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与实践探索——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及周边区域为例
导读
2021年9月26日下午,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对话成都二“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上,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汪小琦院长应邀作了题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与实践探索——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及周边区域为例》的精彩主旨报告。
本文字数:3633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汪小琦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汪小琦院长认为:环城生态公园及周边区域依托其大尺度、连续贯通的生态本底和充足的城绿融合发展潜力空间,是公园城市的重点呈现区域,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发展史也正是公园城市的探索实践史。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从生态隔离到生态公园,实现了城市从“背园发展”到“拥园发展”,与周边区域形成城园相融的理想城市形态。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背景下,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通过构建“拥园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城园相融共进;统筹生态保护与游憩体验,塑造高品质公园底;创新“公园+”空间组织模式,促进拥园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引领区域价值提升等举措,将公园的多维价值向周边区域辐射,探索形成了城园融合的公园城市新路径。目前,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正加速呈现高品质的绿色生态游憩场景、舒适宜居生活场景、创新活跃产业场景,成为彰显成都公园城市独特魅力的世界名片。
#1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发展历程
环城生态公园前身是2003年城市总规修编在中心城区外围划定的198平方公里“限建区” ,此后随着功能内涵的不断演进,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体现了成都市对这一区域建设管控持续的深化认识和创新创造。
第一阶段:2003-2012年,“198”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区
以城乡统筹一体化思路强化对城郊结合部的建设管控,形成中心城区生态隔离区,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强调的是生态隔离功能。
第二阶段:2012-2017年,环城生态区
颁布实施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编制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通过立法约束和规划引领,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严格开发建设行为监管。
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成都环城生态公园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战略背景下,以“城园相融共生,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为目标导向,统筹生态文明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高标准建设环城生态公园。
#2
规划探索过程中的四大特色与亮点
进入新时期,在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的公园城市内涵特征及规划理念指引下,成都市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围绕环城生态公园赋能周边区域功能提升,开展了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汪小琦院长总结了规划探索过程中的四大特色与亮点。
构建“拥园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城园相融共进
按照公园城市“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理念,围绕环城生态公园优化空间组织模式,形成城绿交融的嵌套式、组群化布局,把城市放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实现从“背园发展”到“拥园发展”。
统筹生态保护与游憩体验,塑造高品质公园底
(1)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强化耕地保护。耕地是环城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创新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小田并大田,统筹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和公园场景营造。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通过既有耕地周边实施建设用地、非耕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复垦复耕,实现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形成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区。同时,以“农为底、景相融”的理念,营造多种新型农业场景,丰富农业景观内涵,提升农田的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
(2)突出全要素生态修复,锚固绿色基底。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强化水生态修复,基于现状河流生态需水量要求,恢复历史水系、新增联通性水系。保护高生态价值林地,识别出环城生态公园内383处高生态价值植被分布区,在避让耕地的基础上适度“补植补造”,提升森林品质。推动提升生物多样性,结合候鸟迁徙特征,在环城生态区东侧和龙泉山共筑候鸟迁徙走廊,在植物搭配上注重为动物筑巢营造空间和种植食源性植物。整体构建为蓝绿交织、开放贯通的生态网络格局。
(3)植入配套服务功能,提升人的休闲游憩体验。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合理利用现状机耕道和宅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500公里绿道,1000余处轻量化、低扰动的文化、体育、旅游、商业配套服务设施,32个主题各异的特色园,连线成片、串珠成链,形成独具魅力的巨型环形公园群落。
