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考交大的N+1个理由!


在这个夏天

莘莘学子笔下生花

只为未来那美好的邂逅

为了让你我一见如故

自我介绍必不可少

叮!这份交大最新简历

新鲜出炉

给你报考交大的N+1个理由




西南交通大学简历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我的名字 西南交通大学
英文名字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我的简称 西南交大、SWJTU
我的学历 “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

我的全貌




▲犀浦、九里、峨眉校区平面图

▲东部(国际)校区效果图


我的家庭状况


家庭住址

犀浦校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

九里校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峨眉校区: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景区路1号

东部校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东部(国际)校区


家庭人口

专任教师2700余人

全日制本科生28914人

硕士研究生15053人

博士研究生2630人


我家宠物













我的成长经历

1896年山海关建校



1905年唐山恢复办学



1939年救亡图存抵达贵州平越办学



1964年“三线建设”时期

内迁四川峨眉



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89年主体迁至四川成都(九里)



2002年学校在犀浦再次扩建

形成一校二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2021年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

揭牌并正式开工

东部(国际)校区敬请期待



我的榜样


◆培养了肩负时代重任的30余万栋梁英才


▲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


◆3位“弹一星”元勋


▲陈能宽、姚桐斌、吴自良


◆60余位海内外院士(改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我校)


◆38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



我的竞赛成果

◆2023年3月,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本科,前300)中,西南交通大学以2007项获奖数量,总分93.81的总成绩高居全国第八


▲《全国第三!西南交大学生竞赛排名再创新高》



我的科研成果

◆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CCTV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聚焦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获批建设


▲重磅!西南交大准环对称仿星器项目启动建设


◆获批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省研究智库”



▲学校获批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省研究智库”


◆学校近年来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骄傲!西南交大参与天宫空间站技术试验项目


▲“神舟”归来!大国重器背后的交大力量


▲华春莹推特发布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在成都下线


◆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再创新高



我的学科专业


学科建设

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

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

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

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专业建设

学校有74个专业进入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



共计7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取得的世界/中国第一


◆ 1909年,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 校友詹天佑任总办兼工程师


◆ 1928年,校友竺可桢编著出版中国第一部近代《气象学》。


◆ 1937年,校友茅以升主持的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 1938年,世界上路线最崎岖、地质最坚硬、地形最复杂的公路——滇缅公路 / 校友李温平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


◆ 1941年,校友李温平主持中国第一段沥青路面铺设工程——滇缅公路保山、下关段。


◆ 1944年,中国第一架运输飞机——C0101运输机 / 校友林同骅主持设计并亲自参加第一次试飞


1952年,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校友蓝田任主要技术负责人。


◆ 1957年,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 校友汪菊潜会同苏联专家组主持大桥技术工作


◆ 1958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建设


◆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 校友杜庆萱主持设计


◆ 1958年,参加研制我国首批内燃机车 / 内燃机车教研组主任刘钟华教授带队


◆ 1959年,全国第一台单相工频引燃管干线电力机车 / 姚皙明副教授担任机车电机组组长


◆ 1959年,中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案 / 校友刘恢先主持编写


◆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校友施仲衡任主要技术负责人。


◆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校友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列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


◆ 1984年,中国第一套检测车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接触网检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 西南交通大学研发


◆ 1986年,我国第一台刚性防摆五吨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正式投入使用 / 由学校徐保林、余敏年、王金诺、张永生完成


◆ 2000年,世界第一辆高温超导载人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06年,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 校友卢春房、张鲁新等主持设计


◆ 2006年,中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联调成功——青城山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建设


◆ 2011年,世界速度最快、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 校友群体重点参与


◆ 2011年,世界最高时速(600km/h)的动车组运行模拟实验平台建成/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3年,中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4年,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通过五大风区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 /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


◆ 2014年,世界首套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 /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4年,世界第一个真空管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原型测试平台/西南交通大学研制


◆ 2016年,世界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下线/ 西南交通大学主持研制


◆ 2016年,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 核心技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


◆ 2016年,世界首列新能源悬挂式空铁正式挂线/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牵头主持研制、翟婉明院士担任总设计师


◆ 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 2018年,世界最大、性能先进的边界层风洞/ 廖海黎教授团队自主研制


◆ 2021年,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学校正式启用



我的爱好


学习是我的第一要务它带我学识与气质从朝至暮



在显微镜中与万物相遇

在实践中与车轨晤谈

我深陷于科研的魅力

倾注热爱 共赢共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运动


运动是我的不可或缺

在操场上挥洒自我

在球场上密切配合

在每个角落里传递活力

汗水铸就我的毅力

彰显少年志气



▲我校田径队在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


文化


你会看到

艺术与生活的相融

每一笔绘画都是澄澈的未来



多彩的社团活动

每一次转身都是青春的挥洒





多样的艺术活动

支持每种热爱

期待你来发光发亮






我的颜值


天蓝、云白、光暖、风轻

孕育明眸皓齿风流儒雅的人儿







建筑各具风韵

自然之景亦不甘示弱

尽显钟灵毓秀之气





我的伙食

我有让你安心的存在

充分满足你的味蕾






我的留言板

那年走进SWJTU 

怀着热情和期待

最终带着收获与成长

背起行囊 继续远航

心中有无穷尽的情感

想要与交大分享

留言里的一字一句

皆是爱的具象



01
@山水湖人家

2005年,我送儿子入西南交大读本科。从此,儿子按照自己的选择在犀浦校区接受教育,后又被保研至九里堤校区读硕士研究生,并在交大这片福地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里收获的一切都归功于西南交大的培养教育,是西南交大的校训校史力量的熏陶结果!

