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报告观点集锦
导读
2018年11月24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共享与品质”。
今年年会邀请了8位大会报告人,分别从品质与共享、城市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城市历史空间再生、中国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共享的生态产品、中国健康城市发展、雄安新区规划体会等方面就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大会报告观点集锦。
本文字数:10781字
阅读时间:27分钟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现场盛况空前
壹
品质与共享: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才能提升城市品质,广泛深入的共谋共建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
黄艳副部长从认识新时代、认识转型期、再认识规划三个方面切入,指出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才能提升城市品质,广泛深入的共谋共建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黄艳副部长指出,“共享与品质”的主题,契合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要求,值得行业从业者从学科、实践、管理的角度思考和讨论如何转变理念和创新方式。她强调,要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认识这个时代,要切实理解和认识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发展目标,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也成为世界市场大国,这种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追求品质优先和美好生活的后半场,意味着从高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和大规模的城市扩张,转变为以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共同构成的美丽中国的目标和战略。
在这个转型期,需要了解政策环境的改变,需要转变规划理念和方式。高质量发展要求,带来开发建设和城市化模式的变化,需要防范金融风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黄艳副部长重点从防范金融风险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对规划行业而言,“宏大叙事” 、高速度和粗线条、切地块给指标、供卖地的规划方式要转变;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于规划行业而言,低环境影响的开发建设方式、系统性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低成本生态治理环境的方式和技术等,都需要创新和实践,例如城市双修的试点实践。
黄艳副部长强调,转型期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城乡建设中的新目标。满不满意是由人民说了算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治理方式向共谋共建共治共享转变。对于规划行业而言,要学会做社会工作,面对真实的人,真实的社区,真实的问题和需求,今后大量的工作是社会和专业结合的工作,要改变工作方式。
黄艳副部长强调城市规划是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个工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下,愿景和目标式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国特色“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足以适应今天城市品质要求。她强调,需要思考、创新和实践,丰富和完善指导建设的技术和管理,需要用更精细和有针对性的方法。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十八大和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如何构建国家领土全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交织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学科、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梳理。在全覆盖的国土空间里,仅有3%左右是城市建设区。黄艳副部长分析道,城市建设区目前要解决的是宜居性不足、质量和品质不高的问题。过去的规划工具和规划方法是不足的、无法满足这个高质量和品质要求,她呼吁,如何用更精细的方法、“绣花”态度和功夫,深入走进社区住区,去规划、设计和营造城市人居环境,是需要同行们探讨和实践的。
“品质”更注重人的体验,用品质来要求城乡人居环境,是新时代的高质量标准。“共享”面对的是真实的社区和真实的人,是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黄艳副部长指出,要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共谋共治共享,需要注重城市建成区存量的改造提升利用,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和营造,注重新技术带给城市生活、运行、管理的剧变,倡导参与城乡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
最后,黄艳副部长再次强调了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修补、修复、提升,要注重微改造、小动作,要注重“绣花功夫”、精细设计,要重过程、重组织,要进入基层社区,面对面聆听、协商、服务。
贰
坚持“共享与品质导向”——以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徐立毅
徐立毅市长指出,杭州是一座具有厚重历史积淀和浓郁人文情怀的城市,约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开启了杭州的发展史,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城市是自然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产物,要坚持“城市融入自然”的原则;城市有机更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城市更新要实现人口、产业的合理配置;城市化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城市发展。
徐立毅市长从以下五方面对杭州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阐释。
