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2防灾减灾日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跨区域协调规划实践分析——以威州、水磨、淮口三镇为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规划 Author 点击关注 >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

导读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天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13年前的今天,是我们难以抚平的伤痛;13年过去了,汶川在不断地散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令人向往的目的地。


汶川地震后,基于阿坝州汶川县城威州镇“原址重建、职能疏解、规模缩减”的重建定位,针对县域内威州镇、水磨镇和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开展了跨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了各美其美的重建效果。本文通过规划实施十年来的回顾,总结归纳出互利协调、产业协调、空间协调等区域协调规划基本机制,并从空间资源与城镇职能匹配、空间形态特色及产业发展协调等方面分析了三镇的规划实施成效。


本文字数:7675字

阅读时间:24分钟

 


作者 

邱   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本文通信作者。


关键词

跨区域协调;汶川地震;重建规划


1

1

1

引    言


区域协调的概念由来已久,1995年“九五计划”就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2015年“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区域合作机制,对口支援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机制平台。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学界共识,蒋清海[1]、蔡思复[2]、覃成林[3]、王文锦[4]等学者均对“区域协调”的概念和内涵做出过阐释。综合来看,其核心价值是互补、增长、发展,“互补”是发挥优势,“增长”是提升总量,“发展”是提高质量。但在“分灶吃饭、独立考核”的行政性分权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着“形式化、缺乏统筹、要素壁垒依旧和公平性不足[5]”等问题,即使较早开展协调规划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央高度重视的京津冀地区,都存在规划“失灵”与“失效”的问题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在特定地域开展的应急规划实践,有需求超越行政区划编制跨区域规划,有机会创新思路跨区域统筹协调各类资源要素,并有可能探索新的机制确保跨区域规划在重建工作中得到强有力实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阿坝是四川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汶川地震后,根据不同城镇资源、特色和政策条件,在阿坝州汶川县的威州镇、水磨镇和成都市金堂县的淮口镇(图1)启动了跨市州的三镇协调规划,实践了以互利协调机制为基础、产业协调机制为引导,空间协调机制为保障的规划机制。该重建规划促进了区域经济互补,保障了区域发展速度,提升了区域发展质量。本文根据十年的规划实践,总结其机制、措施和成效,以促进灾区城镇更加科学发展,也为区域协调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 图1  威州、水磨、淮口三镇位置示意


1

2

1

三镇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普遍存在产业经济遭受重创、基础设施损失惨重、人居环境破坏极大、人地矛盾尖锐、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但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受灾程度不一,各城镇面临的重建问题也不尽相同。


2.1  威州镇空间承载能力不足


威州是汶川县城关镇,羌族聚居地,位于高山半干旱峡谷地带,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灾害风险大。除行政职能外,威州震前是阿坝州工业中心和教育中心,城镇用地2.4km2,人口超过3.0万,地震后因灾及安全退让共减少可用地96.6hm2,占建成区总面积的40% (图2、图3)。威州镇重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空间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按照“原址重建”要求,威州镇须“职能疏解、规模缩减”。


▲ 图2  震后汶川县城威州镇

▲ 图3  威州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局部)

资料来源:汶川县威州镇(县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2.2  水磨镇产业污染严重


水磨位于岷江上游寿溪河畔,地形较平坦,城镇用地0.78km2,人口0.8万,震前为工业型城镇,建有省级高耗能工业经济开发示范区,虽然地震中城镇用地损失不大(1.7hm2),但以钢铁、水泥等工业为核心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模式下,城镇生态环境恶劣,且工业企业的弃渣、废水顺流而下,严重污染下游20km外的紫坪铺水库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岷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图4)。


▲ 图4  震前污染严重的水磨镇


2.3  淮口镇土地指标受束缚


成都市龙泉山脉以东的金堂县淮口镇距离龙门山断裂带较远,地震损失相对较小。城镇地势较为平坦,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良好,以电力能源与纺织印染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发展迅速,震前即以工业重镇著称,是成都市工业发展后备区和重点镇。但金堂全县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且向县城赵镇倾斜,淮口镇难以获得与产业相匹配的土地要素配给。


