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天价彩礼大山,一个甘肃特困片区是怎么做的
▌来源:中青在线、微信公众号“晚上八点”
4年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网络走红。最近,媒体调查发现,4年后,这份“彩礼地图”发生很大变化——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的彩礼不升反降,但在很多地方尤其农村地区,彩礼要求已经翻了番,且“越是贫困地区,越出现高价彩礼”。
今天,我们来看看,推翻天价彩礼大山,一个甘肃特困片区是怎么做的?
团团说
婚恋是青年人生中的最重要大事之一。婚礼古称“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其中“纳征”就是男家送彩礼。彩礼是古老中国的传统,包含着美好的含义。
然而,“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现今结婚彩礼呈现两极分化,越来越沉重的彩礼,再加上婚房、婚车,成为原本就不宽裕的青年男子家庭的痛点,也让新婚家庭在起点就开始负重,艰难前行。而随之伴生的因婚致贫、婆媳不和、夫妻争吵离婚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最近还发生因彩礼过重矛盾难解而导致新郎新婚夜杀害新娘的人伦悲剧。
远超承受能力的天价彩礼,其实是对婚姻的异化。婚姻本应是双方家庭协商帮衬着子女幸福,而超过经济承受范围的彩礼、婚房、婚车,除粉饰了婚姻之外,只会给小两口的未来生活蒙上阴影,最受伤害的其实是爱情的纯真和青年人的幸福。屈从于天价彩礼,甚至主动提出天价彩礼,其实反映了青年一代在爱情和物质、理想和现实面前的迷茫和迷失。美满幸福的婚姻,何必需要过度物质化的证明和点缀?
当代青年的幸福观还需要正确引导。理性看待天价彩礼,需要青年男女,也需要其家庭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让我们来看看甘肃陇南如何“向高价彩礼说不”。
陇南市地处秦巴山特困片区,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该市把脱贫攻坚摆在首位,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统筹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重点聚焦25个特困片区,显著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6年底,陇南全市贫困人口下降到41万人,五年消除贫困人口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到16.5%。但由于历史欠账大、贫困程度深,陇南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大部分农村地区深受传统婚嫁风俗的影响,一些家庭甚至认为彩礼代表着女子的‘身价’,彩礼钱要的越多,女子的‘身价‘越高。”团陇南市委负责人说,在陇南部分农村,不正确的婚姻观造成了家庭之间的相互攀比,彩礼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农村女青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单身男性青年人数远高于女性,陇南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之风也愈演愈烈,动辄八、九万元甚至十几、二十万元的高价彩礼层出不穷,不仅大大增加农村男性青年的结婚成本,还严重破坏家庭和睦、乡风和顺、社会和谐,由此产生的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屡见不鲜。
高价彩礼已然成为压在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户头上的“一座大山”,严重阻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有效扭转“高价彩礼”这一不良习俗,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青年树立婚嫁新风,团陇南市委抓住青岛陇南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的契机,联合团青岛市委举办陇南市首届“向高价彩礼说不”移风易俗新婚礼活动。
5月7日,由团甘肃陇南市委、团青岛市委联合主办,首届移风易俗大型集体婚礼在礼县、西和县分别举行。此次婚礼以“向高价彩礼说不”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青年树立婚嫁新风。
“这是两地共青团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青年的需求,围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内容,开展的一项以‘倡导新风,服务青年’为主的移风易俗活动,旨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简朴温馨且不失隆重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带头杜绝高额彩礼、带头简办婚嫁喜事、带头抵制攀比之风,努力做新风正气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从而倡导婚事新办的社会风气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参加西和县集体婚礼的团青岛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参加此次集体婚礼的是西和县、礼县于4月底前领取结婚证的50对新婚夫妇,其中新婚夫妇2人中至少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保户,且女方收取彩礼不超过3万元。
本次活动分为新婚礼仪式和新婚青年青岛行两部分。新婚礼仪式分别在西和县、礼县同时进行,现场内容包括市领导证婚,举行新人婚礼仪式,为新人颁发“移风易俗好青年”奖牌,为新人父母代表颁发“移风易俗好父母”奖牌,团组织倡议全市青年“向高价彩礼说不”,社会人士向新人赠送液晶彩电等。青岛行活动将由团青岛市委组织新婚青年考察团青岛市委青少年工作示范点,参观考察海尔集团、青岛啤酒等大型企业,参观青岛市容市貌,拍摄集体婚纱照,开展劳务对接,对有意向在青岛务工的青年优先提供就业岗位等。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注明微信来自
共青团中央(gqtzy2014)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责 编 | 任晓蓉
编 辑 | 朱 琛 肖 健(团河南省委) 吴 央(团铜仁市委)
共青团中央
微信号:gqtz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