第一,规划引领城市战略转型,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徐立毅市长提出,要全面推进市区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市域一体化统筹发展,深入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推进杭州都市圈合作共赢,高质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第二,以规划引领创新生态构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徐立毅市长指出,创新是杭州产业发展的显著特色和主要动力。要重点布局建设重大战略平台,谋划建设特色创新平台,完善用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在杭州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以规划引领文化传承发展,彰显城市特色韵味。徐立毅市长强调,要保护传承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四,规划引领生态保护治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徐立毅市长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管控;生态功能区布局要坚持“全域一张图”,加强杭州水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升杭州生态空间的功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要“全市一条心”,加强污染问题的全面整治工作。
第五,规划引领共建共享共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徐立毅市长着重强调,要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发展的目的,共建美好家园。重点要谋划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布局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推进“城市大脑”为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为全国城市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路径探索。
报告最后指出,要全力把杭州打造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
叁
从居民视角解析宜居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张文忠
张文忠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从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影响居民宜居感知的因素、居民眼中的宜居城市、不同属性的居民的关注重点、宜居性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六个方面解析居民视角下的宜居城市。
张文忠副主任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宜居、绿色、生态、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建设宜居城市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
从街区/社区尺度上,张文忠副主任分析了影响居民宜居性感知的因素。就北京而言,城市居民对北京宜居性满意度评价总体在提升,宜居要素(安全性,生活方便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出行便捷度,环境健康性,总体评价)的居民满意度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再提高的波浪式变化。具体而言,环境健康性满意度虽然有提升,但依然是居民最不满意的要素;安全性取代生活方便性成为居民最满意的要素。北京的出行条件是长期制约北京宜居城市的瓶颈问题,北京空气污染问题制约环境宜人性评价。总之,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便捷因子是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的家庭月收入、户籍和年龄等居民属性也对宜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以环渤海44个地级市和全国40个主要城市为例,张文忠副主任总结了什么样的城市在居民眼中更宜居。在区域尺度上,环渤海地区人居硬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在山东半岛、辽宁省南部和中部,人居软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于山东半岛地区,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在国家尺度上,青岛宜居性综合评价最优,三亚空气质量最优,大连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舒适性最佳,苏州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评价领先,威海自然环境舒适性最好。张文忠副主任指出中国城市的相对短板维度为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相对优势维度为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舒适性和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关键制约要素为空气污染,停车便利性,噪声污染,交通通畅性,交通安全等。另外,他指出经济发展水平高未必宜居满意度就高,居民最看重环境健康性与自然环境宜人性;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行环境是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个体尺度上,张文忠副主任分析了不同属性的居民对宜居的关注重点。以北京为例,“新北京人”,流动人口和“老北京人”对北京的宜居性的满意度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低收入人群对北京出行便捷度的满意度最低,而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更加看重自然和人文环境舒适性。年轻人看重生活方便性,中年人看重出行便捷性,老年人看重安全性。年龄总体上与宜居城市评价负相关,老年人总体评价最低。女性对服务设施偏好和出行偏好比男性更强。
通过研究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迁居行为,张文忠副主任揭示了城市宜居性是如何影响居民生活的。首先,他指出宜居的环境是居民幸福感的基础。幸福感高的城市宜居水平较高,宜居性要素均不存在“短板”,各宜居性要素评价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城市宜居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通过多层模型检验,关键的邻里环境因素,如安全性等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Peer pressure”影响巨大。居住迁移决策和工作迁移决策是一个存在正向相互联系的协同决策过程,而非两个独立的决策过程。
最后,张文忠副主任指出,建设更加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更加方便的城市,建设更加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积极应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才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肆
城乡历史空间再生思考与实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特邀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
