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珩:川西平原传统乡村聚落“林盘”的今生与未来 | 学术季

崔珩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5-09

导读

2020年9月26日下午,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学术活动之“全面小康与乡村规划——乡村风貌保护与环境品质提升”成功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崔珩做题为《川西平原传统乡村聚落“林盘”的今生与未来》的学术报告。


本文字数:8637字

阅读时间:26分钟

 


报告人 | 崔珩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阶段性较为有差异。该议题是针对西南地区的议题,分为川西平原传统聚落“林盘”认知、成都市林盘存续现状与相关保护工作、新时期的郫都区林盘修复保护与利用规划、林盘保护与规划的实践思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川西平原传统聚落“林盘”认知


1.1 林盘概念


林盘指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乡村平原地区形成的散居聚落(图1.01),人居聚落与乔木、竹林、溪流及外围耕地等有机融合(图1.02),形成了类似棋盘耕地上分布的绿岛网络式农居形态,是川西地区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构成了川西平原独特的乡村景观,也使得林盘基本成为川西平原乡村传统人居聚落的地域称谓。


图1.01 川西典型林盘


图1.02 林盘格局横断面


1.2 林盘由来


林盘是融合环境特征的乡村聚落的形态,伴随农耕生产方式而出现。清道光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中云:“川地多楚民,绵邑为最。地少村市,每一家即傍林盘一座,相隔或半里,或里许,谓之一坝。” 林盘称谓的由来或许还有更早。从语意上看,林盘一词主要汲取了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环境特征——“林”意指聚落乔木竹林密布的生态环境,“盘”形象地描绘了广袤田野上阡陌纵横的田地以及参差各色的种植。


林盘起源于战国时期,随着都江堰灌溉水系的完成,形成了早期的林盘雏形。川西平原乡村基本形成水渠、池塘灌溉体系,林盘分布日趋广泛和规模化,形成了乡村传统田园景观。


1.3 林盘基本特征


林盘一词汲取了乡村聚落的形态和环境特点,由田、宅、林、水四要素构成,(图1.03、图1.04)在空间和文化、景观上有独特的文化识别型。


左:图1.03 林盘水平空间典型格局,右:图1.04 林盘水平空间模式图


(1)建筑形态,常采用一字形、L形住宅;聚落形态无定势。川西平原传统农村住宅常采用一字形、L形住宅,大多各户独门独院,20-30户及以上组成大林盘,3-5户组成小林盘,周围有高大乔木和竹类围合以避风,林盘内部除建筑外的活动空间,是过渡性质的半开敞空间,春秋宜人,夏天遮阴,冬季挡风,空气含氧量和洁净度都较高,林盘为生活其中的居民营造了温润适宜的小气候,对地区小气候产生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传统林盘的形态有规则型,如圆形、方形、带状;也有不规则的复合型,如类圆型或松散有机的其他形态,形态无定势,长宽比不超过5:1。林盘聚落尺度多半为30~100米,生产耕作半径基本上是在1.5公里之内,约15分钟的步行范围。(表1.01)


表1.01 各规模林盘特征


(2)林盘单元。独户聚居是林盘聚落中的最小单元。其中的核心为宅院,层数一般不超过两层,宅院外围通常有茂盛的林木围绕。传统林盘大多为以血缘为纽带的多代宗族聚居场所,以家族结构进行布局,儿子成人成家后分家,附近建立新的居住单元,形成林盘组团,之间独立又相互联系。独户林盘的空间结构,逐渐由内聚向外转化,形成虚实结合、内聚性和辐射性兼有的空间特征;功能上亦具有明显的圈层式特征(图1.05),从空间的围合感也明显呈现出从核心向外的开阔感。


图1.05 林盘圈层


从林盘组团来说,根据成都市域的统计,以中型林盘,以聚落半径在60到100米的中型林盘为主,占现有存量的70%左右。空间分布以独户林盘构成的离散型、集中型和混合型构成(表1.02)。


