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动态 |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首届中规院、北规院、清华同衡三院学术交流会圆满举办

导读

6月3日,首届三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术交流会圆满召开,会议主题聚焦“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本文字数:17269字

阅读时间:52分钟

 


与会嘉宾合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新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落实好党和国家赋予城市工作的新使命新责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6月3日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了首届三院学术交流会。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会议围绕主题从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创新引领、生态赋能、文化复兴等不同侧面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更好地发挥规划设计咨询机构的学术前沿作用。




1

6月3日  上午场


 

主持郑德高

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在主持中指出,本届三院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第一,人民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第二,从建设“有没有”到建设“好不好”,“好不好”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规划、建设、治理的方法手段不断完善提升,要匹配好、适应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三,我们三院的学术、业务各有所长,需要加强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经验互鉴,为规划、建设、治理提供更好的产品。




致    辞




 

王  凯

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凯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这是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城市工作的总要求,本次会议主题是“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希望通过交流推动理念、方法、实践的不断创新。三院学术交流会的形式非常好,“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相互借鉴和启发,让我们共同拓宽眼界、加深认识、勇担责任。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的规划工作越来越务实,需要我们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城市更新行动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召开这次会议非常有意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学术报告




 

范嗣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副院长


《城市更新行动和烟台试点实践》


1、工作背景与进展介绍


城市更新行动提出的背景主要在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的形势有新的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提出,中规院伴随了长期、充足的准备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支撑,包括课题研究、试点谋划、持续跟踪等。近一年多来,结合试点城市跟踪,也对各地工作推进你、典型经验做法、存在的困难挑战等进行了梳理总结。结合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将来持续探索的方向主要在于构建面向存量时代的技术方法体系、更新实施模式、法规制度保障等。


2、烟台试点实践与探索


烟台是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近2年来结合试点要求烟台重点在城市更新技术方法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同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在实施模式、机制保障方面有一些思考。


烟台的技术工作基于“国土空间是底盘,城市体检是基础,更新规划总统筹,城市设计提品质,实施方案抓落实”这样的逻辑方法,结合城市实际突出 “市级统筹-区级落实、老城更新-新区建设、城市更新-城市设计”三个联动关系。在不同空间尺度层面更新规划的工作思路和要点如下:


市级层面更新规划重点在于统筹协调、项目生成、政策支撑,构建由底账梳理、体检评估、问题研判到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机制保障这样的思路策略。


以芝罘区为代表的区级层面更新规划强调区级主体、责任落实、项目落地,从城市体检到城市更新,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上下互动生成项目,同时基于项目库推动地方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街区/单元层面的更新规划更加聚焦实施、强化设计引领,通过向善街街区、啤酒厂片区的更新研究为例,介绍中微观层面更新规划研究的逻辑思路。




最后,结合试点工作以来市区各级更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依然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反思。



3、思考总结


最后,结合实践总结了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内涵定义和方法路径。城市更新要以城市整体为对象,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城市体检评估为基础,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中心,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运用城市设计进行全过程和系统性统领,统筹规划、建设、治理。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进而建设、治理一个宜居、韧性、智慧的好城市。


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运维为关键,技术工作中需要统筹考虑“方案设计+模式设计+政策设计”,存量更新、弹性需求为主的形式下,通过政策创新,打通瓶颈制约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


专家点评


 

何  芩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是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中首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在这一轮城市更新行动中,有三点体会。


第一,建立市级主策、区级主责的更新工作机制,这是更新工作有序推进的基本保障。通过市委、城工委所属的城市更新专项小组统筹推进、相关专班协同落实的模式,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资金支持,并督促实施统筹;同时市区各级部门主动向前一步,从管理监督向服务推动转变。


第二,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的保障。2018年至今,北京已出台更新政策40余项,打破审批流程办理瓶颈,鼓励多方参与资金财税支持,以北京城市更新条例为核心,针对各类更新对象积极谋划分类管控政策,同步推进规划、土地、金融、财税、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及标准规范。


第三,城市更新可细分为保护性、功能性、社会性、保障性以及统筹性等几种模式。2021年至今形成两批共158个更新的示范项目,聚焦历史遗产与风貌保护、非首都功能疏解、治理大城市病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以减量提质为核心,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更新实践模式。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更新活动既要遵循普遍规律,更要遵循首都发展的要求。下一步将继续打通规划到实施的全链条,也希望三院携手、多方参与。



 

潘  芳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与大家交流一下城市更新行动的任务和难点。


第一,以人为本。城市更新不同于以往的增量规划,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规划。需要从以往的上帝视角转向深入到社区、从人的需求出发,因此,规划师要具备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更新项目的前期策划要考虑市场运营,与使用者需求挂钩。


第二,多元治理。城市更新行动在政府引领的同时要引进社会资本,政府要发挥培育、支持运营主体和企业的作用,这依赖于制度保障的精细化程度。


第三,规划赋能。专家和责任规划师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规划师需要下沉到社区,给予街道、居民、企业等技术层面的支持。要推进制度重构、加快政策供给、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分类施策。



 

