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青年论坛精彩回顾

导读

12月11日上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之青年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文字数:5238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12月10-11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聚焦“迈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新征程”。11日上午,青年论坛邀请了7位在名城保护领域深入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的青年学者专家和3位点评专家,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和交流。


山地历史城镇的景观基因与精神气韵

 

肖竞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报告分享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系统性研究思考。立足当前城市历史城镇保护从“资源管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转向,针对当前历史城镇形态保护“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现实问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与精神气韵的保护传承。分别从山地历史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组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格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介绍了山地历史城镇的景观和气韵;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延续与精神气韵传承的关联性保护措施,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色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参考。


老城更新的价值逻辑重构

 

徐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规划师


报告介绍了“城市更新”在广州、深圳、上海等一些特大城市已经持续开展的特征,由于缺乏对老城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导致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忆随着更新的步伐消失。


2021年是城市更新全面启动的一年,同时,随着两办文件、十四五规划、在实施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等文件的出台,城市更新工作的内涵逐渐明晰,更加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关注设施短板的补足、更关注城市品质的提升,从过去的单一经济价值导向,转变为文化、社会、经济三重价值导向。


报告同时提出,作为规划师面对城市更新工作的一些思考。第一,要做好伴随式更新服务的准备。因为,老城更新一定会面临较长的工作周期;第二,要做好跨圈学习与合作的准备。要接施工方、策划公司,对接运营主体,了解项目推进的各方需求;第三,要做好转变身份角色的准备。从规划师的角色向“项目总”转变。


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信息技术探索与应用

 

张弓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报告介绍了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并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推出的名城数字孪生平台。基于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的新时代聚落文化遗产保护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对多年来清华团队遗产保护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从“调查、分析、规划管理”三个层次,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同衡领衔的信息技术探索应用的五个案例。包括调查层次的“英招”聚落文化遗产信息采集平台,分析层次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辅助下传统聚落识别、建筑风貌评估技术,规划管理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智慧决策平台、及福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报告提出要在“调查、分析、规划管理”三个层次统一底层数据底板,重视海量、高质量相关数据的结构化积累、挖掘,优化、再造聚落文化遗产全生命周期保护、管理流程,通过适用、经济、高效的信息化工具研发与应用,为新时代聚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江南古镇历史性产业空间的特征与演变——以丝绸业古镇为例

 

陈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历史性产业空间”的概念,分别使用空间生产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来解构和分析“历史性产业空间”的特征及演变,并以江南水乡古镇中产业关系最复杂、保存相对最完整的丝绸产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经研究后发现,一方面,丝绸业古镇“历史性产业空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征;另一方面,丝绸业古镇“历史性产业空间”的演变总体上沿着“空间表征——空间实践——表征空间——空间表征”的方向螺旋式进行,在不同时期均体现出“报酬递增”机制,通过四次“反应”效果和三次“自我强化”效果,最终实现产业和城镇的现代化转型。基于此得出历史性产业空间的保护策略,首先,强调系统保护以彰显空间特色,即加强三元空间的整体保护、加强不同类型空间的保护、加强不同时期空间的保护;其次,活态保护以促进产业活化,如保护表征空间,通过“文化赋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建立政府、企业、大众的多方合作机制。


广州城市边际带的形态演变及价值研究

 

何思亮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将城市边迹带理论实际应用到城市研究中,选取2017年规划定的主城区范围来探究广州城市边迹带的形态演变及价值。城市边迹带是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曾经的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圈层性嵌入城市结构所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迹留地带,具有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双重意义。报告首先结合城市政治、经济以及重大的社会变革划分划分出广州城市边迹带的五个形态时期,分析了四重边迹带的形态特征与演变动因,重点关注了工业发展、自然地形与规划导向等影响因素,最后绘制了广州六个大型的成片边迹带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从新的层面解读了广州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生长和演变的过程,为城市景观的评估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权威与市井的交织——明代南京的道教宫观与南京城

 

谢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报告通过对明代南京道教宫观专志——《金陵玄观志》的考察,以及对地方志、文人笔记等历史文献的综合阅读,梳理了明代南京道教宫观的修建与毁废、分布与选址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报告首先从明初期、明中期、明晚期三个时期对道观的修建与毁废进行分析;再从城市结构、水陆交通、信仰差异三个影响因素,分析明代道观的分布与选址;最后从权威、山水、坊巷、市井四个方面讨论宫观与城市的关系。


总结得出,南京作为明初的国家都城及迁都后的留都,政治制度、宗教政策对其道观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体系建立、地理分布还是建筑布局都与皇权密切相关。同时,明代南京道观建设本身也和明清道教发展趋势一样,呈现逐渐世俗化的特征,地方、世俗力量的渗入也影响着南京道观的整体格局。报告为解读南京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可能性,也为之后的城市更新工作做一个更好的基础。


被遗忘的南海子

 

张龙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教授


报告以北京南海子为例,对南海子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南海子(南苑)位于北京城南,这一区域从辽金至明清一直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与生态屏障,承担着城市水利、生态涵养、物质资料生产、军事操演、园居理政等综合功能。


