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将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里是具体的行动纲领
导读
2月7日,郑州市政府正式公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重点和举措。
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12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2017年2月《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之后,郑州城市建设更具体的行动纲领。
本文字数:2890字
阅读时间:9分钟
根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预计在2035年,郑州GDP总量达到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2万元,人口规模达到135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达到90%,城镇人口比2016年增加约550万人。
《行动纲要》提出,近期(2017-2020年),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小康社会;中期(2021-203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等;远期(2036-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郑州市将按照“东扩、西拓、南延、北联、中优”发展思路,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形成“双城引领、三绿融合、三轴交汇、多极联动”的空间形态。
双城:优化主城,加快建设航空城,双城联动,引领城市与区域发展。
三绿:黄河生态文化带、山区生态文化带和农区生态文化带。
三轴:京广主轴、陇海主轴和机登洛次轴。
多极:区域性功能中心、新的功能组团和外围特色小镇。
形成“主城区、航空城、多组团、多节点”的城镇体系。郑州将实施组团式发展,区分产业差异,明确发展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彰显城市特色,以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为纽带,以大型绿地和生态为阻隔,推动新城组团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
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为先导突破,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转移,优化城市布局,解决“大城市病”。优化省市公共服务机构布局,推动一般性批发市场和制造业外迁,加快火车站地区汽车中心站等长途客运站外迁,鼓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组团转移。
发展目标
近期(2017-2020年):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小康社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入全国经济总量万亿城市行列。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取得较大进 44 33451 44 14939 0 0 1989 0 0:00:16 0:00:07 0:00:09 3450,国际枢纽地位基本确立,对外开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中期(2021-203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对中原出彩的辐射带动和全国大局的服务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争取提前五年,在203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期(2036-2050年):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行动纲要关键词
城市规划
预计到2035年 郑州人口规模达到1350万人
《纲要》提出,郑州要“以水定人”,根据郑州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测算,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调配各种方案,郑州市域能够承载约1600万人。
预计到2035年,郑州GDP总量达到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2万元(接近广州、深圳现状),人口规模达1350万人左右。
到2035年,郑州城镇人口比例将达到90%,城镇人口比2016年增加约550万,其中本市农村人口转移150万,省内人口迁入300万,省外人口迁入100万。
预留
郑州要留建领事馆的地儿
《纲要》提出,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调整,进行战略空间留白,为未来重大事项、重大功能项目预留空间。
其中,预留空间有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区、区域国家会议和交往中心、区域体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医养结合示范区)。
具体来看,国际交往中西功能区在市域东部生态绿心进行预留,承载领事馆、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等;区域国家会议和交往中心在嵩山、云台山以及黄河沿岸等地域文化鲜明的地区进行预留;区域体育中心在西南部进行预留,结合在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承接国际级赛事;区域医疗中心在市域西部(荥阳南部)结合生态旅游圈和生态小镇进行预留。
外迁
汽车中心站等客运站将外迁
《纲要》提出,要推动一般性批发市场和制造业外迁,加快火车站地区汽车中心站等长途客运站外迁。
并通过紧凑开发,实现新区建设土地集约利用。
改区
郑州将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
郑州市域空间形态上,形成“双城引领、三绿融合、三轴交会、多极联动”的空间形态。
双城:优化主城,加快建设航空城,双城联动,引领城市与区域发展。三绿:黄河生态文化带、山区生态文化带和农区生态文化带。三轴:京广主轴、陇海主轴和机登洛次轴。多极:区域性功能中心、新的功能组团和外围特色小镇。
明确主城区范围为绕城高速、郑民高速、新107国道和黄河围合区域。航空城范围为北至洪泽湖大道、南至南海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东至青州大道。
在对“多组团”的释义中,提到“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
天际线
郑州也要构筑自己的天际线
《纲要》提出,目前郑州市建筑体量千篇一律,造成城市远景扁平化,未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线。“沿新区湖面开辟绿化空间,控制滨湖建筑密度,保持天际线各层次良好通视性”“优化老城区天际线,突出体量与形态独特的地标文化建筑,注重城市文脉传统延续”。
《纲要》还提出,要树立代言中原城市形象的建筑和景观,“短期内选择唯一城市形象代言,政府集中推广,快速树立城市形象”。
公园
西流湖公园等将被打造为“城市中心公园”
《纲要》提出,要打造亲近自然的城市中心公园。
建议将龙湖中央公园、西流湖公园等打造为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级别的“城市中心公园”,构建开放、自由、活力的大型公共空间,与城市建成区有机、紧密衔接。
创建功能多样的大型主题公园。将生态景观与多样的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让市民在绿意盎然的空间中体验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畅享亲近自然的游乐与体育活动。
构建城市建成区地区公园网络,并以袖珍公园增加网络中的绿地节点密度,基本实现居住区步行15分钟可达公园。
交通布局
米字城际、米字形快速轨道(城际)交通建设
《纲要》提出,要着力推动“1+4”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强区域生态、交通、市政和文化网络共建共享,重点通过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联通各区域,规划研究米字形快速轨道(城际)交通建设,形成“一核四副六廊多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轨道上的郑州”
荥阳到龙子湖,也要修城际
《纲要》提出,要强化高端功能中心与城际轨道枢纽的耦合布局,新建荥阳至龙子湖城际,与郑机城际、郑州南至白沙城际“T形”交叉,支撑郑东新区CBD、白沙、高新、空港等区域高端功能中心高效直联大都市区各市县,与外围大都市区城际环线高效联通。
以市域快线为支撑,构建郑州主体通勤圈。将市域轨道快线延伸至空港、中牟、新郑、新密等近郊组团以及武陟、原阳等北部组团,实现通勤圈50分钟轨道交通可达网络。
以轨道普线网络化,带动市域各组团均衡发展。随着轨道线延伸和成网,混合布局地铁沿线居住、办公、商业,确保各组团人口就近获得城市综合服务。
免签、落地签
将实现郑州72至144小时过境免签和落地签
《纲要》提出,要研究规划领事馆区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组织(机构)入郑。持续提高郑州免签中转便利化水平,实现72至144小时过境免签和落地签。
拥堵费
这次明确提出来,要试行拥堵费政策
《纲要》提出,郑州将重构公交优先的城市路权体系,实现多种公交模式无缝接驳:在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骨干基础上,实现与其他共享交通方式无缝接驳,市域公共交通500米覆盖率达到80%。
管控和引导交通需求:完善差异化停车收费、试行拥堵费政策、科学组织单向交通、实施信号配时精细化控制、充分利用共享交通模式。
申奥
未来,郑州申办奥运会也不是不可能
《纲要》提出,郑州要筹划战略机遇型国际盛会,“偶发性,顺势而为”:积极申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促进中心、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等,争取“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后续联络平台落户郑州,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际高端会议、论坛、展览的永久会址。
申办定期的常态化国际盛会,“常态化,倾力争取”:积极申办世界级商业合作交流会议,如G20峰会、世界环境大会、APEC峰会等;积极申办国际博览体系展会,如世博会、能源博览会,展示城市综合实力,集聚世界目光;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冬奥会、残奥会、世锦赛。
培育城市名片型展览和节事活动,“特色化,彰显禀赋”:发挥郑州在汽车、农产品等领域的发展基础,扩容筹办国际化大型产业展会,借鉴汉诺威工业展等;利用郑州特色文化资源,筹划文化嘉年华活动,借鉴瓦伦西亚法雅节、米兰国际时装周、戛纳电影节等;借助嵩山等文化地标区域筹划名片类会议,借鉴博鳌论坛、达沃斯论坛等。
文章内容:综合自河南日报、河南商报等媒体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