创新“公园+”空间组织模式,促进拥园发展
(1)依托环城生态公园,构建“廊道渗透、单元布局”的绿色基底。以环城生态公园作为组织区域蓝绿空间的核心骨架,向两侧延伸条形绿廊,串联主要的滨河公园、城市片区公园、街头绿地等,形成网络化的绿色空间。
(2)弱化城园边界,构建城园互动格局。弱化边界道路阻隔,取消部分规划未建边界道路,打造公交慢行优先道;将商业、公服等公共用地向临绿区域进行调增和转移,促进生态用地的开放共享;公园周边社区落实小街区规制,推广建设无围墙开放式街区。
(3)以EOD+TOD理念优化片区功能布局。鼓励临绿地布局轨道、公交站点,以轨道站点带动周边土地资源的一体化开发,提高综合效益;以环城生态公园绿道系统为枢纽,加强与城区级、社区级的绿道衔接,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路”。
(4)塑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园融合空间形态。强化城市设计,临绿界面宜以社区商业、生活服务等低层公共建筑为主,后排布局多层和高层建筑,并以高层商务塔楼作为背景层,塑造环城生态公园两侧错落通透的建筑形态;突破建筑围合,推动“公园-街道-建筑-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营造品质宜人的开放空间场景。
完善城市功能,引领区域价值提升
(1)以环城生态公园为牵引,培育城市中心体系。以网络化生态格局构筑的高品质城园融合发展空间为重要载体,引导城市重大公共功能在环城生态公园周边差异化统筹分布,形成多个相互关联、融合引领的城市级中心、片区中心。
(2)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统筹布局城市核心功能。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等四大城市定位,梳理落实城市定位所需的文化展示、国际交往、高端消费等城市核心功能,在环城生态公园两侧进行布局, 形成围绕绿色空间的城市活力中心,促进生态用地的开放共享。
(3)系统梳理中心城区公共服务短板,差异化配置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对中心城区重大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进行全面评估,系统梳理各片区人口、产业等基础条件差异和空间承载情况,将中心城区不能满足市民需要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向环城生态公园周边集中,预控土地资源,有序推动建设。
(4)建设面向未来的公园社区。通过“核心共筑”、“绿核引领” 、“多核拥园”三类空间组织模式,整体形成11个城园融合片区和100个未来公园社区。围绕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环城生态公园与周边城市功能构建城园融合单元,以100个未来公园社区为基本发展载体,将这一区域打造为强大而包容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具备生活成本竞争力的理想家园,营造充满活力又富于创造的社区氛围。依托环城生态公园高品质绿色空间的独特性,提炼出开放式、有韧性、人文化、空间美、复合型、高智能、包容性7大未来公园社区特征,并建立控制性指标体系。
#3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建设成效
汪小琦院长介绍,目前成都以“一段公园带动一片开发,先建公园再出地”的模式进行滚动开发,以城市综合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运营平衡管护费用,化解投入产出矛盾,形成了良好的建设运营机制,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成效。
生态维育、耕地保护功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来的拆迁拆违和生态修复,环城生态公园内现状生态用地从2009年87.62平方公里增至123.27平方公里,山水田林湖草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得以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数目逐年增加,其中包括全球仅有500-10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在耕地保护方面,公园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3万亩,并将于2021年底完成剩余2.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4月,位于青龙湖外侧农业区的260亩油菜花田、80亩莲白基地,在供市民游客春游踏青之后,产出了20吨油菜籽与150吨莲白,收获喜人。
公园场景营造初见成效
随着绿道成环成网、特色园区逐步呈现,文、商、旅、体等丰富多样的公园场景正在定义新成都生活方式,让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与高品质公园场景越来越紧密。截至目前,环城生态公园内已贯通492公里锦城绿道,桂溪生态公园、江家艺苑、青龙湖公园等12个特色园已对外开放,已建成350余处文商旅体设施,2021年周末达到24万人次/日,工作日达到9万人次/日。
新经济、新业态方兴未艾
截至目前,环城生态公园已累计对接国际化商家31家,商业类商家312家,农业类商家187家,赛事活动类商家32家,开展“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一带一路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大型文体活动30余场。全力打造适合公园城市建设的新经济、新业态,在极大地丰富市民游客生活和消费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就业。
建设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是一项改革创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重大工程。具有充分发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赋能力量,向世界呈现公园城市独特魅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样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社区等多重战略意义。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新趋势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供稿单位: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国务院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刘玉泉: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成都市公园城市空间治理实践探索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曾九利: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