常青院士基于当下城乡环境,在当今微更新、微改造等概念兴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工作,对城乡历史空间再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常青院士提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新中国建立70周年在即的背景下,存量与增量、既有与更新、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发展等仍是建成环境领域的核心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并落实到城市再生的相关实践中去。
常青院士进一步梳理了其对七个核心概念的理解:
第一,“历史环境”应理解为广义的历史空间范畴,在西方即historic environment / historic place,也是我们所说的“大遗址”。
第二,“建成遗产”涵盖了建筑、聚落遗产和文化地景,而多数建筑都会在历史变迁中发生各种改变,今天所争议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多应是历代变化叠加后的整体真实,而非原物的原真,这与金石字画等文物在特性上有所差异。常青院士认为其真实性体现的是历史的“真实”,是历史变化的承载物。
第三,“为何要保护”,常青院士强调我们保护的目的不只是作为对象的建成遗产躯壳,更是为了缓解我们自身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所以“在失去和变化的困扰中,唯有仅仅抓住残剩的遗产,方能保住应对的定力”。但保护不是阻止进化,而是管控变化,保护是为了传承历史上择居和宜居的建造智慧,同时也可为今天的设计创意提供史地维度和创造根源。
第四,“何为再生”,常青院士认为主要包括遗产本体、生活形态和历史环境的再生。
第五,就再生与更新的关系而言,如果再生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那么更新或改造却往往使两者分离。微改造或微更新,强调的是“最小干预”,无论叫什么,要以保护法规和实施细则为底线,要有管控的前提。
第六,就再生与创造的关系而言,常青院士通过比较勒·杜克的论述和王弼“得意忘象”的概念,指出只有透彻理解历史原型,才能“忘却”或消解“象”,把握或领会“意”,而这正是高难度的创造。
第七,再生与拼贴,常青院士认为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可以从原型分析和拓扑变换等方式入手,有可能达到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拼贴,类似于中国古人所倡的"与古为新"。
常青院士通过大量实践案例生动阐述了如何将上述概念和方法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实现城乡历史空间的再生。
最后,常青院士总结道,历史环境再生实质上是积极的保护和有管控的创新,需要恰当处理好保存、修复、翻新和新建之间的关系;存真与续新构成历史建成环境再生的一体两面,对于存真,应整旧如故,对于续新,应“与古为新”;历史环境的创新要探究原型意象来源和转化方式,通过“得意忘象”,向创新的境界迈进。
伍
中国城市规划智慧的现代传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树声
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世代累积经验的结晶,是构建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历史根基。
王树声教授指出,重视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历代规划人物都将坚守和光大中国优秀规划传统,作为光荣且崇高的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华文化复兴的新时代对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地整理和挖掘,为迎接中国城市文化的复兴做好学术准备。
王树声教授介绍了其团队自2002年起,开展了遍及全国的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发掘与学习。团队结合《中国古籍总目》,对中国古代有关城市方面的史料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数据统计覆盖全国各地区1400余座城市, 6000余幅城市图,10000余篇历史文献,历时12年,凝炼中国历代经典规划设计经验3700余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经验数据库”,涉及自然、人文、历史、经济、科技、生态、民族、人物、军事等诸多类型及方面。
王树声教授基于既往研究成果,综述了中国城市规划历史智慧的现代传承,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中国规划在自然山水认知模式、结合自然山水的层次和秩序构建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经验。传统规划始终以人的在地感受为出发点,且在每一个城市周围都形成一个“大环”,并根据“大环”界域内山水空间远近关系,归纳为内形、外形、大形的概念,三形的统筹对现代规划设计极具启发意义。
第二,城市人文空间规划。中国历史上以“首善”言城,民国时期更是提出城市建设重在“进求精神之地”。我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史形成了优秀的人文规划传统和人文优先原则。中国城市山水秩序与人文空间秩序融合形成了“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其中,山水是城市的自然坐标,人文是城市的精神坐标。基于中国传统人文规划传统,汇报提出新时代的“文地”及“文地系统规划”, 文地就是文化用地,在城市中担负城市文化职能,用以承载城市精神文化价值、凝聚城市情感记忆和服务居民文化生活。文地系统规划需要解决的五个关键问题:城市文化精神定位、城市文地要素构成、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设计、城市文地规模的确定、文地系统规划的层次。
第三,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中国规划十分重视将古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有一种普遍的历史传承意识,一方面重视古迹本身的维护,更重视发挥古迹的文化意义,实现古今人心的“相通”,体现了中国规划的“历史接续”思想。
第四,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面对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传统规划早已形成了“革化调适”、“富教并重”等中国智慧。其中,“革化调适”原则,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善于把握因循与革化的辩证关系,把貌似矛盾对立的问题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富教并重”,即在城市因经济发展而富庶之后,规划仍有一种“人”的意识,不忘城市对人的化育功能。
最后,王树声教授指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是一座伟大的智慧宝库,我们的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现代城市规划学术语境中,揭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城市规划学术传承来讲,也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大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且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陆