刘继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一,城市更新的本质不仅是规划建设行为,更是一系列治理的活动。实现合作治理需要破解集体行动的困境。城市更新的不同层次,涉及的政策、技术、实施、运营等主体差异很大,达成共识非常困难。我们需更多关注相关主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权责设置、互动过程和激励因素,考察影响合作的根源,促进合作共识的达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城市更新是规划师重新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改良的过程,是规划本源的回归,也是规划转型的方向。虽然过程很艰难,但需求和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城市更新工作应努力的方向。报告涵盖了城市更新实践的两个重要层面:一是顶层设计,以研究影响政策制定,推动央地合作与部门协同;二是地方实践,通过规划设计推动项目落地,实现人民满意与社会认同。如何在两个层面持续探索,同时联动反馈,是当前城市更新工作需重点努力的方向。如:城市更新的内涵如何界定、专项资金如何集成使用、工程建设制度如何匹配精细化设计需求等,都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改进。


总体而言,城市更新是合作治理的过程,是规建治流程再造的过程,需要我们站位大局、破除壁垒,深度参与不同层面的实践,促进合作共识的达成。



 

徐勤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首都创新业态演化与创新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创新是一个热词,也是一门玄学。创新无处不在,但它只有在成为结果和事实的时候才能被常人感知。因此,我们常常以世俗成功学的逻辑去复盘成功,也常常以功利性的态度去看待创新、甚至“制造”创新。


然而,创新思维是教育出来的吗?创新业态是培养出来的吗?创新空间是规划出来的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寻访老板、职员、平台、商圈,透过企业“大生大死”的创业过程,用规划师的空间分析和认知逻辑加以求解……


(一)北京创新业态发展的内涵特征


创新业态的发展是一个新旧更替极快的过程。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全市共33万家注册新生企业,16万家企业退出市场。大浪淘沙之下,生存下来的都是那些抓住市场风口、抓住内生需求、抓住科技前沿的企业。通过逐级归纳提炼,首都创新业态图谱共涵盖先进制造、商业新模式、新型传媒娱乐、新型生产服务、新型生活服务、新技术应用、智慧城市、消费新场景、金融新模式等9大类、47个创新领域、116项代表性新业态。总体特征如下:


一是“强市场创新”,创新增长的动能正在从地产金融等国资主导的重资产行业向高精尖科技和民营经济活跃参与的行业转型;二是“强数字基因”,数字科技催生大量独角兽企业,“互联网+”深入多个行业;三是“强需求导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生活性服务业创新活跃,以及服务于Z世代(1995-2010年出生的青年群体)的潮玩、文创、汉服、盲盒等潮流文化兴起,需求的多样化和引领性成为重要的创新牵引力。


(二)北京创新业态空间分布与微观趋势


创新业态分布是企业、门店和人群“用脚投票”的结果,北京现状已形成30处“热点”区域,从结构上看,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向心集聚,最有都市性的中心城区与新城核心地带是创新业态的主要承载地;二是边缘崛起,四环之外、特别是五六环之间形成若干高成长性的创业高地;三是东移北偏,以海淀区东部及朝阳区西部为主的“东北象限”目前是创新业态分布高地;四是站点吸附,创新业态高度追逐便利性与高密度,轨道站点、特别是换乘站周边备受青睐;五是圈外溢出,在集中稳态的产业园区之外,创新企业在靠近人才和市场的租金洼地自发形成了一些创意聚集区。


理论上说,现代创新具有一些基本规律,包括都市化、多样性、小企业、网络化、轻社交、新制度、低成本等。具体到北京实际,基于创新企业、消费受众、新职业人群三个层次的微观调查,发现创新行为正在重新定义创新空间的内涵,当前北京的很多创新业态呈现出“小实体、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


一是创新单元更加小型化,小微企业甚至个人都已成为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过去以“功能主义”“集中主义”为主流的规划逻辑正被小微创新的自组织模式“软化”;二是创新企业选址更加灵活遍在。创新主体不需要完全依赖地理临近来获取创新资源,在城市中任何地点都可能孵化新事物;三是实体空间服务生产的意义逐渐减弱。创新活动的空间需求实际归结为创新人群的空间需求,空间服务于人的意义不断增强。


在此趋势下,创新需求的多元性呼唤更加灵活的空间供给制度。在面对海量的微观建设需求时,有必要建构系统性的土地用途变更与建设指标调整的利益还原机制,通过拓展分布式创新空间激发社会创新潜力,是城市规划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需求创新的空间供给制度思考


随着北京总规实施和城市治理的不断下沉,迫切需要借助“调结构”实现“增效益”,而这种转变首先来自于规划治理思想的递进,即以创新而非增长为目标改良空间制度供给。创新发展的首要动力不是土地换发展、而是人才促发展,这是改变城市规划底层逻辑的新认识。


从规划编制上看,传统规划的“人口-土地-经济”逻辑要与国际上的“就业-住房-财税”接轨;从规划实施上看,过去的“热钱+地产+园区+招商”模式要向“人本+人才+创新+都市”转变。加速以业态创新、需求创新、服务创新为宗旨的城市规划治理制度变革,具体包含四项深化策略:


