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访谈|黄艳委员谈粤港澳大湾区

2017-03-10 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强调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进入深化落实阶段,三地区域经济合作有望明显提速。就此话题,深圳卫视的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黄艳。


黄艳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


黄艳向记者介绍,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第一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强调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这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讲到粤港澳大湾区,说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她指出将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国家战略是重大国策,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构想的核心举措,同时对于为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黄艳介绍说,从世界经济版图看,湾区是特定的经济现象,是一种成熟的大都市群体形态,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国际著名的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都具有湾区经济典型特征,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往往具有开放的经济体系、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对外聚集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她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城镇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粤港澳湾区内不仅集聚了深圳、香港、广州三个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而且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75亿人次,已经超过了纽约湾区三大机场的吞吐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泛珠三角合作为重要基础,辐射作用覆盖内地九个省区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将推动“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区域发展的内涵,层次和形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的支持。


黄艳指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为开放我国全方位新格局提供新的坐标和路径,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探索经济的规则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开放中发挥重要的平台功能,其辐射半径更将延展至沿线国家,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推动粤港澳企业联合“走出去”。另外,粤港澳湾区也是数以千万计的移民人口聚集之地,是中国最为兼容并蓄、丰富多元的区域,人才和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十分显著。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粤港澳区域更好融入国家经济体系,确保粤港澳长期繁荣。


高度一体化是湾区经济的特征


针对记者提出的湾区经济的特征问题,黄艳介绍说,湾区经济是一种超越行政区经济的经济区经济。比如旧金山湾区由九个县共101个城市构成;东京湾区由东京、横滨、千叶等5个特大城市构成,约1320平方公里。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湾区是一种超越城市行政边界的经济发展带。但湾区经济内部高度一体化,而且产业分工完善,紧密互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工。东京是世界级的经济中心城市,集聚着金融、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全球生产的高端环节,横滨是日本最大港口城市,市原、木更津、君津等都是日本的工业重镇。


她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港资企业以“前店后厂”模式在珠三角投资,如今香港的检验检测、会计、工程设计等专业服务业也以珠三角为重要市场。而香港的跨境金融和离岸人民币业务,首先就是与前海、南沙、横琴等周边区域深度合作,深港通开通后两地合作更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是合乎经济规律,顺应社会潮流的举措。目前,珠三角地区产业面临升级转型,港澳地区希望有效扩大发展空间和延伸其城市功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成长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正是大珠三角地区的历史抉择。


她同时指出,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化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更面临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等挑战。


一是湾区新兴产业和高端要素集聚程度不高,除香港外,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还有待提升;其他城市仍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城市间的贸易投资与要素流动仍然受到各种隐性壁垒的阻碍,亟待通过供给侧改革在产业转型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湾区各城市的规划建设仍需要统筹协调。比如,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已全线贯通,预计可于2017年底通车,要加强其他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才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日益紧密的交通联系,才能形成“1小时生活圈”,这是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保障。


三是湾区环境保护协同不足,岸线的保护和利用是湾区最具特色和最敏感的生态资源,但由于目前缺乏协同的保护与开发机制,填海开发的冲动将给这个地区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规划先行


她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要承担更重要的国家责任。既要坚守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责任,更向世界展现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立足国内、辐射世界的现代服务枢纽,多元、流动的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和更具生态品质与文化特色的世界宜居湾区。她提出要特别注意几点。


首先,要立足国内,建设辐射世界的现代服务枢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发挥香港这个亚洲国际都会的龙头作用,集中培育高端现代服务职能,以广东自贸区(前海、南沙、横琴)为核心平台,建设双向开放的现代服务中枢;加快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步伐,提升对外贸易、国际人口流动、金融国际化程度,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湾区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位阶。


其次,要建设多元、流动的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应在原来世界工厂的角色上进阶为世界产业创新中心,积极抢占世界科技产业链高端环节和关键部位,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创造更加多元的创新空间,整合前海、南沙、横琴、翠亨等国家战略新区等创新资源,创建国家级环湾创新走廊,构筑区域创新网络体系。


第三,要把更具生态品质与文化特色作为建设世界宜居湾区的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应率先探索以人为本、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宜居宜业、低碳环保、充满活力、富有人文魅力的宜居湾区。另外也应该重视软环境的建设,营造开放、多元、活力的湾区社会氛围,保护和强化以岭南文化、改革开放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征氛围,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移民和人才集聚湾区。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消费市场,粤港澳湾区建设中还应重视基于休闲消费和文化创意的服务业发展,将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作为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强大动力,培育世界级休闲和消费目的地。


为此,她强调指出,首先要坚持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国家目前正在着手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整体统筹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也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应该推动中心城市的错位发展与相互借力,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能力及港澳的独特优势,理清分工顺序,各展所长,紧密协作,构筑多中心网络化城市格局。广东省和湾区内各城市都应协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努力放大其战略效应。


其次,要创新协同发展治理机制。基于“一国两制”的总体框架,探索创新湾区协调新机制,进一步推动湾区治理精细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应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束缚,构筑覆盖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多领域的协调机制,构建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为主体的协商合作平台,并完善协调组织架构与法律法规保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第三,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粤港澳湾区建设中的首要一步是要建设面向世界的交通门户,全面提升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和国际航运中心体系,建设“洲际”交通门户枢纽。统筹考虑轨道交通与城镇空间发展,加速湾区城际轨道建设,形成环湾城际线,加强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建设,真正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内的同城化发展。


她认为广州和深圳是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最大的“发动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该进一步释放创新、创造、创业辐射带动能力,更大程度上要带动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跃升,大家都期待他们在创新牵引与实业振兴上有所作为。新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腾讯、华为等巨头电子通讯信息企业总部都在深圳,这些产业都要依靠高端要素,需要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高端人才相互匹配和发挥作用。所以,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交通出行、以及住房和其他关乎宜居城市的条件都要满足人才需要,这是政府应该着力做的工作。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中国城市规划网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推荐阅读


揭新民委员谈农村危房改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需要系统思维 整体规划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周岚


从31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看全国城市建设


如何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精神,听听他们怎么说


重新认识城市规划重要地位 承担引领城市发展历史责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侧记


习近平心中的北京城市规划什么样?



住建部专栏


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住建部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


城市双修按下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的快进键


住建部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



论文征集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征文,5月31日截止


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征文,4月15日截止


“中规院杯”第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征文,6月30日截止



加入我们



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网招聘新媒体编辑了!



本文版权/使用权属中国城市规划网所有,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修改或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城市规划网: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或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中国城市规划网
www.planning.or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关注方法

①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推荐)

②搜微信号planning_org或“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