表1.02 各结构林盘特征


集中型是离散林盘在空间上形成的汇聚度,其杂院之间没有明显的林木特征,四要素的构成不甚完整,因此其规模较离散型林盘大。混合型林盘规模最大,布局形态复杂多样、结构疏密有致,变化也较为复杂。


川西平原传统聚落“林盘”认知


2.1 林盘数量衰减显著


2007年,成都市农村区域共计林盘大约14.11 万个,居住总人口 449.03 万人,占全市域农村人口77.09%,到2014年,市域林盘缩减为约12.11万个,居住人口365.6 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72.40%,2018年,林盘摸底数据11.18万个,分布密度约10个/km2。每平方公里的林盘的数量大概降幅在3%,伴随密度和数量的减少,人口的流失也较明显。(表2.01、2.02)


表2.01 2007、2014、2018年成都市林盘概况比较


表2.02 2018年成都市各区县林盘数量统计


2.2 自然形态的林盘风貌退化、设施衰败


城镇化影响下,都市近郊区内林盘消逝现象突出。以调研的新都区为例,现存林盘数量共计2721个(图2.01),分布于365平方公里的乡村范围,林盘密度7.47个/平方公里,略少于成都市域平均林盘分布密度10/平方公里。其中形态完整、人口规模大于10户或者用地规模不小于10亩的林盘数量为469个,占总数的17.24%。在田宅林水的易变中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图2.01 新都区林盘现状分布

(资料来源:《新都区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1)田:林盘大部分农田已经流转,原住民跟农田的直接生产关系开始剥离,在林地土壤硬化、数量减少、林盘边界感消失、水体支渠不畅通、生态效应降低等问题。

(2)宅:有51.4%的建筑房龄在20年以上,随着人口流失现象,新建房屋逐步减少。林盘内建筑,一类瓷砖贴面、砖混结构、平屋顶的现代式。另一类为传统形式的川西民居建筑,但建筑一般质量较差。

(3)林:林盘农户自发性改造,硬化场地,对原生林地砍伐,导致林地土壤硬化、数量减少,林盘的边界感逐渐消失,道路质量及其景观性、生态性降低。

(4)水:水质较差,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渠;污水处理设施总体十分缺乏,仅有的使用效率也低下。由于调蓄,支流流量减少,多数支渠不畅通;水系的生态效应降低,普遍采取硬化渠道,周边湿地和水生动植物少。


2.3  市域现有林盘的主要分布


从圈层分布的问题上来说,成都市域结构有圈层布局的特点,核心是一圈层,主要是主城区,二圈层是近郊区,三圈层是中远郊(图2.02)。


图2.02 成都圈层划分及2015-2018林盘数量

(资料来源:《新都区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1)一圈层的林盘基本上消失,存量仅有全市的2%。保留着少数林盘的一圈层也不再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已经失去了传统林盘的一些典型特质。

(2)二圈层占据全市林盘约33%,景观整体性降低,斑块、粒径也在增大,分布的趋势有碎片化的特点。林盘典型的产业环境、景观环境的特点,受都市辐射影响下,也在退化、衰减。特征衰减的趋势也较明显(图2.3)。

图2.03 二圈层2014-2018林盘数量统计表

(3)三圈层林盘数量存量还有62%,由于其大部分属于成都市域的生态管控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故其存续情况较好(图2.4)。

图2.04 三圈层2014-2018林盘数量统计表

 

2.4 成都市林盘保护主要工作进展


成都市林盘保护工作在2008年陆续从政策制度条例上推动,先期做过几百个林盘整治,开展了示范点的建设。


(1)林盘保护利用工作概况


林盘的修复、保护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历史街区的目标、方法有共性,不仅有形态修复,更需要适应时代的功能内涵,维护原住民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实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活化传承。成都市开展林盘保护利用工作目前主要以传统林盘综合整治、依托林盘建设美丽新农村两种模式:即一批为依托传统林盘综合整治利用项目,一批为依托林盘实施土地整理建设的组团化、院落式、林盘型新农村综合体。先后共投入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3亿元,完成350多个林盘整治,命名了两批“成都市林盘保护利用示范点”共100多个,在建筑整治、环境改造、土地整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