报告首先通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上林赋》创作的《子虚上林图》,以及北京永定河冲积扇所形成的潜水溢出带,揭示了从先秦至清城、苑结合的生态经营传统。其次,回顾了辽金元明清五朝南海子(南苑)经营的历史,指出了南海子辽金御道遗存、建春宫的位置、晾鹰台的修筑时间、南海子角门数量、以及南海子内多处建设关帝庙的原因等长期悬而未决的话题和未曾关注的细节。进而指出了南海子在其从辽至清的发展过程成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天地参”的生态观、“礼乐复合”的社会观、“多元一体”的民族观,“以民为本”的民生观等共同文化意识。深化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要素认知,彰显了南海子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专家点评


 

沈  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沈旸点评指出,上半场报告信息量很大,三位报告人的报告内容都偏向宏观层次。肖竞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山地城市形态基因形成的因素,让我们意识到在对城市聚落的研究中长期观察物质形态和人类需求之间的能动关系的重要性;徐萌针对老城更新的价值体系研究,特别是提出政府部门的对接层面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常见且富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我们反思是否真正“读懂”城市更新的目的;而张弓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平台在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方面的建设性作用,而这种作用恰恰需要推广,并且将每个聚落调查的方式方法形成合力,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去进行互动。


下半场四位的报告,体现了当下对于城市保护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缺乏对于城镇聚落的研究。张龙对南海子深入细致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典范;陈悦的报告中,江南地区的水乡很重要的就是经济链,产业空间的布局带动江南水乡的发展,相信未来关于城镇聚落的研究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深入;何思亮以及陈悦的报告里面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思考:当大家运用如空间生态理论、边迹带的理论此类方法认知时,同时需要结合我国的城镇形成的最底层的逻辑和机制;谢冰的报告中最重要的是权威与市井交织中,有对城市结构性的影响,以及权威融入到市井后对市井形态的影响。


 

张  杰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杰在点评中指出,上半场的报告体现出报告人对文化遗产具有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对遗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研究非常深入执着,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其中,肖竞结合重庆山地历史城镇的景观基因,通过大量的案例,揭示了山地城镇的精神气韵。而徐萌的报告敢于直面遗产保护中的经济问题,在遗产保护研究中引入了经济学、政治学的相关内容,探讨了老城更新的价值逻辑,特别是将“租差”“资本”“政策”等引入更新与保护中,拓展了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启发规划师研究和制定相关规划时,应具备关注城市经济问题的视野和高度;张弓的报告体现了遗产保护的工具理性,将前沿技术手段,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运用到聚落文化遗产的调研、价值评估,及其保护管理之中,理性探究聚落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等问题。


下半场三位博士生的报告里可以看出青年学者对文化遗产的启蒙或者再启蒙,将遗产保护进行了哲学的思辨,从生产空间、路径依赖、城市边迹带等视角,探讨了江南古镇历史性产业空间、广州城市边迹带及其明代南京道教宫馆的时空演变规律,三位博士报告和张龙压轴的报告,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能力建构出东方大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有能力用新的哲学思考方式去解释东方的遗产,展示遗产保护的新方法。相信新方法在新哲学的思考和理论的支撑之下,遗产保护会迈向新的征程。


 

孙永生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孙永生在点评中指出,上半场中肖竞谈到的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抓住了当下历史城镇连片更新、微更新等项目的要点和难点——即各类保护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徐萌的报告从对多个城市的长期观察中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新实施路径,其中“以时间换空间”的理念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渐进式更新模式推动历史地区更新”,极具启发意义,在新时期从规划设计到实施的路径方面给规划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弓的报告侧重技术手段,信息平台的搭建提高了文化遗产普查调研的工作效率,并可以与遗产管理和评审同步进行,也有助于优化规划审批和管理流程。


下半场,陈悦的研究给当前历史村镇的连片保护非常好的启发;何思亮对广州边迹带的研究对中心城区“翠环”的打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谢冰研究城市与宗教空间的关系,从城市尺度着眼点,重点在宗教建筑的朝向、布局等方面,对城市山水特色塑造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最后,张龙的报告对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对已经灭失的历史空间,如何借助新技术,让没有城市规划或者历史文化背景的人能够体会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这对我们未来的保护工作也是一个挑战。


青年论坛总结


 

赵中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中枢副主任委员在发言中表示三个致敬,首先向基础研究致敬,向高校老师们的辛苦劳动致谢,今天的报告人有很多是博士,他们在高校积累了理论和科学技术以及逻辑思维,不管是国外理论还是传统的理论,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学习和讲解;其次是向实践致敬,规划师的论文是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主要写在我们的城乡建成区的环境中,有很多实例尽管是从历史上发掘出来的,但仍让我们有切身之感。第三要向思考者致敬,本次青年论坛的七位汇报人的成果都凝聚着汇报人的深入思考,希望这种创新、踏实的学风和实践精神能为迈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新征程增砖添瓦,也希望名城学术委员会给青年们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称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鞠德东秘书长提出,本次年会凸显了规划领域的传承精神,从老专家对40年名城保护的总结,到青年学者和学子们的崭新探索,加强与其他专业合作,扩展和聚焦更多的主题线索进行研究,坚持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推出结合起来,这正是学委会所坚持和希望的。最后,名城学委会将在近期以及明年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名城40周年主题的线上活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期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张  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会议最后,张兵主任委员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邀请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下一届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期望年轻人有足够的自信在新领域里面多做更多尝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名城学委会也要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不断累积历史保护经验。张兵主任委员指出,2024年将是名城学委会组建成立为一个学术组织的40周年,期待大家对学委会后续活动组织提出更多建议。



12月17日(周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新时期古部保护专承的创新路径”2022西安论坛,线上直播,欢迎关注!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会议预告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西安论坛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