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湟中暖锅进京来,融融情意送将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青海阳坡村结对共建一载有余

导读

2020年11月23日,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开幕,由湟中区阳坡村的能工巧匠打造的特大湟中暖锅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众人面前。


本文字数:2298字

阅读时间:7分钟

 


11月23日,北京的第一场雪刚刚过去,阳光倾洒在恭王府的朱红色屋檐,浅黄的银杏叶铺满青砖地面,静谧的时光在恭王府流转,很快又被热情的人潮打破。站在比人还要高的特大湟中暖锅下,西宁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湟中区委书记李晓舸满面自豪地向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住建部扶贫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海省住建厅等单位的领导介绍湟中银铜器制作暨鎏金技艺集大成的作品


李晓舸书记介绍特大湟中暖锅


2020年11月23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开幕。三天前的晚上,这座高达2.80米、口径2.019米、锅盖盘踞了8条70厘米的长龙、重达1.2吨的特大湟中暖锅,在20多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道门,抬进了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的院子。李晓舸书记自豪地向众人介绍的,正是这座大暖锅。


李晓舸书记、董红梅主任、曲长虹副秘书长、王磊副区长等在湟中暖锅前合影


23日下午,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击鼓”开幕


嘉宾合影


本次展示月活动分“莲花山·塔尔寺·民族繁荣之花”、“老爷山·湟水畔·民族团结之花”、“日月山·古道边·民族融合之花”三个版块,通过450件非遗展品静态展示、10个市级以上重点非遗项目现场动态展示、4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现场活态展演、19类5000余件非遗文创产品现场展销、35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精彩呈现青海花儿、西宁贤孝、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河湟刺绣等河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河湟地区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成果



在此次展览活动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就早已与西宁市湟中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1月23日上午,西宁市湟中区李晓舸书记一行借此次来京专门到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感谢学会对湟中的支持和帮助


11月23日上午,西宁市湟中区领导一行到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回首一年多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湟中区情谊愈发深厚。2019年10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党支部与湟中区阳坡村党支部完成了结对子,并向村委和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地方百姓磨砺金银铜器加工的本领,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开拓更大的市场,争取带动周围乡村共同走向富裕。2020年8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西宁市湟中区就鲁沙尔镇阳坡村党建帮扶工作组织召开“巩固脱贫成果 ·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会上,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指出,学会充分发挥智力和组织优势,在湟中区和阳坡村开展了系列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学会副理事长吕斌指出,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第六产业”,发挥阳坡村铜银器加工业这一最大亮点,积极拓展大众消费市场,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铜银器新产品研发。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健提出,规划上要把阳坡村纳入西宁市整体发展格局,成为西宁旅游等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提到,阳坡村有诸多优势,要从打通市场环节、拓展服务品牌、保护生态本底、保持文化特色、防止过度开发等方面发挥好这些优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扶贫办副处长陈瑶指出,会议很有成效,所有参会代表都能看到阳坡村光明的发展前景。希望学会再接再厉,和湟中区、阳坡村保持良好沟通,推动好思路、好想法尽快落地。


2020年8月11日,“巩固脱贫成果 · 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帮扶工作会在京召开。


2020年8月2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家组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进行调研,就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的发展和规划、阳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踏勘和座谈。


2020年8月2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家组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进行调研和咨询。


湟中暖锅


湟中暖锅,也称“火锅”或“土火锅”,它将中华民族“钟鸣鼎食之家”列鼎而食演变为民间饮食,是河湟银铜器制作暨鎏金技艺打制而出的饮食器皿,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河湟文化的衍生。


展览现场的湟中暖锅


为全面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湟中银铜器制作暨鎏金技艺”,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2019年,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的72名银铜工匠经过2个多月的日夜赶工,精心打造了这座特大湟中暖锅。


湟中暖锅的制作过程

图片来源:湟中融媒


特大湟中暖锅的制作共使用铜材800公斤、钢材400公斤、白银75公斤、锡45公斤、黄金0.65公斤,环壁镶嵌有昆仑玉等多种宝石,总重量约1.2吨,容积约2.2立方米,内分4个烹调空间,可同时烹制2头牛、8只羊和100只鸡。


特大湟中暖锅遵循并突出了传统湟中火锅的功能和造型,采用锤揲、錾刻、鎏金、错银、镶嵌、花丝、烤蓝、挂锡、折叠、焊接、抛光等十余种传统手工技艺,镶嵌了吉祥八宝、如意莲花等有美好寓意的传统图案,同时也融入了社会和谐、山河锦绣等现代图案,表达了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在火锅饮食盛行的今天,湟中暖锅追本溯源,将古老传统的“鼎食”文化和现代流行的火锅文化融合起来,既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中华“非遗”传统技艺的推进和创新。


湟中暖锅生动的细节


湟中银铜器行业是湟中文化产业的代表之一,而阳坡村是湟中银铜器工匠聚集和扩散的地方,是湟中银铜器行业的领军者和代表,造就了金铵、金祥、金维举、金维达、王富邦等一大批银铜器工艺大师。湟中暖锅上还刻下了制作工匠们的名字。


湟中暖锅上刻着工匠的名字


展览现场,湟中暖锅引来众人围观,并啧啧称奇。



此次展览活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策展人孙冬宁表示,展示月不仅全面展现西宁市非遗保护工作在河湟文化的时代风采,同时还搭建起了学术研讨、旅游推介、宣传推广平台,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扶贫展销等多种形式,在一个月时间内展现西宁市近年来非遗传统工艺振兴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开幕式当天,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出席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开幕式,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冯乃恩,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扶贫办副主任董红梅,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中共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容,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程鸿,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占明,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兆超,西宁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湟中区委书记李晓舸,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安建忠,以及来自西宁市各县区的主管副区长、副县长和文体旅游局局长。


本次展览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牵头各专业团队进行整体策展设计。这既是国家定点扶贫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助力脱贫攻坚、深化馆地合作、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行动。展示月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下旬。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展览现场,

领略河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准备好了吗?



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展示


视线不忍从湟中银铜器上挪开


精美的湟中银铜器展品


“花儿”是一种民歌,男青年唱的称“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精美的湟中堆绣


河湟刺绣现场演示


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


湟中农民画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

(大家能看出来这是谁吗?)


河湟皮影戏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一座大暖锅与一个新时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青海阳坡村结对共建,助力脱贫攻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国家扶贫日 | 凝聚规划智慧,助力精准扶贫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推进会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青海省住建厅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