碧水蓝天:城市共享的生态产品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
王金南从城市优质生态产品的供需形势、影响生态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思路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提升思路。
王金南院士分析了城市生态产品的供需形势,指出目前存在需求提升、供给不足、依然短缺等问题。新时代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美丽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单元,优质生态产品是美丽城市的重要组成。但在城市生态产品的供给方面,存在不充足不平衡的现象。总体来看,中国主要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资源能耗水平等与国际先进城市仍存在很大差距,大气污染、水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生态空间遭受持续挤压,近岸海域受到污染。王金南院士指出,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会带来不可轻视的环境健康损害,并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王金南院士分析了影响生态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包括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空间布局等方面。在发展阶段方面,环境与发展仍处于攻坚对峙阶段,人口增加对环境资源的直接需求上升,城镇人口对环境资源的边际需求上升,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需求上升,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在发展理念方面,唯GDP发展理念尚未根本转变。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方面,主要城市仍处于二产、工业占主导阶段,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资源效率不高。在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风险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建设扩张,城市骨架拉伸挤压生态空间;迎风发展,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中上游水电开发、工业园区布局影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风险企业沿江沿湾布局,加剧水安全严峻形势。
针对上述问题,王金南院士提出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思路,包括理念转换、空间管控、达标计划、美丽样板等。第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品质的重要竞争力和核心目标,要维护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坚持人与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第二,要强化环境空间管控,优化空间格局。探索推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制度改革;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制度,参与“多规融合”,优化“三生空间”;第三,要开展达标行动,提速生态产品的供给进程,如针对水污染问题,应把握攻坚要点,打好标志性战役;第四,标杆引领,打造样本。王金南院士以美丽杭州的“六美”体系建设以及安吉、丽水、衢州等示范创建为例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最后,王金南院士指出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产品是中国当今乃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进程中最稀缺的公共产品,城市生态产品稀缺不仅影响我们当代人的福利和健康,而且继续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他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产城市生态产品作为城市重要功能,留足生态环境空间;要推进城市规划创新和转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生态、健康、低碳、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柒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考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宫鹏
宫鹏教授从城市健康起源、城市健康问题、健康城市建设等方面分享了他对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思考。
宫鹏教授指出170年前,规划和健康管理始于一家。然而最近几十年来,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管理过程中,健康这个重要的话题较少被国内外相关人士提及。城市规划-公共卫生-地理分析本是围绕在城市里因工业化引起的环境卫生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可见,基于解决社会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可能产生新的学科方向。城市健康问题推动了健康城市这一交叉学科的产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指的是那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政策,营造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使居民在完成各种生活目标和实现自己潜力方面更能相互支持的城市。
受柳叶刀邀请,宫鹏教授参与编写了题名为“释放城市力量、共筑健康中国”的报告。根据该报告,1978-2015 年中国总人口、城市人口以及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加,而1999-2014年间,城市人口变化有增有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居民期望寿命也不断提高。当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慢性疾病负担,新发传染疾病,人口老龄化,医疗支出上涨,健康均等化尚未实现。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宜居性,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医疗改革、健康城市的试点。1990年以来,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绩。2015年该卫生城市运动达到了679 城镇、 216 城市、42 城区。健康城市试点始于1994年,2007年扩大到 10 城,2016年扩大到38座,为实现2030健康中国目标不断扩大。健康城市建设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城市健康复杂性的认识不足,应对行动破碎化,主要是自上而下、缺乏广泛参与,缺乏跨部门合作,健康均等化仍需加强。
