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守望——一个规划工作者对皖南傩村变迁的思考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于春节前夕推出“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有奖征文活动,本文作者刘鹏飞以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为例,阐述了回乡的见闻和思考。
本文字数:4928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作者 | 刘鹏飞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规划二分院 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傩”与“傩村”
nuó
傩
"傩"(音同"挪"),一个相对生僻的字,估计不认识的人十有八九,但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池州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池州傩是一种沿袭千年的古老文化现象,2005年,池州傩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傩并不是池州独有的文化现象,而池州傩却是傩文化中相对独特的一个门类。池州傩由傩仪、傩舞、傩戏三部分组成,融合了传统宗族祭祀和新年祈福,并搬演整台正戏,先后获得王兆乾等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并称誉其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池州傩戏散布于九华山簏方圆百里范围内的乡村地区,含盖贵池、青阳、石台等区县,当地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意思是说没有傩戏的地方不能被称作村子。尤其是贵池区的梅街镇,是傩事活动影响力最大的地区。
傩戏的保护离不开傩村的建设,本文以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为例,阐述我回乡的见闻和思考。
图1 傩戏剧照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图2 傩戏场景照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岁月更替中的皖南傩村
一水源九华,碧波涟漪,万道文光拱北斗;
群峰崇五岳,龙岗虎叠,千嶂秀毓护南山。
刘街社区天一门宗祠上的一副楹联把这里的一切都诠释的很好。短短的三十二个字,描述了刘街社区颇具皖南特色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生态。
这里是姚依林先生的故乡,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荣幸的是我也能出生在这里。刘街社区是一个被傩韵泡透的地方。痕迹斑驳的宗祠、古老绵长的唱腔,气势恢宏的锣鼓、旗伞如林的盛会,都深深的感动每一位居民。
生活
在新时代却不乏传统的仪式感
梅街镇曾经被网友评为“中国最有年味”的去处之一,这里的生活确实保留着一些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以春节为例,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小年夜我们要祭灶,正式开启过年模式,腊月二十五要举行祭祖仪式,传统春节过后,年初六夜里举行“迎神下架”和“面具开光”仪式,接下来傩事活动正式开启,浩浩荡荡连续八天的傩戏演出后于正月十五日举行盛大的朝庙仪式,将傩事活动推向顶峰,也称为“九社联朝”。
傩戏打破了傩村的平静生活,让这里的生活多了一份具有传统特色的仪式感。
但是这种仪式感并不是一直完美存在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它成了我逐年递增的乡愁。
图3 九社联朝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城镇化的加速,人口外流的加剧,对傩戏队伍的组建产生了巨大的抑制力。
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登台演出的子弟一双手就能数的过来,台上的年轻人成了稀世珍宝。
手机、游戏、KTV、电影院成了如今多数年轻人共同的爱好。精神上城镇化远比实体来的快,在傩村,这的确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
当然,傩村不仅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有传统的物质文化载体。
2018年,刘街社区内天一门宗祠所在自然村被列入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
能入选传统村落当然离不开传统元素和风貌,古宗祠、古徽派民居、古树、古牌坊、古遗址、老街共同构成傩村特有的印象。
图4 牌坊零件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图5 老街照片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亲睦雍容脊家立业耕与读,逊恭谦让修身处世礼和书”。令这里百姓铭记不忘的是家训和祖德,对祖先的缅怀离不开宗祠。
宗祠是村庄的核心,傩戏演出都在宗祠举行。
在梅街镇,古宗祠有十来座,建成年代明清不等,徽派是皖南傩村宗祠的典型特征。其中“天一门”是慈禧太后御笔亲题的历史名称,天一门宗祠(亲逊堂)也是刘街社区数座保存完好的宗祠之一。
图6 天一门(刘氏家风馆)外景 图片源于网络
图7 天一门宗祠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天一门宗祠门前是一面片墙,类似壁罩,片墙两侧开有两处拱门,分别镌刻有“天一门”、“崇德门”的匾额。片墙内就是宗祠的正门和前院,被民居围合,显得古朴严肃。地面是用片石码起来的,还立着两座石狮,头顶已经被摸得很光滑了。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呈常见的四水归堂形制,这样的历史建筑在皖南地区也为数不多了。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天一门宗祠得到了修缮,并进一步优化功能,打造成为池州市贵池区首家家风馆,称为“刘氏家风馆”,迎来不少游客的光顾。