1

3

1

跨区域协调规划的思路、机制和措施


3.1  总体思路


汶川县城威州镇的去(异地重建)留(原址重建)问题一度是灾后重建规划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经过灾害范围评估和灾害损失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两评估一评价)并结合居民意愿,最终确定了“原址重建、职能疏解、规模缩减”的重建原则。但重建规划仍需解决“去职能”与“保增长”平行,“近期成效”与“远期可持续发展”统筹等问题。由于威州镇和水磨镇是阿坝州震前工业经济的引擎所在,工业职能迁出,不但“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经济有发展”的重建目标实现难度极大,州财政也有面临断崖式下降风险。另外,在对口援建期间“输血”体制下,培育长效的灾区城镇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具有迫切性。


在此背景下,重建规划的视野与范式面临改变。一方面,灾后重建规划的视野需拓展到区域层面。灾后很多城镇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自身应对能力,无法很好解决“两难”问题。如“3·11东日本大地震”后,福岛、宫城历时数年重建,仍面临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流出严重、土地抛荒、基础设施欠账等问题,重建成效甚微,地震对城镇造成的创伤依然明显。灾区各市町重建需求难以统一、缺乏区域合力是重要原因[6-7]另一方面,重建规划的基本范式更需从“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转型,尤其是区域层面的规划,政策涉及面更广,“试图容纳物质空间规划以外的内容,统筹空间资源、制定公共政策,形成综合的规划框架[8]”,产业资源、生产要素、实施机制等同样进入了重建区域规划的视野。


与东日本大地震相对比,汶川灾后重建中,“协调发展”得到自上而下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重建工作的体制机制上得以体现,这是“区域协调”思路能顺利实施的基本政策支撑。


由此,灾后重建跨区域协调规划总体思路可以总结为:以区域协调为原则,以有效实施为导向,厘清区域城镇困难、资源与特色,统筹区域城镇不同发展目标,引导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新区域协调规划机制,缓解单个城镇的重建困境,形成区域合力和活力,促成重建规划多元目标的实现。


3.2  机制建设


区域协调规划的机制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机制集成,从三镇重建的实践来看,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互利协调机制为基础、以产业协调机制为引导,以空间协调机制为保障的区域协调规划机制体系。


3.2.1  互利协调机制


互利协调机制,指区域内各行政区在平等、互补、协商、发展的基础上,以互利为基本原则,共享区域资源、共享发展收益、共担潜在风险,建立要素流动、市场开放,产业互补、公平有效的区域横向合作。


以往的区域“协调”更多存在于文件和通知上,实施效果不佳。“协调”失灵的“顽疾”追本溯源在“利”上。行政区是理性的经济人,竞争和博弈广泛存在,都渴望在“协调”中,吸引对方资源,守住己方利益。单纯行政手段无法协调错综复杂的区域利益关系,不能苛求某地长期成为利益损失方。要协调,须互利,要互利,须重新构建利益分配机制,彼利中有己利,助人即助己,甚至甚于助己。运用市场化思维、经济手段和公司化措施消除阿坝与成都之间的行政壁垒,是解决“协调”问题的长效机制。


互利机制是基础。互利机制尊重现行的行政分权下独立考核制度,对产业转移成本(如用地指标、建设成本和征地成本)和转移收益(如相关联的税收和GDP、固定投资、增加值等经济产值)建立分担与分成制度,确保产业转出地能长期获益。


协调机制是补充。建立协调机制的重点,一是构建协商治理制度。包括建立府际联席制度和议事机构,建立区域协商交流平台,设立处理协商事务的专门部门。二是加强纵向扶持力度。获取区域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纵向上的转移支付、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和分歧调节。三是深化区域援助制度。应考虑欠发达地区(灾区)的实际困难,深化对口援助制度,采用技术扶持、生态补偿、援建等方式,引导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有效援助。


3.2.2  产业协调机制


产业协调机制,指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优势产业跨区域集聚、产业分工跨区域深化,推动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合作、协调、一体的产业体系。


产业协调机制的重点,一是明确各城镇的主导功能。既体现各区域的发展权利和发展需求,又体现各区域资源禀赋(地质地貌特征、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和产业比较优势,以利于区域合理分工体系形成。二是推动优势产业转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适合在产业配套完整、综合交通发达、生态容量大的地区落地发展;教育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城镇空间。三是配套关联措施。产业转移将产生多种关联效应,包括产业人口转移、公服设施转移,应给予充分政策响应;四是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尤其是对区域内土地指标、能源指标等进行要素价格化,对其流动建立市场化配置机制。


