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2016-01-12 这才是日本 汉加风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我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博士毕业收入比日本人略高。和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基本一样。可以客观的介绍普通日本人的吃学住医等,也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首先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在日本打工几年省吃简用回国的人过的不是普通日本人的生活,他们的观感有一定的片面性,二是请大家心平气和的看这篇介绍,做到知己知彼,思考怎样学习改变。


1、收入



日本人固定月工资一般可以简单的计算,大约多少岁每月就可以挣多少万日元,例如30岁拿30万日元,50岁拿50万日元,再加上夏季和年终的两次共2-5个月的奖金。所以30岁年收一般是450万日元,40岁年收600万日元,以上是税后收入,低于这个数的是混的不好,高于这个数的是事业有成。


税收及保险等等一般占10-20%,都在工资里扣过了由公司或银行直接缴纳给相关部门。这个夏季奖和年终奖很重要,临时工没有,只有正式职工有,在一个公司干的越长越高,买房买车等基本都靠它。临时工工资一般是700-1000日元/小时,一天工作八小时每月26天工作166400日元/月。


日元/人民币汇率变动较大,但一般可按1万日元为600人民币计算。还有个最粗略的计算方法就是100 美元=1000元=10000日元。日本现在到处都有百元店,日常用品成千上万种什么都是100日元,也就是人民币6块不到,在中国要卖10多元的东西如卷尺,工具等等在那里也是100日元。超级市场里的蔬菜水果等也都是一个或一把100日元。10个鸡蛋10日元10斤大米一千日元的特例除外,100日元的购买力和1-7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基本相等,也就是说在中国1-7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在日本都可以用100日元买到。




月购买力即中国月工资/物价=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岁工人的月工资/物价=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购买力中国214 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过来理解物价/工资比就是中国物价一天工资能买7件,日本一天工资可以买100件



除了新鲜蔬菜外购物都是全家开车去,水果,啤酒,零食等等都是各样一箱,到百元店也是一大筐才几千日元。东西太便宜了我们搬一次家就得给出扔掉几箱东西。从前辈留学生或日本友人那里我们经常得到物资捐助,毕业工作后我们经常给出东西,包括彩电冰箱空调电子琴汽车计算机等等。其他国家也基本这样,刚去是别人给你东西,几年后你给别人东西。我爱好旅游,去过许多国家,不论是东南亚印度还是欧美澳,客观的比较物价/工资,中国的物价/工资比是世界最贵的。你只需算一个月工资能买多少东西就足够了。大家的工资涨上10倍,物价降一半的生活就是先进国家目前的生活。


2、教育



我孩子在日本出生长大,我在那里博士毕业,所以对小孩出生到博士毕业的整个过程的所有花费有切身经历。


怀上小孩政府就开始发给营养费,每天给你家送牛奶。出生时直接到市政府领取30万日元交医院费再买所有婴儿用品后还剩几万。幼儿园1个月就可以送去,日本的公办幼儿园费用大约是1-3万日元/月,私立幼儿园费用大约是公办的2倍以上。幼儿园是社会福利的一部份,收入少的可以申请少交或不交。




小学到初中学费为零,花费就是每天中午的午餐费约3000日元/月,一年给学校的所有交费就是3万日元左右,相当于3天工资。一次从一个城市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因为教科书不一样,那个学年的所有课本又领了一套。高中开始不是义务教育,学费大概是10多万日元,一年花费20万打住了就是不到1个月工资。



私立大学学费约100万日元/年,国立大学学费约50万日元/年,有各种奖学金助学贷款等等。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都可以申请费用减免,我作为留学生给孩子和我自己上学都是申请的半费减免。(想想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与人民教育以及所谓party的教育事业,我们发现中国真的在这方面是不行,很不行!)


3、住房



日本的住房很贵,不过除了东京特别贵以外其他城市都还可以是东京房价的1/2以下。普通3口之家住旧房3-5万日元/月,我在中等城市住两层别墅,前有花园后有菜园月租7万日元。普通工人按揭买房子月交3-5万日元计20年的很多,也就是住了干了几十年房子就是自己的了。普通30岁的白领30万/月或 450万/年的十年工资能买套房,不过因为按揭消费有税控除的优惠,大部份都按揭。税控除就是你的所有买房,买车,看病等等的花费都控除后只有剩下的收入缴税。