一是在城市更新中利用好遍在的低成本创新空间,推动“低成本创新+高水平更新”。包括把握城市更新中的公产盘活机遇,探索混合开发与弹性兼容的用地支持政策,加强市中心低效办公空间挖潜,推动民居创业、商住楼宇、城中村、公产房、地下空间等“非正规”创新空间的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升级。


二是加大“可负担的工作和居住空间”供给,降低城市生计成本。其中的重点是为新创客、新青年、新职业3类人群定制社会性公共设施。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城市服务者的蓝领公寓、面向新职业群体的骑手食堂和劳动者驿站、面向Z世代青年的“青知友善型”街区,夯实城市人才生态的“金字塔底”。


三是拓展分布式创新空间,推出一批“创意+品质”俱佳的创新示范区。激活创新的关键是提升要素混合度,打通多条创新路径,例如:打造创新街区,从“企业进园”转为“政策溢出”,为遍在的创新企业营造“类园区环境”;结合居住空间,促进创业者服务和劳动者服务融入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结合商圈改造推动创新生产与消费空间的融合,探索“消费孵化创新”的新模式。


四是立足功能友好和情感价值,在10个向度上用包容提升公共生活饱满度。将“创新人才”服务与“创新业态”培养相结合,提升北京人才固着力、成本竞争力和城市亲和力,既要推动功能友好(租房友好、通勤友好、就业友好、服务友好等),同时又不能小看城市“烟火气”的价值。


作为规划师,我们未必能够真正破译业态创新的密码,但在社会多元化的空间规划治理求索之中,我们或许可以完成行业、学科发展的自我救赎。我们距离社会有多近,决定了规划能够走多远。与新业态、新职业相适应的新规划,就在人群之中。





专家点评


 

恽  爽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北京城市副中心分院/河北雄安分院院长


就减量发展模式下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谈三点思考。


一是规划要更精细。规划师的工作对象从二维用地转向三维空间资源,城乡差异也很大,这使得工作的精度、颗粒度加大好几倍,要在考虑产权的基础上做更精细、更可实施的规划。


二是规划要更科学。规划是对公共资源的规划和调配,要找到合适发展模式、经济条件下最合适、最可行的平衡点,给人民配置更舒适、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是规划要更可持续。我们要通过战略留白对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规划的理想和后期的制度保障要全链条贯通,用更自然、更便捷、更经济的手段来面对和规划空间。用数字化的手段反复校验、模拟和反馈,得到更精准的方案,针对未来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张  菁

学会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第一,业态研究的启示。新业态空间的识别与供给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更新时代,提振经济是所有城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业态的研究不仅是在研究市场规律,更重要的是回归城市规划的初心,即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


第二,空间迭代的启示。当前,城市空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原有单一空间上复合功能的使用,到创新功能的提升、新业态的增加,需要规划师关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不仅从供给端研究空间结构调整及功能转化的可能性,更要从需求端、从使用者研究其必要性。


第三,规划方法的启示。研究创新空间的内在逻辑、创新人群的精准画像和相互关联的内在规律,这些是规划师应该掌握的硬核本事。


最后,规划不仅是要素管控,也是发展引领。规划要学会识别真问题、回应真需求,保障真落地。



 

黄晓春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作为项目团队的成员之一,对该项工作谈了三点体会。


第一,在编制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乃至北京的实施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工作中,需要思考如何把研究的理念方法、结论判断融入法定规划内容中去,例如定性的规则、定量的指标等。


第二,虽然研究的是产业,但更多关注的是人,这也契合了本次会议主题。规划需要关注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人的问题,如儿童友好、老龄友好、青年友好、妇女友好等。


第三,强化跨学科交叉研究。本课题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一系列学科相关,其中社会学研究极为重要,对规划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是建言,研究类项目如何转化成真正有用的规划,可通过专报的形式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闫  琳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四所(城乡所)所长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振兴的路径探索

——远安县城乡融合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我国城乡关系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做好脱贫攻坚与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大部分县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东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拥有山水相间的自然本底、悠远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扎实的农业基础和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景观,也存在经济落后、产业薄弱,乡村凋敝等典型问题。2018年远安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成果,紧扣国家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远安县提出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从理论到实施探索“县域全面振兴”新路径。


宁静秀美,诗画远安


1.紧扣人本需求,全域要素摸查,深度识别城乡“新特征”


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城乡问题更加多面、更为复杂。因此,本次研究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开启“全域全要素全意愿调查”,围绕居民关切热点,更快速、真实、准确地判断城乡发展特征与趋势。


全域全要素全意愿调查方法


2.以问题为导向,深挖矛盾成因,解读当代县域 “复杂性”


