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生活圈是什么,如何规划建设?这场发布会为您详解

导读

6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近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要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上海正在积极推动建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构建宜居生活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实践探索。今年9月,自然资源部和上海市将共同举办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也将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展现上海美好人居环境建设。自然资源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各位记者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本文字数:4780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6月23日

自然资源部、上海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了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及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有关情况;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介绍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相关内容;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毅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了解,2019年,自然资源部在总结上海、北京等地在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制工作。2020年,自然资源部将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国家“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内容,纳入“部市合作”框架,今年将结合2021上海空间艺术季的举办和《指南》的实施,进一步把相关理念和行动向全国推广。



#1


01

上海构建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情况


自“上海2035”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来,上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市民15分钟步行的范围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努力推动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2016年,上海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016年~2019年,启动实施“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休闲网络”四大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针对空间品质和社区治理两大短板,聚焦规划空间统筹和资源政策供给,尤其充分运用“城市体检”等空间信息化手段为社区“问诊把脉”,重点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及就业等设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务功能。


目前,上海市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等一批社区整体成效显著,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得到整体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社区空间治理信息化场景应用也为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积极助力。


据悉,上海将于艺术季开幕时同步发布《“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宣言》,进一步强化“社区生活圈”顶层设计,结合“上海2035”“一张蓝图”实施落地,进一步扩大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规模,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上海“人民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02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安排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以“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为目标,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



2021年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将在上海多个社区同时举办。本届空间艺术季将于9月25日正式开幕,持续至11月底。艺术季将以实景展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特色手段,以社区为展场举办。


活动内容包括1个主题演绎展和21个样本社区的体验活动。主题演绎展将于新华街道内的上生新所举办,系统介绍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和上海实践、国内外案例。


#2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李  枫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01

起草背景和意义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如果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社区则是构成这个“有机生命体”的一个个“城市细胞”。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社区的功能更加复合化,社区的作用更加凸显,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建设社区生活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的空间单元,激活“城市细胞”,才能让城市更有魅力、更具活力。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社区生活圈在城乡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方面的基础平台作用,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和市民生活方式转变,建设健康安全、便利舒适、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民城市,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上海市等地科研单位和设计团队研究制定了该《指南》。希望通过这个行业标准,指导地方进一步做好社区生活圈相关规划,提高社区生活圈相关内容编制与实施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02

起草过程


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启动了《指南》前期研究编制工作。近两年来,一是总结了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西安、武汉、沈阳等地在城镇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创新和实践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多规合一”优势,借鉴了上海、成都在乡村社区生活圈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经验,坚持城乡统筹,推动乡村振兴;二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征询专家、公众和使用者的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指南》已于6月9日发布,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03

主要内容


《指南》内容包括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正文部分共八章,重点阐述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总体原则、城镇社区生活圈及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指引、差异引导和实施要求等。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价值导向。作为社区生活圈规划工作的技术指引,《指南》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生活圈。


二是覆盖城乡。提出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在配置层级、服务要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规划指引,其中城镇社区生活圈可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乡村社区生活圈可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层级。


三是差异引导。将服务要素分为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和特色引导型等三种类型,并从社区服务、就业引导、住房改善、日常出行、生态休闲、公共安全等六方面提出不同的导向和要求。各地可立足实际,统筹经济能力和资源条件,结合居民需求,评估主要影响因素,细化《指南》的规划技术要求,使社区生活圈规划“因地制宜”“因需制宜”。


四是注重实施。生活圈作为空间单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是实施层面的重要抓手,也是规划体检评估的重要对象。《指南》综合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方法,明确现状评估、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动态监测等工作程序,提出新建地区、城市更新地区和老旧小区等工作重点,鼓励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和社会共建。


#3

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

我们现在说的社区生活圈和过去经常提的居住区、居住小区有什么不同?在规划上有什么新特点?


