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首都通勤圈职住与通勤特征演变规律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ityif Author 曹士强 郑猛 张宇
导读
自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经了宏观战略规划-区域协同规划-重点任务推进等多阶段。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课题应用多源大数据,围绕首都通勤圈形成职住特征分析、交通特征分析、发展研判与实施评估等专篇,以支撑区域产业体系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实施时序安排、首都通勤圈区域体检评估等后续工作,进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建议与措施。本文将主要介绍首都通勤圈的职住特征、通勤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本文字数:3027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作者 | 曹士强 郑猛 张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会议、规划与文件脉络示意图
01
研究范围
本文在考虑到区位特征、通勤行为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划定本次首都通勤圈的研究范围,具体包括北京市辖各区、河北廊坊三河市、河北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廊坊香河县、天津武清区、河北廊坊广阳区、河北廊坊安次区、河北廊坊永清县、河北廊坊固安县与河北保定涿州市。
图 2 研究范围示意图
02
职住特征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应用2019年多源大数据进行通勤圈的职住特征和通勤行为截面研究。
1、北京市五环以内常住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
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其中,北京市五环以内与周边各区的新城地区,三河市、香河县与广阳区的城区范围常住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图 3 首都通勤圈常住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2、北京市四环内及各重点功能区的岗位聚集态势明显
相对于常住人口密度,岗位密度分布更加集聚,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四环以内,国贸、金融街、望京、中关村、亦庄等重点功能区,燕郊地区以及广阳城区。
图 4 首都通勤圈工作岗位密度分布示意图
3、职住比不平衡是首都通勤圈形成的基础条件
运用职住比评价区域就业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平衡状态。
整体上,大部分区县处于职住比基本平衡状态,即职住比为0.4-0.6。其中,核心区、海淀区、朝阳区与石景山区的职住比大于0.6,即劳动力明显不足;而武清区与涿州市的职住比小于0.4,即劳动力相对过剩。区域内不同区位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促进了跨区通勤行为的产生,也为首都通勤圈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图 5 行政单元下职住比分布特征示意图
进一步细分城市空间单元,呈现出如下特征:
城市北部地区的职住比明显高于城市南部地区,即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城市北部地区;
环京周边地区普遍处于就业人口多于就业岗位的情况,即存在进京就业的需求。
图 6 交通小区下职住比分布特征示意图
03
通勤特征
1、北京市域内跨区通勤整体呈现向心特征
基于通勤分布,跨区通勤行为具有明显的向心特征。除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大兴区外,多点新城与生态涵养区各区间的通勤联系均较弱。
图 7 2019年通勤圈跨区通勤分布示意图
2、通勤圈跨界通勤的方向不均衡性明显,三河市是跨界通勤主要发生地
跨界通勤中,进京通勤比例约为3/4,与出京通勤行为存在较强的方向不均衡性。
整体上,与三河市相关的跨界通勤行为最多,占比约为40%。其中,进京通勤人群的居住地以三河市为主,占比约为44%,其次为固安县、涿州市、广阳区与安次区、香河县;工作地以朝阳区为主,占比约为31%,其次为通州区和大兴区。
a.居住地
b.工作地
图 8 2019年进京就业人群居住地与工作地占比示意图
出京通勤人群的居住地以通州区、朝阳区及大兴区为主,占比分别为20%左右;工作地以三河市、广阳区与安次区为主,占比分别约为28%与20%。相对于进京通勤行为,出京通勤人群的居住地与工作地分布相对均衡。
a.居住地
b.工作地
图 9 2019年出京就业人群居住地与工作地占比示意图
3、接壤地区、四环内及交通廊道沿线是跨界进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工作地
将交通小区尺度下各交通小区进京通勤人数占进京通勤总量的比值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筛选出累计占比达75%的所有交通小区,绘制工作地分布图。研究表明,进京就业人群的工作地主要位于环京接壤地区、四环内地区及交通廊道沿线地区。
图 10 2019年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累计占比75%)示意图
进一步,基于各交通小区进京通勤人数占比分布,进京就业人群的工作地集中分布于国贸地区与环京接壤地区。
图 11 2019年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占比)示意图
4、接壤地区是跨界出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居住地
相对于进京就业人群的工作地分布而言,出京就业人群的居住地更加集中,主要位于环京接壤地区。
图 12 2019年出京就业人群居住地分布(占比)示意图
5、环京地区跨界通勤分布方向不一、形态各异
针对环京地区逐一研究跨界通勤特征,各县市在工作地分布的方向与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以三河市及固安县为例,三河市跨界通勤目的地主要为与通州区、顺义区接壤地区、国贸地区及二者连线地区、望京地区,具有类“∞”分布特征;而固安县进京就业人群的工作地则主要位于接壤地区与南二环地区之间,整体呈扇形分布。
a.三河市
b.固安县
图 13 2019年三河市与固安县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占比)示意图
6、环京地区职住一体化趋势明显
通过对跨界通勤人群居住地与工作地的分布研究,进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居住地是出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工作地,同时进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工作地也是出京就业人群的主要居住地。进一步表明,环京地区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
表 1 跨界通勤人群主要居住地与工作地一览表(按占比由大到小排序)
04
通勤演变特征
运用大数据,研究2017年至2021年跨界通勤行为演变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跨界通勤特征总体平稳,且具有如下演变规律。
1、疫情影响下,类“~”形的跨界通勤总量特征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2017年以来跨界通勤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受2020年相关跨界疫情防控政策影响,跨界通勤总量出现大幅下降后,随疫情平稳缓慢回弹,整体呈现类“~”形特征。2021年跨界通勤总量略高于2017年。
图 14 2017-2021年通勤总量示意图
2、接壤地区的跨界通勤往来持续增强
随着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等区县的产业发展,在距离优势的作用下,逐步与环京地区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了跨界通勤人群在新城地区部分截流的效果。
图 15 2017-2021年进京就业人群主要工作地占比与增长趋势示意图
同时,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大兴区出京就业人群占比显著增长,核心区出京就业人群占比也有所提升。
图 16 2017-2021年出京就业人群主要居住地占比与增长趋势示意图
3、外围重点功能区的跨界通勤吸引力逐步形成
基于2017年至2021年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的演变规律研究,通州运河商务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平谷马坊物流基地、亦庄新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外围重点功能区对跨界通勤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形成。如2017年至2021年,广阳区与安次区进京就业人群前往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与亦庄新城的跨界通勤比例分别增长约4%与6%。
图 17 2017-2021年广阳与安次区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占比)示意图
4、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的集聚度稳步提升
应用累计占比(75%)研究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特征,2017年至2021年间工作地分布呈现更加集聚的态势,其分布的交通小区数量整体下降。
图 18 2017-2021年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累计占比75%)示意图
图 19 2017-2021年进京就业人群工作地分布数量变化(累计占比75%)示意图
05
工作展望
课题组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探究其对跨界职住、通勤行为和演变规律的影响,为首都通勤圈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协同方式提供参考。
文章说明:依托《北京通勤圈出行特征与交通模型研究》课题撰写本文,所应用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规划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BDR LAB),微观区域特征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特别感谢:感谢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院领导、相关处所领导、同事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感谢本文撰写过程中,魏贺、李爽、王蓓等领导同事提供的宝贵修改意见。
本文来源:cityif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批,一图读懂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大城市病”治理的北京“药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多元视角导向下北京老旧小区宜居性评价研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