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鱼皮穿上身?这届“新手艺人”赶时髦,对它“上头”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政法频道”(ID:zhengfapindao),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


青春点亮梦想

匠心传承文化

他们有的是子承父业

有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但无一例外

都对传统技艺充满了热爱

并敢于用新技术、新理念

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藤铁匠人从追赶到引领潮流

新生力量的加入
正为传统非遗注入新鲜血液
福建泉州安溪县
有着上千年的藤铁工艺制作史
作为新一代藤铁匠人
黄种杰自2016年留学归国后
就正式跟随父亲系统学习藤铁制作
在切割机轰鸣声中长大的黄种杰
很快熟练掌握了基本工艺


黄种杰说:
“从一块铁板敲打成一片叶子
我们需要经过
上百次的敲打才能完成”

在设计理念上
黄种杰改变了上一代工匠
“按图来料加工”的生产模式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藤铁工艺相结合
设计出的新产品深受国外进口商的青睐


黄种杰:这两个其实是一个烛台,你可以看到后面有个小洞。我们特意做成了中国古代淑女的形象,东方的文化符号非常明显,但是这个产品它是做出口的,要的就是一种文化的冲击和一种反差。

继承父辈的技艺
融入新生代的设计理念
安溪藤铁在黄种杰这一代工匠手中
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从“Made in China”到“Made by China”
从潮流的追赶者
到潮流的创造者、引领者
这就是他现在想做的

匠心+创意传承陶瓷烧制技艺

湖南长沙望城区铜官古镇
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
29岁的刘嘉豪从父辈手中
接过了传承的重担
最近,他正尝试用陶瓷烧制方罍
方罍是古代盛酒的青铜器
造型雄浑庄重
纹路精湛复杂
刚开始,烧制上百个都成不了一个


刘嘉豪说: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会有收缩
很容易出现器型的各种裂痕
‘一方顶十圆’
讲的就是这个方型器皿的成形
难度特别大”


经过潜心研究
刘嘉豪团队将器身肚腹作圆润处理
把器具分解成108个复件
引入3D打印技术
更好地将产品呈现出来


刘嘉豪:把方罍的器型做了一个电脑扫描,然后通过3D打印的方式把这种图案与纹样,打印成树脂的造型实样,然后再把它开成这种石膏的模具。

经过反复打磨
半年下来
刘嘉豪终于成功烧制出
一件合格的陶瓷方罍

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独特的想法、生活的情趣
柴烧的火焰,赋予器物以意义
创造它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这是刘嘉豪作为陶艺人的激情

让赫哲鱼皮技艺“游”进千万家

一针一线、一剪一刀
这些精美的鱼皮制品
出自“00后”大学生徐晓志之手
主修金融专业的他
因为一门非遗选修课
与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结下不解之缘
在掌握制作技艺后
徐晓志开始和老师探讨
如何用现代技术
为传统工艺注入新活力


徐晓志说:
“传统的鱼皮它是硬的
做成的衣服穿到身上咯吱咯吱响
我们创新了新的方法
来把这个鱼皮用新的化学的方式
进行鞣制革化
更耐储存
然后舒适度也提高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
同学们成立了鱼皮艺术社团
把鱼皮画开发成创业项目
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
能让鱼皮画游进千家万户


千年宣纸传承“新匠人”爱上“老手艺”
宣纸产于安徽泾县
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
文房四宝之一
别看这薄薄的一张纸
它的制作工艺
不仅复杂、操作难度也很大
需要经过100多道手工工序
“老手艺”遇上“新匠人”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宣纸
因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
独特的书写特性
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更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一张润墨好、抗老化
防虫蛀、不变形的宣纸
要经过108道工序
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
不仅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
更凝结着匠人们的专注与磨砺


90后的管家明
从事宣纸制作已经10年
一槽纸浆,一张竹帘
就是他和同伴的阵地
左抄一下、右抄一下
一张宣纸的雏形就产生了
对于管家明来说
弯腰打捞、跨步转身
这样的动作他每天都得重复上千遍
但是宣纸的好与坏
厚与薄、纹理和丝路质量
全在这一“捞”上


