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南京小西湖微更新实践纪实

王子睿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5-09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的常设专栏“城市观察”,现面向全社会征稿。我们邀请各位规划师,从专业的角度观察我们生活、工作的城市,用文字、影像或视频,关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记录下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用心绘出城市的力量与温情。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www@planning.org.cn。


本文字数:3909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西


拍人,而不仅是空间


◾ 不刻意美化“烟火气”


◾ 小西湖的声音


◾ 共同参与,共同生活


◾ 未完成的小西湖



小西湖概述

小西湖紧邻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老城南重要的传统民居类历史风貌区之一。小西湖人口密集,产权复杂,现状物质空间衰败不堪,居民缺乏自我更新能力。为兼顾民生改善、文化传承和活力再生,实践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合一”的城市更新路径,小西湖构建五方平台,共同参与小西湖的城市实践。


小西湖一改过去“大拆大建”的操作方式,提出“渐进性,小尺度”的更新模式。从厘清产权关系入手推进规划设计和实施,划定了15个基于街巷体系的规划管控单元和127个基于产权地块的更新实施单元,建立了分类土地流转、确权制度和社区规划师制度,明确了不同用地的实施路径和私房更新申报程序,创新性提出了配合征收进程的动态规划、配合规划管控的微更新图则以及结合产权和居民意愿的实践策略,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更新。


小西湖微更新是南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的一次积极探索。它留住原住民、重译烟火气,引进新业态、增添新活力,为老城保护更新打开了新视野。曾经挤满老旧危房的小西湖,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


作者从2017年开始记录小西湖的更新,在2021年春节留宁期间拍摄完成阶段短片,希望能以影像表达的视角探讨小西湖的实践。


小西湖“小尺度,渐进式”更新(作者航拍)


拍人,而不仅是空间


在2017年首次拍摄小西湖影像的时候,我就默默定下了记录的基调:切口要小,视角要低,镜头不要干预人们的生活。不同于规划表现的“上帝视角”,我更想以小西湖“渐进性,小尺度”的特点讲述它的故事。


在小西湖的总图设计上,你很难找到城市规划术语里常见的概念轴线和空间节点,改造后的肌理像是在原本的总图上“绣花”,街巷的尺度得以保留,建筑的体量未曾变化,城市更新正以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在小西湖的街头巷尾间进行。主导这些建设的并非只是规划图则和管控制度,更是所有共同参与小西湖实践的人。


小西湖交通、肌理、产权改造图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他们可能是专业的规划设计师,可能是决策和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可能是负责征收、建设与运营的建设平台,也可能是帮助联络和协调的居委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为一切更新基点的原住民。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有意弱化单纯的空间布局和构图,强调人参与的自主性。区别于规划效果图中尺度人放置的精确性,小西湖的“人”往往不按既定套路出牌,他们可能在不知名的街巷中出现,或在意想不到的角落停留,施工人员会和游客擦肩而过,住在旧巷的大妈也会在网红店铺间散步闲游。我经常以这种随意的视角捕捉小西湖里人的活动,以最低程度的干预记录小西湖的生活。人如何使用空间,甚至以规划设计没有想到的方式重新定义着空间,是小西湖最有趣的观察视角。如果某一段镜头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会优先保留画面中人物笑得最自然的一段影片,而不仅仅为了定格建筑最漂亮的一帧画面。因为在我眼里,小西湖最动人的是重塑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而非精心设计过的建筑图像。


小西湖的“人与空间”(作者视频截图)


小西湖的镜头里如果离开了人,城市的更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小西湖属于南京,更属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


不刻意美化“烟火气”


提到城市更新,大家都习惯把“留住烟火气”挂在嘴边,“老城南的烟火气”仿佛理应成为小西湖的金牌IP,但我其实不喜欢底层叙事和老城情怀,好的东西应当尽力保留,不好的就应当果断提升。城市更新需要正视历史与未来,情怀需要成为参照,但不应该成为规划的核心目标。


真正的“烟火气”是留不住的,它是城市发展中诸多历史要素的叠合,是特定时期人与城市复杂共生的一种状态。日日重复昨天的生活,其实很容易陷在单调、庸常的循环中。那些被人们赞美的烟火气并不全然美丽,它的底色是复杂的,伴随着每况愈下的生活条件和与城市脱节的迟钝,藏着苦涩和无奈——而这些,才是老城区“烟火气”的真相。


老城南的“烟火气”(作者视频截图)


但当我们不再刻意美化“烟火气”,就能够找到它在当代城市关系中的参照。与其说“烟火气”是一种历史图景,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够转译的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也许伴随着商业运营,也许已经被贴上网红打卡的标签,但它更符合当代人的消费习惯,能够带动城市空间的人气与活力。在小西湖,卖臭豆腐的老汉与买冰淇淋的网红店主并无对立,过去基于人际交往发生的城市行为,在今天同样存在——与其谈论“烟火气”是否尚存,不如讨论它是否具有可持续的价值。


小西湖改造后的“烟火气”(作者视频截图)