02


@馒小馒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毕业后,我来到了西藏边防部队,成了为祖国守边防的小石头。这一干就是九年,前几天为基层兄弟备课,准备讲《两弹一星精神》,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民族存亡时,你的专业可以为国家做什么?后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若真有这么一天,无论你是什么专业你都可以成为保家卫国的一份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纯粹的爱 只为母校。虽然每年的假期很短暂,但是一回四川,我就会回去看您。母校,生日快乐呀~

03
@赤子

感慨万千,01年入学本科,然后硕士,现在为了我们飞机的“中国动力”而奋斗!每遇到困难,母校“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激励我!母校的点点滴滴,曾经的老师,同学,先辈他们的事迹让我不敢懈怠!母校加油!交大加油!

04
@小常

那年背起行囊,来到西南交大;四年后,带着“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出学校,走进非洲,如今已走过10多个非洲国家。不管走到哪里,永远忘不了交大老师的尊尊教诲,永远忘不了交大的青春记忆!祝福我交越来越好!

05
@半夏微凉

昔日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今朝凯歌奏响,初心不忘!

沐岁月之洗礼,展绝代之风华;

今夕何夕,值此华诞!

惟愿西南交大学子始终“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让我们一起期望,明天会更好!

06
@CiCi

入蜀、来交大、加入交大新媒体是我大学最不后悔的事!虽然学习和生活中常有困顿烦忧,但是想起交大带给我的种种温暖,想起竢实扬华的深意,便想着再坚持一下,会变好的。

在我看来,工科学校的文科生是个特别的存在,但我在加入新媒体后,在耳濡目染中对交大的近况有了更多了解,也更多了几分自豪。在校内“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在外坐地铁,看到“成都地铁,生活一脉”时便会想起交大;坐高铁看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时。也会想起交大。真正“天地交而万物通”!

希望交大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珍惜在交大的时光,带着这份热爱,将竢实扬华精神薪火相传!

07
@声乐陈俏

2009年考入西南交大音乐系,并收获了我的爱情,对象是机械学院的,是学长也是我的校友,现在是孩子他爸爸!感谢西南交大培养了我,也让我收获了幸福的家庭,交大的男孩最有担当!如今他是一位非常好的丈夫!感谢母校,感谢我的恩师们!希望母校越来越好!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08
@Molly

毕业那年,正值交大百年校庆,正是交大培养我考上了研究生。虽然如今绝不算得上是杰出校友,甚至只是平凡生活,但正是交大教会我"关爱学生,敬畏学术"。毕业之后,我到了别的学校继续读书,现如今也在高校工作,但我时常会想起,在交大的日子:那里有人间烟火,有浓浓的人情味;那里有"百团大战",有让学生充满活力、发光发亮的社团生活;那里还有一个个亮着灯的自习室,有鼓励学生沉心学习的图书馆……是交大让我爱上了成都,成都有我感恩的大学挚友。


……



我的国际视野

▲交大留学生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手


▲2023年校运会上的留学生方队


◆西南交通大学与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并与美国俄亥俄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课程


▲部分中外合作办学


◆ “2+2”“本硕4+1”“中法4+4”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和“暑期国际课程周”等在地国际化项目涵盖全部年级;建有6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办有5本国际学术期刊


▲部分留学项目


◆2023年即将迎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项目决赛将在犀浦校区飞碟体育馆举行



遇见 总如同旭日般灿烂

在这个夏日 

我们期盼与你惊喜的邂逅

读完这份交大简历

是否已按捺不住pick小交的心

风里雨里

我们在西南交大等你!




盛夏已至 学校为同学们

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炎炎夏日 诚邀大家一起过节

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更多咨询吧!







对于填报志愿

你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截至2023年6月28日12点

留言点赞数位于前三的朋友

可获得交大定制版透明雨伞

和交大定制版帆布包、新西门书签一份哦~





统筹策划:交大新媒体中心 刘登进 吕晴 朱星烨 彭澄琦

资料整理:交大新媒体中心 马晓悦

文案:交大新媒体中心 陈旭萱 丁沭希

摄影:交大新媒体中心 蒲恩辛 高胜男 卢颖 

宁建铭 李嘉超 黄煜 皓宇 陈创辉 成禹铭 

徐真 王博谊 左仕垚

封面设计:邓依美惠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肖士渊 彭澄琦

头图尾签:侯孟廷 卢颖 刘玢

部分内容来源:交大官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交大有思





今天,来讲述他的故事》


《12593位交大人,毕业快乐!




《期末考试的你?被我说中了吧!》


星标交大,关注交大每一天~


©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