 

李枫


传统上我们说居住区、居住小区是以人口规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千人指标,一千个人到底要配多少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带有一定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特征,比较强调居住这种单一的功能,对不同社区里不同人口、年龄的不同的需求响应的还不够。


传统“居住区”“居住小区”以人口规模(也就是千人指标)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带有一定计划分配特征,强调居住这一单一功能,对不同社区中不同年龄人口的不同需求响应不够。“社区生活圈”是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通过居住、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不同功能的有机组合,在生活圈这一空间范围内生产生活休闲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体现感知空间的邻里圈、社交圈,是规划设计思路从计划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指南》在以前标准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创新:一是主动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方式。从居住区到社区生活圈,体现了社区的复合功能。工业化时代,城市被当做一个机器,工业区、居住区各个“零件”分开摆放。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在空间上统筹。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将工作、居住、生活、休闲等功能在社区层面相互融合,相当于用“针灸”疗法,激活城市细胞,增加了城市的活力,适应未来城市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相对传统标准,社区生活圈补充了就业引导、住房改善、公共安全等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重点配置社区服务、日常出行和生态休闲等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还提出了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的配置要求。构建社区生活圈,以15分钟为时空尺度,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能就近就地得到满足,在步行便利的范围内可获取,相当于打造一个个“微城市”。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从源头上减少职住不平衡、钟摆式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三是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生活圈。指南既有城市社区生活圈,也包括乡村社区生活圈,针对乡村社区特点探索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要注重社区的多样性、地方特色和社区的成长性,要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居民需求,立足地方实际,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化确定各类生活圈服务要素的内容和指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社区生活圈,分析发展阶段、人口特征、用地条件、环境因素对服务要素内容的影响程度,明确内容和指标的差异化导向。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这次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做了详细指引,下一步我们将如何落实,有什么机制来保障这个指引?


 

李枫


为更好推进《指南》实施,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机制。发挥“多规合一”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的体制优势,实现从自然资源调查到空间规划、土地管理的全链条统一管理,规范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现状评估、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制定等工作程序。现状评估阶段,要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全面评估社区生活圈实际建设情况与服务要素需求;规划方案阶段,针对各类问题明确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策略,完善各类服务要素内容,补足规模缺口;实施行动阶段,形成分阶段建设目标和计划,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建设行动等政策要求,动项目实施。


二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商、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首先是部门协同,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一同组织规划评估和实施行动;其次是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协同做好规划实施,政府负责组织公众参与、需求调查、规划协商等工作,并可以引进投资主体,委托专业公司参与公益性设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


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公众参与,需要广泛征求在地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相关部门、专家等意见,特别是社区居民的意见,积极向公众宣传推广相关成果,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


三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管理,定期评估。鼓励搭建各类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规划众筹平台,运用智慧技术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时监测服务要素的运营情况和需求反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进行管理,定期开展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及实施计划。保持让规划做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维护的全过程。



中国日报记者

像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提出15分钟城市的口号和概念,与我们提出的15分钟生活圈有什么不一样?


 

李枫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确实如您所说,我们也看到,西方一些发达城市,如巴黎、墨尔本等也提出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和做法,强调社区在作为功能基本服务单元、基本生活单元、土地利用混合和功能复合单元的作用。可以说,打造健康、安全、绿色、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体现绿色、低碳、韧性、高品质等价值导向,已成为全球城市的广泛共识。


中国的城市社区有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城市和镇的数量相对偏少,城市人口多,特别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紧缺,中国的邻里文化和西方国家也有所不同。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政府组织宣传发动的能力强,广大市民改善社区环境的意愿强。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城市在社区生活圈建设方面行动较早,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成都、广州、杭州、西安等大中城市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2021年上海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就是希望利用空间艺术季这个平台,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相互交流和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借《指南》的发布和艺术季的互动,总结推广上海等地社区生活圈实践经验,在分享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使我们城乡社区建设更加体现中国的特点,符合中国实际,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城乡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


*本文由“中国城市规划”综合自然资源部、东方网。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上海市委全会通过这份重磅文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周俭:以空间为单元的住区更新机制整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及其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社区建设与社区更新,这是一场关乎你我他获得感、幸福感的会议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