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独家 | 关于总规改革,你的关注点和代表委员一样吗?

2018-03-16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随着全国进入“两会时间”,有关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中国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就包括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等内容。


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联合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城市报》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赖明、魏定梅、张文彤、魏后凯以及许进等五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管理、实践和学术等方面呈现城乡规划领域的最新动态。本期推送关注的主题是“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怎样的观点呢?


本文字数:2002字

阅读时间:7分钟


2017年12月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开展规划期至2035年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落实“十九大”精神,解决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问题,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势在必行。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会前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的 “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表示,正在以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实践引领,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城市规划改革试点工作。

 

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在两会期间采访了魏定梅、张文彤、魏后凯以及许进等四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试图从管理、实践和学术等方面呈现“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最新动态。

 

魏定梅:新的总规修编以人民为中心,不贪大求洋

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定梅


新的总规修编要按照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贪大求洋。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是城市之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城市特色很难寻觅;二是城市尺度过大,而基础设施的容量却与城市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要特别强调基础设施和交通问题围绕人的城镇化,展开建设。


以贵阳为例,若要开展总规修编,一是要在城市环境改善,组团式布局上下功夫;二是建设强度一定要合理控制好;三是公建配套,要在总规层面,安排一些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四是交通问题,这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在新一轮总规修编中,一方面要完善交通体系,引进智能化来疏解交通,另一方面要发展公共交通,同时要把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尽量区分开来,避免交通的混杂。

张文彤:城市规划内涵需要进一步拓展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文彤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的组织,它应该是系统性的。城市规划师应该是经济社会学家,应该把城市规划置于经济社会的范畴中。尤其是在工作实践中,会深刻体会到空间和资源在科学安排下,最终还是要承载产业、文化、功能等内容,所以城市规划的内涵要进一步拓展,各类要素之间的匹配度要进一步增强。


在未来,编制总体规划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过去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更多的是考虑城市个体,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协同发展,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现在,每一个城市在更广大区域中承担了更多的区域性责任,那么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相应的功能定位、空间定位都要有所体现。


第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城市规划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城市中如何解决人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魏后凯:从世界角度检验北京和上海的全球功能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根据研究,近年来北京上海在某种程度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的膨胀,并在不断地显现出交通拥挤、房价高昂、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里面有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北京上海的空间承载能力,以此来减轻其大城市病?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可以通过技术提升、规划完善、发展转型、强化管理、空间结构优化等方式来缓解。


第二,要明确北京、上海的核心功能,疏解一些非核心功能。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上海、北京有条件有能力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未来中国有可能形成几个世界级的城市群,这其中最有条件的应该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而其核心城市北京、上海等也将成为世界级城市。北京不是北京的北京,上海也不是上海的上海,他们是中国的,是世界的。所以说,要从世界的角度来检验他们的全球功能,集中打造一些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核心功能,为中国的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将北京、上海的非核心功能疏解到周边地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布局,通过这种空间结构的优化,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市群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北京、上海留下更多的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使其更宜居。

许进:合理规划城市人口总量

全国政协委员、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许进


新时代应该继续强调规划的法律性和战略性,根据自然资源科学地制定规划,突出顶层设计功能,统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真正做到多规合一。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参数。要使社会稳定增长,需要对人口的增长和教育作出科学的、长远的规划。应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合理地设定人口指标,以此为基础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在全国城镇空置率已经达到22.4%的情况下,继续以GDP为纲推动城市发展,将出现大量的空城和鬼城。不顾自然资源状况盲目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增加城市人口,上新产业,将产生环境危害,经济风险和社会危机,不顾一切地追求短期利益,将损害终极目标,并造成难以弥补的恶果。

 

合理规划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发展中小型城市,激发中小城市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改善县域城市居住环境,缓解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减少进入大城市就业的人口,是医治“城市病”的方案。我们孜孜以求的现代化绝非简单的经济总量扩张,我们推行“多规合一”,目的是完善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不能异化为给大上、快上项目开绿灯,不能异化为提高政绩、不能异化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



相关阅读

 

两会报道 | 两会委员谈规划:加强传统村落治理、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

重重重磅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归属自然资源部

刚刚,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有关城市规划行业的规定是这样的

两会报道 | 住建部副部长:正在15个城市开展规划改革试点工作

两会报道 | 京津冀如何协调发展?三地领导这样说

两会报道 | 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这些区域在行动

两会报道 | 如何落实乡村振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政协委员这样说…

2018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发布 | 关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棚改攻坚···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