异周平早有耳闻的,但只有身临其境之后,才真切体会到了成都不仅民风热情火辣,饮食更是如此。在周平生活了20年的闽中故乡,饮食清淡,莆田人爱吃的多数都是咸鲜海味或甜口糕点。初到蜀地,麻辣鲜香的川菜火锅让周平大快朵颐,但辛辣滋味在口舌间肆意流窜,又时常让他满头大汗。
“除了饮食上的差异,福建和成都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差异,周平觉得两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大有不同。在周平眼中,福建城市里的人们总是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中显现的是一种十分快速的生活节奏,但成都却有一份大城市独特的闲适。“用四川话说,就是安逸。”周平显然对成都人们安闲自在的生活节奏十分满意。成都的街道与深巷中,处处都有供人品茶休憩的茶楼茶馆,就算在喧闹的城市中心也总有那么一两处静谧的花园公园,奔跑玩耍的孩童,运动健身的年轻人和遛狗散步的老人,都给这座忙碌的城市增加了一份闲适的生活气息。
在这座被周平认为生活安逸的城市里,周平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在回到福建老家去,我甚至会觉得家里的饭菜过于清淡,竟然开始有些不适应家乡的饮食习惯了。”在成都生活了十年的周平,渐渐有了成都人民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也爱上了这座城市空气中隐隐飘散的那股辛辣气息。
“我是觉得四川话很好听的。”在成都生活了十年的周平还不太会讲四川话,但一些特有的“川味”名词,他也能信手拈来。周平觉得成都的方言中有一种特别的温柔,在逐渐熟练的“四川普通话”中,周平愈加了解到了成都火辣背后的温柔。妙趣横生的独特口音,让周平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眷恋,曾经陌生的方言,也开始成为他的“家乡话”。
十年间,周平在成都扎根,和妻子组建了新的小家庭,更在成都开花结果,家庭中新的小生命降临,增添了周平繁忙科研生活之外的幸福与快乐。作为同在交大毕业的学霸夫妻,妻子硕士毕业后就顺利参加工作,即将博士毕业的周平更是前途一片光明,周平从那个莆田乡间的农民家庭走出,在成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园。
福建莆田是周平出生成长的故乡,四川成都是他生活工作的家园,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周平用向上的积极态度,用勤奋的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未来,从一个故乡,走到了另一个故乡。
来源:扬华研究生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丁沭希 肖士渊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毛佳斐
《校庆礼包!最新最全PPT强势来袭!》
《听说,他们在交大建了27栋“房子”》
《轨道交通领域“科研发动机”!》
《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