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规划年会 | 马向明:从绿道、古驿道到万里碧道——线性开敞空间在广东的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粤规划 Author 马向明
导读
10月20日,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宜居城乡,生态优先”专题会议在重庆举行,该专题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在本专题会议作了题为“从绿道、古驿道到万里碧道——线性开敞空间在广东的发展”的特邀主题报告。
本文字数:3496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马向明
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委会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一
广东发展路径特点
珠三角现在是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其发展路径是以市场和资金依托外部的外源型产业为主。一般当地政府会选择市域对外交通便利的区域做工业园区,因为土地更加便宜并且与外部市场联系便利,但城市服务还是在城区,这就形成了产业与服务分离的“园城分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和园区之间用快速公路连接,沿路又被村镇发展出新的工业。最后每个村都会出现很多工业,导致整个珠三角的蔓延。
城市、村、镇三种城市化力量共同作用的混合式外源型城市化,对珠三角的空间发展形成了两种影响:一是珠三角与其余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广东是中间崛起,其余地区塌陷,历届政府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二是珠三角内部建设水平差异大,优质城镇景观占比仅约14%,工业混杂地区和住宅混杂地区构成的混杂城镇景观占比50%。对广佛地区规划绿地布局进行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广州城区公园绿地布局较均匀,而佛山地区则多为零散绿地及道路绿化,绿地布局有待优化。
二
珠三角绿道建设
从2001年开始,面对城市不断蔓延的问题,引起规划人员的忧虑和讨论。从法理上来说,为什么生态会受到破坏?因为动物和植物自己不会申诉自己被侵害。因此,我们提出可以把公众引向生态廊道,让公众的关注来保护绿地;在绿廊中加入慢性道,成为“绿道”,让公众在使用中热爱绿带,在关注中保护绿带。
绿道建成之后,现在回过头进行检讨,广东绿道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背景烙印。首先是在技术层面是北美绿道生态情节的烙印明显,广东绿道定义参照北美,从Charles Little对Greenway的定义演化而来,与后来建设部的指引有所不同。其次是在实施环节,具有政府推动的运动式烙印,动员能力强,能够短时间行动起来,并形成相互竞争的分为。但是带来的问题是重亮点不重整体、重完成数量忽视建成质量。
绿道的建设对广东城市起到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开启了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供给。为市民进入乡野提供了入口,推动城乡的互动。绿道建设的提出,把城市开放空间的供给拓展到了城市外的广阔乡野地域,通过可达性和开放性的提高,使城市周边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的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
(2)改变了城市开敞空间的设计方式。传统公园、绿地被认为是城市问题的“安慰剂”,真正运动的公园很少,而绿道使绿地更紧密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生态保护不再是与市民关系不大的“宏大叙事”,是对市民有“用”和可“用”的。
三
南粤古驿道的兴起
2012年完成了珠三角的绿道建设后,广东省着手推动绿道向粤东西北部的延伸,并在2012年颁布了《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但实施起来很慢。因为2013年省政府确立由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来推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所以在政策上通过省域绿道网来推进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已失去紧迫性,使得省绿道网的规划实施不温不火。
事实上,我们对不同尺度的绿道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尺度和环境,绿道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在城市,人们生活在此,绿道的作用就是把人与场所联系起来,让场所具有活力;而在外围,人们不生活在此,绿道则是要把不在此生活的人吸引到这里来,强调“Connecting People to Place”。
同时,另一股力量在推动绿道,就是文化。古驿道是广东自古以来与北部地区、中央政府的联系通道,也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功能。现状古驿道呈片段式散布,有很多历史遗存和名人轶事。更重要的是,古驿道沿线有很多贫困地区,缺少发展动力与活力。如南雄市的梅关古驿道沿线有19个贫困村,总贫困人口2153人,按计划应该全部脱贫。因此,广东提出了以文化线路视角实现古驿道新价值的目标,例如在南雄,通过整理挖掘古驿道及沿线地区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资源,将历史与扶贫、与现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把过去的历史遗存与周边的发展项目结合起来。