(2)四项主要推进工作(图2.05)


图2.05 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


1)开展川西林盘调查摸底工作。全面系统梳理全市林盘资源,分类甄别出具有一定规模和保护利用价值的林盘。


2)制定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建设方案,编制林盘保护修复利用建设方案和技术导则,指导林盘保护修复利用工作。


3)开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开展川西林盘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植入现代产业功能,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特色林盘。


4)建设一批试点示范特色林盘。结合都江堰灌区保护,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公园、土坯房改造行动计划、农业产业功能区等建设,2018年选择20—30个左右的特色林盘先行试点示范建设,建成一批体现“山、水、田、林、院”田园风光和现代功能集聚的川西特色林盘。


(3)先期开展的管理与制度建设,

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


自2008年以来成都市针对林盘、川西建筑风貌保护等方面着力推进管理与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2017-2018年出台了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修编保护利用规划,林盘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得到推进,数量衰减趋势有所减缓。


新时期的郫都区林盘修复保护与利用规划


该案例是成都市本地较为规范的编制案例。


3.1  全域及林盘现状


郫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市域内最优质的耕地资源。大部分属于城市西控区域,该区是成都市水源保护区,有成都市最大的自来水厂和优越的农业灌溉水系,拥有市域最优质的耕地资源。其自然保护生态、农业等本体条件较好(图3.01)。


图3.01 郫都县全域生态资源


辖区的林盘有859个,人口55385人,面积975.95公顷,建设用地585.57公顷(表3.01)。


表3.01 郫都区林盘相关数据


其植被基础设施、建筑风貌、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方面,一定比例林盘生产建筑,紧邻居住用房,风貌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改扩建随意,影响到景观风貌。道路方面:林盘林木植被多为人工新植,仅少量保留原生型古树名木;林盘内部及周边沟渠纵横交错,堰塘散落,水资源丰富;部分林盘对外道路出入口少,内部设支路达各户宅院。


3.2  林盘全域总体规划


该区域规划总体定位是“乡悠天府,蜀绣郫都”,依托郫都区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郫都区“四区一环十五单元”的功能体系结构规划,实施“农业+” 策略策略,加快可持续性建设,建设多功能复合、全域景观化的现代川西林盘聚落全域景观化,坚守郫都区天府农耕文化历史本底,塑造成都“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乡村振兴典范。


在具体开展的工作中,首先对林盘进行筛检,筛选条件为建设红斑范围内、境界管控区范围内的;交通不便,灾害隐患、环境破败,条件差,以及规模小于10亩的林盘(表3.02)。


表3.02 郫都区林盘规划汇总表


3.3  林盘分类规划建设引导


在林盘保护修复的规划类型中,按产业分四类:农业生产型81个、乡村旅游型、特色产业型和生态景观型(图3.2)。经筛选,辖区纳入保护林盘的个数为283个,保护面积为538.716公顷。其中乡村旅游型124个,是保护规划中的主体;其次是农业生产型81个;特色产业型55个,生态景观型23个。以下是各个街道保护林盘的分布(表3.03),其中唐昌街道和唐城安德的保护林盘个数最多。


表3.03 各街道保护林盘分布


(1)聚居和农业生产型总体引导


近期修复聚居和农业生产型:8个。以田园耕种、林果苗木种植等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分布于西部天府农博园区内,应以现代农业为向导,林盘周边实施农田规模化改造,并同时保护林盘原有生态,保留高大古树乔木,实施景观化提升。林盘建筑进行现代适应性更新改造,对建筑质量好的建筑进行保留和整治;对质量较差、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局部改造;对于某些无法改造旧建筑进行拆除。对林盘基础设施配套进行改造提升,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2)聚居和乡村旅游型总体引导


