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吾师 | 马力:教书是良心活,学习永无止境

编者按

暑往寒来,一代代光华教师在燕园成长起来,亦把自己的似水年华和智慧学识贡献给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对学术,他们有一份严谨的求索;对学生,他们有一份炽热的关爱;对自己,他们有一种卓越的要求;对社会,他们有一种敢当的精神。


2018年,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马力教授、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任菲教授、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徐敏亚教授荣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他们是北大光华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有着光华人“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追求。


官微推出《走近吾师》系列报道,讲述他们的“教”“学”故事,传承他们的师者风范。

文/本研小编


他毕业于水木清华,又远赴华盛顿大学深造;

中西合璧的求学经历使他脱颖而出,与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不断推陈出新,去糟取精,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凭着高效而执着的积累,他在“谈判”学中深耕细作,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与尊重。

2018年,他荣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马力教授。


矢志不渝的求学路

 

1991年,马力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那时候,清华的工科是五年。”1996年毕业后,马力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按照专业对口到电力系统工作。


1992年春天,小平南巡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不少热血青年投入到经济领域的深造与建设。马力作为其中之一,对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选择申请经济管理二学位,并幸运地通过批准,是班里三十多个人中唯一一个。


“读了之后,发现二学位比一学位有意思。”深入经济管理学科学习的他,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清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当时,专业目录中称“管理工程”,包含人力资源、战略和市场营销等方向,而他是学战略的。


起初,马力想着研究生毕业后去企业打拼。然而,担任了一年本科生辅导员的他,与同学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军训到新生入学,从校园游到思想政治工作……他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快乐。


1997年春天,他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在毕业后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本科五年,硕士两年,教书四年,马力在清华大学度过了11年时光。


几年后,中国加入WTO,国际化成为大趋势,对包括学界在内的中国很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中国的商学教育,也将有更多外国人和留学生的加入,带来新的思想。”认识到这一点,29岁的马力毅然放弃清华大学的“铁饭碗”,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提升后再回国教书。


“一个人如果能帮着别人成长,在我看来就是最伟大的。”正是对老师这份职业的肯定,使他从未改变志向,并在命运的安排下,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


这已经是他在光华教书的第十一个年头了。这期间,他主讲过本科生的《管理研究方法》,MBA的《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学术研究生的《数据分析与计算》,EMBA的《商务谈判》等课程,还专门面向北大交换生开发《Doing Business with the Chinese People》课程,目前已经连续开课10年,并在2017年获得了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奖励。


“北大的课堂上,学生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点是都非常聪明、好学,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优秀的知识基础和强烈的求知欲要求老师必须把课堂上的讲授和课外布置的任务转化为他们可以学到真东西的经历。”在马老师看来,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挑战大,然而收获的成就感却是沉甸甸的。只要专注地付出努力,每个老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挥方式。

 

“3R理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不相信星座的他,却命中了处女座的完美主义。他说,在北大,发表高水平、重现实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把课讲好。



“教课是老师最大的事,如果讲了一节课,学生觉得很沉闷没有收获,我会感到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会比学生更痛恨自己。”马老师说。


光华的学生从18岁刚参加完高考的本科生,到五六十岁的企业管理者,各个年龄层次,各个领域,各种经历的都有。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马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为“3R理论”,即以严格(Rigor)的理论逻辑和实证研究作为课堂内容的基础,结合与管理实践密切相关(Relevance)的实例、故事、案例讨论、案例研究等解析知识点,通过讨论、辩论、小电影、模拟等寓教于乐(Rapport)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投入课堂。


“大学课堂,尤其是北大的课堂,讲的必须是扎实严谨的学问,不能是个人感悟,不能是道听途说,不能是段子,不能靠这些去博得学生廉价的认可。要站得住脚,有数据的支持,有逻辑的支持,甚至敢大胆地做一些预测。”在马老师看来,在北大的课堂讲授管理类课程,不同于培训公司,不同于相声演员,也不同于讲授三百年前发现的自然科学知识,需要通过三个“R”把严肃的管理知识变成经理人愿意接受、能够操作的行动指南。