一是区域格局影响下,县域城乡人口流动呈现多元特征,县域人口被虹吸、乡村空心化、老龄化与城乡双栖对流频繁等新趋势,使得城乡格局面临新趋势。


二是产业为本,“没钱没业,人留不住”。产量小、链条短、缺人才、缺保障成为脱贫县突出困境,同时新的城乡关系带来了产业新类型、新机会,县域产业面临重构。


三是用地分散低效,空间矛盾凸显。山丘区小县大乡,上万个居民点,政府配套投资压力巨大。同时,城乡兼业生活方式和个人财产权益的觉醒,需考虑新的资源配置模式。


四是服务总体不足,“重量不重质”。县城服务辐射不足、乡村设施质量不高,关键设施加剧了人口流失。按需供给,有效提质成为城乡服务与设施配置的难点。


五是文化认同减弱,传统价值低估。地方特色资源与乡土遗产面临保护不力、价值不高的问题,乡村对现代化生活更为向往,城乡一体的文明体系有待优化。


可见远安城乡发展面临的困境并非“局部问题”,是新阶段县域发展的典型特征。


3.围绕五大特征,提出系统方案,促进县域全面发展


一是精细推算城乡人口集聚趋势,以人定格局。更加关切未来城乡人口分布趋势,提出符合双栖、兼业特征的适度城镇化水平,构建“中部集聚、外围收缩、点轴分布”的非均衡县域空间总体格局,引导资金与设施投放。


二是全面激活城乡资产价值链,以产带活力。立足资源本底,以提升价值为目标构建城乡联动产业振兴策略,实现“资源链、产业链、价值链”复合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和区域化,延长产业链,提升“在地消费”附加值,聚焦乡村“美丽经济”,以山水田园为载体打造“景-文-村”一体的乡村新业态,促进“资源变资产”。


三是强化“地随人产走”空间策略,以类定管控。聚焦未来人口需求、产业趋势布局城乡建设用地,提出“引导集聚、梯次转移”的空间策略;围绕县城空间进行圈层+点状布局,细化“四类五区”的镇村居民点发展引导,重点针对每类分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开展产业功能、承载人群、空间特色、搬迁安置、住房建设等管控引导。


四是“全要素多层次”改善人居环境,以居塑品质。从“山水—田野—镇村—民居—设施” 五大层次入手,打造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城乡融合景观体系,引导多样实用的本土化农房改造模式,聚焦需求痛点的设施配置,并通过分类引导、精准施策,实现从均等化到品质化的人居提升。


五是深挖乡土文化价值魅力,以文振精神。以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和传统乡土文化遗产为前提,促进文化传承与生产性保护;通过空间载体活化,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价值的相互渗透与文化共振。


本次研究以远安县为例,从理论和方法上探索了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振兴的县域综合发展思路,期待“远安模式”不仅能为同类地区提供有效经验,更为中国城乡融合的县域发展理论贡献一个样本。


远安县域城乡融合规划技术框图


专家点评


 

靳东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一是制度创新。城与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也是社会发展中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从十七大以来,城乡关系逐渐从对立走向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二十大又提出了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制度创新体现在与城乡规划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只有在制度方面有所突破,才能使规划进一步落地。


二是精准调查。做好规划,必须有深入调查,在实事求是了解真问题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通过系统方案真的解决问题。


三是城乡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不断挖掘城市和乡村的客观规律,提升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城乡大地上的逐步实现。


 

路  林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第一,“三农”问题不只是农村问题,需要用系统思维去把握。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家要求,从脱贫攻坚到全面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者要发挥系统性、整体性的优势。同时,要有大规划的视野,把握好空间与政策、时间与空间、城与乡等关系问题。在不同层级构建相应的顶层设计和上传下达的机制,保障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能够落地。


第二,乡村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探索其规划理论和方法。面对全域全要素规划的要求,落实自然要素最重要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区。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城乡融合等重要任务都需要在乡村规划中统筹并落实,需要逐步完善规划体系、创新规划理论,做到多规合一、多要素统筹。


 

郑筱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兼西北分院/河南分院院长


第一,县域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城镇化的主战场。在规划中应关注原住民、返乡就业、游客等不同人群,更好地回应多元流动的需求,目标是通过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通过高品质的生活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不能用城市标准来建设乡村,要让乡村保持乡愁和特色环境,实现特色发展。


第二,要提升中西部县域发展动力和活力,考虑要素的双向流动。一是促进人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推进土地资源要素流动,鼓励资本和金融下乡,推动技术创新和回乡转化,发展现代农业,搭建产业协作平台,通过龙头企业组织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地立足地方特色发展,发挥地方产业优势,更好地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实现生态和文化产品价值转化。


第三,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积极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强化不同层级主体、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的协同,进一步加强政策集成和资金统筹等,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工作。





院领导点评




 

石晓冬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谈三点认识。


一是转型,今天交流的六个项目关注社会性、关注城乡统筹、关注城市更新、关注历史文化、关注自然生态,这些转型是时代所带来的,背后是规划师、规划院认知的转型,今天真正交流的内容是转型过程中对于中国未来城乡发展的系统认知。很多规划内容存在着规划和实施的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我们需要不断摸索、思考、进步,形成新时代规划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


二是科学,规划行业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紧密结合,与国家使命、人民需求息息相关,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代表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满意。当前的规划有整体主义和技治主义两种倾向,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全、依赖的数据越来越大,这给我们带来的是技术进步还是思想桎梏,值得深刻反思。


