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缘】“去了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还是没有治好我的病……”
每个生病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念想:要不惜代价,到最好的医院,找最权威的医生,用最先进的技术,我的病就会好了……
今年53岁的李阿姨就被这个“魔咒”笼罩着:从1999年到2017年,她一共做了5次心脏手术,其中4次是房颤手术,找到的都是国内心脏领域最顶级的医院,主刀医生均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权威专家,内科、外科手术都尝试了,但都没有成功,还深受房颤困扰,最后万万没想到,却在家门口的河北燕达医院,被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专家们成功“解救”了。
前4次手术后症状仍明显
晕厥让家人担忧不已
“如果她的病还治不好,我就打算不上班了!”王叔叔看一眼身边的爱人,满眼的心疼。
两月前,李阿姨的房颤开始频繁发作,厉害的时候一天十几个小时,胸闷、心慌、心跳时快时慢、头晕、眼前发黑,听别人说话隐隐约约,就像离的很远很远,有种要挺不住的感觉,好像自己处在另一个世界。
“有天,里屋一阵响声,我叫她也没人答应,进去一看,原来是她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此时王叔叔眼里噙着泪花,嘴里念叨着:如果我不在家,她该怎么办?
“北京医疗水平能代表全国吧,中国医疗水平在国际上现在也不差吧?最好的医院我都去了,中药也吃了半年,症状还是那么重,我们该怎么办呢?”回想这些年坎坷的求医经历和房颤发作时痛苦不堪的症状,老两口心里真是苦不堪言,两人经常整宿睡不着觉。
李阿姨经历了前4次失败手术后已经心灰意冷,她劝自己、劝爱人想开点儿:“就这样吧!我忍着”但王叔叔每次看着她发病时痛苦的样子,还是不甘心,他们商量了一下:不再病急乱投医,不再轻易手术。但遇到好的医生或疗法,也要试……
“刘兴鹏教授是唯一一个
从头到尾把我10年间心电图都看完的医生”
偶然的一篇报道,王叔叔看到刘兴鹏教授成功救治了一名来自深圳的经历几次手术失败后的房颤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挂了河北燕达医院刘教授的门诊。
一份详细手术说明(什么时间在哪里做的什么手术及前几次住院的病历),以前大多数医生都不会看,但老两口还是带着厚厚一沓资料去了,图个心里踏实。
“刘主任话不多,听我描述完,说让我把检查资料拿给他看,看完今年、去年的,还要前几次手术的……最后,把我十几年的病例资料都看完了,整整二十分钟!”
让他们感动的是:看了这么多年的病,以前的专家最多看几分钟资料就“拍板”,都是一句话:“是房颤,手术吧!”但像刘主任如此认真、细致的医生,还是头一次遇到。
看到刘教授拿着心电图沉思的样子,老两口心里一下子又激起了波澜,“还可以再做一次手术,我有一定把握,你们回家考虑考虑。”可刘主任口中的“手术”,实在让他们害怕,准确说是心有余悸。
四次手术中前3次内科消融还没出医院就犯了,第4次微创外科消融术后三个月停药后也犯了,已经处成朋友的廊坊当地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房颤手术,一次不成功,以后就不行了,别白费力气了……”可一想到刘教授笃定的眼神,老两口又不想放弃内心的小火苗。
正在纠结之时,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正好邀请到刘兴鹏教授的导师--房颤导管消融术最重要的奠基人--Michel Haissaguerre教授到河北燕达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借着会议间隙,老两口又带着所有资料前来咨询。
“没想到国际大牌专家这么平易近人,没有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都在耐心地给我讲解房颤可能的机制是什么;前几次手术不成功,是没找到发病病灶;如果再做手术,应该怎么样做;害怕我听不懂,还特意叫人拿来心脏模型讲解。最后一句‘请相信我!’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做一次手术!”
“得病不幸,看病不幸,但这次是万幸”
李阿姨住进了河北燕达医院,但一家人还是忐忑不安,“之前每次住院,我们都是怀着100%的希望,但最后收获了0%。”认可刘兴鹏教授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解决疾病痛苦是另一回事。
术前,刘兴鹏教授和谭琛主任做了深入讨论,手术思路、可能遇到的困难、前几次手术可能的影响,以及应急预案。
8月3日,从李阿姨被推进手术室那刻起,王叔叔就一直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之前的几次手术,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差不多就完成了。
而另一边的燕达手术室内,刘兴鹏教授和谭琛主任正在细致、认真地找房颤起源点。通常情况下,85-90%房颤的病灶起源点在肺静脉,但还有10-15%在右心房的上腔静脉。李阿姨就属于后者,之前4次手术之所以不成功,因为术者都在围绕肺静脉做文章。
两位专家术者开始反复诱发、验证病灶,他们争取不放过“贼窝”里任何一个“捣乱分子”。同时又对以前没治好的遗留病灶进行了修补。由于和术前通过心电图等资料预估的一样,所以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整整三个小时,李阿姨被推出手术室的一刻,就感觉内心恢复了久违的“平静”。两周后到医院复查,一切也很正常,老两口拉着刘兴鹏教授的手一直说着感谢的话,“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缺一个都成不了好医生。得病不幸,看病不幸,但这次是万幸,万幸遇到了您,也真正改变了我们对‘好医院、好医生’的看法……”
写在后面的话:
刘兴鹏
曾经,我是一名纯粹的技术至上的心律失常专科医生。习惯于有意无意间向同行或病人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比如: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个复杂手术等等。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现在的自己对这种炫耀已经毫无兴趣,甚至有点厌恶。在我看来,对需要手术的心脏病人来说,医生的技术好固然非常关键,但并非全部。而手术技术好的重要标志是以下两点:第一是病人安全,第二是最大限度解决病人的问题。
反思自己之所以在思想上能有这个巨大转变,是和过去6年间在北京朝阳医院的工作经历和过去2年间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实践密不可分的。2011年,我调来朝阳医院工作后发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病源问题。为此,我和同事们了落实了大量改善服务的举措。比如: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专门安排一名护士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6年过去了,来到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手术的心律失常病人早已不再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而是天南地北络绎不绝。
2015年,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成立后,面临的病源挑战则更加严峻。在这个问题上,迄今已经40余人的集团专家团队思想高度一致:
首先,哈特瑞姆治疗的病人就是来落地机构找我们的病人,如果病人不同意在落地机构手术,而是想去专家们的第一执业机构手术,我们充分理解,并给予配合。
其次,一定要真真正正给到病人足够多的面诊时间,真真正正的亲自上台去手术,而不是亲自在手术记录上签个名……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毫不讲究技巧的笨办法。但两年多下来,我们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捷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锻炼和实践,我们收获了更多病人的信任。其实,每一位心脏病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故事,而每一颗不幸有病的心脏都值得医生用心去呵护。
扯的有点远了,还是回到上面病人写的故事。衷心感谢这一对夫妇的信任,在5次手术之后,几乎绝望之时,他们将最后的信任给到了哈特瑞姆。这一次,病人和我们真的都很幸运,但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曾有失手的时候,而这世界上也永远都存在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不幸患者……
感谢我的老师Haissaguerre教授的言传身教。在我有限的阅历里,大师级的医生们都是朴素自然的。
其实,看完病人叙述的故事,坦率说,我现在心里更多的是不安,因为我知道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三言两语就把病人打发走的时候……病人不容易,医生也不容易。你给我全部信任,我付出全部努力,只有这样医患双方才能在医路艰难中收获更多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