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窦文章 周静娴 等 中国城市规划 2022-09-20

导读

近年来,随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空间治理的议题作为治理领域中的关键一环,被推上了新的高度,学界也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152篇空间治理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发文量时间分布、作者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与突现及关键词聚类等分析,阐述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演进。总结出我国学者在空间治理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空间治理理论的梳理与哲学探讨、对国家政策与国家治理层面的研究、对区域与城乡治理的研究和对空间规划及其改革的讨论。通过文献梳理这几个方面并进行综述,发现学界的研究从多视角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且相关研究的数量增长显著,但仍存在缺乏宏观层面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研究方法欠科学性等问题,提出在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治理理论。


本文字数:7644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作者 

窦文章,北京大学

周静娴,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权东计,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间治理;治理;文献综述;CiteSpace


1

引言 


空间治理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的治理,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转向后福特主义社会及应对全球化浪潮时产生了国家治理危机,试图通过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相互合作,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更长远的视角来协调国家的综合发展。治理理念在我国兴起后,依据时代背景与理论的发展,国家治理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并发生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2],可见空间治理在国家顶层设计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此也积极开展了学术研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


现有的空间治理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空间治理”“城市基层治理”等城市层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缺乏更宏观的研究角度与高效科学的分析方法,且未有针对空间治理这一主题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10-2020年1152篇空间治理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的绘制与分析阐述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演进,为空间治理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通过高级检索功能将主题词设定为“空间治理”(精确),文献发表的时间跨度为2010-2020年,包括期刊、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等,剔除书评、外文文献、报纸、会议通知及与空间治理主题无关的文献等,最终得到相关文献1152篇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


选用CiteSpace软件对所选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分析,该软件通过知识图谱展现一个知识领域的发展过程,并将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现的研究前沿标识出来[3]。本研究得到的可视化图谱是将选取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中,对文献进行除重和相关参数的调整后绘制而成。


3

空间治理研究的整体情况


3.1 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


通过Excel对所选文献发行数量进行统计并绘制出时间分布图(图3-1),结合不同时期的背景来看,空间治理相关的文献发行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我国的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


图3-1 2010-2020年我国空间治理文献发行数量


2010-201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较少,仅34篇,发表文献的增长速率缓慢且有所波动;2013-2016年发表数量逐年上升,结合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可知,其对于学界在空间治理的关注度上有明显的助推作用;2017-2018年文献量加速增长,与2017年十九大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再次强调密不可分,学术界的研究热度持续升温;2019年内相关文献发行量处于明显的激增状态,该时期大量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空间治理文献发行,随后的2020年内,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持续增加,除了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热度的持续外,与2019年底发生的新冠疫情也有一定的联系,学者们开始关注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空间治理问题。


3.2 发文作者分析


将CiteSpace的节点类型设为作者,最高文献设为2篇,得到发文作者的共现知识图谱(图3-2)。可以看到作者的共现网络较为零散且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研究者在空间治理领域的研究合作较少,且集中于小规模间的合作。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何子张(8篇),其次依次是樊杰(7篇)、田莉(6篇)、张京祥(6篇)。何子张与其合作的学者以厦门市“多规合一”工作及建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实践经验为例,研究“一张蓝图”的构建方法与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策略等[4],分析厦门市空间治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推进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建议[5],探讨后疫情时代下构建国土空间防疫体系与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6];樊杰及其研究团队基于地理学背景探讨空间组织规律与国土空间规划[7],将空间治理研究与我国时代背景相结合,展望“十九大”后及“十四五”时期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态势与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的重点[8][9]等;田莉研究存量语境下的空间治理,多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城市更新下的城市空间重构、城中村、产权与土地问题等[10][11];张京祥团队主要研究空间治理与城乡规划相关理论[12]、治理现代化下的国土空间规划[13]等。


