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经营与管理 | 林海青:校园内外认知上的偏差
“
相比职场,明确的目标及学习方向是校园学习的特性,考试内容与论文的认知范围在许多场景中牢牢锁定了学生的视野。而校外社会相比较于校园,许多价值认知存在不同!
校园内要了解哪些认知上的偏差呢?
2019年10月24日晚,本科研究生项目邀请到光华管理学院EMB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香港大学DBA项目校友林海青先生。林先生结合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思考,与同学们分享了“校园内外认知上的偏差”的一些观点。
“
1. 看似简单的问题
林先生抛给了同学们几个简单的问题。如:对于需要掌握做饭技能的认知?对于中国历任总书记了解的认知?对于贷款利率是否需要了解的认知?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北大的同学们似乎还真是许多人不知道的。年轻人很多的事情是在校生不知道的或认为不需要关心的。这些问题真的不需要知道吗?
“
2. 小小“成本”的认知偏差
成本的认知在校内校外的认知偏差。为了引导大家有“成本”概念,林先生与同学生们一起测算了本科学费成本和毕业后继续学的MBA及EMBA学费对比。结果让同学们大吃一惊。
一个人的成熟标志在于他能够清晰的认知社会生存成本和运营成本。作为北大的天子骄子们,具备独立的生活及工作能力,是衡量是否超过社会平均能力的衡量标准。
“
3. 校内校外对于“能力”的认知偏差
同学们在学校里面临的能力主要是考试的竞争,衡量的是学生的特长和特点。学校外的竞争主要的衡量的是什么呢?
社会许多场景依据是“木桶原理”考量个人的综合能力,个体价值衡量许多时候取自于其缺点而不是优点。“工资取决于短板”的认知与校内认知有很大的偏差。例如:一个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的人在社会上许多时候是寸步难行。
林先生告诫大家,这个认知的偏差可以帮助大家不纵容自己的短板,眼睛要朝自己的脚下看,脚不能踩在棉花上,要真正的踏实下来,才是真实的精进,养成真实的综合素养和真实的综合竞争能力。
“
4. 不做“羊群效应”中的羊
“羊群效应”是管理学上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林先生结合概念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北大的学子更不能是一只从众的羊,拥有“怀疑”独立验证的作风是何等的重要。
“
5. 对于企业认知偏差
企业本质上是用资源去创造价值,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运营效率。林先生的解释与大家普通的认知存在偏差,这让同学们想到了理论学习中的科斯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认知,也体会到企业家对于“企业性质”的认识功底。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针对是否应该创业、成功的原因、工作与兴趣的权衡等问题,与林先生进行了讨论。林先生通过不断地提问和引导,促使大家深入思考。
课程最后,林先生用“面向明湖有思想,背靠博雅梦神州”寄语北大学生,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多跨界。
1
嘉宾介绍
林海青校友,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