目前,共重点推进了11条978公里的重点线路的修复利用。乳源京西古道,梳理之后2019年被确立为国保。南粤古驿道是充分利用古驿道作为线性文化空间,将文化承传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扶贫工作的相结合,并开启了与体育赛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文化和体育赛事有巨大的号召力,将各种东西可以聚焦在这里推动,取得了绿道没有的效果,使得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建设以另一种形式推动上升。
四
万里碧道计划
广东省河流约有2.4万条,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拥有丰富的水系。水是生命之源,城镇大多依水而建,2016年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建设用地达15023平方公里,占全省建设用地的82.2%,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企业约569万家,占全省所有企业的85%。然而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水系的不当利用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水生境恶化、洪患加剧、咸潮上溯。广东国考断面达标目标未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排全国第一。2018年4月26日,习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在这个背景下,广东省提出加强公共慢行系统建设,整治河道水网,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
万里碧道的规划主要围绕着三个目的,第一要要以系统的思维来治水,依托水系建立生态廊道;第二要使碧道成为人民生活好去处,第三通过碧道建设促进广东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认识河流水系的价值。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河流流域是生命共同体的一个单元,具有生态完整性;河流联系海洋和陆地两个系统,是联系各种生态要素的天然纽带。在生活上也是重要的连通要素,河流水系为城市化地区提供连续的开放空间。交通路网隔断了城市绿网,绿地只能为公众提供点状的公共空间,河流水系成为了最有效的连续开放空间。2014年我在负责珠三角全域规划时发现,2010年我们为了改善珠三角的生态状况提出了绿道网建设,规划的时候十分努力地要把绿地斑块用绿道串联起来。但其实大自然自有其解决方案,那就是每座山下都有一条水沟,把一片山跟另一片山连起来,其实绿道跟着水系走就对了。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适应性:来自世界银行投资的NBS》,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这一概念,要求人们更为系统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我看绿道沿着水系走,就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深圳的大沙河生态公园带串联大学城、科技园、体育中心和总部基地,最后形成重要的创新走廊。我们早期认识河流是具有资源性、连通性和风险性三个属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我们认识到河流不仅仅是水资源和生产的连通,还有景观资源、生态连通和生活连通等综合属性。
从综合视角来看,碧道是水域和岸边带为框架,统筹生态、安全、景观、休闲功能系统治理的绿色线性开敞空间。碧道建设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特色与景观营造,游憩系统构建。目前这五项任务在不同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建立一个良性循环:通过环境的治理,带动经济增长,再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建立良性的循环。
广东万里碧道规划方案的形成,首先要通过河流把生态系统构建起来,因此我们进行流域健康评估,通过评估后发现问题并且找出问题;第二是结合各大江大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第三是根据公众的需求,结合大数据判断哪些河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最后,再结合省的“一带一路”目标,建设10条特色的廊道,彰显广东美丽诗画河湖特色。
再具体来看东江的案例。东江是4000万人的引用水源,但中下游水环境呈下行态;东江沿线客家文化、古邑文化、恐龙文化突出,但挖掘深度不足,缺乏特色整合。我们提出东江的设计特色是建设饮水思源生态长廊碧道:一是实施系统的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河流生态廊道;二是打造饮水思源主题游径。珠三角北部是山,南部是海,依托河流作为生态廊道,结合安全,防洪的要求,以及沿途面源污染的治理,划定50米-200米的绿化缓冲带与水系组合形成生态廊道,再依托水系生态廊道建设通山达海的游径,这样,生态屏障就可以与珠三角大都市地区形成一小时的生活圈。
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建设是从绿道开始,古驿道通过文化线路与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结合,丰富了广东线性开敞空间的内涵;而万里碧道建设将结合生态廊道建设、公众休闲需求和产业转型的需要,它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顶层设计”,也是一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南粤规划(ID:gdsplan)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19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15:宜居城乡,生态优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规划年会 | 李迪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16:生态新城实践的回顾与想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