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张锦秋院士馆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陕西省科协共同推荐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院士馆成功入选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张锦秋院士馆是规划领域首次推荐入选的项目。


本文字数:147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5月30日,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上,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在147个入选基地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陕西省科协共同推荐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院士馆成功入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2023年4月6日,中国科协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工作的通知》。


作为科学家共同体,学会积极响应《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努力发掘和利用规划领域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主动服务规划科技工作者个人或团队,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组织遴选、推荐了展示、宣传为规划领域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规划科技工作者个人或团队先进事迹,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助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


张锦秋院士馆序厅


张锦秋院士馆荣誉墙


张锦秋院士馆基本陈列区


张锦秋院士馆基本陈列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模型


西安国家版本馆建筑模型


张锦秋先生手绘手稿展墙


张锦秋院士馆开幕现场


张锦秋院士馆开幕现场


张锦秋院士馆是规划领域首次推荐入选的项目。张锦秋院士是全国著名的建筑师,凭借着对祖国的赤诚、民族文化的挚爱,对科学与艺术的执著追求,在继承与创新方面不懈探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和而不同”的建筑观、“和谐建筑”的创作观,并努力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理念。


张锦秋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她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图书馆设计,主持西安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国家版本馆等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出版了《从传统走向未来》《天人古今》等学术著作。先后获得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梁思成建筑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和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她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国际编号为210232号的小行星。


张锦秋院士1991年起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99年起历任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四、五届理事会特邀理事。鉴于她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巨大贡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22年决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的荣誉称号。


张锦秋院士馆通过对张锦秋院士规划和建筑作品的解读,全方位的展示她不断实践着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的职业生涯。张锦秋院士馆于2023年4月6日落成开幕,建筑面积599.17平方米,馆内设基本陈列区及影音室,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展陈手段来诠释张锦秋先生的建筑人生以及以她为代表的具有鲜明文化气质的新时期科学家精神。馆内基本陈列区展示了张锦秋先生建筑生涯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每组作品均以建筑模型、图文、AR互动等形式展出。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推荐人社部中国科协等授予王凯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学会跻身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方阵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学会开展遴选推荐中国科协“领航计划”人才工作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人 | 规划科技工作者首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