图3-2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作者分布图


3.3 研究机构分布


将CiteSpace的节点类型设为机构,最高文献设为6篇,得到相关文献所在机构的共现知识图谱(图3-3)。可以发现,文献的发行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地理、建筑、公共管理等研究领域的高校、研究所与设计研究院中。在合作网络关系上,研究机构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其中城市规划研究领域机构之间的合作性最强,合作范围涉及到高校、规划学会、设计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机构,此外,发文量较大的研究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更为密切。研究机构的分布反映了当前我国对于空间治理研究的关注度较高、合作紧密,但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少、具有集中性,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有待进一步交流合作。


图3-3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机构分布图


4

空间治理研究的热点与演进


通过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的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分析,反映出2010-2020年间我国空间治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热点话题(表1)。其中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空间治理(254次),其次依次是国土空间规划(78次)、空间规划(57次)、城市治理(52次)等;在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方面,空间治理的中心性最强(0.29),说明空间治理研究与其他关键词联系最为密切,体现了研究的重要关键词与重点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空间治理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城市与社区基层治理、空间正义视角下的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热点的发展,利用Timezone View功能进行关键词共现的时区分布可视化分析,结合Burst Terms功能进行突现词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的时区图(图4-1)及关键词突现图(图4-2)。时区图从时间维度上展现知识演进,体现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3],关键词的大小表示其在该年度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频次,相互之间连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关联性的大小。关键词突现度反映一段时间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领域[14]反映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的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助于分析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并预测发展趋势。


表1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热点关键词表

图4-1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热点的时区图


通过时区图的分析发现,中心性最强的热点关键词“空间治理”在2010年就已经出现,并在随后的十年内与其他热点关键词密切关联,随着相关文献发文量的增长,研究热点也逐渐增多,2011-2013年间热点关键词集中在城市治理、公共空间、城镇化等较为宏观的层面,且与国家层面结合,出现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等词汇;2014-2015年研究热点聚焦于城市社区等微观层面,与之相关的社区治理、空间正义等问题成为研究的主流;2016-2017年的研究热点从微观层面的城市更新到宏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均有涉及,该时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等研究热度较高,开始重视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等议题;2018年后,国土空间规划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并出现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新的热点词汇。10年间研究热点的转变过程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于空间治理的研究视角从宏观层面逐渐走向微观层面,研究内容更加多元与深入,与我国时事政策紧密结合的特点。


通过热点关键词突现图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突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2010年突现的关键词是土地发展权,其突现得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2013-2016年出现公共治理、空间分异和城镇化;2016-2018年多规合一、城市空间和空间规划突现,研究热度持续的时间较短;2019年后突现的关键词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其研究热度有延续的趋势,是当前空间治理研究的前沿主题,其中国土空间规划的突现强度最大,说明这一时段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视程度非常高。


图4-2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图


5

空间治理研究的聚类图谱分析


CiteSpace的聚类视图(Cluster)反映聚类的结构特征,体现关键节点及重要连接[3]。利用寻径(pathfinder)聚类方式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生成知识图谱(图5-1)并将聚类号靠前的十个聚类及其相关参数绘制成聚类表(表2)。其中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反映了网络结构和聚类的合理性,一般Q值>0.3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S值>0.7的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3],因此本研究得到的聚类结构与效果是高效率且令人信服的。相关信息表明我国空间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多、研究范围较广,热点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主要集中在对空间治理理论的梳理与哲学探讨、国家政策与国家治理层面的研究、区域与城乡治理的研究、空间规划及其改革的讨论等方面,且研究内容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下文将2010-2020年空间治理领域的研究内容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并进行文献综述。


图5-1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2 2010-2020年空间治理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表


5.1 空间治理理论的梳理与哲学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空间治理理论的梳理与哲学探讨主要从空间治理的兴起背景、内涵及外延、治理模式研究等方面展开。


