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优秀学位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学术科研
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百炼成钢
编者按
日前,北京大学陆续公布了2022届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我院本科生曹雅俊、王宇、朱景琛、郁一,专业硕士司徒琳璟、吴岸林,博士生陈泽阳、纪铭等8位同学入选。
百炼成钢。一篇论文从选题、构思到形成初稿,正如钢铁锻造的漫长过程。有哪些必不可少亦或锦上添花的步骤呢?是广泛阅读?是深入沟通?还是咬牙坚持?
听听这些获奖同学的心得感悟。
个人简介
王宇,光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金融经济学方向),本科期间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三等奖学金,曾任北京大学学生越剧协会会长。
论文主题
《“银贵铜贱”与清代中晚期的市场整合——基于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Sliver-Copper Coin Ratios and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从货币的角度解释清代中晚期的中国南方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下降的现象,进而理解帝制中国自19世纪以来的经济萧条。
在清代白银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体系下,政府未能通过调节铸币量稳定银钱比价(一两银在市场上换得的铜钱数)。
十九世纪开始,市场上“银贵钱贱”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在民间,零售市场交易用铜钱,大宗批发、长距离贸易用银,银钱比价上升会损害粮食商贩利益,使得地方市场对于长途运输的物品需求下降,且长途贸易需要以白银上缴关税,银贵无疑会加重长途贸易者的税赋,这两个因素均有可能加剧市场分割。
基于王业键整理的清代粮价数据库中1796-1911年南方8个省的月度米价数据和清代银铜比价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银钱比价的上升会显著降低南方大米市场的整合程度。
此后,本文利用跨省府对和同省府对的对比、关税口岸所在府与其他府的对比,对上述两条影响渠道进行了验证,说明银铜比价的上涨可以通过阻碍长途贸易的方式降低市场整合程度。
写作心得
这篇毕业论文设想的产生,源于大三选修学部通识课《中国经济史》时对清末银贵铜贱问题的兴趣,一直很想探究这一货币现象是否真的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大四时,在毕业论文导师陈玉宇老师的指导下,我更加重视清末粮价数据所包含的价值,并以粮食市场作为探究market integration的切入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感受到,经济学家总希望能用经济学理论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般是关于因果的故事;而历史经常是足够长的,长到可以观测到结果,为我们去验证一些因果提供了可能性。
经济史研究不是要去对过往耿耿于怀、对典籍咬文嚼字,而是希望能从贫富兴衰的更迭,能从这沧海桑田之中洞察出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为物不贰”而又“生物不测”的规律。以史为鉴,经济学和历史学,终究都是向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