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风景园林与高质量发展”,学会风景环境学术委员会年会召开 | 学术季

导读

9月20日,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重要活动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学术委员会年会采用线上方式召开。会议主题为“风景园林与高质量发展”。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主办。


本文字数:6725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参会嘉宾合影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改革任务,总结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强风景环境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年会以“风景园林与高质量发展”为题,从行业实践和学术研究不同角度贯彻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分享风景园林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明确风景园林在新时期应当发挥的作用,及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过程中应当肩负的使命。


 9月19日   上    午  


年会主持人:李翅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次年会采用线上方式,9月19日上午9点,由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李翅主持正式开启。


嘉宾致辞


致辞嘉宾:吕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吕斌指出,风景园林与环境工作作为美好人居环境的科学支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任务,不仅彰显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准,而且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市民百姓的绿色福祉。国内顶尖学者从多视角阐述国土空间中风景园林和蓝绿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提出对健康、安全、美丽、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思考,意义非凡。


致辞嘉宾:王磐岩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主任委员


王磐岩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起了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关注和深度的思考。景园林关注和研究的风景环境,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包括绿地、蓝绿空间等城市绿地系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风景环境是为民众游憩和身心健康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主旨发言


贾建中: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意义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


首先,贾建中回顾了近期参加《科学家座谈会》的学习体会,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指出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根本需求,坚持从四个方面出发,并首次提出科技发展应该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革”的国际形势背景下,核心应对方法就是加强科技发展,将科技放在第一生产力。


其次,贾建中回顾了近二十年来风景园林和园林绿化专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一些重要的创新项目不断实施,园林绿地对引领新区发展作用显著,公园和绿地的规模与投资也持续增长,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总体上仍处于解决“温饱”阶段,距“小康”尚有一定距离。尤其与科技相关的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准入、生态思维、企业资质、注重形象工程、崇洋媚外等。“十四五”期间城市园林绿化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将孕育产生“小康”阶段。在这个期间一定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做好科学支撑工作:


建立人才体系;建立科学普及和园林评价体系;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实用性技术研究,推动学研体系建立;全面发挥园林绿化综合功能;褒扬科学家精神,抵制伪科学;尊重科学,形成优良社会风气;完善学科推广和技术应用;调整园林绿化建设方向,贴近百姓生活;鼓励“工匠精神”,支撑传承古典科技,创新发展现代科技。


李金路:放眼建国百年,再规划十处三山五园——关于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思考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院院长、总工程师


李金路以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项目为例,阐述了在当今背景下规划城市核心文化带的思考方式。


首先,李金路指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有别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确定的其他两条文化带,是中国的第二政治中心,“带”是国之重器。因此对这一区域的定位需从高端视角思考,做顶层规划。


其次,经过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建设背景的梳理,明确其作为文化复合带的属性,充分利用其皇家园林遗产资源,提出结合“三山五园”的规划策略:将山水生态与文明成果整合,形成未来新的文化积淀,应对2050年国家战略的高端综合需求。


随后,李金路提出首先要激活文化中的信息,释放其中的能量,再转化为发展的实力,使“软”文化发挥“硬”作用。


对照规划目标,对山水空间进行梳理,将文化资源分为五种类型分层规划保护:生态野地、风景美地、风水宝地、风情佳地、文化圣地。在世界格局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和津京冀的战略需要背景下,提出“筑文化重器,再规划十处三山五园”,让中华山水文化和中国园林艺术服务、熏陶、滋养各外交机构人员,选址多组团区域重新规划,构建十处新三山五园,打造高端山水城镇化,构成人民文化梦想。


吴承照: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与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吴承照首先阐述了入口社区与特色小镇的研究背景,其目的主要有三:为国家公园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撑;吸引国家公园内社区居民主动外迁,解决公园保护与发展的根本矛盾;建立起国家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转化基地和生态经济体系。


在中国背景下,入口社区与特色小镇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但还是具备由外来资本主导、旅游服务业聚集、业态单一等弊端。吴承照以班夫国家公园小镇、杰克逊小镇等国外优秀特色小镇为例,总结出我国入口社区与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方向:人口规模大小不同;空间形态有聚集型也有分散型,但需要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产业体系各具特色,服务型、生产型、科技型等,共同为国家公园服务;同国家公园紧密连接,依托国家公园生态资本和本地品牌,借助区位和发展机遇,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小镇,具有核心区和辐射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国家公园小镇数量的取决于国家公园的空间形态和出入口数量,及周边交通条件。


吴承照指出发展的核心策略是为了帮助生态产品增值,分梯度实现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为地方发展的生态动力。最后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提出由内到外构建“国家公园核心区、入口社区、特色小镇、生态经济辐射区”的国家公园小镇空间体系,创造以生物科技、生态教育、生命康养为核心的“三生”绿色产业链,构建“绿色金融机制、社区发展机制、生态供给制度机制、生态产品创新机制”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白伟岚:蓝绿空间助力城市高品质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专业院总工程师