顺便谈一下车子。一般大学生大学一年级暑假学完车就买辆旧车,5-10万日元。我的Honda车是同学给的零元,他考上研究生家里120多万日元给买了辆新 Corolla,大学生刚毕业工作买的车一般都是这个档次(Corolla, Vios)和价位(80-150万日元)。也就是说大学生打工一个月可以买辆旧车,工作了借家长的奖金(2-5个月工资)可以买辆新车。我的Honda在第11年卖给回收厂,负5000元。开了8年的日产蓝鸟卖了2万日元。


有车还得说油,油价每天变化不太精确但是误差不会超出正负1元。在国外一天工资可以买100多升汽油,在中国一天工资可以买10升汽油。


4、医疗



日本医疗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人都加入国民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分3等级,分别是老板级,普通级和家属级,自己开公司或收入特别高的属老板级,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级,没工作的家属和儿童从家长的工资里缴,从成年起必须独立缴纳。一个月约几千-几万日元主要按收入多少缴纳,直接从工资走我从来没有操心过忘了具体数也许是5%左右。看病都得带国民健康保险证,医疗费个人交10-20%,保险里出80-90%,太高了比如超过工资的几倍了还可以申请减免。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差别比你我想像的要大的多,达到小康水平还需要我们认真刻苦不懈的努力,二战后人家埋头苦干了几十年。我带中国中学生十几人到日本转了两星期,回来后我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努力缩短50年差距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学生说是100年的差距他们的任务太艰钜了,那天晚上我心里流泪了。然后,我回国了。 (我们该好好的了解一下人家,对比一下我们的差距,好好的努力!)


与许多国家一个最明显的不同是,东京的“穷人”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众所周知,东京生活成本极高,物价、地价世界第一。生活在东京的老百姓,是否也会有生活压力大、“东京居不易”之感呢?


在东京挣钱最少的是打零工者:小饭店里洗盘工、超市里的洗菜工、打扫车站的清洁工等等,大约每小时收入800至1000日元


这1个小时的收入是什么概念呢?


可以在东京的超市里买到2.5升的食用油4瓶,或鸡蛋70个,或面粉4公斤,或大米4公斤,或牛奶4升,或切好的猪肉片1公斤(以上计量都是近似值)。


在东京,打市内电话10日元一次,邮往国外的航空平信80日元一封,轨道交通5站为180日元(约14元人民币),230日元(约18元人民币)可乘一条巴士线路的全程,汽油每升价145日元(约合人民币11.3元)??


以上虽是流水账,但不难看出这一小时的收入是可以解决不少生活所需的。如果将以上物品的单价折合人民币,与中国的同类物品单价相比,虽然略高,但考虑到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也有约2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0万元)、人均年收入为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4万元),这样的收入支出比也算是合理的。


打零工者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则日收入为6500至8000日元,每月收入不少于20万日元(约人民币1.12万元)。如果不租住豪宅而是稍偏远地区住宅的话,三四十平米带厨卫的两室一厅,租金约为8至10万日元,不超过月收入的一半,剩下的收入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开支绝不成问题。




如果这个工人足够节省,过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考虑买一辆汽车了。一般的日本产汽车,170万至18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二手车更便宜,旧车市场上随处可见跑了几万公里的车,100多万日元甚至三四十万日元(约不到3万人民币)就可拿下。日本社会诚信度高,二手车一般不会有毛病,开上就走。


与许多国家一个最明显的不同是,东京的“穷人”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他们的吃穿用看上去与富人差不多,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也有私家车,所不同的只是银行存款和海外旅游次数的多少,以及是否拥有进口豪车。


为满足各类人等的需求,东京还设有各种档次的商店,此外还经常有“大篷车”在居民区游走,出售低价的瓜果蔬菜。东京既有高岛屋、西武等名店,也有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全国连锁商店UNIQLO和NITOLI等,出售在中国等国家制造的质优价廉的商品。


若是失业了,不论配偶是否有工作收入,都可以去区役所(类似居委会)登记领取每月20多万日元3个月。若生了孩子,区役所会把每月4万日元的儿童生活补贴直接打到你的账号上,直至孩子成年,且对单亲和未婚生育的孩子一视同仁。大多数幼儿园对每个孩子收费每月不会超过4万日元,低收入者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医疗方面,日本的医疗保险已经覆盖全民,前提是要交每月两三千日元的医疗保险(相当于打零工者三四个小时的收入,部分由雇主缴纳),而且不受地区限制,“外地人”也可享受东京的医疗保险。


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无论有多么令人眼热的经济总量,一个社会最为理想的状态仍然应是:能够为各种人、包括普通人甚至是能力低下的人,提供安全无忧的生活和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

延伸阅读(可点击以下蓝字):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一周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汉加财经》为北美和中国每日财经简讯及《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