三是群体,我们三个院是一群人,虽然工作角度各有侧重,单位性质各有不同,但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面对城市发展新的趋势,我们需要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艰巨任务,这是时代赋予规划人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袁  昕

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谈三点感受。


一是更新。更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业务类型,而是整个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面对新时代特征而产生的新发展诉求,这是规划设计、思维方式上的深刻转型,需要探讨在管理机制上如何支持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在空间上的实现。


二是创新。北规院针对创新业态和创新功能的研究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城市里的人群组成极其复杂,人群需求也是多样性的,需要以人为核心、做深入的底层逻辑研究,从寻找真问题开始,支撑空间优化、功能提升等策略。


三是维新。最终我们要回到国家治理这个层面,回到以人民为核心这个基点上,支撑城乡可持续发展。规划转型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规划的综合性、系统性使其仍然能发挥“一根针”的作用,通过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织补出城乡美好生活。规划要既面向人民群众、又服务国家战略,三个院的工作领域体现了覆盖全面的特点,既服务国家、服务部委、服务首都(北京),也服务城乡、服务人民大众,实现了全方位的互补。



 

王  凯

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分享三点体会。


一是规划工作要接地气,北规院、同衡院同仁的报告中涵盖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访谈内容,很受启发;


二是规划表达要说人话,要更加通俗易懂,我们过去做规划汇报都是给市领导听的,现在更多的要讲给老百姓听;


三是规划成果要重实施,城市更新时代是重实施的时代,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实现我们的理想。


最后期待三院今后多交流、多讨论,共同把规划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1

6月3日  下午场


 

主持│邓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学术报告




 

张晓光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详细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研究》


三山五园地区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独特的山水形胜整体格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秩序的统称,总面积约68.5平方公里。


三山五园地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人工环境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而是以山水环境为本底、皇家苑囿为核心、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高度交融的区域,需要探索全新的整体保护思路和保护框架。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不断扩展,以及三山五园区位、资源、功能的特殊性,其在功能保障、历史格局、文化保护、生态景观、人居环境等方面面临着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制定系统的提升策略,满足地区发展需要。


本次研究立足于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建设视角,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指示精神,从全要素、多学科、全时段视角开展多专业交叉研究,形成包括历史演变、价值分析、现状分析、总体结构、保护框架、保护策略、功能优化、设施保障、实施计划在内的复合性研究成果。


全面分析地区价值,确定整体目标与定位。系统梳理三山五园地区各类自然和人工要素,拓展时间维度,从三山五园与北京城区的相互关系为线索分析地区长期的演变特点,总结地区历史价值,明确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东方人居环境杰出代表区的整体定位,拓展了三山五园的价值认知和功能内涵。


构建整体保护框架,明确保护重点和保护策略。全面分析山、水、田、园、驻防、村镇、御道、古迹等保护要素,搭建融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和景观保护于一体的整体保护框架,明确了与老城关系、整体格局、文化遗产、生态基底、文化景观、人居环境共六个保护重点,分类确定各类保护对象和相应的保护策略,完善和深化“两带、三区、多点”的总体结构。


以保护促保障,为保护注入当代内涵。研究将保护历史文化和保障首都功能、保障民生服务结合起来,通过保障核心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整治景观环境等措施,充分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提升需求;研究改善村庄与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完善内部交通组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市政设施支撑等策略,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保护措施之中,拓展整体保护工作内涵。


制定实施策略和行动计划,指导后续工作。通过与各部门的充分对接,提出57项近期重点保护提升任务,制定12个重要节点和2条核心路径的规划导则,为城市治理和管控建立抓手;制定详细的近期行动计划,统筹计算历史帐、任务帐、资金帐,研究降低成本和难度的实施策略,为市、区两级政府提供决策和行动支撑。


本次研究立足地区特点,面向现实问题,构建文化与社会、生态深度融合的科学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探索了一条立足全面保护、融合发展要求、体现当代价值的综合路径。


规划范围示意图


全盛时期历史格局示意图


总体结构示意图


专家点评


 

陈  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第一,这项规划研究深刻地揭示和梳理了三山五园区域的特殊性。一是厚重的历史,从清朝鼎盛时期到清末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再到新中国在这个区域布局了大量教育文化设施,两百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二是特殊的区位,这个区域是城乡结合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薄弱区域,城中村乱象较为突出。此外,这里也是山水和人文环境交相辉映的地区、北京水源地生态屏障的重要地区。三是混杂的功能。这个区域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居住功能比较复合。四是差异的诉求。大国首都功能、大院大厂、村民集体、新市民有着不同的诉求、对区域价值的不同认识,需要经过激烈的博弈和谈判。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规划的复杂性。 


