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远方 | 光华校友王慧男获评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本期《对话》的嘉宾是光华管理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王慧男,他出生于1993年,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人。作为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定向选调生,他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挂职锻炼。2021年2月,他所任职的村党支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6月,他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扎根广袤的基层,“行走”本身是最优的解
1、是什么使你决定通过选调到基层工作?
我本科阶段学习财政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应用经济学专业。求学期间,我一直对政府的经济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我曾在国家部委以及基层财政局有过相关的实习经历,也曾多次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赴基层调研活动,可以说对于从事体制内工作有一定的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在我硕士毕业前夕,内蒙古自治区首次面向北大和清华招录定向选调生。作为内蒙人,我深刻体会到家乡发展对于人才的强烈渴求,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是心之所向。因此,毕业后我选择告别求学多年的北京,作为一名光荣的选调生回到祖国北疆工作。
2、大学期间,你的职业/事业理想是什么?基层选调是你的最优解吗?
大学期间,与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曾想过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在金融行业一展身手。因此,我也尝试过在金融机构实习,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等资质。然而,随着读研之后经历的不断丰富和对自身了解的不断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转变,也逐渐明确了自己对政策制定、政策研究的兴趣,燃起了从事体制内相关工作的热情。
谈到“最优解”,龚六堂教授在硕士课程《动态优化》上的一段阐释使我印象深刻。他提到:“全局最优是从无数局部最优中产生的,在追求局部最优的过程中,你永远无法知道自己处在哪一条短期曲线上,因此你所得到的局部最优,也不一定就是最终的全局最优;但若你不去追求局部最优,也就失去了追求全局最优的机会。”
这一饱含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予我深刻的启发。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总是会妄想以自己人生前二十余年的阅历去找到人生的最优解,然而大概率只会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无尽深渊。在光华的学习生活经历,特别是学术型项目的培养,让我更加相信时间的力量,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刘俏院长也告诉我们,答案永远不在任何一条路上,只有行走本身才是答案。我很庆幸自己的最优选择是“行走”,尤其是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3、去之前,你对基层的理解是怎样的?对你来说,选择基层工作和典型的金融行业工作会有怎样的不同?
有朋友调侃我说,毕业前思考如何致富,毕业后思考如何脱贫。虽是戏谑之语,确也切中要害。刚走出校园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服务,区别在于典型的金融从业者服务的是股东、股民,而基层公务员服务的是基层的老百姓。我赴基层期间,有幸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贫困家庭盖房屋、修水井,培养就业技能,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经历了他们从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到吃穿不愁、增收致富的全过程。在我看来,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与做投行的同学们日夜奋战、四处奔波最终帮助企业成功上市所感受到的快乐是极为一致的。
4、在之前的采访中,你曾提到《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对你影响很大,为什么?
光华的同学们非常幸运,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实践。徐宪平教授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每次上课前都会备课到很晚,力求把自己多年的感悟与思考以一种更能引发共鸣的方式讲授给90后、00后的同学们。
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调研机会。我因此有机会参加赴部委、央企的参访交流以及重大项目的调研,真正把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中国正在发生的经济改革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既开阔了眼界,又提升了能力。课程中,我更惊讶于光华同学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调研过程中体现出的光华人风采及合编成册的课程论文多次得到有关部门以及校领导的肯定。
既是家乡,也是不一样的远方
1、能否讲讲初到基层工作时的经历与感受?
初到基层时,我仿佛是一条刚刚游入深海的小鱼。基层的一切对我来说十分新鲜,却也令自己惶恐不安。
我挂职锻炼所在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距离呼和浩特1400多公里,处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在克服了艰苦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差异、语言障碍等诸多现实困难后,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入基层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之中。这对我这个既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也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外来90后扶贫干部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考验。初到东北农村的我切身感受到了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巨大压力,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年人和孩子较多,我也充分意识到引导“新农民”回村创业、就业势在必行。
2、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你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我在基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着脱贫攻坚这一核心任务,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走遍了村里的46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也逐渐和当地的干部群众熟络起来。大家不再关注我“省里下派干部”和“北大高材生”的标签,而是真正拿我当邻家后生,有困难了就找我帮忙,有喜事了也愿意找我分享。
深入群众家中调研生产生活情况
我帮助村里协调落地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通过各级帮扶,共计投入近亿元。我所在的村子也从出了名的贫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样板村。“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驻村期间,作为村党支部的一员,我积极帮助支部选优配强班子成员,选聘优秀大学生作为村干部,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
3、下基层期间,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
在基层时,我遇到了村里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大学生陈永胜。和我同样的年纪,但是他的成熟和坚韧却让我自愧不如。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刚毕业,父亲就因病离世,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但他自己仍然自信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的困境,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在我的劝说和建议下,他放弃了大城市的打工机会,回到村里搞种植和养殖,后来又被聘为村里的扶贫专干,凭借着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他的工作得到了认可,种植养殖也颇有收获。两口人从贫困边缘回归稳定的生活轨道,大家也都真诚地为他高兴。前不久,他喜结良缘,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节省开支,我作为主持人为他主持了婚礼。我和陈永胜的故事也得到了内蒙古电视台的报道,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4、再次回到家乡,你有哪些新的感悟?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虽说我是回到了家乡,但是我挂职锻炼所在的兴安盟,以及我工作所在的呼和浩特,一东一西,距离我的故乡各自都有700公里。所以对我而言,这里既是家乡,也是不一样的远方。通过挂职锻炼,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文化差异,家乡的发展还有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将自己在学校接触的信息和理念带回家乡,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现场调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5、基层的工作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影响,你又有怎样的改变?
基层的工作经历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告诉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中国不完全是书本所告诉你的样子,中国还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在农村,还有大量的发展机遇在基层。
基层的老百姓和我想象中的也并不一样,他们很实在也很实际,很淳朴也很重利。近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学会正确地看待基层的人与事,既要防止理想化,也要防止悲观化。要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建立威信,既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又要在关键时刻敢唱黑脸,只有如此才能在基层顺利开展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牢守法律底线,基层事物纷繁复杂,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仍有待提高,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触及法律红线。因此,我也在业余时间自学法律知识,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仅督促自己远离违法行为,也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基层的群众解决一批涉法涉诉的问题。
情系城镇乡野,让青春更有分量
1、在基层工作,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在基层工作,我最深的感悟是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依然很多。以前总以为自己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就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可以指导实践。回头看来,这是最典型的纸上谈兵,任何实践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没有融入的情况下空谈如何改造实践是眼高手低的年轻人的大忌。基层的历练,让我能更沉淀下来,向基层学习,问计于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真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好政策,办好实事。
2、此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你有怎样的感想?
此次获得表彰,荣誉属于过去,更多的意义在于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沉甸甸的使命。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减贫奇迹,在这样的伟大历程中,无数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的北大人参与其中。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感到无上光荣。未来的征程中,我将继续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参加第一期“薪火班”选调生返校培训
3、 你认为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去基层?对师弟师妹有怎样的建议?
基层是个“炼丹炉”,我认为条件允许的话,不管是调研、实习还是真正赴基层工作,每个人都值得到里面“炼”上一回,就如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一般。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补上基层这一课,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真正构成了中国之主体的所谓基层。光华的师弟师妹都比我优秀,不敢妄提建议,惟愿大家能坚守北大精神,现实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谈,仁爱者不软弱,刚直者不偏激,不辜负学校和学院的悉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