我们提出健康城市为中国城市前进的方向。健康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城市健康管理途径,需要全政府参与、全社会参与,是解决城市健康问题的环境和社会决定因素,具有政治、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提供的支持。同时,宫鹏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大规模城市建设,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恰逢其时。就如何建设健康城市,报告中给出了五项建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城市规划入手;增加公众与私营部门参与,加强社区能力建设;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制定地方目标并定时评估进展;增加健康城市的教育和研究。
另外,宫鹏教授强调中国的城市能够面对健康挑战,并再次引领世界,保障人人享有可持续的健康。为实现这一目标,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多尺度的视角,坚持放大镜和望远镜并用。然而,过去的城市建设注重形象忽视功效,注重局部忽略整体,注重当下忽视长效,从而导致城市建设重物轻人、居民感受度差,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长效性考核机制和政策。因此健康城市建设要求今后的规划设计从以经济为中心向以人为本转型。不管是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还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终极目标都是健康城市。任何“新型”城市的建设都应该为人们“衣食住行做”提供便利。宫鹏教授指出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变化、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因为人是流动的,总人口是变化的,规划也一样。任何局部的事,都应该放到更大甚至是全球的尺度去思考。健康城市建设亦如此,需要时空一体化地考虑规划设计。
最后,宫鹏教授向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宗旨不是方便建设和管理,必须面向城市居民和未来居民的健康福祉;第二,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0%,不论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均应以健康城市为目标;第三,只有把居民的健康装在心里,才能建设好健康城市。
捌
规划新理念——雄安新区规划体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杨保军
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要求,雄安新区的规划要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凝全球智慧、聚中国力量,成传世经典,立城市标杆。杨保军院长结合编制过程中的体会,用协同、疏解、结构、生态、韧性、绿色、创新、融合、文化,这九个关键词,总结了雄安规划的一些新理念。
第一个关键词是“协同”。中国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城市由竞争走向协同。中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此引领国家区域发展方向。
第二个关键词是疏解。设立雄安新区的初衷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疏解”又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为确保首都主导功能的发挥,雄安将承载高端资源,包括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医疗健康机构、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高新产业。这些机构也不是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借助雄安这个平台,在转移中实现集聚创新。
第三个关键词是“结构”。从区域尺度看,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形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结构;从新区尺度看,考虑城乡统筹,规划形成了“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从主城区尺度看,从起步区尺度,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历史人文等因素,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空间格局。
第四个关键词是“生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雄安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守生态红线,并结合生境拓展,合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构建生态廊道,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障;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善新区生态景观环境;通过就近、均布的公园、林荫道建设,提供卓越的休憩运动空间。
第五个关键词是“韧性”。韧性包含三个要点,即城市遭遇外部冲击后能够存活、适应和恢复。雄安在多方面考虑了城市的韧性,一是从区域入手确保水安全和能源保障;二是通过多中心、组团式布局提高韧性;三是采用分散就近的设施供给提高韧性;四是学习当地传统营建智慧,包括城市塑形、水空间设计、景观设计。
第六个关键词是“绿色”。首先是绿色交通,从理念上要优先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全面保障公共交通,合理引导控制小汽车;其次是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态海绵城市、绿色智能供电系统;最后是绿色生活,从绿色社区到绿色建筑,再到公共设施配套,营造绿色健康到美好生活。
第七个关键词是“创新”。雄安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因此,以人为核心,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新产业,是规划重点之一。根据承接对象,规划强调分类组织创新型社区,如高等院校主导的科学发现型单元,科研机构主导的科技创新型单元等。除此之外,数字城市是雄安的另一项创新课题。
第八个关键词是“融合”。首先是城乡融合,共建城乡功能体系、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其次是社会融合,突出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归属感;最后是空间融合,在功能上不仅提倡平面混合,还鼓励垂直混合;形态上避免泾渭分明而鼓励适度交融。
第九个关键词是“文化”。雄安规划要体现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文化的传承弘扬,其中包括营城智慧定格局,历史记忆理脉络,工匠精神铸经典,山水园林彰特色。
最后,杨保军院长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结了雄安规划的新理念并结束了他的精彩报告。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