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梦:而立之年油田小镇的再启程

钟睿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4-01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于春节前夕推出“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有奖征文活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你的回乡见闻和思考。


本文作者钟睿写下了故乡——一个油田小镇,三十年的变迁,回望过去,凝视现在,展望未来,最后从规划师的角度,横向比较国际经验,提出对油田小镇转型发展的思考与见解。


本文字数:4396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作者  |  钟睿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城市规划师


我的故乡是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它地处母亲河黄河以南,地跨山东省滨州、淄博、东营三市六县,哺育了2200余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们。


作为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所属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二级生产企业,纯梁采油厂曾一度凭借百万吨石油的年产能力,获得山东省诸多荣誉。


由于采油厂的基地设在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我暂且称我的故乡为一个油田小镇。


说起采油厂的来源,1986年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将原属滨南采油指挥部的采油三大队分离,组建了纯梁采油指挥部,1989年改称为纯梁采油厂。而我也在这年出生,可谓是见证了她这三十年的成长变迁。


如今在2019年采油厂、也是我自己的而立之年,谨以这篇文章记录下这座油田小镇的点点滴滴。


纯梁采油厂办公大楼

   

纯梁采油厂采油作业井场  

 

  过  去  

我是一名傲娇的油田子女


出生成长于大央企的我,小时候对“省-设区市-县市-乡镇”的城镇等级体系毫无概念。每当他人问起我的家乡时,我总会傲娇地说“我家是胜利油田的”,并且总能得到他人羡慕的眼光。


那时候的我感觉自己倍儿有面,因为我零星从父辈那里听到,油田比东营市区(地方)工资高福利好,油田谐音为“有钱”。一般双职工的家庭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并且逢年过节我们油田家家户户分的东西多到好多人为此专门买冰柜存放。


那时候,石油效益的见好带来了小镇井喷式的发展,她从最初的一个矿和配套的几间平房,发展到如今12个三级单位和纯锦、纯绣、纯兴3个居住小区,以及齐全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母亲告诉我,曾经的空地已变为气派的办公大楼,曾经的棉花地已变为楼房聚集的居住小区,曾经的泥土路已变成漂亮的柏油马路,相传还特地为北部纯锦小区的规划建设,请来了远在上海的同济大学设计团队。


行走于小镇,你能感受到道路两旁的白杨和环抱着楼宇间的花草的气息;行走于小镇,你能感受到琳琅满目的商业街和栉比鳞次的店铺的繁华;行走于小镇,你能感受到幼儿园、董园(公园)、图书馆、游泳馆的生机。

 

纯兴小区一瞥


纯绣小区一瞥

   

小镇建设面貌的提升吸引了周边乡镇人口的流入,但我们油田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宛如一道围墙,人为地将与我们同在一片土地上的乡镇人口划分开,使得乡镇人口难以突破这一油地分离的制度壁垒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小学时,乡镇上的小朋友要交借读费才能读我们的学校,乡镇上的人来我们的医院看病只能自费不享受医保,乡镇上的人游玩我们免费的公园却要交钱;且当年油田内部的福利分房只能在油田内部转手,油田单位招聘也优先考虑油田子女,等等。


现在想想,这套油地分离的制度体系带来了当年我们引以为傲的各种优惠和福利,但也是这套制度导致了现在油田的固步自封。

 

  现  在  

石油效益下滑下的人口外流


石油兴则油田兴,石油衰则油田败”,这座因石油而设立的小镇,在如今石油效益下滑的大背景下,也不得已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我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南京工作、成家。忙于工作的我也只有过年或年假回家看一看,这几年回去已明显感觉到小镇的衰败。它已是我“回不去”的儿时故乡。


出人意料的是,当年不如油田的东营市区(地方),得益于合理规划,如今发展的蒸蒸日上。相反,受石化企业的重度污染影响,小镇色彩暗淡、居民疾病频发。


这一来一去的“推力”和“拉力”,让大部分人带着先前积累的财富,离开这座小镇,去东营市区(地方)购房置业。


人口外流继而加速了小镇的衰败。少有人住的居住小区在夜晚显得格外空荡;儿时游玩的游泳馆和图书馆也已改头换面,变为“中医推拿”和“儿童早教”;昔日漂亮的柏油马路也因大型货车的频繁过往,变得伤痕累累。