3.2.3  空间协调机制


空间协调机制,指以区域产业体系、功能区划和城镇性质为依据,调整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统筹用地指标配给,进行区域空间管制,对区域各城镇性质、规模、空间形态、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等进行宏观指引,确保生态安全,促进产业体系落地,提高区域城镇的空间开发效率。


产业的载体是空间。空间协调机制,一是关注土地、空间和用地规模等传统规划物质要素的优化配置。用地指标调配是空间规划的“主要矛盾”,空间协调的基础是建立跨区域层面的土地指标流转机制,脱离指标谈区域城镇空间协调,易陷入空谈。二是开展空间布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空间,明确城镇性质和调配用地规模,重新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结合地质条件进行严格空间管制,合理预测城镇人口,安排近远期建设规划,划定城镇发展边界和生态红线。三是结合各镇地形地势、人文历史条件,形成不同景观特质与风貌,彰显城镇不同空间特色。


3.3  规划措施


灾后重建规划采取了大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根据区域协调规划机制视角的分析,其中涉及三镇区域协调的具体规划措施(图5),可总结为:


▲ 图5  三镇规划协调措施分析


互利协调政策体系:建立跨区域的互利协调政策体系,一是跨区域的成本与收益分担政策,阿坝州出资40%,成都市出资60%,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成阿工业区早期投入。工业区税收上不但仍享受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且打破“属地管理”惯例,“一个窗口、两张税票”,企业一次报税,成都和阿坝按照3.5∶6.5的比例(2019年调整为4∶6)分成;二是跨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如阿坝州灾后重建土地指标,留存的电量匹配量向州外的成阿工业区转移,较低电价可吸引重大项目落户,阿坝州城投债券专项募集成阿工业区建设基金;三是跨区域的核算机制。产业转移后产生的税收、GDP均按比例纳入原属地。目前成阿工业区年工业增加值(阿坝分成部分)占全州总额的1/3。


跨区域协调机制:一是议事机制,建立市州联席会议制和成阿工业区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成都、阿坝各占四席,对等协商;二是执行机制,成立平台公司,作为产业转移发展的运营机构,以公司作为实施区域协调的实体;三是纵向扶持机制,中央灾后重建基金拨款8亿元用于阿坝师专建设,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与省住建厅为协调各灾区重建规划,组建跨专业联合规划援助专家团队,成立“部省联合规划编制组”,发现、反馈和解决重建规划中的复杂问题[9]。四是援助机制,照顾灾区,是本次区域协调规划的特殊性。金堂县财政提供价值25亿元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垫付初期建设资金1亿元,并对园区借款提供兜底担保。


跨区域产业布局:重新梳理调整区域城镇职能体系,跨区域进行产业布局。威州镇震后自然地质条件、用地规模均不再适合工业与教育产业布局,其工业迁至金堂县淮口镇,成立“飞地”型工业园区(成阿工业园);水磨镇由原来工业强镇转变为文教中心,高能耗工业迁至淮口镇及茂县,腾挪用地承接阿坝师专为主的教育产业;淮口镇因平坝地貌、交通优势和能源优势,成为此次跨区域产业调整的主要承接地。


规模调整与城镇空间形态调整:结合灾后城镇职能优化,调整区域城镇性质及规模,在“两评估一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城镇空间形态。威州城镇性质突出其城关镇职能,用地规模进行缩减。城镇“瘦身”后形成的沿岷江河谷组团式空间形态,不但有利于威州镇保持民族风貌,凸显地域特色,还有利于避难空间配置,提高城镇安全性,且缩减的用地指标可面向区域城镇有偿流转;水磨、淮口两镇用地条件较好,适度增大规模,有利于产业扩容与集聚效应发挥,且水磨镇靠近青城山景区,宜突出山水城市形态,发挥旅游区位优势(表1)。


▲ 表1  威州、水磨、淮口镇震前震后城镇规划性质及主要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威州、水磨灾后重建规划,淮口镇总体规划资料整理。


1

4

1

规划实施效果


十年来,在灾后重建跨区域协调规划的引领下,利用灾后重建所建立的协调机制,威州、水磨、淮口三镇的空间资源与城镇职能得以匹配,城镇空间形态呈现特色,产业发展得到协调。


