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年度重点公益活动 | “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暨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取得丰硕成果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7月-10月举办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活动,本次工作营活动聚焦“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各校师生团队结合地方需求,深入社区开展调研,与多方力量广泛交流,联合展开了社区更新治理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各团队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于10月14日成功举行成果交流和闭幕活动。
本文字数:3571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院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暨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于2023年7-10月在南京市秦淮区举行。本次工作营活动得到了多所在宁高校的支持,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等院校的55位师生、共8个工作小组参加。此次活动持续近4个月,期间高校师生团队与当地居民、地方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和运营平台进行广泛交流,组织了“送信上门”(“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荷花塘片区场地及更新前期工作交流”、“中期成果交流”等集体活动,2023年10月14日举行了成果交流和闭幕活动。此次活动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邀请10多位在宁高校、智库、商会的专家学者担任活动的指导专家,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金陵晚报等多家知名地方媒体参与了此次活动的跟踪报道。工作成果将持续在相关高校和社区展出。
01
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采取学生汇报和专家点评交替进行的形式,每个小组汇报完最终成果后由参会嘉宾进行点评提问。会中,8个高校团队针对荷花塘片区的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最终方案,有的方案以空间叙事为基点,通过情节构建、人物演绎、环境衬托和线索串联等路径来推动实现院落建筑的改造提升;有的方案以居民去留意愿为依据,通过分步进行空间改造和完善产业功能来促进院落空间的渐进式更新;有的方案以产权治理为引领,创新引入共生院落和共有产权院落的概念,逐步实现改善居住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完善社区服务等多元功能的有机融合;有的方案关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期,聚焦人群和谐居住和历史市井文化两个议题,从住房、院落、片区三个维度入手来促进社区整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的方案则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强调“以点带线串面”,通过深入挖掘点状历史元素,并充分激活线状触媒空间,以此不断实现更新地区空间价值的自我生产。这些不同角度的方案构思,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于荷花塘历史街区更新的问题研判和行动路径,也对地方的实践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东南大学1组
南京大学2组
南京农业大学1组
南京林业大学1组
东南大学2组
南京农业大学2组
南京大学1组
南京林业大学2组
各组汇报留影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泓副院长,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杨云峰副院长,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雷诚教授,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凌教授担任此次交流活动的点评和指导专家。
冯淑怡教授指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需要做好宏观区域的协调和微观区域的衔接,应该要从整体上来考虑更新地区的功能植入,并且强调居民意愿调查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要性,未来工作中要加强对更新地区的社会治理机制研究,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更新的合作机制。
江泓副院长认为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功能应当排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首位,同时面对产权破碎化的突出问题,应该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争取更新后的产权归整化,尽可能实现更新片区的人居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等综合价值最大化。
杨云峰副院长指出要重视方案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考虑原住民的去留意愿和空间诉求,尽可能地增设一些公共空间,完善院落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雷诚教授指出片区做了城市更新之后,应引导部分人群回迁,结合人的回归,来激活片区的产业活力。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更新方案对于弱势群体的包容度,维护好更新片区的社会公平。
周凌教授指出对于更新地区的历史脉络梳理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做到以史、以今去观未来。此外,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要注意做空间增量和空间加法,从而优化整体的空间布局。
冯淑怡
江 泓
杨云峰
雷 诚
周 凌
02
闭幕仪式
进入闭幕仪式环节,首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张京祥主任委员、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建波、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办黄金恋科长为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指导教师先后颁发了公益服务证书和“致谢函”,以感谢老师同学们为服务社区更新公益事业所作的辛勤劳动。
颁奖留影
李建波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
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颁证仪式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建波代表活动承办方在会上作了闭幕致辞。首先,他对于四校师生团队在工作营活动中取得的丰硕工作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对于成果所体现的扎实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表示高度赞赏。他指出这次活动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在暑期工作营期间,各个组员之间的互鉴,与居民的沟通以及与老师的交流,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宝贵的经历,各组方案中体现的对老年人的关怀,对生态环境和对文化底蕴的重视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诚挚地欢迎同学们未来能以大学生社区规划师等形式持续参与到秦淮区旧城更新工作中。
张京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江苏省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祥教授对此次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了总结,他认为此次工作营的活动体现了以下五大特点:(1)主题创新。创新不在于物质环境的设计,而是将重点放在社区治理、制度设计方面的创新,解决居民利益诉求;(2)多方合作。参与到此次工作营中的,既有政府、学术单位、国企,还有街道和居民。以师生为主体的工作营起到了桥梁沟通的作用,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工作过程,与居民进行交流并传递了新的更新理念和政策;(3)深入社区。在此次工作营中,八个团队深入社区,了解居民诉求,向居民讲解政策、沟通方案,体现了人民城市的理念;(4)交流互鉴。在工作过程中,来自四所高校的八个团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深入开展了工作,这一过程是互相交流、互相借鉴的过程。不同的学校各有所长,这次活动对于所有参加工作营的同学都具有启发意义;(5)反响积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此次活动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南京市的诸多媒体也对此次工作营进行了跟踪报道。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工作营是学会的公益性活动,具有面向全国进行推广的意义。张京祥教授表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工作营将继续办下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学科力量可以参与进来,对国家和地方城市更新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终期交流与闭幕仪式合影
03
活动主要阶段回顾
1)2023年7月7日工作营开幕
来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等院校的55位师生、共8个工作小组报名参加此次活动,2023年7月7日上午在南京市秦淮区举办开幕活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双塘街道、南京历保集团等部门领导出席活动。活动邀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丁志刚主任,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综合计划组组长、南京市秦淮区建设局童承江副局长为同学们作讲座,开展社区更新规划理论与技术经验的专题辅导。
开幕式合照留影
2)2023年9月21日工作营中期交流
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师生团队50余人齐聚秦淮区愚园交流中期阶段成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官卫华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周蜀秦副院长,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所长王彦辉教授,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冯宪法执行会长以及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历保集团、双塘街道等单位有关专家领导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为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团队的阶段工作成果提供了指导,并为下一阶段成果完善提出了建议。
中期会场留影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会议 | 聚焦“整治与治理:国土空间秩序的重建”,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波市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治理创新”,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长安大学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