“同学们上一天课也很累,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马老师便将小练习、视频等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中。


例如,为了让留学生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马老师将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编成练习,让学生评价麦道夫两个儿子的做法,让同学们陷入两难选择。当学生发现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下的评价不一致时,马老师便引用论语中孔子对话等先哲名言,融入儒家文化来讲述中国家族企业特点,从而让同学们生动地理解跨文化管理。


再如“善用视频”,视频的来源多种多样,既可以从教授那里传承,也可以摘取自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甚至是小品。在教授“谈判”这一主题时,马老师就曾使用纪录片《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去日本进行马关条约谈判的片段,也使用十年前铁矿石谈判的新闻等等。


“如果你在北大讲的都是一些教科书上的东西,不错,但不新、不前沿。”马老师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必须持续地学习、广泛地阅读,让课程内容和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收获。


“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我一年如果看20部电影,19部是出差路上坐飞机时看的。”扎实的学科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都来自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马老师常常在出差路上就看完了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把重点划下来,把有意思的片段截取下来,有时间反复温习,以后就能游刃有余地应用到课堂上。比如有一次,他在飞机上看完美国电影《实习大叔》,发现其中的谈判、沟通场景特别适用于课堂教学,便买来光盘裁剪相关片段,穿插在教学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刚来光华的时候,也只能用哈佛的、香港的案例。现在用的都是自己的案例,课程内容有一半以上是自己研究的专题、案例内容。”马老师说,教书是一个良心活,是永无止境的。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优胜劣汰,才能留下最好的给学生。

 

“谈判”的重点在于实力

 

“为了在课堂上讲清楚知识点,必须自己去实实在在地做好研究。”马老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跨国谈判及参与式管理。



在华盛顿大学读博时,马老师学的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然而他却对组织行为学中的谈判更感兴趣。“我发现谈判特别好玩,从研究角度来看,它的研究因变量是客观的,研究更具体,实践启示也更具体。”


见到带“谈判”字眼的书,马老师就必定买回家,从六七十本书中选出五六本精华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


谈判分两大主流的研究范式,一种是实验室,在不同条件下做谈判,再进行比较,但对于MBA、EMBA项目的学生来说,与实际操作仍有很大距离。于是,马老师开始研究现实的谈判。


马老师在办公室进门处贴着朝鲜半岛的地图,原来是他最近在研究朝鲜战争,这将是他在“谈判”课程教学中的又一个经典案例。不仅如此,他还买了相关的书籍。


“我最近的研究和教学越来越和经济、金融接轨了,跨国并购、中美贸易等等,这类研究和教学结合得更为紧密。”2018年12月初,一篇长文《从谈判学分析,中美经贸摩擦为什么能及时踩下“刹车”?》火了一把,马老师在文中精准预测了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


精准的预判,归于学科的积累。马老师谈到,绝大多数人看中美贸易谈判都看表面现象,似乎中国态度不软就谈不成。其实中国的政策在过去几十年里是很有自信的,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马老师抓住中美贸易关系的核心,断定双方在贸易中均获得巨大利益,中美贸易不能脱钩,脱钩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他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持乐观态度。


“谈判是为了利益,那些吓人的都是招数,谈判的重点在于做好自己,在于自己的实力。”正如马老师对谈判的理解,他对自己的要求亦是做好自己。



“光华必须为培养10年、20年以后最伟大的公司创业者而努力,想大事,想未来。”马老师说,光华的学生很勤奋,学习能力强,应该树立更高远的目标,走不同的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人。学所提供的教育,并非为学生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于用学术支撑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做好每一天的事情,考虑一生的事业,为社会做长久的贡献。

 

相关介绍


马力


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1998年,获得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硕士;

1998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助教、讲师;

2008年,获得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博士;

2008至2011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助理教授;

2011至2017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7年起,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