首先,白伟岚回顾了我国蓝绿空间演变的历程,与古代相比,近现代城市蓝绿空间的丧失十分严重,并指出在时代背景下构建新蓝绿空间协同的水城关系,应该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核心抓手,统筹蓝绿生态空间,形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系统。


其次,明确了蓝绿空间的协调具体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滩涂恢复动植物栖息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净化城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居民获得感;有效承接城市的涉水设施;塑造城市窗口名片等主要功能,并提出了蓝绿空间协同的关键5点内容:跨部门协调,突破“蓝绿分线”、“水岸分治”的限制;多专业融合,融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市政给排水等多学科;全生命周期,从综合评估、到相关规划协调、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保证滨水绿地的系统落地性;智慧管控,科学模拟分析水文特征,雨洪规律;系统衔接,蓝绿空间需要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相协调,提高城市安全防护水平。


同时提出蓝绿协同做法主要有以下5点:蓝绿空间的综合评估,包括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估、城市的经济发展评估、市民需求调研;总体定位与布局,充分考虑城市水安全保障与蓝绿空间内各类设施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修复,采取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对各类生态问题展开修复性建设;设施要合理建设,满足百姓需求;蓝绿空间的运维与管护,包括绿地养护、设施维护、水体养护。


姚亦锋:太湖流域景观格局、过程和肌理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委员


姚亦锋首先阐述了太湖流域的地理空间格局,从区域地理格局、水系景观格局、城镇景观格局、人文景观特征和形态等多角度探究了太湖流域的地理空间背景,从自然和人文历史变迁的轨迹与积淀角度出发,梳理了从商周到近现代的太湖流域历史变迁过程,借助以下五个研究步骤,明确了太湖流域空间型形态的内在的结构以及成因的动力是“自然水系、长期和平、儒道文化”


从地理视角研究景观变迁过程,更广阔把握人地关系“耦合”的内在规律;明确历史各时期地理空间与乡村景观格局的叠加层间关系,了解人文哲学与景观审美变化过程;了解历史阶段山脉水系构建的景观核心与演替过程,明确前因后果;辨析区域自然与人工建设空间在地理区域内的演绎,系统把握地方空间的机制效应;进一步探讨文化风貌生态的整体营造。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结合目前太湖流域城市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从地理视角出发进行大区域到城镇、乡村的规划原则:认知以人居为核心的多尺度地理空间格局,探索景观空间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构建景观空间;探索立足地理格局研究架构景观区域规划;将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以中国传统美学的图像景观作为模拟空间;以分析区域景观历史演绎过程,发现景观特色本质及形成途径模式;追寻与自然融合相处,和谐安宁的画面意境。


 9月19日   下    午  


主旨发言


孙平:忧从中来,不可往矣——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考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协会


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背景下,孙平结合自己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地领域开展部分工作的提出了自己对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方案,建议将保护地从保护严格程度划分为以下九类:



_

建议保护地分类

整合方式和特点

1

自然保护区(包括重要湿地、珊瑚礁)

大部分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和部分具有生态保护价值为主的其他类型保护地组成,是最为严格的保护地,与IUCN的I类相同

2

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是最为严格的保护地,与IUCN的I类相同

3

国家公园(包含文化要素)

由部分具有景观价值和游览价值的自然保护区以及重要的风景名胜区整合而成,与国际的国家公园基本一致

4

风景名胜区(包含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

为进入国家公园的风景名胜区为主,包含海洋风景区、具有风景价值的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和其他

5

动植物物种生境保护区

为特有物种划定的保护区,一般规模较小

6

地质自然公园

以自然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保护地

7

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区

包括森林公园、水利保护区、湿地、草原等

8

地区自然公园

为地方对自然生态保护设立的保护地,一般规模较小,功能有所交织

9

生态修复保护区

以生态修复为主,如沙漠、石漠保护区


随后又提出了自然保护地里碎片化与完整性、范围内底数、保护管理、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关系、风景名胜区定位等忧思。最后,建议对各类保护地进行系统研究,在进行彻底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保护地体系。


张谊佳:郑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考与启示

国家林业和草原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张谊佳以郑州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为例,解读了自然保护地相关政策,梳理了保护地整合相关工作开展进程,阐述了在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工作路线与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张谊佳指出未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注意要点:第一,要全面深入认知生态保护红线内涵,明确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避免“一刀切”思维模式,并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协同进行。第二,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要“自上而下”,由统一部门主导避免交叉重叠同时便于管理。第三,基于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地方发展平衡的思考,建议尽早明确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正负面清单,完善项目审批流程与手续。第四,加快出台自然保护地的法律体系,完善顶层设计。


