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质朴的爱情誓言!老伴去世后,他如约捐出了100万…
▌来源:中国青年报(zqbcyol)
在天津,一对老夫妻一年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如果自己百年后要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儿。不久前,妻子程毅离世了,丈夫宋声扬老人践行了他们的诺言,将夫妇俩毕生的积蓄100万元,以助学金的名义捐赠给了天津南开大学。
11月22日,南开学子自发前往望园老人院看望宋声扬老人,表达对他善行的感谢。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
老先生:至今难忘贫困学子食堂打饭那一幕“这真是一件很简单、很普通的事。”谈及捐资助学的缘由,宋声扬说,他与夫人程毅多年来一直生活极为俭朴,子女也都非常自立,因此攒下了这些积蓄。
作为高校教师,他非常关心贫困学生能否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希望通过捐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学习用功刻苦、具有爱国心但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成为栋梁之材。
“在食堂买菜的时候,家境宽裕的同学到那交了钱就拿一份好菜笑着就走了。家庭困难的同学就犹豫,他得看便宜的菜,哪个更便宜他买哪个”,宋声扬说,多年前在南开大学食堂里看到的一幕让他至今难忘。看着小心翼翼计算饭费开支的贫困学生,他当时就感觉心里特别难受,“这个事情给我们印象特别深,所以当我们有点力量的时候,就想资助这样的穷困的学生。”
为了捐赠,夫妇二人没有买房
为了捐资助学,多年来两位老人省吃俭用节约开销,也没有买房。他们一直租住在一个老旧的单元房六楼,楼里没有电梯,两位老人上两层楼就歇一下,上一次楼要歇3次。
今年7月,宋声扬和老伴找到南开大学,决定以“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将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100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成立“宋声扬、程毅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家境贫寒、刻苦学习的学生。
而9月,宋声扬的夫人程毅病逝,她病重期间还不忘嘱咐宋声扬一定要办好捐资助学这件事。于是,在11月前,20万、50万、30万,连续三笔大额捐款,带着两名耄耋老人殷切的希望,汇入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老夫妻还捐赠了自己所有的藏书和多年来制作的220本养生保健简报。
宋声扬先后在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南开大学工作。宋声扬说,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老夫妇坚持捐款50年,自己仍住农村旧房
76岁的兰芝柏到东西湖一医院看病,看到4名残疾人在地上乞讨,他毫不犹豫地将兜里近200元钱给了他们。50年来,捐款已成兰芝柏和范正芝两口子生活的一部分。
一开始,他们做好事从不留名,后来有人问,才开始作记录。从记录上看,50年来捐款总额已达30万元,其中有据可查的捐款单达200多张,金额在50元到1000元不等。
如今,两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4000余元,更是节衣缩食捐助他人。二老很少查看捐款单,但喜欢闲来翻阅受捐者的感谢信件,“看到曾经捐助过的学生找到工作了、成家了、添小孩了,我就像看到自己孩子有出息一样高兴。”范正芝说。
2
南医大离休教授夫妇“裸捐”助学
2014年,临近毕业的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几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峨嵋岭19号大院的一所旧宅。看望他们的资助人,南京医科大学90岁高龄的离休老教授马凤楼、戴汉民夫妇。这些同学都是“马戴奖学金”的受助者,1999年以来,他们是第15批登门致谢的毕业生了。
“这是我们学院的传统,每年毕业季,受到二老资助的同学们都会来看望老人们,当面表示感谢。”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璐说。就在不久前,二位老人又向南医大的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卫人励学基金”捐赠人民币40万元,这次捐款二老几乎是倾其所有,几近裸捐了。
3
石家庄一对老夫妇省吃俭用常年捐款献爱心
老人与儿子
常之瑞,生于1921年,年轻时在外国语学校当老师;丈夫王玉林生于1915年,同样一直在教育事业上奋斗终生。可惜在2002年,王玉林老人离世。
在捐款记录上,最早的是1965年,最晚的一张是1999年,跨度整整34年。捐款数额少则100元,多则数千元不等。石家庄市捐资助教办公室、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井陉县民政局、小宋楼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一张张捐款凭证上的红印章,说明了这些捐款的去向,这些单据中,近一半的善款都用于支持教育事业。
4
慈善老夫妇捐赠全部遗产,身后再建两所希望学校
这辈子要建三所希望学校,生前已经建成一所,身后还要再建两所,过世后要将全部遗产捐赠给市慈善基金会,用于慈善教育,这就是慈善夫妇“艾爷爷”“欣奶奶”的心愿。
除了公证人员和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没人知道这对慈善夫妇姓甚名谁。82岁的老先生自称“艾爷爷”,80岁的老太太自称“欣奶奶”。欣奶奶曾是小学教师,艾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2007年,两位老人庆祝金婚之时,他们的儿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他们的女儿则已在2003年病逝。
“是慈善的心愿让我们活过来,活下去。”欣奶奶说,儿子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但他曾说过,这辈子非常想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建一所希望学校,帮他们实现读书梦。
2009年,两位老人卖了市区的住房,拿出40万元,通过市慈善基金会确定帮助陕西省柞水县修建希望小学。第二年,老人梦想成真。
“我们都身患重症,或许来日无多,我们要趁早完成遗嘱公证,待百年之后,将目前所有的一套住房捐赠给市慈善基金会,变现后再建两所希望学校。”艾爷爷说。
感动落泪!有如此长辈关爱我们成长,我辈又如何不奋发图强!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编 辑 | 李 翀
共青团中央
微信号:gqtz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