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听丨上一次收到手写的信,是什么时候?

中国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 2020-01-13

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三日



·


今日配乐《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

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01 / 

装满46封信

带着铁皮盒子长途旅行

@加利


纸上的情感走入现实,竟没有让我有半分尴尬与不适,那份老友一般的舒适与融洽是那么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我抱着一个大铁皮盒子上了飞机,去念叨了4年的云南丽江,见到了素未谋面却彼此熟络着的笔友小希。

铁皮盒子里装了46封手写信,满满当当,快要合不上盖,也并不适合带着进行长途旅行。

可是我很执拗地想把它们都捎上,想象着当两个人相互拿出彼此的信件相认,那个场景一定特别有穿越感。

说来奇妙,我和小希的相识纯属偶然。初二下学期,从小订阅的一本杂志恢复了多年前的一个小栏目,读者可以在上面投递自己的信息,寻找志同道合的笔友。

我好奇地翻阅着书页边角上的信息,不经意间掠过了一段文字:“金牛座迷糊女生一枚,喜欢码字,是个铁杆樱迷,愿结识你,在友谊的天空一起自由翱翔。”时至今日,我还能将这段话倒背如流,甚至记得偶遇它时的某种莫名的兴奋感。

当年痴迷于文字和动漫的14岁女孩,怀着试一试的心情联系了相距1700公里的另一个14岁女孩,就仿佛打开了一个神奇宝盒,里面藏着缘分的种子。

从此,每个月去校门口传达室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信有时候只是薄薄的一层,里面藏了一张外地旅行时偶遇的明信片,信封只是为着不让别人看到我俩的悄悄话。有时候则是厚厚一沓,画满了爱心的信纸,夹着她给我录制的CD光盘、亲自编织的手绳、新款动漫贴纸。

在信里,我们聊的内容非常杂。天空的不同种蓝色、学校里那只爱晒太阳的猫咪、最近喜欢的书或者电影、不甚如意的月考成绩,以及既遥远又仿佛近在眼前的未来。

信纸仿佛是一个释放彼此的窗口,很多对现实朋友不敢说甚至不能说的话,在纸上都可以一一写下,因为知道,千里之外的那个人一定是在无条件倾听你的心思和心情。


每当被现实生活的沉重压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就会习惯性地拿起纸笔写下“亲爱的小希”。


难以言说这份奇妙的友情,两个女孩素未谋面却如此亲密,纸上的自己似乎与常日不同,却又无比真实,明明相隔千里,却又好像参与了对方的成长与青春。


孤单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远方还拥有一份让人心安的温暖。

准备见面的那个晚上,我坐在约好的咖啡店里,抱着铁皮盒子,时不时咬咬嘴唇。尽管已经在纸上和视频里相见了无数次,但现实的见面依旧让我既激动又紧张。


神奇的是,当小希的身影出现时,我俩都看见了彼此抱着的大盒子!不约而同地大叫了起来,嬉笑着去看彼此盒子里的信,面对着当年自己“矫情”的文风又忍不住吐槽……


后来我逐渐明白,当年和小希相处时的那份妥帖的安全感,大概来源于长时间的纸上记录和陪伴。

多年后你翻出几张泛黄变脆的旧纸,上头是对方稚嫩的笔迹和年少的心事,右下角或许还会有一块不小心蹭上的墨迹,你的手指能够真实地触摸到这份记录,就仿佛触摸到过往的时光。

而对方,也在同时触摸着你的过去,参与着你的成长,憧憬着你的未来。


 02 / “寄给未来”的明信片从我的变成我们的

@也然

当手写明信片从我一个人的偶然念头,演变为4个姑娘共同的仪式,这个故事就有了肆意生长和蔓延的强大生命力。

我正端坐在办公室里加班,大学宿舍4人群忽然热闹起来。

小竹发出一声长叹:“今天我做会议记录,领导说我的大字太难看了,的确好久不写字了。”另外两个同学果果和Luna聊起来,表示大学毕业之后,写字机会越发稀少,感觉大学4年用光了成年后的手写配额。

Luna深情“考古”,说当年除了上课笔记,我们宿舍把所有浪漫文思和硬笔书法技能,都耗在了室友互寄的明信片上——毕竟我们最终积攒了一面墙的明信片!

这一番追忆如同火苗,直接点燃了整个晚上的聊天热度,尤其果果和小竹,还在家里一通翻箱倒柜,找出当年我们写过的明信片,一张张拍照,依次展示到群里。

我们宿舍手写明信片的发起人是本人,而其他3位则完美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并坚持到了毕业。

记得故事的开头是大一寒假,我和家人一起去苏州旅行,走到平江路上著名的“猫的天空之城”,觉得整齐排列的明信片每张都特别好看,忍不住也想入手一张开始写。这家店主打“写给未来”的概念,店主会帮你保存明信片,等到你想要的日期寄出。

当时店里恰巧有两个女孩笑语盈盈讨论,要给未来的自己寄一张明信片,会有时光旅行的刺激感。我顿时心动了,如果悄悄寄给同屋生活的小伙伴,并且是在未来某一刻天降惊喜,她们一定会有很好玩的反应吧!