第二,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规划和治理工作的特殊要求。一是规划情怀,规划团队秉持着守护国家历史文化资源的情怀和对基层社会民生的关切。二是多专业协同,除了遗产保护,规划、园林、交通、市政、生态、产业等专业都需要在协同过程中达成共识。三是长期伴随式服务。只有长期扎根、贴近实施,才能打通规划、实施、评估、反馈、调整的全链条,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三,值得继续探索的方向。一是保护地区的更新规划,这个地区是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包括产权问题、资金平衡问题等,未来在开发权转移等方面需要继续探索。二是全域全要素规划如何实现资源增值,未来可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绿心转化等方式把增值部分做出来,这样规划既有用也能更好实施。


 

张晓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体会有三个关键词:准确、精确、明确。


第一是准确。这个规划对三山五园的功能定位、价值判断非常准确,提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以及人居环境杰出代表区,很好体现了国之大者、首都生态建设以及历史文化传承三方面要求。


第二是精确。规划对整体保护和相关保护要求十分精确。针对三山五园的山水格局、空间秩序、景观视廊、建筑等十方面重点,提出了非常精准的管控要求,也为后续的规划实施提供了精确的管控要求和指引。


第三是明确。规划实施的任务分解清晰明确,分解为56个具体的实施项目。最近北京市也正在按照实施任务清单积极落实具体项目。


相信通过规划师们的陪伴式服务,一定能把美好的规划蓝图变成一张精彩生动的现实画卷!


 

袁  牧

学会理事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规划师


第一,这个区域是因建都而存在的。因建都在北京,三山五园才得以被天下所熟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政治地位远高于景观价值和地理价值,而且这种重要性还在延续。这种特质在后续的研究里起到很大作用。

第二,这个区域是因人才而存在的。在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区域里面,这个区域大概是因知识而改变命运的人群最为集中的区域。这里有三种精英人群:一是政治精英人群,二是科技精英人群,三是“考试精英”人群。

第三,这个区域是因首都而存在的。虽然这个地区在空间上位于北京市,但它更是首都核心功能的一部分。因此,首都职能的延续决定了这个区域的未来。到底以何种方式对这个区域进行调整、改善、更新,都取决于首都核心功能的要求。最终会是“旧瓶装新酒”,“瓶”可能是旧的,但一定是“新酒”装在里面。

最后,未来这个区域的空间形态会怎样,需要我们重新判断。人的活动逐渐侵蚀到自然生态空间,三山五园逐渐变成了人类活动中的局部点状空间。我们要重新考量生态可持续性,需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如何和谐共生。 




 

李秀伟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中心所副所长


《非建设空间规划技术探索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为实践案例》


一、缘起


1.1 生态文明背景下全域空间治理转型的重要抓手


非建设空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全域全要素空间治理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1.2 非建设空间多重挑战及问题解决的迫切需求


当前,非建设空间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非建设空间规划引领不到位,面临管控方式单一、要素重叠打架、实施落地困难等难点问题,当前已有规划不能有效指导非建设空间的用途分类,现有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应对乏力。另一方面,落实国家“三区三线”划定要求,如何补足大规模耕地缺口,统筹协调“水林田”空间关系,亟待在空间、指标及实施管理上寻求突破。在此背景下,如何规划建设好、保护好非建设空间,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二、探索


2.1 构建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统筹兼顾多专业、全部门、多层级需求,搭建了“格局引领-要素统筹-实施落地”的非建设空间规划技术框架,探索非建设空间的顶层设计、整体管控与系统保护。


2.2 以高质量生态空间格局统筹非建设空间布局


在全市“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框架基础上,强化全市4号、5号绿楔的骨架统领作用,处理好副中心内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源地、生物廊道、水生态空间等多要素保护要求,深化形成适合副中心特点的底线、一般、理想三级综合安全格局。构建“两水、两楔、一环、多廊、多田”的绿色空间结构,引导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水韵林海、绿野田园”的生态空间意向。


2.3 以耕地保护为引领,协调“林田、林水”冲突


以耕地保护为引领,通过全流程跟踪和陪伴式服务,探索形成“规划引领定目标、推动复耕保空间、集中连片谋格局、统筹调度促实施、多措并举助发展”的超大城市耕地保护利用新模式,构建了数量、空间、产业、配套、质量、生态“六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利用综合目标体系。林地空间聚焦数量、布局、公园改善、碳汇提升等内容,持续巩固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水域空间聚焦水安全、水资源、水空间、水生态、水文化等,创新水田、水林复区管控模式,发挥水域空间综合生态价值。


2.4 探索多元“闭环式”规划实施保障举措


制定镇村规划实施指引,推动规划在镇村层级落地实施,实现“一巡三查”“一图三落”。搭建“三模块九类别”非建设空间信息数据平台,形成“卫星天上看、视频重点盯、三长地上巡”的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推动生态空间由单一途径建设向系统化治理的转型。


三、展望


副中心非建设空间规划的技术探索将为北京市各区拟开展的非建设空间专项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也将转化为行业技术标准,为推进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首都非建设空间管控与实施,贡献副中心力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非建设空间规划技术路线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大林大田优化引导示意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非建设空间土地用途规划图


专家点评


 

张险峰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谈一个最大的感受,北规院这些年在配合北京总体规划实施和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等方面做了大量非常有意义、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分享三点体会:

