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二十:提升街道品质,重新发现街道
导读
11月26日上午,由天津大学承办的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提升街道品质,重新发现街道”成功举办。知名高校学者、资深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吸引大量同仁到场聆听,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术讨论卓有成效。
本文字数:170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会议现场
陈天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陈天教授是本次学术对话的召集人,他首先介绍了本次学术对话的举办背景并介绍到场嘉宾。他提出,中国城市街道正在向着人性化、智慧、绿色的方向转型,但同时也存在着价值取向、管理边界、未来走向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次学术对话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契机。
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随后,作为本次学术对话的主席,清华大学边兰春教授提出在本次年会“品质与共享”的主题下,我们对于街道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次学术对话的讨论,为我们理解城市、认识空间提供更多视角。
与会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石晓冬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工
石晓冬老师从自己亲身参与过的项目出发,指出街道具有承载文化复兴、彰显城市精神、体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重意义。街道的人性化再造工作可以被概括为“重整历史环境、重建优质设施、重塑空间场所、重现街区活力、重理社会善治、重塑文化认同”这六个方面。北京将通过“精治、共治、法治”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平性。
冷红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冷红教授结合团队工作进展,指出寒冷地区中的街道设计应针对气候特征进行气候防护设施的设计。同时,冷红教授以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偏好选择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政府、规划师、市民对街道空间品质的认知需达成一致,体现出街道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张宇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城工作室创始人
张宇星老师表示,城市街道的治理工作应从城市结构入手,探索深层次的问题成因。张老师以时间为线索,梳理的中国古代城市、现代主义下的城市、新时代城市的结构演变与功能更迭,指出城市的结构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设计师应平衡中国的当代性与古代性,创造地域性的街道设计方法。
王竹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委员,浙江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竹教授则将视角转向了广大乡村中的道路,他指出相对于功能分明、层级结构完整的城市街道,乡村街道具有混沌、多功能一体、多角色转换的特征。乡道的同时承担社交、生产生活等多元功能,提出了“乡道共享”这一理念。通过动态调试、复合使用、人车混行等手段,创造功能复合、生产复合、生活复合的乡村街道空间。
王峰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工
王峰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杭州市的道路交通建设成果并提出了街道设计的三个要点。首先,要将街道设计纳入属地综合交通政策,在社会公正的原则下分配路权。其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设计。最后,对交通网络、环境、指引系统进行设计,向完整的街道进行转变。
徐磊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徐磊青教授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街道的标准是什么?除了具有活力的街道意外,市民同样需要安静的街道。第二,街道在城市这一生态系统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第三,如何协调街道自下而上的生长,拆违工作中市民的矛盾怎样处理。第四,在城市综合体消解了街道活力的背景下,城市支路是否有潜力成为塑造个性化城市风景体验的场所。
刘博敏 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刘博敏教授分享了纽约第五大道、丹佛十六街、埃尔弗瑞巷、清迈宁曼路、南京中山路等功能各异、风貌多样的城市街道案例,指出街道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特色的展示窗口,是城市生活的写照,也是人和环境的共同体。
葛岩 上海市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规划四所总工程师、高工
葛岩老师从上海的实践出发,指出我国目前的街道设计工作存在着空间布局失衡尺度过大、产权缺乏统筹、有限参与、技术理性尚未建立、实施质量不高、多头管理等问题。以此为基础,结合上海、厦门多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空间设计、权力协调、落实机制三个方面的提升策略。
会后,参会专家亲切合影,本次学术对话圆满结束。
供稿单位:天津大学
相关阅读
觉得好,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