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华到高盛 | 郑怡婧:因为向往,所以选择远方
“在光华的四年是不断探索、充满生命力的四年。”
郑怡婧,2018届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毕业生,即将前往Goldman Sachs新加坡办公室开启职业生涯。
她曾担任光华学生会副主席、光华国际交流部部长、14级本科2班班长、光华职业发展协会会长;也曾在贝恩公司、苹果公司、BNP Paribas环球市场部、Goldman Sachs销售交易部等实习。
本科期间,她走过了20个国家,选修了喜欢的艺术类课程,还是晚会上能hold住全场的主持人。
因为向往,所以选择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
“
但行好事,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
初入光华,怡婧第一件全力以赴的事情,是在大一新生家聚晚会做主持人。多轮面试确定人选、5场全排坚持到深夜。
尽管过程本身是意料外的艰辛,她仍旧觉得,能够作为主持人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接触到很多多才多艺灵活生动的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凭借对语言游刃有余的把控力,以及临场反应的应变力,主持成为她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
“学生工作在精而不在多。”
大一时,她选择加入学院国际交流部,大二接任部长。当时,因为在学生会承担了更多责任,工作往往是她生活的first priority。期间,她组织过4个“光华大使寒假访学项目”,全程策划安排去往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新线路以色列的行程,日常同时负责组织感恩节派送、国际美食节、友校接访、交换分享会等。
“经常是大活动之下穿插着小活动,忙到起飞是普遍状态。”
在怡婧看来,学工锻炼了她处理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国际交流是多方合作,任何一环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大二时,巴黎遭遇恐怖袭击。意外发生的时候,4个项目近80人的行程和费用均已落地。她感到无穷的远方都与她相关,“事情一出,各方都在重新评估出行风险,参与方众多,意见一时难以统一。”如何在短时间内应对,如何协调各持意愿的学校、家长、同学,成为那时耗费心力的头等大事。及时、周到的协调,果断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带来了超越预期的结果,当年参访的企业质量和数量均达到历史新高。
总结这一段迅速成长的经历,除了multitasking的成就,怡婧觉得最大的幸运在于认识的人。
“当时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和他们的合作,让我看到了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比如待人接物的分寸感、言行举止的成熟度。”她说,活动会结束,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一直延伸。
“
风是契机,但你要有一张帆
”
一位同窗好友在给怡婧的生日推送里这样评价她:“她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又敢于去拼。”
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有all in的勇气和足够的付出,这种坚持充分体现在了她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决定要去做Sales & Trading,就勇于all in去争取。
“2016年秋,我正在德国交换。11月到12月,当整栋楼的人都出去玩的时候,我忙于投行暑期实习的申请和面试,自学后面相关课程的知识,研究市场,也是乐在其中。当时正逢美国大选,一觉醒来,特朗普上台,市场的预测都颠倒重来,非常玄幻。”
在德国的申请季当然是临门一脚的紧张时刻,而之前她所经历的,是更漫长也更起伏的准备期。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是个渐悟的过程。
“之前在做学生活动时认识了很多各个方向的学长学姐,于是对于各种出路的特点都有所了解,大二时就隐约觉得S&T也许会是适合我的一个选择。因为我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思考密集,喜欢快节奏。”在BNP实习之后,她进一步发现了自己对动态市场的喜爱,坚定了申请的决心。
“在市场中,你永远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学,在BNP我提高了对市场的敏感度,也建立了分析的基础框架。”实习过程中,她每天监测宏观新闻,在追溯事件之间本质联系的同时快速学习纷繁的金融知识。“原本看市场里的信号是满天的星星,但通过研究你会发现他们都是节点,背后有一张大网连着彼此,所以我们可以透过某个先亮起来的点,有条理的分析之后发生的事情。”
联动有序,Dynamic又有内在逻辑,抽丝剥茧走向真理的过程是有魔力有魅力的。
乐于沟通,热爱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勇于展示。怡婧说:“当你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特质恰巧适配工作文化和要求时,就是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开端。”这是天赋+努力+幸运的刚刚好。
2017年暑假,怡婧作为暑期实习生进入高盛。
“除了对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公司的文化很美式,team希望我们非常proactive,足够well connected,愿意也有能力sell yourself。上一年在高盛实习的学姐的经验是,她一个假期约了五六十个coffee chat。当时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也做到了。”
怡婧认为,实战是提升自己战斗力的最好途径。在高强度的实习中,她提高效率,追求质量,积极沟通。最终,付出得到了肯定,她即将前往高盛新加坡,继续站在全球市场的最前沿。
“
热烈生长,永远在路上
”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一点一滴都是构成未来重要的一部分。“怡婧一直是充满好奇充满生命力的。”这句评价的外在体现,就是“爱折腾闲不住”。
怡婧认为,北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机会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大学四年,她去了20个国家和地区。
大一寒假,作为国交Singakong项目领队,她走过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大二寒假,她与国关的以色列小哥Raz一起创立了InnoIsarel交流项目去往以色列,紧接着飞去泰国做义工;大二暑假,她又飞去英国LSE暑校进修,然后去德国交换,一个人背着单反拉着旅行箱走了欧洲几个国家;大三寒假,她与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在微信上结伴,去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深山里徒步,天空中跳伞,大堡礁旁潜水;大四更不能停下脚步,她参加了SICA的中阿文化交流项目CAMEL,探索埃及和阿联酋。
“接触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是很有意思的,我喜欢新的认知,新的思考,新的看世界的角度,走过的路让我变得更加包容。”
她还提到,北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艺术是她长久以来坚持的另一爱好。小时候,她学习黑管在乐团担任首席,并学习绘画和舞蹈,中学时尝试做合唱指挥。因而,她随着兴趣在北大选修了11门艺术学院的课。在《艺术学原理》课上,她的期中论文还被选入《未名学艺集》即将出版。“最喜欢的是刘小龙老师的音乐课,他的课堂就是在分享他享受音乐的过程,那种深刻的热爱是会溢满教室的。”
大四的时候,她有规律地运动,参与了一些兴趣类社团,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新朋友。她重新开始健身、跳舞、打网球,“我最喜欢的是马术协会,一有空就去骑马。”
她还得以做了“如果有时间就会愿意尝试的事”,果粉穿上运动服去了Apple实习,深入消费电子品行业做起了business planning,满足了理科女对于科技公司的情结。“我体验了非常不同的公司文化,上班的时候大家就穿着运动服,中午午休可以去骑动感单车。视野全新,环境全新,所以成长也是全新的。”
“
北大是不散场的家
”
“在光华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周围的朋友始终给她一种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着,她无比感激四年里在光华的成长。
“在这里,不缺励志的道理,不缺精彩的选择,谁都不需要给谁答案。”她说,他们只需要给彼此更多的灵感、理解和陪伴。
“不要害怕,不要给自己设限,要相信自己。”这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也是送给学弟学妹的祝福。
文/孙锡萌 曹妤吉
文章来源/CDC
编辑/本研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