空间治理的兴起背景源于西方为应对全球化竞争等问题产生的国家危机[12],在政府改革及新公共管理运动下推动了治理理论的形成[15];其在国内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回应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空间发展的困境,学界的研究主要从地理学与城市的空间规划、空间社会学理论、社会治理的空间三个理论研究视角展开[16]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概念的内涵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定义。刘卫东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将其定义为通过资源配置实现国土空间有效、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17];朱晓庆从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反思我国空间治理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18];陈易从城乡区域关系中理解空间治理是对城乡区域空间资源的协调过程[19]。空间治理的外延研究多从空间正义视角研究城市、乡村或社区等中微观层面的问题[20]


空间治理模式的研究围绕不同利益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利益关系、治理手段等方面展开,不同国家的空间治理模式都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协作的结果[21],我国空间治理的创新点就在于对这三种治理模式和相应治理工具的综合运用[22]


5.2 国家政策与国家治理层面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3],自“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在国家政策与国家治理层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周平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地理空间角度提出国家是政治地理的空间单位,而国家治理是在国家范围内运用权利调动和资源配置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24];秦德君将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上的重要举措归纳为12个方面阐述其创新性与突破性[25];茹婧等从福柯对西方国家治理历史的梳理来理解我国国家治理的实践历程,强调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26]


5.3 区域与城乡治理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地域空间层面上的空间治理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均有涉及,主要在区域治理、城乡治理和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城市群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与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议题,其本质是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协调与再分配的过程[27],在针对区域间治理内容的研究,学者们对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治理问题与方法进行讨论[28][29];城乡治理问题的研究多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结合,从城市“管理”到“治理”的演化体现了由“整合”向“共治”思维的转变[3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变,存量的盘活是资源合理配置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31];城镇化发展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当前学术界对社区治理的研究往往围绕社区治理模式与公众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空间分异、封闭与开放社区的讨论以及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区治理该如何应对的问题等[32][33]


5.4 空间规划及其改革的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开展、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并监督实施等,国土空间规划逐渐成为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和公共政策,是各级政府、市场、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在空间维度上权益关系博弈的平台,引发学术界对空间规划改革过程及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历经由“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探索过程。自2014年出台的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通知以来,全国开始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多规”冲突不仅仅是规划图纸上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政出多门、法律缺位、协调机制空缺等问题,“多规合一”的本质就是针对我国空间治理过于“分治”的局面进行改革探索,实现“合治”的目标[34],但多年来全国开展的大批自下而上的多规合一试点项目实施效果有限,本质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多规合一仅改善了规划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而对其功能性问题却无计可施[35]。2018年实施的国家部委机构改革则是改善空间规划问题的一次重大转折,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将多部门的职能在机构中进行协调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一张蓝图”实现了空间规划系统与功能的整合。通过高水平的空间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36],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变革与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13]。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初见成效,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把握城乡发展规律,提供解决空间规划问题的“中国方案”等,将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实施的主要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的现代化。


6

研究反思与展望


通过梳理2010-2020年空间治理的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学界的研究从多视角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空间治理进行研究,且相关研究的数量增长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研究热点与前沿方面,有关城乡微观层面的治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研究较多,是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的趋势,但缺乏更宏观的层面将空间治理运用到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研究。在空间治理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多从实践层面的分析出发,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少有对空间治理理论本身的研究,或是对我国迄今为止的治理模式进行阶段性总结,而缺少对空间治理置于我国新时代大背景下融合机制的思考;且与治理理论存在概念边界的模糊,很难落实到“空间”层面。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学者多以质性研究为主,以实际项目经验或国外经验的总结为依托,而运用量化研究的文献较少,导致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的说服力,需要进一步结合当下5G新时代的新兴技术,提高空间治理研究的科学性。


空间之于治理过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7],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途径。在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的空间治理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学者、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并推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理论层面将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融合,促进系统性的空间治理研究;在实践层面多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构建高效科学与多元化的研究体系。同时,学者在空间治理研究的关注点应从微观层面的研究向宏观层面转变,跳脱出西方传统的理论范式。当前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的研究更应结合我国国情,融入到时代的新征程中,思考空间治理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与福祉等新议题,创造性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13-11-16.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

[3]  陈悦, 陈超美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02): 242-253.