在三分钟的影片里,老城记忆与新城风貌几乎并置。旧并非是新的前提,新也并非是旧的颠覆。在镜头中,老城南的“烟火气”虽然被商业活化,但并不违和。为提升片区活力,小西湖规划有精品民宿、轻餐饮、特色小吃、咖啡等休闲业态,并引入了与民同乐的欢乐茶馆、密室逃脱等新型业态,让老百姓共同参与到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展示了市井娱乐文化。这里有24小时书屋,有自然科学虫文馆,有展现明代木刻彩印画集的信睦堂,有雅致的花间堂精品酒店,有基于万氏故居打造的“大闹天宫艺术馆”。原住民在新街区散步,新游客在老巷间穿行,前一步还是原住民晒在栏杆上的酸菜,后一步就是崭新的商业街区,这种属于当代的“烟火气”,重塑着人与城市的交互关系,定义着城市更新的价值。


充满“烟火气”的酸菜与商业空间并置(作者视频截图)


小西湖的声音


在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往往都习惯于进行“无声的规划”。除了规划会议上领导决策的发言声,规划本身几乎是一场“默剧”。我们与图纸打交道,凭借分析图中臆想的“居民需求”做设计,再用虚构的“对话框”帮助居民完成对规划成果的积极评价。


但城市规划不应该是“失语”的,这其中既需要聆听,也需要解释。有问有答,自愿发声,这也是小西湖实践的特色。小西湖在征收阶段就首次提出了“自愿,渐进”模式,以“院落或幢”为单元进行搬迁和修缮,精确到“每家每户的声音”。在充分尊重民意的情况下,待整个院落或幢住户全部签约交房后开始分步进行改造。在规划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居民的声音也始终参与其中。这些声音不仅仅被听取,也将随着改造进程不断被回应,并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而动态影像之于照片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留下声音。


我在影片中保留了全部素材的原声,为的是还原规划过程中不同角色语言的叠合,展现真实的规划过程。这里有老街巷自行车的车铃声,也有路口机动车的鸣笛声;有老头们的麻将声,也有新巷口游戏机里的电玩声;有巷口老头嘶哑的二胡声,也有街头小伙时尚的吉他声。有新闻里媒体关于小西湖的播报,有政府工作报告上的发言,有规划师口述的方案讲解,也有市民在建设过程中的评头论足。在影片中,我们甚至还能听见建设声中一位市民用南京话反复质问着建设单位,“你们哪个单位的?谁让你们拆的晾衣杆?”


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发声(作者视频截图)


这些真实的声音始终伴随着小西湖的规划和建设,也许刺耳,也许一时难以应对,但都是生活之于城市的真实反馈。小西湖持续更新的关键,正在于如何听取不同的声音,并通过综合的建设和运营手段传达给不同的人听,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小西湖的建设。


小西湖的声音(作者视频截图)


共同参与,共同生活


这部影片用相对多的篇幅展现了小西湖实践过程中的协作,而并非像一般的城市更新影片,仅仅去展现规划前后的对比。


根据居民意愿规划设计(2017年东南大学志愿者拍摄)


多方共同参与小西湖建设(作者视频截图)


多方参与是小西湖实践的特色,政府、居民、规划师、社区居委会和建设方一起搭建五方平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不断调整和重塑着自身的角色定位。早在征收阶段,居民就共同参与了自家产权的界定和去留。在规划设计阶段,志愿者和设计师步入社区,鼓励居民自由提出改造的构想。对于规划确定的管控单元,设计单位分别编制地块微更新图则,为其中各个实施单元的保护和改造工作提供具体的控制和引导要求,不同改造主体均可根据图册的控制和引导要求对相应地块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造,五方平台也可根据图则内容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居民甚至可以站在工程方一旁指手画脚。


堆草巷33号原为私房,原住民无法搬迁,便尊重居民意愿进行了原地改造。针对实墙围合成院子、内有老石榴树的特点,设计单位帮助该户居民设计镂空花墙、改造院落景观进行再生利用,居民将院落对街巷开放形成共享院,实现游客与居民和谐共生。共享院的建设也吸纳着不同角色的共同参与,建设方时不时的来询问老夫妻的情况,过往的游客也会和老夫妻一起讨论庭院的布置和改造。每次来到小西湖拍摄,共享院几乎都是不一样的状态。


游客与共享院的主人讨论(作者视频截图)


未完成的小西湖


小西湖的规划是动态的,建设也将是持久的,关于小西湖的影像记录也将长期进行。


我从2017年首次接触小西湖的拍摄,到2021年已经进行了数十次影像记录。这个动态的过程并非持续不断,但却在视频的底片上留下了清晰可辨的足迹。小西湖微更新项目将已完成搬迁的12个地块作为一期示范性实施项目,另有6个即将完成搬迁的地块作为二期示范项目,当初的效果图正被逐一实现,总图上陈旧的斑块正以一种秩序被逐渐替换为新的面貌。


效果图正被逐步实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绣花式的微更新改造,与其说是一种折中和取舍,更是一种智慧的传递,工作的坚持。它需要改造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用耐心、韧性和智力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时间与空间的节点,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平衡与共赢。小西湖是未完成的,也是不完美的,新的实践将不断修正旧的经验,旧的传统也将不断提供历史的参照。新旧并非对立,实践也没有终点。


影片的最后,镜头再次回到开头的场景。夜色将至,砖石间的老照片悉数重现,镜头并非恢弘的城市展望,而像是一场安静的循环,不断的以老城南的图景为坐标更新着小西湖的记忆。


小西湖的实践仍将继续,小西湖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影片用砖石间的老照片作为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 文中关于小西湖的概述以及相关设计图纸均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文本,视频由作者独立拍摄完成。


 

王子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重庆:好风景,新经济,“就地过年”的山水乡愁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此心安处——过年双城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阿姨来了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