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




今日配乐《  给未来的自己 》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放假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载掉长辈手机里的应用 。


原因很简单,我发现长辈们很容易沉迷。而应用里的信息,你懂得,各种标题党,负能量和伪科学,真的让人不太放心。


有这个时间,不如读读报纸,出去散散步、种种花,养养鱼,对身心都挺好。


延伸一下,我稍微留意下,其实沉迷手机,已经呈现出全年龄段的共同行为特征。


无论男女老少,基本都是:


吃饭看、走路看、聊天间隙看、在电影院看、在餐桌上看......


看头条、看抖音、追微博八卦、刷朋友圈.......



任何时候,你总能发现,身边就有一个人,仿佛中了魔怔,眼神呆滞、动作固定、伸着脖子,死死盯着眼前的几寸小屏幕。


以前听科技大佬们说,手机会成为人类的新器官,感觉是一句戏言,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但细细想下,有些恐怖。


有个同学,去年做了眼睛手术,原因居然是连着在家看了几天的手机后,眼睛疼得火燎一般,去医院检查:视网膜脱落!以前只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上的眼科疾病,因为手机过度被使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了。


除了视网膜脱落,过度玩手机还会直接带来一系列身体不适,我稍微检索了下:


骨质疏松、脖颈受损伤、增加脑瘤风险、影响睡眠、心情抑郁、皮肤变差.... 



我猜有人看到这里要跳出来反驳了,吃饭还能噎死人呢,那是不是就不吃饭了?呵呵,就知道有些抠字眼的人,请注意,我的表述加了“过度”二字!


何为“过度”?


就是停不下来,又或者说,自控力弱到接近于没有。


如果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让他来参加,他一定是老师一转身就立刻偷吃掉棉花糖的人。


只关注直接结果,而不考虑后续的一连串的结果;追求即时满足,而不懂得延缓满足感,这是容易产生“过度”行为的人的主要性格特质。


手机本无罪,甚至可以说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普通人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拥有过的便利。


但手机落入不同的人手里,就有了千差万别的使用行为。他们的所获所得,差距大到,让你难以想象。



一、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句很著名的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人如其食。这句话引申下,就是你吸收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你看什么样的书,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家庭给你灌输什么样的理念,你最终是这一切的混合物的汇总。


你从手机里看到的八卦、刷到的娱乐头条、朋友圈里的碎片化内容,在不断地塑造你,成为你所思所想的养料。


想想看,在这样的“养料”下,最终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你?


我见过不少人,一聊起八卦,就滔滔不绝,对各种明星琐事各种门儿清,但一旦话题延伸到别处,立刻呈现出一张茫然无知脸。


现在的有些APP,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一个人困在了信息囚笼里,用户接收到的,都是适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因此被喂养的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懒散,而无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寻找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自律,将成为最值钱的个人品质

 

手机依赖,本质是自我管理的失控。这样的人,其实干别的事情也基本是两个字:失败。


为什么?一个连看手机都控制不了的人,还能控制什么?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多到溢出,处处都是可能性的时代。如何在庞杂繁芜的信息中能够找到优质的、自己需要的信息。


不是靠简单喂养,而是靠主动发掘,靠的是自律!你在看娱乐八卦的时候,别人在读书学习;你在追星看剧的时候,别人在跑步锻炼身体;你一年一年重复着自己,别人每一个都能活出新的自己。


有一个著名的公式,每天进步1%和每天退步1%,一年后差距有多大?如果你说这是鸡汤,那很有可能你从来没有成功掌握过一项技能。凡是长期坚持做过一件事情的人,都会懂得什么叫做复利效应。



三、没有深度思考,你永远与平庸为伍


为什么有些机会,总有一些人抓不住?或者抓住一些劣质的机会,又或者为了一些错误的机会而躁动?


体现在职业上,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好的公司,什么是差的公司。体现在理财投资上,永远充当着韭菜的角色,买啥赔啥。体现在生活上,就是总是难以做出一个上佳的选择,干啥都不得劲。


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在做选择,是选择决定了你走向优秀还是沦为平庸。而选择的背后,是认知。你之所以做错选择,因为你根本就不懂你所做的选择是什么。不懂,是因为你没有思考,或者说思考的能力太弱。


为什么?知识面狭隘、缺乏训练、缺乏耐心。而累积知识,训练思维,思考观察,无一不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堆出来,没有耐心,没有给予自己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是促成深度思考这个结果。


我还是相信,从细节处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甚至能够预见Ta的前途。如果一个人成天捧着手机,看八卦,满足于浅显的信息,缺乏自律性和宏观思维。那么,他终将成为,他所抱怨和担心的悲剧本身。



陪你·成长


5月21日 星期一


细节见品格

适度见得失

成就自己

从学会自律开始

陪你青听|俞培珍(团重庆市委)

编  辑|金婧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主  播|曾丽艳(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制  图|金婧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剪  辑|金婧悦(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来  源|微信公众号“自在桑”

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今晚想多陪陪你~

· 青听 | 我们能不能不再隔着屏幕“谈恋爱”

· 青听 | 多少黑名单,曾互道晚安

· 青听丨凡是不能“杀死”你的,都会让你更强

· 青听丨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 青听丨“养个女孩子太难了”

· 青听 | “玻璃心”毁了我的大学四年

▼点击,大家都爱的10w+

· 从《纸短情长》到《后来》

·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

· 必背20首古诗词,你会唱几首?

· “秒回”微信,不一定是最好的关系

· 30年经典武侠音乐,激荡整个青春



目前5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