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哥华书画家做公益 却被嫌弃非议

2015-09-29 加西周末+综合 汉加风

(本报讯)由加拿大海派书画院、加拿大上海文化经贸交流协会、加拿大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盛世珠宝、大华堂联合主办的《上海书画院知名艺术家俞才良画师作品赏析会》于9月23日在温州同乡会会所举行。

加拿大海派书画院院长姚继良、著名书画家古中、温哥华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暨上海文化经贸交流协会会长李卉、加拿大萧氏宗亲总会萧兢新会长、华人建筑装修协会会长蒋浩、盛世珠宝Sarah Zhang、大华堂东主、張荣华,吴荣添、游艇集团市场顾问胡骆小华、摄影家 David Yuan等人参加。

俞才良先生,是当今实力派山水画家,为上海书画家申石伽入室弟子。现为该院培训部主仼,上海现代水墨书匣院山水创作部副主任。


为传播中华文化,加拿大海派书画院与列治文图书馆于每月的第二个周日,联合举办“中国书画点评与示范”活动,已经整整坚持了三年,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好评与支持。

在记者的采访中,姚继良的太太谈及,有些参加者对于点评活动中提供的免费纸张质量颇有些看法。

姚师母介绍说,这些国画书法练习纸章均是姚继良老师从上海探亲时,辛苦背回来的。姚老师自己平时在家练字时,都不舍得使用,只是省着用旧报纸。

记者认为,初学者在开始起步练字时,是否一定要用上价格昂贵的纸张,才能更有意义?而且期待老师贴时间贴钱,一不如意就牢骚满腹,这实在值得商榷。呼吁社会的善心人士,成立艺术基金会,支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性开展。


延伸阅读:

【6月14日】中国书画点评与示范




延伸阅读:《姚继良 精彩人生从加拿大开始》节选

(信源:加西周末)


因为唯一的女儿在加拿大定居,2004年,姚继良也和老伴移民来了温哥华,住在列治文。退休后的日子本应该摆弄下花花草草,安享晚年,但是姚继良闲不住。他回忆说,10年前刚来加拿大的时候,不会英文,也没有朋友,虽然加拿大的风景很美,却觉得生活很枯燥,他和老伴常常感到很孤独,闲不住的他便开始寻思找点事情做做。由于一直在钻研书画,姚继良有时会关注一些温哥华华人书画家们的作品,他渐渐发现,温哥华优秀的华人书画家虽然不少,但是这些书画家和老师们大多都是岭南画风,学生们学习的也是岭南画风,还没有人教海派书画。“我们都知道温哥华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中国艺术在这里也应该呈现多元性,百家争鸣,不应该拘泥于一个风格,”就这样,弘扬海派书画的想法萌生了。

姚继良通过自己的影响和在国内的人脉,开始了在温哥华推广海派书画之路。这10年来,姚继良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为加拿大多元文化做出了不少贡献:

  • 2005年9月,刚来一年的姚继良特意回国,请到“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吴昌硕先生的四世孙,书画家吴超,来到温哥华,同上海吴昌硕艺术沙龙和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上海海上名家书画展—艺术大师吴昌硕四代作品选”展览,展出吴昌硕、吴东迈等20多位当代艺术大师的60余幅珍藏品,让温哥华市民欣赏到海派大师们的书画艺术魅力,在当时引起轰动。

  • 2010年,为庆祝上海世博会召开,姚继良联合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院和上海侨商联合会在温哥华举办“海纳百川请世博”大型书画作品展,展出海派书画大师的作品多幅。

  • 2012年,姚继良邀请当今实力派山水画家乐震文教授在国际画廊举办“海上名家乐震文、张驰、姚继良三人展”,展现上海书画家鲜明的个性和雄浑的画风。


通过姚继良持续不断的努力,海派书画被越来越多温哥华人所熟知,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加拿大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姚继良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献自己的或所珍藏的书画作品。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姚继良捐出了自己珍藏的几幅大师的画作,最后将拍卖所得全部捐给灾区。2013年8月,为庆祝中华文化中心成立四十周年,由他策划的“百人即席挥毫庆华诞”活动吸引了大温地区书画同仁的积极参与,姚继良将当天所得全部捐给了中华文化中心。在他看来,艺术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弘扬正能量。