行走于小镇,我再也找不回曾经的感觉,我曾取景拍照的碧池花草早已杂草丛生,我爱吃的那家饺子店早已关门“吉房转让”,我曾绘画写生的公园也已荒弃不用,就连我的小学初中母校也因生源骤减处于被合并的边缘。已经适应大城市充满人气和快节奏的我很难再融入小镇的“静”生活。

 

昔日热闹的公园早已杂草丛生


昔日繁华的商业街早已衰败萧条

   

昔日的老年戏曲协会早已人去楼空

   

昔日的游泳馆早已改头换面


如今父亲和我聊天的话题也多半是,某某又搬去东营市区(地方)工作或居住了,某某又去外地帮忙带孩子了,某某又出去创业了。


他和母亲作为这座油田小镇的开拓者,每每聊起这些内容时,总是带着忧伤,内心着急却又不知所措。阅读父亲的神情,我常常有一种失落涌上心头,这座小镇即是父母,当年的青春活力和意气风发都仅留存在谈话和照片里,过去的优越感也像被封存进一坛老酒,而今被养育成人的我们,携带着父母毕生积累的财富走进了城市,留下了老两口守在那片再也榨不出财富的土地上。

 

  未  来  

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艰难转型


在国际油价低迷的2016年初,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官方微信号发文表示,2016年将整体关停开发效益排在末尾的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油田。其中,小营和乔庄隶属于纯梁采油厂,这座油田小镇由此开启了她的艰难转型之路


作为一名城乡规划专业的油田子女,对家乡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让我对这座油田小镇的转型之路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国际案例有章可循,如美国休斯敦德克萨斯油田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注重石油科研开发,支持产业多元发展;如日本九州地区保护煤矿遗产,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现遗产活力;再如德国杜伊斯堡对钢铁厂周边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产业升级、功能置换和生态修复是目前推动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较为成功的路径,但对于家乡这种仅有三四万人口,以石油勘探开采为主要职能的油田小镇来说,主动地依照上述路径转型,略显艰难,效果甚微。我个人认为,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和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油田小镇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经济发展触底反弹和石化行业整体转型向好做好充分准备。进而以“留住人—引进人—吸引人”三步走为历史任务,推动小镇的全面转型。


一是改善环境,留住人。对既有的采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加强绿色生产和管理,提高节能减排和能源循环利用水平,以此减少视觉、嗅觉和听觉污染,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在此基础上,提升小镇绿化和丰富住区色彩,对公园和广场进行绿化设计优化,对建筑、景观小品和出入口节点采取立面出新、景观照明、特色塑造等视觉优化。同时,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小镇应积极妥善安置城镇劳动力,处理好就业和经济转型的关系,如采取鼓励就业者短期离岗自主创业、内部退养、延长产假等诸多措施,实现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居乐业。


二是科研蓄力,引进人。在环境有所好转的基础上,向上级单位申请,设立绿色设备和安全设备研发试验基地,引导专家、专业团队和高校学生周期性地驻地,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元素;对走出去的石油人才返乡扎根给予政策性和资金性的补贴奖励。


三是重燃亮点,吸引人。在环境提升、人才回流和石油行业整体转型向好的情况下,利用废弃的传统开采设备,建设遗址博物馆,借用黄河入海特色景观优势,发展生态和人文旅游。依托先前的研发试验基地等科研基础,配套建设高科技园区和孵化平台。


如今这座油田小镇已处于而立之年,但她还在转型之路上慢慢摸索、砥砺前行,也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她的子女归来。我也期盼着,多少年以后,家乡能以资源、产业和景观优势,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油田人到家乡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贡献。届时,我依然可以拍着胸脯傲娇地说,我是一名油田子女!