近期修复聚居和乡村旅游型:19个。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同时发展乡村民宿及农家乐餐饮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美食、工艺品和乡村旅游体验等。鼓励结合天府农耕文化,精华灌区,如水旱轮作、川菜、蜀绣、郫县豆瓣、竹鸟笼、古城棕编等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依托农业产业项目,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强调新型现代经济的形态植入。整改扩建原有林盘建筑,局部结合产业和文化特色采用现代材料新技术,突出独特性。在特色产业型的这种林盘大概接近20%。


(3)特色产业型林盘总体引导


近期修复特色产业型:9个。拓展林盘经济的创新展现形式,通过置换林盘资源,植入农业博览、休闲观光、商务会议、度假养生、双创服务等现代复合,构建博览型、旅游型、商务型、文创型等现代特色林盘。以沙溪线、柏条河为主要走廊,串联蜀绣园、文创园文创园、影视城影视城、三道堰街道、古城街道、唐昌街道等节点。限制发展一般制造业,重点突出高端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新等产业,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成都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重要空间。


(4)生态景观型林盘总体引导


近期修复生态景观型:2个。严格按照上位规划禁建区的管控要求,对禁建区范围内的林盘逐步整治搬迁,对条件较好的林盘可作为生态景观型林盘进行保留。生态景观型林盘主要利用生态林地进行适当的景观及设施改造,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结合绿道建设成为三级休憩驿站,为人们运动休闲提供场所。


3.4  林盘保护修复利用控制引导


(1)保护修复利用途径


在保护修复的途径上,提出整田、理水、护林、改院控制引导上的修复更新,分别指以现代农业为导向,实施农田规模化、景区化改造;依托五水融汇自流灌溉水系,彰显郫都水文化,营造亲水景观;保护林盘生态,保留高大古树乔木,实施景观化提升;按照“乡土化、现代化、特色化”要求,改造和建设林盘建筑,打造功能复合的现代林盘院落。在控制引导上,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守护: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格局,记忆田园乡愁,因地制宜,打造主题鲜明、层次丰富的林盘景观。构建多样化、多功能、高弹性的生态系统,营造林盘良好的生态本底。


更新:现代适应、优化更新、创新建设。林盘建筑的整治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保留修复、整治改建和拓展新建三种类型。


营造:营造公园城市乡村聚落,林盘蝶变新生;经营:经营创新产业,拓展林盘经济。


(2)控制引导:产业发展模式与运营管理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图3.02),构建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和市民休闲旅游乐园,实现乡村振兴,以农业、文创、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为核心,助推林盘产业发展。构建“政府+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模式(图3.03)。分为低强度开发和成本效益运营。分别指充分体现川西林盘自然生态风貌,杜绝大拆大建,引导无污染、专业性强的企业参与;杜绝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建设模式,形成投入产出动态平衡。


左:图3.02 政府+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模式;右:图3.03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林盘保护与规划的实践思考


4.1 关于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的问题认识


第一,规划编制中存在一些学术界应当探究的问题。主要通过负面清单来筛检林盘,对应当关注的文化价值标准的保护修复没有很好地体现;在确定的四种林盘类型中,虽然有产业侧重,对乡村对基础的第一产业缺乏充分的规划响应;保护修复策略主题不够鲜明;对可实施的策略和可操作性考虑的不够充分(图4.01)。


图4.01 编制思路


第二,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下的“林盘”的认识解读不足。传统林盘遍布于四川平坝、集中分布于都江堰扇形冲积平原区域,是川西地区农耕生产生活条件及乡村社会意识所驱动自然形成的居住形态,其形成及演变过程带有明显地域自然环境和传统农耕文化特点。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城乡生产效率的提升,乡村农业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这种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新时期承载农耕时代个体经济生产方式的川西“林盘”如何修复和“活化”,保护规划应当回答的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命题(图4.02)。