宗祠主体的改造算是比较成功,但周边环境却难以控制,尤其村民住宅的建设缺乏有效管控,新建住宅风格的“洋化”给整体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宅基地问题也是当地政府比较伤脑的问题,特别是几处徽派古民居的居民,急于建房,却没有其他可置换的宅基地,对古民居的保护产生了巨大威胁。
2015年前后,美丽乡村建设在傩村开启。得益于这一契机,村庄风貌问题初步得到了控制,居民自主保护意识也在加强。
此后,傩村的配套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旧卫生院改造,文化活动室、健身场地建设、村村通等各项民生设施都有落实。
一部分人改变了河边洗衣服的生活习惯,用上了自来水和洗衣机。
其中最显眼的改变是学校和村头,学校增加了塑胶操场、村头有了广场。于是广场舞成了一种新鲜事物挤了进来,茶余饭后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喧闹。
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傩村最大的变化,向外面世界开启了大门。
记得十多年前的池州人对火车是稀奇的,连到省城合肥都没有铁路到达。但那时谁又能想到短短十年,合铜黄高速、高铁、安庆长江大桥频频通车,作为受益的吃瓜群众,真是不得不为祖国的快速发展点赞!
交通方式的改善,为傩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每年春节期间,有越来越多的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游客、学者前来考察傩戏。这期间来的最多的是摄影和艺术工作者,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傩戏的宣传渠道转移到了线上。
2016年刘街社区到池州市区的道路得到开挖和重新铺设,如今已经变成沥青道路,傩村到池州的车程耗时缩短了近半小时。一时间游在傩村,宿在市区成了外来游客的主导模式。
总之,传统傩村的生活方式变得现代,闭塞的山区村落对外开启了大门。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但是精神上的城镇化来的太快,傩村保护工作也变得棘手,需要我们加油。
生产
产业体系不健全是傩村发展的瓶颈
产业是一件很难说的事,原因在于傩村几乎没有健全的产业,相互的关联性也很弱。
目前的人口靠外出务工解决生计问题的约占半数以上,工业企业几乎稀有,剩下的就是商贸和务农了。
刘街地处丘陵地带,农田土地资源贫瘠,加上生产方式相对传统,晴耕雨作,自给自足,难以形成规模化农业。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导支持下,“田园综合体”成为一种新的模式开始进驻傩村,老农人似乎耳目一新。但目前来说由于缺乏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软硬件条件,开展的进程很慢。
商贸也是在近十年逐渐增加起来的,商贸门面基本都集中在主要街道,目前仅满足社区居民使用。由于常住人口少,同类业态基本没有第二家,对于春节期间远来考察傩戏的外来人员,接待能力严重缺乏,这导致傩村难以留住游客。
如果说现在的刘街社区没有工业其实也不准确,毕竟它还有工业的影子。
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根据战备需求,上海在皖南深山地带建设了一批军工厂和配套单位,统称为“上海小三线”,其中永红机械厂就位于刘街社区(那时称刘街乡)的隐秘山谷中,当时的刘街乡兴盛一时。然而1985年,根据中央指示,“小三线”企业全部移交贵池县管理。永红机械厂也择址搬迁,只留下大量工业遗存。近些年,部分民营企业也尝试入驻旧址,试图借用旧厂房发展大理石加工等材料工业,但经济成效不明显,原有的工业遗存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总之,目前在村域层面确实没有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途径。
上升到梅街镇层面,产业引发的问题,就更加值得关注。在池州市总体规划中,梅街镇的城镇定位为“工矿型”,立足点是其丰富的矿藏储备。早些年,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山体景观破坏严重,虽然为大货司机解决了暂时的生计问题,却给生态留下永久性的创伤。
近些年,生态在池州成为敏感词,部分矿企已经停产,总算可以说是亡羊补牢。暂时保住了绿水青山,下一步该如何换取金山银山成为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发展问题。
产业不健全,体系关联弱,造成傩村整体经济的低靡。人口外流又对傩戏保护发展产生了阻力。文化和产业的脱钩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循环,如何逆转,实现振兴将是傩村人共同关注的大事。
生态
傩村的原住居民骨子里对山河持有一份敬畏
梅街镇的森林覆盖率约占80%,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镇域内有两条河流穿境,分别是白洋河和龙舒河,都源至九华山,刘街社区所拥河流正是白洋河。
白洋河是傩村的母亲河,几乎大半的傩戏村落都聚集在白洋河畔。记得儿时,那些年代的老者会在年初一清晨到河边燃香烛纸炮,以祭“河神”,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图8 白洋河 图片源于作者拍摄
傩村所处地貌四面环山,层峦叠翠。所谓靠山吃山,基于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可靠收入,早些年还是存在大量伐木砍柴的情况,后期由于政府的干预,这种现象才明显减少。记得十多年前,由于山体植被减少造成局部路段山体滑坡,堵塞河道,曾发生过几次洪水灾害,虽然受灾程度不是很大,却给居民敲响了警钟。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宣传教育下,村民自主保护环境的潜意识被激发,保护家园的责任感明显加强。大家携手抵制破坏家园环境的行为,规范排污、规范建设、杜绝河床采砂、严抓森林防火,因此近十年来,傩村的生态环境还算保持得比较尽如人意。
