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赠票】16年迁移路,故宫人的坚守——《海棠依旧》
二零一七年九月十八日
青
·
听
今日配乐《当我在这里》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一群执着无悔的古物典守之人
一次历尽千难万险的国宝大迁移
一条十六年的古物南迁路
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
岁月保留下了属于中国人的文化结晶
同时也延续了保护国宝背后的坚定与担当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土纵然一时守不住,我们的子孙也能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但是国宝呢?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宝不能毁而复生啊。有这些东西在,文化才不会绝。文化不绝,精神才不会绝,中国人便不会绝。
——《海棠依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3192gguv&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烽烟骤起——战争局势下的临事无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虎视华北,国破家亡的危机像乌云一样压在每一位有识之士头上。战火中的国宝一旦落入敌人手中,无非掠夺和毁坏的结果,故宫文物的安危也就成了令人困扰的难题。故宫博物院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马衡提议古物南迁,却引发社会争议。
北伐大将李左翔要求拍卖文物,购500架飞机用于抗日;胡适对何处是净土感到茫然,寄希望于通过国际干预来保障文物安全;鲁迅发出了“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的诗句;马衡的儿子马彦祥通过报纸与老爹叫板:“要抵抗么?先从具有牺牲古物的决心做起!”最激烈的反对者以古物陈列所前所长周肇祥为代表,他发起了“北平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在太和门集会宣言“誓与国宝共存亡”,并给支持和参与南迁工作的人士打骚扰电话、寄恐吓信,还鼓动众人将出入故宫的各个大门给堵了起来。
1933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正式决定古物南迁。最初不赞成文物南迁的故宫博物院秘书吴瀛临危受命,出任文物南迁总押运官。2月6日凌晨,载有精心打包的2118箱古物的板车从午门鱼贯而出。从此,被称为世界文物史上“传奇之行”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拉开序幕。
// 热血青春——硝烟弹雨中的鞠躬尽瘁
匆匆告别家人,约20名故宫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踏上迢迢古物南迁路。这条路一走就是16年,足迹布满十余个省市。当时的故宫人不会想到,他们翻过雪山,躲过轰炸,在枪林弹雨中保护了19000余箱古物的安然无恙,创造了二战史上人类文化的守护奇迹。
这部波澜壮阔、层层险阻的大迁移史诗中,故宫人面临危险和磨难,无怨无悔地奉献了热血和青春。时值乱世的暂别却多成了永别。许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参与其中的故宫人竟只用“圆满的交代”做总结,就好似他们完成的不过是一件日常工作。
话剧《海棠依旧》的故事缘起于这段被故宫前辈深藏心底的“南迁往事”。
2010年,作为《紫禁城》杂志的副主编,王戈参与主持了专题《记忆与认同——1933-1949 故宫文物南迁》。在阅读查询大量故宫文物南迁的书籍资料后,决心用事实来感动更多人,用真情来致敬前辈。长达三年的创作和修改,最终完成了《海棠依旧》的剧本创作。
// 海棠依旧——和平年代里的致敬传承
话剧《海棠依旧》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南迁、西迁、迁台历程为主线,选择一个家庭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故宫南迁时普通职员顾紫宸为保护故宫国宝而离开北平以及正怀有身孕的妻子,从此踏上几十年漂泊旅途的故事来展开主题。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解读话剧之所以定名为《海棠依旧》,是以故宫最美丽的生命意象——海棠花,渲染战争背景下悲欢离合的人情,并以经过漫长寒冬等待在春天绽放的海棠,象征对于团圆的期待和希望,以及一代又一代故宫人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使命的坚守。
话剧《海棠依旧》的17名演员全部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他们认真工作之余,更为这部话剧倾注了无数热情和汗水。
如今,这部由故宫人自编自演的话剧《海棠依旧》将于2017年9月19日至20日登上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
想看《海棠依旧》么?
9月20日 19:30 北京保利剧院
在“呼叫团团”留言
前4位小伙伴(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
每人可获得2张票
不在北京的小伙伴,不要遗憾
团团将陆续带来更多城市的演出剧目
等你来~
陪你·听
9月18日 星期一
有这些东西在
文化才不会绝
文化不绝
精神才不会绝
中国人便不会绝
陪你青听|石杨春晓(团重庆市委)
编 辑|石杨春晓(团重庆市委)
主 播|王戈
制 图|王姝右(团重庆市委)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微故宫”
图片来源|网 络
▼点击,今晚想多陪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