我作了双重计划:寄两张明信片,一张寄给3个月后的室友们;另一张则寄给毕业时的室友们。店主很靠谱,3个月后,我这春节的问候按时抵达。

果果、Luna和小竹激动得大呼小叫,为了表达对这张明信片的重视,她们仔细贴到了白墙上,还用小贴纸装饰了一番。

小竹当场提议:“我们4个人只要有机会有心情,就常给宿舍寄明信片吧!”

当手写明信片从我一个人的偶然念头,演变为4个姑娘共同的仪式,这个故事就有了肆意生长和蔓延的强大生命力。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这座城市以外的地方写明信片。写得越来越多,一个人的回忆就自动转化成4个人共有的。

闲聊起来,我们每个人对其他3人见过的风景、遇见的趣事,也都如数家珍,毫无一丝生疏感。

我们完全习惯了这种共享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该是你的。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大学宿舍的宿管阿姨,会在值班窗口前挂一个箱子,用来盛放每天送到本宿舍楼的所有信件。同时,会在门厅黑板上细心写下所有收件人的名字和房间号。

由于本宿舍写明信片热情过高,导致房间号和大家名字出现频率也很高。阿姨有时都忍不住问我:“你们宿舍同学人缘怎么这么好呀?隔三差五就有信!”

毕业时,我们4人一一取下墙上所有的明信片,平分了这些手写的记忆。最后一封,是我大一时“寄给未来”的那张明信片,那是整个故事的起点。我们都感叹,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无心之举,那也许会变成未来的快乐源泉。

所以,在这样一个回望旧时光的夜晚,当我们看到,如今字迹都和明信片上的不太一样了,连手写几个字的机会也消失殆尽,才听见青春呼啸而过的声音。幸好,那些在明信片纸上发光的年华,我们都还记得。


 03 / 写长长的信留一把光阴的钥匙

@来激扬

等信的时候,心里总会估算着日子,差不多了,便趁午饭过后的机会随生活委员一起去传达室晃荡一圈,美其名曰帮忙拿东西,其实无非是想看看有没有W的信。

雨夜静谧微凉,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前些日子从老家翻出的一沓信——它们大多来自我高中和大学的时光。

10多年了,有些邮戳都开始模糊难以辨认。没有固定顺序,拆开一封一封看,在往日旧友的笔迹中,既看见了以前的那个自己,也仿佛和他们再次有了交集。

那一封封用黑色水笔或蓝色圆珠笔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那横条方格间或字斟句酌或匆匆写就的句子,有你我、纯粹、羁绊、友谊和岁月。

只是经年之后,少了当初热腾腾写信的少年心性,也再寻不回用笔尖换来的惺惺相惜。

高中时和旧友W通信的时间最长。

课业虽然紧张,但我仍愿意将时光“抛掷”在里面。

开始的时候,双方写信就像写话题作文,每次必围绕一个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信中所言,变得鸡零狗碎:有患得患失的伤感,亦有面对竞争的烦恼;有不诉离殇的洒脱,亦有初入学校的迷茫;有对世事故作成熟的品评,亦有对人生大而无当的感慨。

等信的时候,心里总会估算着日子,差不多了,便趁午饭过后的机会随生活委员一起去传达室晃荡一圈,美其名曰帮忙拿东西,其实无非是想看看有没有W的信。有信自然高兴,无信则有些怅惘。

只是在时间的裹挟下,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的侵蚀,我和W不知不觉间断了书信联系,也不再轻易跟谁说起心底那些无端的想法和惆怅。

重新开始动写信的念头,已经是离开家乡读了大学。

离家后有了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直观体验和文科生“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的念头,便陆陆续续开始写信、寄信。

虽然有时信寄丢了,有时寄了许久对方才收到,甚至有时没有回信,但这些都没有关系。现在想来,当时写也许是想逃避成长,面对所剩无几的青春,我只是想通过不断地写信,来对抗离别,延续念想。

F是为数不多临近大学毕业依然与我有书信往来的人。我们在信中问好,欢笑吐槽,剖白喜欢上一个人的不自信,分享各自紊乱的思路和心迹。

“呐,其实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对你来说,这就是你自己的经历,仅此一次”。这句F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里的话,将我拉回到10年前考研时“兵荒马乱”的日子,那时候的生活简单枯燥,就业or考研,面临选择我总是优柔,心里模糊不清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当时,F的信给予了我极大的安慰:“送你一句话吧: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你要好好的,保持平常心。”因着这句话,发现原来有人愿意在你脆弱的时候陪你一起捱,瞬间觉得不能也不可以“不战而降”。