[4]  何子张等. 全域空间现状一张图的构建与运用研究——厦门总体规划改革的实践与思考[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8.

[5]  何子张等. 以“多规合一”构建空间治理体系的厦门实践[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8.

[6]  何子张, 刘旸. 韧性城市视角下国土空间防疫体系构建的规划策略[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2): 15-18.

[7]  樊杰, 王亚飞, 梁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37-2454.

[8]  樊杰. 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十九大”后的新态势[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4): 396-404.

[9]  樊杰. 我国“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与区域经济布局[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7): 796-805.

[10] 郭旭, 田莉. “自上而下”还是“多元合作”:存量建设用地改造的空间治理模式比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1): 66-72.

[11] 田莉等. 城市更新困局下的实施模式转型:基于空间治理的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 2020(3): 41-47.

[12] 张京祥, 陈浩. 空间治理: 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 城市规划, 2014, 38(11): 9-15.

[13] 张京祥, 夏天慈. 治理现代化目标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变迁与重构[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0): 2040-2050.

[14] 秦晓楠等.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 的计量分析 [J]. 生态学报 , 2014, 34(13): 3693-3703.

[15] 盛广耀. 城市治理研究评述[J]. 城市问题, 2012(10): 81-86.

[16] 黄成亮. 近代中国国家空间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兼论新时代背景下空间治理均衡机制的创新[J]. 兰州学刊, 2020(7): 149-157.

[17] 刘卫东: 经济地理学与空间治理[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109-1116.

[18] 朱晓庆. 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空间治理的启示[J]. 社科纵横, 2017, 32(4): 76-81.

[19] 陈易. 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 机制与模式[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6.

[20] 张玉, 朱博宇. 论空间正义形成中的城乡社区治理路径[J]. 社会科学, 2018(5): 13-20.

[21] 宋道雷. 社会治理的“中间领域”: 以社会组织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 2020(6): 58-70.

[22] 孙志建. 悖论性、议题张力与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创新谱系[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2): 12-24,126.

[23]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4] 周平. 国家治理的政治地理空间维度[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1): 88-96.

[25] 秦德君.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创新的结构、逻辑与空间[J]. 理论与改革, 2019(5): 23-35.

[26] 茹婧, 杨发祥. 迈向空间正义的国家治理: 基于福柯治理理论的谱系学分析[J]. 探索, 2015(5): 61-65.

[27] 周俊等. 城镇密集区跨县域协同发展的浙江实践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20, 44(S1): 19-25.

[28] 马海涛. 基于空间管治理念的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策略[J]. 发展研究. 2019(7): 4-11.

[29] 肖建华. 省际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治理的空间逻辑[J]. 探索, 2020(5): 41-51.

[30] 郝雅立. 从“整合”走向“共治”的城市治理研究:理论论题、实践问题与演进向路[J].行政科学论坛. 2017(7): 17-22.

[31] 吴燕等. 迈向城市品质时代——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语境下的上海城市有机更新[J]. 城乡规划,2020(5): 73-81.

[32] 杨桓. 社会空间视域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创新——以成都市犀和社区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2): 117-123.

[33] 黎洋佟等. 健康城市理念下社区建成空间环境研究与治理——由某农贸市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规划思考[J]. 规划师, 2020, 36(6): 107-111.

[34] 桑劲, 董金柱. “多规合一”导向的空间治理制度演进——理论、观察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18, 42(4): 18-23.

[35] 庄少勤. 新时代的空间规划逻辑[J]. 中国土地, 2019(1): 4-8.

[36] 杨保军等.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4): 16-23.

[37] 王海荣.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9.


 *本文为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治理规划 | 周岚、丁志刚:新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策略思考—— 兼议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变革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徐辉:新时代的都市圈及超特大城市空间治理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伍江:城市空间治理的四大关注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