图4.02 林盘的修复和活化


第三,“林盘”保护规划中乡村旅游的普遍性问题。规划几种类型林盘保护利用的产业策略不约而同以乡村旅游、文博产业为重、多产融合等方式,乡村旅游是否宜于作为林盘产业的主导,综合研判存在不足(图4.03)。


图4.03 基础设施提升


应审慎看待全域乡村旅游,不少乡镇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针对乡村旅游进行了投资建设,实际收效不佳,设施闲置,投资浪费。现阶段经济水平在提高,近郊远郊乡村旅游热度在减退。乡村旅游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一方面服务品质、服务效率、服务内容与现阶段大众旅游要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游客的季节性、间歇性的特点,存在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此外乡村外围环的公共服务能力、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条件有限。


乡村旅游与其区域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基础型产业的特色与规模、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体量、游客市场空间投资和管理等都有关系,例如体量小,其可持续发展会出现问题。


第四,林盘修复保护与利用的核心产业内容问题。林盘修复保护与利用, 修复保护是核心,作为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载体,“林盘”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有机性根植于乡村自身的产业基础。与耕地、水系、植被、宅院等要素互动联系,构成了完整和谐的生产生活运行系统,才能真正建构新时期充满生命力的乡村聚落空间系统(图4.04)。


图4.04 产业融合简图


林盘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载体,其可持续、有机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乡村自身的农业基础。2018年国家的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农业强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涉及到乡村规划的保护规划,均需发展第一产业,在此基础上,再依次拓展二产、三产,发展多产融合等。


第五,新时期 “林盘”的保护性与现代性关系问题。规划将林盘的现代性提高到较高的目标定位。大量使用文创、旅游、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造等现代产业与技术手段,保护修复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把握体现不足。适应乡村大规模土地整理和改造,新时期“林盘”的文化意向、识别特征、信息价值又是什么?林盘的文化内涵和显性特征梳理是关键。


从管理上看,政策支持下以项目推动林盘保护修复的示范性工程建设容易实施,在建筑形态、院落空间、水系梳理、植物景观、生态环境等小尺度要素上,修复保护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可以很到位。难点在于如何植入适应现阶段经社会发展水平的乡村生产方式?规划据此的响应不足。



4.2 林盘保护修复规划实践的几点思考


第一,做好林盘资源的调查与评价。面对现存的11.18万个林盘,纳入保护规划的8619个,仅占0.77%,修复保护的数量很少,其价值维护更显重要。如何选择典型性、文化代表性、产业改造活力的林盘,做好林盘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价应当是规划的首要环节。


例如对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对林盘的聚居、生态涵养、农业生产、环境文化等功能维度就林盘的价值利用、价值保护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此对林盘的保护修复的针对性措施的有效性提出研判依据(表4.01、4.02、4.03、4.04)。


表4.01 林盘农耕聚居功能评价体系


表4.02 林盘生态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表4.03 林盘农业生产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表4.04 林盘环境与文化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根据调查与评价制定保护修复的原则与类型标准。保护规划不仅限于基于产业特征的分类规划,也应强调“保护修复”侧重点,针对不同类型和价值禀赋制定分类型、分层次的对策,原真性保护、修缮性保护、有机更新发展等差异化的修复整治导引,体现保护、修复、利用的价值导向。如原真性保护以保护为核心,留存形态和空间特征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维护乡村一次产业基础,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开展种植、养殖、林业等多种经济,依托农业科技提升产出价值,维护“林盘”造血功能,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在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上,保持农田、林网、水网在物质上的连续性,维持生物流交换路径的完整性,既优化林盘聚落景观,又提升区域本底的生态与环境品质。


针对差异化的个体制定保护修复整治的导引,体现其保护性修复及价值再利用。成都远郊的某乡村的林盘通过前后对比可以得知,整治后的文化特征已经失真(图4.05)。


图4.05 成都市远郊经过土地整治的某乡村


第三,坚持地域与文脉传统相结合。规划提出“现代林盘”的营建:“针对传统林盘配置差、建设滞后等问题,运用“互联网+”、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配套品质、建造水平。”      