当10年后再次读到信中“真正的努力,应该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有立足当下的积极和恰如其分的自控。而不是内心的焦虑和假装用功的样子……”脑中仿佛又浮现出F的模样。


所幸没有辜负好友的一片赤诚,最终顺利读研。也好在有书信为凭,如光阴的钥匙,令我回忆时有足够的温暖。

最后,让我再向旧友们道一声: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04 / 
那些与众不同的信封那些精美的邮票

@斯琪

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一封封信的呢?相比我们见面时词不达意、一知半解的对话,以写信这种慢节奏的交流方式,显然更巧妙,也更妥当。

每次看到那个尺寸与众不同的信封时,我总会在脑海中想象京子是如何写下这封信的。

像她那样谨慎而有礼貌的人,也许会在正式写信之前,先对照着字典打个草稿,再一笔一画地誊在信纸上。

发现信封有些大了,便小心地将边缘折起,用胶粘好,然后打开黑色封皮的记事本,逐字核对并抄写我的地址,再将远超过邮资数量的精美邮票一张张贴上去。

我与京子相识于2016年年底在台北的一场聚会。那时,我还是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寻找毕业论文的选题而去台北故宫“长长见识”。

京子则是聚会中一位专家的朋友,专程从日本赶来看展览。她约莫60岁上下,中等个子,典型的日本老妇人打扮,中文磕磕绊绊却很健谈,朴素中带着亲切。

我用所知不多的日语与这位日本奶奶打招呼,不想却被同行的其他老师误以为日语很流利,要我担起翻译的重任。一来二去,我也只好跟京子用中文、日文和英文混杂的方式勉强交流。

我由衷敬佩她的这份热忱和行动力,便与她说起我的研究方向也是宋元绘画,并邀请她来北京故宫看展。虽然只能用简单的字眼交流,我们依然聊得很开心。

聚会结束时,京子从随身布包里掏出一本黑色封皮的记事本,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认真记下了我的地址和电子邮箱。

那时,我倒没有真的期待京子会联系自己,但与大多数只是客气寒暄一下的点头之交,或是那些加了微信却再没说过话的“好友”相比,她确实显得郑重许多。

收到京子的来信是在次年冬天。那封信上邮票贴得格外多,几乎要占满半个信封。记得我跟她提过,想做中日历史上美术交流的相关研究。

信封里放着几张宋元风格绘画的明信片,还有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写着京子的春节祝福和对上次见面招待的感谢云云。虽然只有寥寥几行字,却让我久违地感受到社交媒体时代,人与人交往时所缺失的那份仪式感。

建立联系后,我正巧因毕业论文要去一趟东京查资料,京子也真的在下次来北京故宫看展时叫上了我。你来我往,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便省去了邮差的工作,将信随礼物一同在见面时亲手交给对方。

一年前,京子在见面时忽然提出要我教她使用微信。加了好友后,我们不再需要靠写信联系了。京子的信连同她带给我的纪念品、明信片一同被收纳在纸箱的深处,与学生时代家乡好友的来信放在一起。在一叠信件中,京子那些特别的信封总是露出醒目的一角。

或许是这个原因,我有时也会拿出这些信翻看回味。比起在微信上充满表情符号和语气词的对话,这些工整的字迹显得拘谨许多。


你是否也会觉得手写信就如同一场有着充分准备时间的“开卷考试”?每写一封信,每读一封信,都能更加准确地传达和理解彼此的心意。


如果你也有关于手写信的故事,那就快到留言区和团团一起分享吧!


点赞前五的留言,可以收到团团寄出的手写新年祝福哦~


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邮箱:

tuantuanfm@163.com 

发送内容:个人简历+音频小样

邮件标题请注明“青听-主播”


陪你·成长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今天这篇青听

好像是给大家留了份作业

读着读着

我都想铺张纸提笔写下些心情和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手写书信仿佛有了

穿透岁月的厚重魅力

每一个字似乎都比

屏幕上蹦出的字符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那么,谁能够收到团团的手书呢?


团团小姐姐:王慕清

陪你青听|王俊文(团湖北省委) 

编     辑|谢梦辉(中国水电八局团委)

主  播|王慕清

制  图|谢梦辉(中国水电八局团委)

剪  辑|杨   超(中国中铁二局团委)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来       源|青年范儿(ID:zqbwyx)

作  者|中国青年报

图片来源|摄图网

▼点击,今晚想多陪陪你~


▼点击,大家都爱的10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