生态是傩村发展的本底条件,生态保护还需要用规划手段进一步约束,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空间管控措施。
结 语
岁月静好,但岁月也是把杀猪刀。时光冲刷中的傩村有机遇也有瓶颈。傩文化工作者在大山深处四时守望,期盼我们的艺术瑰宝能够永久传承。
作为故乡出来的一名规划工作者,傩村的发展状况时刻牵动我心,基于此,我对故乡发展谈谈以下几点思考。
1
规划先行——强调规划先行的龙头作用,建立“1+N”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不足以解决更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傩村应该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传承傩戏为出发点,全面、系统、有序的开展建设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应该是一套组合拳,以一项统筹性规划引领全局,以多项实施性规划及具体行动项目为抓手(如开展风貌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工业遗存利用、人居环境整治、新建住宅安置等),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梳理近远期项目计划,科学合理的推进傩村保护建设工作。
2
创建体系——创新保护方式,组建文化旅游产业,只有实现保护利用双赢,傩戏和傩村才能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
在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下,傩村保护应抓住机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本融入和人才参与共谋,鼓励村民回乡创业,实现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基于傩文化保护开发,建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创建自己的品牌特色和产品体系,扩大宣传,借助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跟进。建立保护与利用的经济互补循环,增强傩艺人员的传承动力,实现乡村就业,解决后顾之忧,促进文化永续传承。
3
融入圈层——借助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将傩村融入到九华山、黄山的皖南大旅游圈层中
一滴水放入大海才不会干。傩村的发展应积极借力于区域旅游核心资源的辐射,依托不断完善的区域交通线路(目前计划建设过境省道,直达九华),强化自身服务设施的接待水平,循序渐进,先成为 “游客歇脚地”,再成为“游客目的地”。
4
划线定区——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限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和行为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傩文化原址保护的一道屏障,可以起到内部传承和保护防御的作用。
在市域范围内根据傩村聚集情况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保持傩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原真性,保护傩文化生长环境的原始性,来强化傩戏传承沿袭工作,保障未来傩事活动的不中断。
划区同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监测,保障保护区内生态、人文环境不受破坏,规范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禁止有损环境的开山、采砂、伐林等行为。
生态文明是长久大计,保住绿水青山和文化生境,傩村未来自然有兴盛的一天。
5
共谋共建——鼓励村民参与,共谋共建家园,进一步培养居民的建设成就感和保护责任感
发挥乡贤和村民代表的领头作用,参与共谋共建,将极大地提升傩村建设的激情和愿望。对建设成果的成就感和保护意识也会增强。这种“自下而上”的凝聚力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相互耦合,将会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断的努力。
最后,我真心期望,在未来,傩村将会以一种新生的魅力去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以永续传承的活力去回报傩村人的守望。
“故乡变迁”话题讨论区
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故乡,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又有另一番新的视角。作者的描述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抑或你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参与讨论。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乡村建设还需要“规划”吗?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寻梦:而立之年油田小镇的再启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09-2019年:城乡规划师镜头下的重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