4.1  空间资源与城镇职能匹配


重建规划实施以来,灾区城镇结合自身资源和发展特色,建立与其国土空间资源相匹配的城镇职能,引导特征明显、优势互补、协调互通的区域城镇职能体系进一步形成。


威州镇城镇用地规模由震前规划的2.9km2(2020年)缩减为2.6km2,人口由4.0万缩减为3.3万,迁出了教育、工业职能,继续承担县城的行政、文化职能,扩大了交通区位优势,更多承担阿坝州交通物流枢纽,旅游集散地职能。


水磨镇因阿坝师专迁入,城镇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2.8万人、2.0km2)较震前规划(1.9万人、1.8km2)有所扩大。依托“长寿之乡”、“山水羌城”的传统资源禀赋,水磨镇以特色旅游、教育职能替换震前的重工业职能,已从山区工业重镇转型为成都近郊旅游名镇。


淮口镇依托良好的国土空间资源和综合经济区位,城镇规划用地规模由震前的5.0km2m2,扩大至26.7km2,成长为金堂县域副中心,承担了物流中心与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职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非农人口年均增长17%(2007-2019年),并被确立为成都东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


4.2  城镇空间形态特色各异


通过区域空间协调机制,灾后重建规划结合各镇山水本底和传统格局,力图形成不同的城镇形态特色,提升城镇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威州镇缩减规模后,以组团(七盘沟组团、中部组团、雁门组团)形态沿岷江串珠式展开(图6),形成“江——城——山”为一体的空间格局(图7),组团界线更清晰,“岷江河谷山水生态城”的城镇风貌特色更突出,且城镇整体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增强。串珠格局形成了连续的开敞空间,沿河已建成6km长健康步道,串连多个市民广场与街头公园,组团间避让空间成为公园绿地,如灾前县政府、沿岷江密集拥挤的建筑物让位于公共广场、避难空间和绿化用地(图8~图9),人均绿地由震前0.4m2提高到8.9m2。 


▲ 图6  威州镇总体规划(2008-2020)

资料来源:汶川县威州镇(县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 图7  重建后的汶川县城威州镇

▲ 图8  威州镇县中心广场重建在原汶川县政府用地

▲ 图9  原沿岷江密集拥挤的建筑物用地变为公共空间、避难空间和绿化用地


水磨镇重新组织城镇空间,以寿溪湖为核心,形成以水系统和广场系统为核心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升水岸活力和公共空间亲水性。水磨镇本是滨水小城,夹水而生,重建规划顺应了山水格局,震后城镇形态有机、山水特色突出、民族特色浓郁(图10~图12),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 图10  水磨镇总体规划(2008-2011)

资料来源:水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 图11  污染严重的水磨镇重建后已经山清水秀

▲ 图12 重建后水磨镇已经变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


淮口镇城镇用地规模大幅扩大,公共空间和绿地空间大幅增加,人均绿地由地震前1.3m2,提高到13.5m2(2016年),新增城镇空间迅速在沱江两侧拓展,东岸发展工业园区,西岸布局新城,初步形成老城、新城、园区三组团鼎立的城镇空间格局,组团之间以沱江、市政公园等相分隔(图13)。


▲ 图13  淮口镇总体规划(2014-2020)

资料来源:金堂县规划局。


4.3  产业发展协调


震后重建中,汶川县逐步摆脱了资源型重工业依赖,在区域产业协调中,确立了以“大健康”为统领,康养旅游的全域发展思路,旅游收入(2019年)较震前增长52.9倍。工业园区搬迁到淮口后获得长足发展,工业产值较震前增长5.2倍,2018年汶川县获批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威州镇致力发展文化、服务核心产业,由百废待兴的极重灾区,初步成长为阿坝州旅游集散中心及康养基地,全县旅游支撑中心。借助威州镇的带动作用,汶川县经济增速较快,GDP年均增长率14.8%(2008-2019年)。


水磨镇凭借独特山水人文形态,发挥毗邻成都的交通区位优势,构建“高山生态康养、河谷观光游览”旅游产业格局,城镇旅游产业增长迅速,成为灾后重建的样板城镇,获得大量殊荣。相比工业产业,旅游产业更能“藏富于民”,水磨镇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17899元,是2007年的5.0倍,全镇已无贫困村。


