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怎么治?成都: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公园城市品质
导读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继续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有效规避和化解“大城市病”,成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字数:2659字
阅读时间:8分钟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结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相关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已连续完成三年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在充分利用年度变更调查等空间数据基础上,该市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等时空大数据为补充,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时体检评估,梳理出主要存在的四类“大城市病”,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治理对策。
#1
主要的 “ 大城市病 ”
问题一
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惯性仍然较强
过去十几年,成都一直致力于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但延续多年的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的惯性仍然较强。中心城区人口、功能高度集聚,带来交通拥堵、城市空间品质下降等问题,部分非核心功能亟须疏解。同时,在中心城区外围的二圈层区域,人口和用地也在进一步集聚,但公共服务配套与现有人口数量匹配不足。在该区域,从第六次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净增长387万,约占全市新增量的66%;过去五年,年均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约占全市新增量的68%。至于三圈层郊区县(市),人口、用地增量变化不大,发展能级较低,部分远郊区县与市外毗邻区域相比仍较落后。
问题二
通勤效率和职住平衡有待提升
近些年,成都持续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但目前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耗仍然相对较长。在全国七个超大城市中,成都单程平均通勤距离排名第2,单程通勤耗时排名第4。一方面,由于就业区域与居住区域分布仍不匹配,职住平衡水平有待提升,工作日昼夜人口时空分布差异大,就业空间相对集中;另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尚未成为通勤出行主导,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不足,且轨道通勤非在轨时耗过长。
问题三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人口分布不相匹配
当前,因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中,成都中心城区、二圈层面临公共服务供需压力较大、外围郊区县(市)基础公共服务资源供给过剩而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单中心圈层式拓展模式,使全市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譬如中心城区集中了全市超过50%的三甲医院和省级重点中小学。二圈层作为过去十年全市人口增长最快、新增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速度不够匹配,导致公共服务资源供需压力较大,人均公共服务水平普遍低于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外围郊区县(市)人口总量相对稳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相对缺乏的老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问题四
大气环境污染仍需进一步改善
作为成都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个特色指标,成都市区见雪山次数逐年递增:2018年56次,2019年65次,2020年70次。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9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距离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值还存在差距,特别是中心城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均高于外围区县(市),大气污染现象仍需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盆地自然地理特征带来的大气环境容量约束较强,龙泉山西侧平均风速仅0.94米/秒,静风频率接近40%,通风环境比龙泉山东侧差,不易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
规 划 治 理 对 策
对策一
加快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市域功能体系
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了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指出“新”不是盲目扩张建新城,而是以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产业升级等为主,转变发展方式,体现新发展理念。
成都应立足破解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发挥龙泉山以东区域大气扩散条件好、承载空间大的优势,实施“东进”,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龙泉山东侧布局,实现市域空间结构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同时,优化市域功能体系,实现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差异化发展。
一是做优做强中心城区,聚焦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服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疏解一般制造业、商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等非核心功能,打造具有超大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功能集聚高地。二是做优做强城市新区,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增长极。三是做优做强郊区新城,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保粮稳菜等核心功能,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培育特色功能,发展特色产业。
对策二
推动产城融合布局,构建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体系
成都要加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研究,建立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进行定期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出台公园城市职住平衡规划导则,结合城市有机更新、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综合开发等,合理匹配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增加住宅多元化供给,促进住宅用地出让、住房建设,使之与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相匹配。同时,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构建“轨道+公交+慢行”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体系,推动“三网”融合,优化轨道全链条出行接驳,提升轨道通勤出行的效率。
对策三
全域统筹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升全域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务能级
成都应以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抓手,构建更为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同时,增强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和特色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建议按照规划常住人口上浮20%的需求进行配置),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行全域统筹,布局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10类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及功能性设施,提升全域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务能级,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品质、国际化的公共服务。
此外,要推动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把人文关怀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加快推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和公共空间适老适残化改造。
对策四
科学“引风入城”,提升城市气候舒适性
根据成都高静风频率特征,通过风源空间量化评估构建三级通风廊道,并严格管控通风廊道边界,强化廊道地区用地、产业、建筑管控,让风道系统兼具阻隔污染和促进通风的双重功效,实现“引风入城”,提升城市气候舒适性。同时,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防控,提升大气污染监测监管能力,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其他城乡面源治理。
此外,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共享监测和污染源清单信息,推动区域协同减排。目前,随着《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包括大气污染防控在内的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成都都市圈“1+1+N”的规划建设体系正在逐步构建起来。
本文来源:自然资源部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一图读懂《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汪小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与实践探索——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及周边区域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