审慎使用建筑工业化方法。工业化体系容易导致千篇一律。建筑工业化虽然具有构建生产工厂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短期快速大量修建等优势,但林盘具有聚落文化、建筑文化,在微观尺度上保护修复仍应开展专门性的设计引导。


微观尺度上,保护修复应统筹兼顾建筑形态、院落空间、水系梳理、植物景观、生态环境等空间要素的综合修复改造、水系网络梳理、植被的地域性维护,以及聚落的形式、色彩、材质与尺度控制,突出川西建筑轻薄亮透的特点等。保护和修缮型林盘,传承川西民居建筑朴实飘逸、造型轻盈精巧、开敞通透的特点。如木穿斗结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高勒脚、半桩台,斜坡顶、薄封檐;色彩朴素淡雅,以冷色调为主。建筑组合自由,对称要求不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使用檐廊或柱廊联系各个房间。有机更新的林盘适度探索新地域风格建筑。


第四,处理好林盘周边土地的规模化改造与新时期人地比关系。合理配置人地比关系是古人就有的概念。“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让农业留住适量人口、维护农业产业。林盘耕地的规模化改造是必然。新时期林盘的人地比关系会有时代特点,应扩大耕作服务半径,进行“林盘”拆并整理,重点分析农业规模化改造对“林盘”形态的影响。有研究提出“林盘扩展单元”保留林盘间距和耕作半径扩大,为原来5倍。


人地比关系主要在于乡村的劳动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


第五,尊重乡村生活现代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是难点。郫都区调查,“林盘”居民有41.9%的家庭希望改善厨房和厕所。乡村公共服务、污水处理及环卫设施应有覆盖和配套,提高污水处理达标率。近郊乡村应尽可能依托城镇基础设施服务的辐射覆盖,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中远郊“林盘”可因地制宜,采用小集中共享方式解决,通过土地整理适度扩大“林盘”户数和人口规模,但不宜不超过100户。实施上,需要适应乡村的市政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与管理支持,以及公共卫生管理常态机制(图4.06)。


图4.06 扩大林盘及其建筑格局的适应性改变


第六,林盘修复保护利用规划中的技术与体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长于建设用地评价和布局安排,并形成了相关的都市制度,管理机构职能、管理规则、运作体系与之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此次透视乡村规划可以得出,一是乡村有别于城市。非建设用地多,局部建设用地积聚规模小,人口密度低,布局松散,城市规划原理及技术能否精准处理?乡村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还需要充实完善。二是乡村各种取外界资源导入少,内部资源流动空间小。因而林盘修复保护利用规划政策扶持很重要,同时应加强和自下而上的规划引导,发挥乡村自身的有利因素、调动村民积极性;规划下沉到村,进行驻村服务,开展驻村规划。三是有用的规划应当面向实施。林盘修复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乡村规划体制机制,包括与规划实施配套的制度与运作体系,合理配置乡村公共管理、公共财政等服务职能,保障乡村规划的落实落地以及公共服务的运行。


结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以发展眼光看,“林盘”作为农耕时期生产生活载体,自然状态下很难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总保持适应度,小规模、分散式布局与现代乡村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度要求有违,生产方式上需要一定的更新。


需要传承的是在斑驳耕耘的农田环境中“林盘”大小不一、星点分布的精神意境和文化智慧。


保护修复规划应当保护什么?修复什么?利用什么?考量着规划者的智慧,把握好保护修复的价值和活力是根本。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

整理:全晓澍(根据会议录音及报告PPT整理);校对:邹海燕;编辑:孙一休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余压芳:西南民族村寨安全宜居解决方案思考与探索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何璘:区域乡村振兴规划中的乡村风貌管控引导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龙宫镇为例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杜雁:中原地区乡村环境改善方案与行动——河南信阳刘堂村的实践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