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交流年会成功召开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影像与城市文化 ,作者秘书处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交流年会,于7月8日在呼伦贝尔市召开,年会主题:地域文化·品质生活。会上四位委员围绕年会主题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作了学术报告并引发热烈讨论。


本文字数:1215字

阅读时间:4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交流年会,于7月8日呼伦贝尔市召开,年会以“地域文化·品质生活”为主题,旨在围绕地域文化及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等议题展开学术探讨。会议得到呼伦贝尔市规划局、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协办,以及呼伦贝尔市规划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术交流年会上四位委员围绕年会主题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作了学术报告并引发热烈讨论。


尹稚:学术报告《空间、图景VS情景》

尹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影像委顾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教授在发言《空间、图景VS情景》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广域大国,城市规划应该从一个简单的以功能为主体的规划表述,逐渐转向对资源的思考,对社会公平性的思考。从规划的图景里面走出来,走向情景,走向真实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时代的需求。


孙施文:学术报告《漫谈规划实施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孙施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影像委顾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孙施文教授以《漫谈规划实施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为题,提出城市规划在编制和管控过程中面临着多方主体、互相博弈的现实问题,需要制定一种边界的规则,即进行边界规则的讨论和谈判,而不仅仅是一个蓝图的管控。使各种利益方通过博弈获得最符合公共利益的结果,是城市规划师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


马向明:学术报告《创新空间、公共空间与场所》


马向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


马向明教授围绕《创新空间、公共空间与场所》,谈到在知识型经济的背景下,美国创新地理学提出创新空间的概念。创新空间的公共服务空间要达到两方面,一是内向性,使当地居民对它产生场所感;二是外向性,要连接这个创新空间,让人与城市和外界相互粘连


王伟强:学术报告《作为一种思想框架的城市设计》


王伟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影像委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王伟强教授以《作为一种思想框架的城市设计》为题,在城市设计层面上,通过对上海外滩和美国波士顿展开案例分析,在形态与风貌、空间与时间、管理与控制等多个层面上引出了对城市设计价值的思考,并总结在全球化视野下,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思想框架,是规划体系的一个特殊阶段。


学术交流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陶滔主持,他在讨论的最后总结道:在我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观点应该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一个阶段性的时候,以我们人类,以我们作为一个城市市民的身份,让我们所在的区域能够更加具有在整个历史发展机遇的积淀。



学术交流年会期间,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进行了2018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及工作会议,并探讨下半年的工作设想及安排,委员发展及换届工作等。会后,委员们还对呼伦贝尔市的发展历史、历史街区保护及城市更新进行了学习调研。


本文来源:城市影像与城市文化


相关阅读

“政策建议”专栏 | 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建设

文章精选丨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的地域性表达

觉得好,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