姚继良还亲自教授学生,传授书画技巧和文化,将海派书画艺术在海外的土地上传承。姚继良说,自己最开始从社区书画班教起,刚开始只有四个学生,他也不打广告,就靠学生们的口口相传。渐渐地,学生们逐渐多了起来,后来每节课多达十几名学生。姚继良功力深厚、教学严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耐心,深受学生们喜爱。丽晶广场中信中心听说了这位倍受欢迎的书画老师,便请姚继良去中信中心做书画讲师。姚继良不会开车,家住列治文的他每周要转三趟公车到本拿比丽晶广场给学生们上课,路上来回要花费四个小时。就这样,每周一节,来回四个钟头,他坚持了七年。

随着姚继良年岁渐高,从列治文到本拿比的路途实在太远,他将教室搬到了自己家里,他的许多学生们也纷纷从本拿比追随到他列治文的家中学习绘画。姚继良的学生最小的今年9岁,已经随老师学习了两年;最大的学生已经81岁高龄。姚继良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将他团团围住,听他分析绘画的意境、讲解技巧,点评学生作业。除了华人学生,一些加拿大本地西人也师从姚继良,学习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一年一度的姚继良师生书画展,就是他这十年来投入教学,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的证明。除了教授自己的学生,姚继良每月一次在列治文图书馆举办“中国书画点评”,让市民或者书画爱好者深入的欣赏海派书画之美。


因父亲学习练字 曾画毛主席头像

姚继良说,他最要感激的是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解放前就是银行职员,当时都是用毛笔写字记账,字迹非常工整清秀。姚继良三岁时,父亲就告诉他:“字如其人”,姚继良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岁的他当时就开始照着描红本练习写字,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对写字没有以前重视了,在我们那个年代,申请工作或者学校,首先看到的就是你的字,如果字写得不好,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姚继良直到现在都保留着当初描红时用的字帖,因为使用次数太多,苗红本已经很破旧了,有的页面都已经散落,但姚继良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因为这是我曾经学习写字的印证和回忆,现在这些字帖也已经不常见到了。”

中专毕业后,因为字写得好,姚继良被分到了大华仪表厂,成为了宣传部的一名干事。进入仪表厂后,姚继良的工作主要是为厂里办黑板报、办墙报、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等。后来,由于表现出色,姚继良开始负责整个仪表系统的报纸——《仪器仪表报》的编辑工作,担任美术、摄影和编辑的重任,身兼数职。“当时负责这份《仪器仪表报》的就两个人,所以我们什么都得干,都得学习,现在想想挺锻炼人的,”姚继良说。在大华仪表厂宣传部工作的那段时间,姚继良开始研究绘画,从简单的黑板报绘画,到报纸插画,姚继良自己慢慢探索。

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工人们不再在第一线工作,开始写大字报、画毛主席头像。当时姚继良的绘画水平已经有了些名气,画毛主席像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姚继良回忆说,有一次画“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像,要在很大的一面墙上画,画像三米长,五米宽,当时姚继良给毛主席的脸和手都是先打了米字格,再按照比例画上去的,“这个可得小心呢,要是画得不好,说不定就成反革命了”,姚继良笑着说。姚继良画的毛主席画像在当时受到了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请他去画。“我的绘画生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姚继良告诉记者。

之后,姚继良对绘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前往上海大学艺术系进行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姚继良来到上海《新民晚报》工会工作,并编辑工会的版面“新民行情”,从事书画相关工作。五十年来他坚持钻研书法和绘画,在中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百余幅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直到退休。

回国搭建 中加文化交流桥梁

2014年姚继良回国举办画展,是少有的加拿大海派华人艺术家在国内举办的画展。他说,来加十年,一直坚持练习书画,并让海派书画艺术在温哥华生根发芽,回国办画展,就是希望能够交出一份成绩单,促进中加艺术文化的交流。

姚继良展出一百余幅书法和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加拿大创作完成。有活灵活现的三文鱼,也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加拿大优美的环境赋予了他更多的灵感,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加拿大特色景色的结合,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其更加特别的含义。展品中最受关注的是姚继良历时九个月创作的长达三十米的巨幅毛主席诗词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诗词集中所写的每一篇诗词都是用五种不同的字体写就,包括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草书,在这个基础上还延伸出不同的字体,可谓每一篇都与众不同,拥有独特的韵味。除此之外,他还展出“千字帖”,将一千个最常用汉字用五种不同的字体写就,总共历时半年,非常有收藏价值。曾有人花高价购买该帖,被姚继良拒绝了,他说这些字画本次回国展出后捐给了中国博物馆。

此文刊发于2014年8月2日<加西周末>. 原文链接:

http://www.wcweekly.com/archives/11851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读者服务热线:604-283-814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