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500亩,别跟我谈摄影……“新农人”究竟是什么人?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农人”
作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
主要力量
他们既是农业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现代社会还需要“自然农耕”吗?28岁的安徽姑娘宫希希用了数年时间去探索,给出了她的回答。
整理好脚上的雨靴,戴上俏皮的黄色遮阳帽,宫希希一脚踩进水田,弯下腰,使尽全身力气,拔出一把稗子。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一个上午,骄阳当空,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宫希希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田中前行,汗水很快浸湿了全身,黝黑肤色难掩脸上的稚嫩。
很难想象,这位28岁的安徽姑娘是一家生态农场的副场长,最多时管理着174亩生态水稻田和百余名工人。
7月2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宫希希前往田间途中,一只蜻蜓落在遮阳帽上。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与“自然农耕”亲密接触
2012年,宫希希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涯很快过去,毕业后,她不顾父母和亲友的劝阻,选择了农业作为事业,兜兜转转进入“自然农耕”这一领域。
所谓自然农耕,就是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依靠自然生态制衡病虫害,使用可自留种的种子,回归传统农耕的农业生产方式。
“比起身体上的苦和累,我的收获更多。”宫希希一头扎进了湖北黄梅的大山深处,一待就是3年。
“接触农业越久,才发现自己知道得越少。”在黄梅基地的3年,宫希希逐渐打开新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新鲜。
7月2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宫希希在稻田中除草。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远离城市的喧嚣,宫希希在大山之中劳作流汗。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水稻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认识不同的昆虫,看花开花落,望云去雨来。
她还掌握了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和大型旋耕机的驾驶技能,成为村里闻名的“全能女车手”。
宫希希在视频网站上开设了账号,利用自己所学向年轻人科普农业知识。在镜头前,她双手各拿着稻子和稗子,讲述稗子“狡猾”的生存策略,“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来到黄梅的第一年,突然出现的野猪,让育秧计划大乱。宫希希和同事轮流守夜,要防野猪,还要防蛇虫。25岁的夏天,便在一夜夜的紧张守候中度过。
7月2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宫希希在田间巡视。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2020年,黄梅基地遭遇山洪。洪水冲下来把农田淹没,靠近河边的部分农田被沙子覆盖,有的整个田块都被冲走。洪水过后,宫希希和同事们重新垒起被冲垮的田埂,清理积沙严重的水渠。这次洪水,让宫希希真正明白,农业靠天吃饭,人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在宫希希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土地呼吸得愈加顺畅,万物在其间自然生长。
春天,旋耕机在田中忙碌,后面跟着一群白鹭,它们巴望着松软的土地,等着刚被翻出来的蚯蚓、黄鳝、泥鳅,以便大快朵颐。夏天,蚜虫在田埂上,旁边就是天敌瓢虫和草蛉的卵,这是农田里常见的小型生态链。秋天,稻穗换了金黄色的衣装,其中的一部分会成为自留种,保存着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基因,在仓库里捱过寒冬,等待来年再进入这片土地。
“生态农业是在保留一个火种。”宫希希说,“保留干净的土地,干净的粮食,干净的种子。”
7月2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宫希希在田间清点出工人数。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新农人“新”在哪儿
如今,宫希希带着她的火种,来到了河北承德。
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清晨五点四十分,宫希希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稻田间。一路上,稻苗正铆足劲儿生长,蜻蜓稳稳地旋在上头,野鸭突然扑腾着翅膀从田里飞起。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远处休憩觅食的黑鹳和苍鹭……
田间偶尔出现的黑鹳,总能让话不多的宫希希兴奋起来:“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经常停留在我们的田里。”
宫希希居住的东风村,位于隆化县龙头山与磨盘山之间,伊逊河穿村而过,南北狭长十余里。此间十里遍闻稻花香,水稻种植面积达上千亩,宫希希所管理的生态水稻田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7月2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宫希希(右)在返回驻地途中与农户交流。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六月至七月是北方水稻的除草季。过了插秧的农忙时节,宫希希每天的日程变得十分固定:督导雇工拔草、巡田、记录田间生态。不论晴雨,她总是在田里晃悠,一条田埂一上午就要走上十几遍。
或许,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宫希希的生活单调得有些无聊。可她却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因为“这里的天空很蓝,云朵很轻,晚霞很美,星星数不清。最重要的,还有干净的土地”。
根据已发布的数据,采用自然农耕方式种植的水稻亩产约五六百斤稻谷,为采用农药化肥种植方法的一半。可宫希希坚信,保护自然的方向没错。
7月2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宫希希在驻地统计农户的工时,并进行成本核算。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在宫希希看来,新农人之所以“新”,是因为胸怀新的农业理念。一方面,他们追求生态环保,期望万物和谐共生,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来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尊重农民,把“种地”看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生态农业理念能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生态农业当中。”谈及未来,宫希希眼睛里闪着光亮,“希望有一天,我能在生态农业领域打出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其实,放眼全国各地,像宫希希这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今年30岁的周幸欣也是一位新农人,不过她所从事的领域是养鸡。
今年年初,从来没有种过地的90后湖南女生莫晓钰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
90后新农人是一批懂农业、有技术、爱农村的年轻人,有着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思维。2021年初,28岁的莫晓钰从广州来到新疆尉犁县,成为一片棉花试验田的专职摄像师。
在这里,她跟随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全程目睹了尉犁县百万亩棉田的“科技春耕”景象。当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作当中,实现了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最终采摘全过程机械化、科技化、精准化作业,这也让她对完成目标充满信心。
棉花的耕、种、收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过滴灌系统完成,但管理环节依然依赖人工。如何发现更高效的手段?
莫晓钰和团队工程师几番试验,将试验田中的近270个出水桩全部改造为智能化电动出水桩,并配备先进的全自动施肥灌溉机,实现了远程定时定点控制。
“你们看,我们现在通过地里安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等指标,经过智能分析,系统可以精准调节水肥比例,把水分和营养及时输送到棉苗根部。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识别遥感无人机拍摄的图像,来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长势和病虫害情况。”32岁的团队成员艾海鹏对记者说,探索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农业种植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加科学地为田间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今年目标是亩产400公斤,在管理环节实现80%的无人化率。”另一位年轻的团队成员凌磊说。
莫晓钰(中)与艾海鹏(左)、凌磊(右)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目前,尉犁县棉花种植采收机械化率达到了97%,未来还将加快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