  

钟睿

己亥年正月于南京


 

《油田小镇》

钟睿


阳光透过炊烟

歪歪扭扭地洒落

低矮的简易房

杂草错落的庭院

稚嫩的小树旁

跳跃着的蛐蛐

宛如一支画笔

勾勒着我童年的朦胧

 

阳光跃过高楼

酣畅淋漓地洒落

四通八达的公路两旁

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延伸至天际

琳琅满目的商业街

栉比鳞次的店铺

擦肩接踵的人群

昭示着这里的繁华盛景

绿化整洁的文明小区里

那枝繁叶茂的梧桐、国槐

和一棵棵摇曳着坠地的垂柳

环抱着楼宇间的碧池花草

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点缀着我少年的花季

 

夕阳从灰色的西楼角折落

一阵晚风掠起

吹的地上的落叶沙沙作响

空旷的街道

少有行人走过

两旁的住宅楼

零星地亮着几处灯光

仿佛晶莹剔透的泪光

向人们诉说着昔日万家灯火的辉煌

和今日人去楼空的落寞

然而

它更像洒落在萧瑟处的明珠

在夜幕中

熠熠生辉 


注:文内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故乡变迁”话题讨论区


上一期的征文何以解乡愁:一个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引发读者的热烈讨论,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故乡,你的故乡有哪些欣欣向荣的发展?或者发生了哪些令人遗憾的变化?从规划师的视角来看,如何能让故乡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卖姑凉的小火柴

读君一文,受益匪浅。该如何留住儿时记忆中有味道的老家,是我们年轻规划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不想让如此有意义的情感只停留在这一代。


榕榕树

读到第一行红字,忽然泪目。有很多例子证明了不成熟的规划造成的后患对一个地方来说,就会像胎里带出来的病根子一样难以去除,纠缠不清,丝丝缕缕。但是,在我本人看来,世界上深思熟虑设身处地的规划设计还是太少了。为一方人民谋福祉,分明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之一。希望目前如火如荼的乡村改造能少一些邀功之举。多一点脚踏实地。


小明

中国农村有自己独具特点的思想基础自组织的繁衍历程,耕读文化在集中资本与政治力量的裹挟下坍颓且猝不及防,乡愁成了农村思想文化延续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去读一下梁漱溟先生的书,会更深一步从思想意识层面去剖析,而不是基于表象的知识性陈述。


DF

写的太真实了,希望能改变现在农村城镇化现状,实现真正的农村城镇化,做到居、行、农、医有所保障,吸引绿色产业,让年轻人留下来。


云水生

当看着自己长大的人一个个凋零,而新生代没有及时替代的时候,乡村就会慢慢消亡。偷过的瓜果爬过的树,住过的房屋挨过的揍都是乡愁。在农村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可能会瞬间涌出一批乡愁诗人,随之而来的或许是长久的消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情景可能真的只存在城市中,在课本里,唯独不在乡村田园里。更不会有人知道,门前镜湖水,春风是否改了旧时波。


阿芙

非常真实,绝大多数华北地区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真实写照。规划或设计,仅是农村复兴中的一环而已,绝不能靠规划设计引领农村复兴。农村复兴的根本是恢复活力,早期应该依靠产业吸引人才回流,吸引城乡人口回乡创业和生活居住,在此基础上产生对规划设计的需求,这时候的规划设计才更容易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承载乡愁。反对以规划为纲以规划为本以规划为矢的理论体系以及运作方式,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农村的纲,本,矢。规划必须服从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发挥规划的作用。


一打铅笔头

美丽乡村的规划,不能仅仅为了美丽而规划——美丽是内在秩序的外在表达,而不是上帝视角下对外在秩序的强硬规定。值得思考。


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观点有些极端,不能只看到坏的不看好的,农村的面貌上的积极变化也挺大。


以上是读者评论节选,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抑或你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参与讨论。



相关阅读

何以解乡愁:一个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

有奖征集 | 书写规划师眼中的故乡变迁 ,过个不一样的年

城市修补规划实践 | 文化创新助推景德镇城市发展转型

广东经验 | 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规划,支撑转型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春节征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