第一,非建设空间的规划治理是未来的重点领域。随着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省、市总体规划进入尾声,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开发边界以内的详细规划和非建设空间的规划。非建设空间的主体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尖锐,特点更加突出、目标更加多元,非建设空间的规划治理和管控是未来的热点和难点。

第二,不能套用建设地区的管控模式、方法和思维来对待非建设地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客观规律、科学知识、内在机理和互动耦合机制,在管控手段和治理方法上要有不同的招数。要区分清楚大都市区外围的非建设地区和一般农牧林草区外围的非建设地区,前者是面对发展冲动怎么管控、怎么引导、怎么释放的问题,后者是全面振兴的问题。

第三,要有诗与远方的规划情怀。非建设空间的规划应留住乡愁记忆,给人的现代化生活带来一些新的消费体验和梦想,把郊野田园当做城里人释放心灵的解压器,以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董  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工程师室主任、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


谈一点体会。这个规划项目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整体格局着眼、系统治理入手、精细调整落地。从整体上可以清晰看出规划逻辑和空间格局,从细微上也真正实现消除图斑矛盾、精准空间落地,这是规划体系改革带来的成果。


分享两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活新价值。这个地区有生态保护价值、耕地保护价值,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它面向人民需求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实现这个地区的综合价值并不是要把它转为建设用地,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只有把它保留为非建设用地,其综合价值才能真正显现,这就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底线。


二是如何调动积极性。要想推进非建设空间格局优化,不能光靠政府贴钱,更重要的是依靠多方参与。其基本原理就是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将“诗酒田园”的生活向往作为基本动机,调动多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共同参与到非建设空间的改造提升中,这就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要义。



 

陈  景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济师


第一,要加强生态空间的要素统筹。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应落实好国家赋予的“两个统一”职责,要牵头将各个部门的数据分别叠加到三调的现状和国土空间规划图上,从现状和规划维度、空间和实践维度系统梳理各类空间要素冲突的问题,逐步实现生态空间的多规合一。生态空间的矛盾焦点是林、田、水三要素,既要推进建设空间的功能复合利用,也可考虑非建设空间的功能复合利用。

第二,把非建设空间治理放在乡村振兴大局中进行谋划。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解决农村三产用地和融合发展的问题。通过乡村产业振兴让农民就地就业获得收入,通过种植获得种植收入和耕地补贴,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让农民获得分红,多重收入叠加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第三,要进一步注重规划实施性。非建设空间治理要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重要的平台和抓手。要把规划打造为平台,统一按照规划生成项目后再交由各部门去实施,这样才能解决生态空间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综合生态效益。我们也在探索开展大地景观设计和田园设计,通过整体重构优化非建设空间的布局。生态空间不仅以工促农、以城代乡,还要以建设空间带非建设空间,要把建设空间的“增”与非建设空间的“减”相捆绑。下一步还要统筹土地、财政、金融政策,探索低成本的实施模式,确保规划可实施、政策可执行、资金可平衡。




 

 鞠德东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院长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北京和永新实践》


报告首先介绍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面临的新时代背景和趋势。一方面,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更加注重完整性、系统性、统筹性、综合性和全流程的保护。另一方面,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在城市更新行动要尤其关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其中,老城地区是重点和难点。


其次,报告提出,新时期老城的保护与更新需要从价值共识、人本视角、整体导向、系统思维、渐进模式五个重要维度重新审视和认识。要采用更为综合的方法,判断老城的核心价值,为未来的保护更新指明方向。要以人的权益为基本点,以人群研究为切入点,以人的体验为出发点,在老城保护更新中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要充分认识老城“空间-时间-人”的复杂体系,强化老城保护更新工作的整体性。要采用多专业协同、多主体联动、多途径保障的系统思维。要采用更小规模、更微介入、动态持续的更新模式,不断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最后,报告重点介绍了北京和永新的保护更新实践和探索。


北京东城区崇雍大街系列工作——保护更新技术体系探索和建设实践


系列项目包括东城区街区更新规划、北新桥街道街区更新规划示范设计以及崇雍大街城市设计和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等近10项工作,项目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一是构建贯穿街区更新全过程的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规划编制、示范工程”三个层次搭建了系统更新方案。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了单元传导的街区更新体系,形成了“规划技术导则、风貌管控导则、街区示范导则”的一整套技术标准体系,指导各层次单元更新。通过街区更新规划示范和综合提升工程示范印证体系、标准的可操作性。


二是注重文化引领,擦亮首都文化金名片。以文脉传承为内核,从时空双视角对崇雍大街的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总体定位。风貌上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分区段展现地区全景脉络。坚持严格采用传统营造工艺,塑造文化景观节点。绣花功夫、精心打磨,讲好崇雍故事。


三是强化专业协同,搭建统筹工作平台。交通规划从“整体视角”的宏观分析和“个体视角”的微观着眼,以大数据助力精准定位与节点优化支撑方案。市政设施开展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设计,实现多杆合一,多箱并集,箱体三化。景观设计强调人行优先、消除步行空间瓶颈点、优化铺装空间、明确功能分区等方式。