淮口镇承接汶川所转移的产业与生产要素后,城镇产业实力与特色逐渐加强,GDP年均增长率21.0%(2007-2018年);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18年为全国第239位,四川省第3位)[10],成为新兴工业型城镇。其中成都与阿坝州共建的成阿工业园区(图14)累计分配回阿坝州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160亿元,税收4.3亿元(至2018年),为两地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基础夯实做出了较大贡献。2017年,以淮口镇为核心,成都市确立了产业新城项目——“淮州新城”,淮口镇成为成都“东进”战略的“主角”之一,实现了大发展与大跨越。


▲ 图14  成阿工业区全景

资料来源:金堂县规划局。


1

5

1

结    语


城乡规划是实践性学科,由于行政藩篱,区域协调规划的实施困境一直是城乡规划的痛点所在。基于特殊时期、特定历史背景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在特定地区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突出城镇资源与特色,协调多元主体,构建并在10年时间中落实“互利协调”、“产业协调”、“空间协调”等区域协调规划机制,初步形成分工明确、协同有力、互利发展的新型城镇关系,促进了灾后城镇合理重建、健康发展。正因如此,此次规划的成果如何为非灾正常时期所用,如何形成长效性、普适性的方法与理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为目前的“精准扶贫”规划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大灾之后的重建行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也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对“区域协调”规划的实施进行更深入的系统研究。


注释及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注释

① 如珠三角区域规划自1989年以来,已开展4轮,但规划与实践落差突出,如产业规划和产业转移达不到预期、实施机制难以保障、利益性问题难以触及等。珠三角区域规划面临其他地区普遍面临的困境(赖寿华,2015)。京津冀区域协调规划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多轮编制与实施,仍面临区域功能网络形成困难,发展协调仍受区域壁垒制约,规划理念与地方实施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等挑战(朱波,2014)。


②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6.4)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7.3)第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08.9.19)第二章总体要求之基本原则第三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③ 威州镇作为州内的交通枢纽交通,是由于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于此,G317和G213实质上是利用杂谷脑河与岷江的河谷修建,前者是汶川—理县—马尔康方向,与藏地联络主通道,后者是汶川—茂县—松潘方向,与青海、甘肃联系的主通道。


④ 水磨镇2010年创建国家4A景区,并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2013年创建5A景区,2017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级特色小镇,2019年入选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四川省省级森林小镇。


⑤ 基础经济数据采自历年《汶川县统计年鉴》《金堂县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 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4.

JIANG Qinghai. Several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J].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Research,1995(6):49-54.


[2] 蔡思复.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3):21-25,109.CAI Sifu. On the Scientific Defining and Operat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1997(3):21-25,109.


[3]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2011(4):63-70.

QIN Chenglin. Research o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System[J]. Economist,2011(4):63-70. 


[4] 王文锦.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1.

WANG Wenjin. Research o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D]. Beijing: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2001.


[5] 孙斌栋,郑燕.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回顾、评价与启示[J]. 人文地理,2014,29(5):1-7.

SUN Bindong,ZHENG Yan. Review,Evalu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China[J]. Human Geography. 2014,29(5):1-7.


[6] 张涛. 中日地震恢复重建对比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4,23(4):1-12.

ZHANG Tao. Comparative Study of 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14,23(4):1-12.


[7] 张惠. 核泄漏重灾区灾后重建现状调查报告——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实地调研[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52-53.

ZHANG Hui.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Minamisoma,Fukushima Prefecture,Japan[J].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2015(12):52-53. 


[8] 赖寿华,闫永涛,刘冠男,等. 珠三角区域规划回顾、评价及反思[J]. 城市规划学刊,2015(4):12-19.

LAI Shouhua,YAN Yongtao,LIU Guannan,et al. A Review,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Delta Regional Plan[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5(4): 12-19.


[9] 邱建.震后重建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QIU Jia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st-Earthquake Urban and Rural Reconstruction Pla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8.


[10]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二)[N]. 人民日报,2018-10-09(10).Research Group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dex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hinese Citi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dex Research Resul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hinese Cities 2018[N]. People’s Daily,2018-10-09(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1678487);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资助(20ZDYF3322)。

本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0年第8期,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CSGH202008008&v=ZA9T%25mmd2F%25mmd2B8MSvaCbjxDnqGSPRVIt4u%25mmd2F7ZPUUjbzHMWgYIX6a2sMPuDp3D3gP0wOTVDP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杜菲:从避难生活看城市精细化系统减灾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第四届全国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年度论坛:与灾害共生,伴风险成长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汶川地震十周年 | 规划师职业,理性与情怀的承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