唐艳红:从街景设计出发重构城市公共空间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委员,易兰规划设计院副总裁


在当今城市步行空间大量缺失的背景下,唐艳红提出需要将活力品质注入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城市街道革命,才能重构城市公共空间。这一工作由五个部分组成,唐艳红通过实际项目为例展开详细阐述。


第一,慢行连通。增加地块的渗透性,倡导步行优先。以遂宁南滨江公园、美国高线公园为例,强调要推动街区化的生活方式,引入“共享街道”设计,让公共生活驱动城市建设。


第二,统筹红线。对红线内外空间进行统筹设计,通过海淀上地街区和京东总部公共开放空间的案例指出,应该对红线内外进行软性分割,鼓励开展街道公共艺术活动。


第三,多元包容。街道空间的设计要反映出区块特点,融入邻里文化。以中粮祥云广场为例,人本尺度的街道应该丰富业态,增加百姓参与度,提升互动体验。


第四,功能有序。包括注重场地的功能,满足社区变化的新需求,关注新功能需求。如北京首钢冬训中心和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景观提升改造项目,都在设计中体现了对使用人群特殊功能需求的关注。


第五,文化表述。包含对历史的挖掘、在地文化的融入、对经济因素和投资造价的考量。以常德老西门为例,讲解项目改造过程中延续场地记忆、打造特色街区的整个过程。


张杰:高质量发展风景园林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委员


首先基于目前传统村落历史信息保存的现实问题,张杰指出应建立开放性的聚落空间历史信息数据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变迁及其过程形成数据化管理,以此对聚落空间的现代化转型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规划设计保护和复兴传统聚落和古村落。由此张杰开启了《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线性文化景观参数化解读》的研究,以此为例,对移民视野下古道线性文化景观进行参数化解读,其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七部分:


第一,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古道发展历程的分析,将其线性文化景观的要素分为自然景观、人为构造景、文化系统三类,同时对古道段落进行划分。


第二,福温古道自然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分段对古道的地形、水系、气候、土壤、原种农业展开逐一分析。


第三,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包含古道本体、附属设施、沿线聚落。


第四,参数化分析。通过五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古道与聚落的紧密度、聚落周长与面积、古道与聚落真实可达性、聚落密集程度、聚落与高程,得出各段古道与聚落的密集程度和具体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五,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的分析,包括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文化。


第六,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要素特征研究。


第七,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初探。先要建构评估体系进行参数化研究,然后确定保护原则和保护策略,最后进行规划实践。


姚霖:新时期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

学会风景环境学委会委员


在我国开展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背景下,姚霖明确了生态保护补偿在自然资源治理中的政策定位,指出这其中存在的以下三种逻辑联系,且彼此间存在对立排斥作用。第一,自然资源内在的自然联系,这种原生联系是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度不容忽视的逻辑。第二,自然资源内在的经济关联。包括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关系、使用权人和他项权利人的关系、不同门类资源使用权人之间的关系。第三,自然资源与社区的关系是互斥关系与和谐关系。


随后姚霖提出目前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的难点。


第一,交易市场存在规则不一、交易主体不明、交易动机不强、交易价格缺基准值、交易配套不健全等问题难点。第二,生态产品需求受到掣肘,其因有三:一是如何激励生态产品产生市场价值,二是生态产品与代表群体利益的政府之间关系,三是利益直接相关的程度。第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有待深入完善。以水资源为例,目前我国水资源有偿使用收费标准、使用制度还不健全,以及水资源确权登记难度大的问题。第四,自然资源核算标准与制度有待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生态价值评估还不成熟,可重复性是个难题。


李方正:多尺度绿色空间的格局与服务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首先,李方正从城市尺度通过“城市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两个指标研究出全国绿化分布现在还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选择“城市化率、人均GDP、第二产业占比、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指标,分析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绿化发展水平会产生差异化影响;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每个指标对不同区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评价的结论可以为平衡绿地和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随后李方正介绍了1992-2016 年24年间北京市中心城绿地的动态演变,包括绿地构成的演变及多类用地间相互转换的去向,总结出现象背后的驱动机制,并从“生态安全、游憩需求、文化保护”三个层面对生态格局进行优化,搭建绿色理想格局和指标体系。


最后基于项目和课题,李方正分享关于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成果。重点补充了关于北京市中心城区绿地优化的思考,表明公园与商业设施间存在紧密联系。同时提出在编制规划时,应针对不同城市级别,综合考量城际关系,定制差异化公园游憩服务半径。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学术委员会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年会征文通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12:健康生活,诗意栖居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18:自然保护地体系 中国方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