四是开展共同缔造,坚持人民群众一个中心。开展全过程、多形式的公众参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众筹智慧。采用 “统规自建”的工作方法,实现从“我给你设计”到“一起来设计”的基层治理方式转型。通过“菜单式选择”,融入一家一户的情感和生活需求,形成个性化方案。


五是规管结合,建立便于基层操作的保障机制。研究对接行政工作体系,将规划成果中的更新项目库转译为37类政府工作。结合“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基层行政管理机制,明确各类工作的吹哨部门关系,将“规划项目库”转化为“街道吹哨台账”。


江西永新老城保护更新实践——普通县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本项目以永新为样本,探索新时期普通县城实施城市更新、传承历史文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项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挖掘传统营城智慧,修复山—水—城整体格局。规划深入挖掘永新传统营建智慧,找寻被湮没的山水人文秩序,凝练出永新古城“营城六法”——因山为屏、理水塑城、依势筑城、修文荣城、聚市兴城、立标识城。以此为基础,辨识古城迎山接水的自由形态和人文内涵,为保护更新提供历史的启迪。


二是采用微更新的绣花功夫,分类整治建筑与环境。针对古城内产权复杂、传统建筑散布、邻里关系延续等特征,规划制定了建筑保护更新四“不”原则——产权基本不动、肌理基本不改、居民基本不迁、社会网络基本不变。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为每栋建筑量身定制更新措施。


三是多专业跨界融合,培育古城发展新动力。永新古城保护更新以规划为统领,搭建了策划、建筑、景观、运营、文化、艺术等学科“跨界融合”的协作平台,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项目精准落地。





专家点评


 

廖正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兼首都功能规划所所长


分享一点体会,我们要不断自省和革新,城市永远处于动态之中、生生不息,这是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美好祝愿,激励着我们共同进步。

也谈一点思考,新时代应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既要勇于做加法,又要善于做减法。首先要持续学习,通过向历史学习有效推动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是多方借力,规划是规划工作者、社会实践者和居民等共同实践的成果。第三是风险应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是风险挑战最为突出的地区,要评估并消除风险点。适当做减法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是全社会达成共识后逐步实现的结果。

最后谈下感受,我们三个院从一开始的竞争关系,到交流、到合作,通过相互成就,才能真正打开学习、进步的空间。作为规划师,要把规划作为一项热爱的事业,让自身在实践中更有获得感,这样才能更可持续。



 

霍晓卫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第一,路径选择。崇雍和永新项目都走了一条整体统筹下的小规模渐进式实施路径,从根本上讲还是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促成合力,使得我们更倾向于这样的价值观以及选择这条路径。


第二,路径特点。一是过程性特征,崇雍和永新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该状态和景象一直在持续且会有变化,对于规划者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是面向实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划实施,而是与砖头瓦片打交道、到最后一厘米的实施,对于规划师传统的工作方法和观念是一个挑战;最后是统一到时间点上,在更新过程中,从历史信息里甄别历史价值,选择留下什么、更新什么。


第三,未来挑战。更新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对于经济性的判断,项目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这些投入如何去平衡?历史地区的保护与更新修复工作是不断迭代和变化的过程,不同时代催生了不同的保护方法,其共同点是对于一个方法需要在长时间的变化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保护更新需要机制保障来稳定推进。历史城市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复兴工作一直在路上,需要不断探索。



 

张广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第一,保护与更新高度融合。不管是否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第二,规划团队要有人民至上的情怀。要秉持文化保护的理念、微更新的方法、整体统筹的能力,通过团队协同工作、居民共同参与,以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导向,保护历史文脉、改善街区环境、增强街区活力。规划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还要有政策创新。第三,各级政府重视是成功的保障。北京市级统筹、区级政府实施推进,市领导曾经指示要以崇雍大街为样本推进街区整体更新,城市规划工作者要做好党委政府与市民百姓之间联系的桥梁。最后,什么是人民满意的城市?什么是中国现代化城市?我们要在规划中深入思考,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要创新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城规故事。




院领导点评




 

邓  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与大家分享下这次三院交流会的特点。第一,回归人民。6个报告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紧扣“人”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关注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包括注重空间设计层面上对人的尺度的把握。第二,回归空间。6个案例都展示出存量更新时代空间的内涵和外延所产生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反思规划的理论、技术和管控途径。第三,回归规划。要回归规划的本源,6个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小切口大事情,以人的需求作为规划基点,以政策和制度设计作为规划抓手,坚持规划的持续性和伴随性。最后谈三点体会。一是共创新型交流平台,本次6个精心挑选的报告,加上每个报告的3位专家点评,形式灵活、精彩纷呈;首届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是共担国家责任使命,三院同根同脉,肩负着国家使命与人民期望,无论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还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共绘美好城市蓝图,三家大院应一起站在科研与实践的最前沿,推动规划设计行业的改革创新。


预祝中规院、北规院、清华同衡三院学术交流会越办越好!
今天的学术交流会到此结束!
明年我们在北规院不见不散!


本文来源:规划中国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行业动态 | 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行业动态 | 聚焦“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会议 |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报告集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