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郊野公园是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导读
作为地缘接近城市中心城区的郊野公园,既对接城市又对接乡野,在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加对接人的需求,这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新时代现代化的定义,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北京、上海近日相继发布了迈向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都大篇幅规定了城市发展的“生态控制线”,着重“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区”的建设。例如,对于上海如何建成一座“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有这样的描述:形成“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推进国家公园和郊野公园的建设。
事实上,对于建设国家公园,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笔者认为,郊野公园对于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而言十分重要,零星地块、闲置地块、小微空间的品质提升和生态功能再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郊野公园的建设,能够给生活在特大城市的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郊野公园是以郊区为基本单元,以基本农田、生态林地、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的生态人文为基础的体系,其目标是优化郊区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格局,形成与特大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都市游憩空间。
郊野公园的历史可追溯至英国,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根据《乡村法》划分建立了267个郊野公园,大部分由地方部门管理,有人造设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香港在1976年制定了《郊野公园条例》,将40%的土地开辟为郊野公园,主要是为了保护动植物原生态栖息地。而后者对于郊野公园的定位更加符合上海本地特色,使得居民临近市区便能享受郊野的野趣和教育设施,这为大都市建设郊野公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大城市面积急速扩张,涌入了大量的人口。由于缺乏超前的规划理念和产业布局,大量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吞噬了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导致郊区既有原有村镇,又有工业集聚区,又有自然农田,工厂和居民区混杂,导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错乱布置、相互影响,“城市病”日益凸显。
通过郊野公园的设计,能够通过土地征收、用途管制、有偿使用等制度,整合农田、湿地、林地、水网等自然要素,挖掘地方文脉和自然野趣,给市民带来休闲、健身、科普的多样化户外活动场所。这使得郊野公园能够成为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形成承载都市居民“乡愁”的摇篮。
首先,郊野公园的特征在于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的是自然特色。45 30974 45 14178 0 0 2133 0 0:00:14 0:00:06 0:00:08 2606>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在《生态都市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理念。在他的笔下,山水、生物、绿道、都市农园、公园体系等都有各自的生态服务功能,共同完成对城市的生态营造。基于此观点的“郊野公园”应找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不同于面积较大的国家公园和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应首先立足于做好城市生态的缓冲带。这从字面意义上也能看出,它包含郊区农田、生态片林、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生态人文资源。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统筹和整合涉农政策、资金,在郊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良好田园风光、郊野植被及自然景观,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展现自然人文风貌、提供都市休闲游憩空间为主要特征的郊野开放空间。
其次,郊野公园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目标是提供“国民的游憩机会”。
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定位,更加关注的是人的需求。以上海为例,不论是打造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还是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特色,意图也都在实现人与生活空间的深度融合。基于此,郊野公园的建设就不能仅依靠已有的自然资源,更需要配套的游憩设施和服务。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郊野绿地的建设经验,建设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郊游路径,既可以满足个人慢跑健身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家庭亲近自然的需要。在不同路径中安排人文景点、自然教育服务站,既能享受自然野趣,又有充分的人类活动空间。在核心主题的定位上,应回归于展现乡村风貌的目标,形成一系列衍生主题如“郊野公园+艺术”“郊野公园+体育”“郊野公园+互联网”“郊野公园+科普课堂”“郊野公园+旅居”等一系列的拓展功能,使得郊野公园更有故事、有乐趣、有回忆。
第三,郊野公园建设能有效推动农业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化,形成郊野公园自运营的动力。
随着城市人流的不断增加,当地农作物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将在公园周边生成,多层次的农业资源也将被充分利用起来。更有价值的是,这些农业劳动能以“体验游”的形式让顾客亲自参与其中。在这种与田野的亲密接触中释放城市居民的生态需求,进而反哺个性化产品的形成,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在多个“农业+”的活动中实现生态产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第四,郊野公园能够促进社区共管机制形成。
由于郊野公园所在单元多分布在零散村落或动迁地,与居民生产生活边界毗邻,因此在做镇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时,要注重与郊野公园的目标相协调。通过签订合作保护的协议,建立共同保护郊野公园自然资源的机制,形成“生活—生产—生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地缘接近城市中心城区的郊野公园,既对接城市又对接乡野,在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加对接人的需求,这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新时代现代化的定义,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有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此外,郊野公园还应立足于“小而美”“小而精”,不去追求广阔甚至人迹寥寥的大面积自然系统,而聚焦于提供都市乡村的生态品味,让市民在城市周边就能享受野趣,成为亲近自然的重要去处。
同时,郊野公园也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提供服务的场所在建设时应尽量采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石材、木材等,在外观上保持浓郁的郊野气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让“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复得返自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找寻到一片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瀚斌
推荐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