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远畅谈|3位教授话“教职”:科研是一场攀登

本研 北大光华本科研究生 2023-11-16

+ + + + + + + + + + + 

明远畅谈



10月26日中午, “明远畅谈”沙龙第四期在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K06教室举办。活动由本科研究生项目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主持。两位在高校任教的青年校友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认真倾听了两位师兄的经历与感悟,围绕学术成果发表与国内教职申请经验等话题积极提问,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中午。


+ + + + + 

嘉宾介绍

龚六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经济科学》副主编,《经济研究》、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系统工程》、《中国农村金融研究》以及《经济数学》编委。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公共财政、动态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与国内重要刊物(JPubE,JMCB,JIMF,JEDC,《经济研究》等)发表论文230余篇,成果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英东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赵扶扬,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经济学、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空间与区域经济学,主攻动态一般均衡和量化空间均衡的建模及应用,在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参与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多份研究要报被教育部《信息报送》采纳。


刘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和《金融研究》等中英文杂志。曾获得洪银兴经济学奖、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等荣誉。






活动伊始,作为主持嘉宾,龚六堂教授从自身选择做学术的经历及二十余年亲历的光华改革历程讲起,希望大家把握机会、珍惜学院和学校提供的良好环境,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对于如何做学术,龚老师指出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保持平常心,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要追求卓越;三是要国际化,既要能将研究扎根中国大地,也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肩膀上。

 

两位校友首先结合自身经验,就事先收集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刘畅校友指出,做研究就像一场登山的过程,是对个人身心的修炼。学术研究和业界工作的区别在于,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个人是对研究项目独立负责的,取得成果时的成就感会更大,相应地在遇到挫折时的打击感也会更大。因此,选择做学术首先要学会独立自主,拥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关于大家“在不同阶段应该做哪些准备”的疑问,刘畅校友认为,对于本科生,一是要打好数学基础;二是可以主动找教授聊一聊,尝试一些RA的工作。对于准备申请博士的硕士生,一是可以通过北美全职RA等方式和外导建立联系;二是可以多找老师合作,不要太在意工作量和署名先后等问题。


关于“学术发表”,刘畅校友强调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进行时间精力的合理配置,不要过度追求短平快的文章发表,可以做一些短期的项目,但也一定要有长期的、定位更高的研究项目,前期积累越多越有利于长期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发表。


赵扶扬校友关于学术发表也给出了自己的四点心得:一是要在博士期间多积累,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因为工作前几年时的发表主要都是源于博士期间积累;二是在自己还没有独立研究方向时,要多找老师和师兄师姐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三是要学会独立,做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各方面的挑战,需要学会独立处理不同的问题;四是要关注长期发展,博士期间除了做一些短平快的研究,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己主导的一个大项目上,一定要是一个可以成体系的、长期做下去的项目。



Q&A


在Q&A环节中,龚老师和两位师兄就同学们提出的具体问题给出了解答。


1、目前的教职市场如何看待海归和本土博士,本土博士是否有必要先找海外博后?


两位校友都认为,现在海外经历在国内教职市场并不是硬性要求,对于找教职的帮助不大,更多是一种自我的提升,不过如果在读博期间有机会,在不耽误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前提下一定要去访问交换,可以增长见识、寻找好的合作机会。博士后是目前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但是否能留下并不确定,如果能找到教职还是应该优先考虑直接入职。


虽然国内高校在教师后续发展过程中取消了关于海外经历的规定,但龚六堂老师还是强调了海外经历的重要性。他指出,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如果有机会申请到海外好的博士项目,还是应该出去,而对于博士生,如果有机会出去访问也应该出去看看,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不过龚老师也指出,虽然从大环境来看海外经历仍然很重要,但这主要体现在前期的信号作用,最终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个人的实力。


2、目前在选题时是否需要考虑跨学科?


刘畅校友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目前的一个主流方向,自己也会做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但最终在对个人的评价方面,主要关注的其实还是在本学科主流杂志的发表。


赵扶扬师兄则提到如果考虑跨学科选题,一定要注重领域的交叉和想研究的话题之间的匹配性。


龚六堂老师进一步指出,交叉学科虽然是发展趋势,但也要考虑到交叉学科的评价体系问题,在选题前,一是要先熟悉已有的文献;二是要了解最新的政策文件、相关的重要报告和辅导读本。多了解中国实际,从中仍可以挖掘出很多值得研究、可以研究的问题,只是可能现在可以借助一些新的工具,例如机器学习等方法。


3、在学别人的成果时感到高山仰止,真正自己做的时候感觉很难,如何处理学和做之间的落差感?


这一困惑,三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表明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可以从技术层面着手,先学技术、掌握基本的工具或模型,再摸索技术背后更深的东西,逐步拓展,例如可以从复现经典论文的结果开始,慢慢来,不要着急。


4、如何处理自己的一些零碎的想法?


嘉宾们也都指出可以先记下来,然后通过找文献(可能会发现想法已经被做过了)、找更有经验的人聊一聊(可能会发现不能做或者学术意义不高)等过程,留下可行且有意义的想法,虽然经过上述过程,留下的想法可能不多,但有想法很好,想法被否定也很好,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

  

文/2021级国民经济博士 诸宇灵

推荐阅读

明远畅谈丨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声音

明远畅谈 | 青年公益心,慈善近距离

明远畅谈丨相信时间的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