管家明:捞纸一般需要两名工人,我是一名掌帘工,纸张的好坏、匀度都需要掌帘工来判断。


管家明说:
“捞纸在宣纸108道工序里面
是最难的一个
纸的好坏都需要捞纸工去完成
刚开始捞出来的纸是不成型的
也就是废品
刚开始肯定非常累
胳膊也酸、腰也酸
慢慢习惯了要好一点”

为了保证宣纸的品质
捞纸车间不能使用空调
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候
为了保持手感
管家明也要将手
伸入冰冷刺骨的水中
徒手捞纸


在日复一日的捞纸动作中
管家明练出了一手绝技
仅凭手感
就能将每张纸的重量、厚薄、均匀度
控制在最小的误差内


这边捞纸工在经受着“冰水”考验
另一旁的晒纸车间里却是热浪滚滚
在这间1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
吴帆正在进行着晒纸操作

同样是90后
吴帆在这行已经干了8年
由于村子里很多亲戚朋友
都在宣纸厂上班
从小耳濡目染
让吴帆年幼时
就对手工宣纸制造
有着独特的情怀
21岁开始
他就跟着师父当学徒
浇湿、拍打、高温烤晒
这套操作吴帆已经烂熟于胸
晒纸车间的温度常年在40℃以上
烘烤宣纸的墙面温度
更是高达65℃


吴帆:冬天的时候觉得不辛苦,觉得蛮舒服的,但是夏天的时候特别难熬。那时候太热了,热得人都想放弃。有一年是最厉害的,那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在克服高温影响的同时
还得保持技术的稳定
其中,把湿润的宣纸进行分离
就特别考验晒纸工的手法和力道
手劲大了容易破
力道轻了又揭不下来
牵下纸后
还得用刷子一刷一刷地
把宣纸定在加热的焙面上
吴帆坦言
这是一点一滴垒起来的技术


现在
吴帆晒出来的宣纸
平整熨帖、不留褶皱
这背后离不开他夜以继日的付出
光点角这一个动作
就练了两个多月
常常练到指尖渗血


吴帆说:
“两个指甲酸的
手有时候点到都痛
那时候像壁虎一样
趴在上面动都不动
就看着点,方便纸揭下来
看着很简单
但是要眼睛仔细盯着
不能放松,精神时刻紧绷
有时候也会想放弃
但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


手工制作的宣纸
每一张都有自己的灵魂
从选料到制作成纸
108道工序
需要历时三年才能完成
尽管如此费时费工
但千百年来
这项技艺依然沿用手工制法
机器根本无法替代

青春与梦想相融
焕发新时代勃勃生机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二者的碰撞激荡起朵朵浪花
是自信,是活力,更是时代的惊喜

这是一场
青春匠心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也是一场发源于历史深处的梦想接力
今天的年轻匠人们
拥有与先辈同样的匠心
又有着更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他们把能用到的科技硬实力
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把传统的变成了现代的
把中国的打造成了世界的


2022奔向美好传统文化新活力

2022年
在增强文化自信的道路上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中
在城市,在乡村,在学校
在工厂,在文化场馆,在田间地头
……
传统文化正不断散发出新的活力

2022年3月4日,陕西省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的演员在合阳县文化馆演艺厅内为观众表演提线木偶剧《闹春》。近年来,陕西省合阳县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在当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恢复传统剧目演出、开设免费“周末剧场”等方式,让居民领略传统非遗的魅力,支持合阳提线木偶焕发生机与活力。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2年5月26日,黄河老腔艺术团的老艺人为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关南新幼儿园的孩子们传授黄河老腔。每周四、周五,老艺人为幼儿园的孩子们传授黄河老腔,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将传统的唱腔特色与时代特色紧紧融合在一起,传承创新演唱内容,让传统文化根植娃娃心底。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2年5月25日,湖南省资兴市鲤鱼江完全小学的学生在练习戏曲基本动作。近年来,湖南省资兴市积极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兴趣班、“第二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戏曲老师走进校园,为学生进行京剧、花鼓戏等教学辅导,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发 李科 摄

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小朋友在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博物院体验皮影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发 许昊 摄

2022年6月9日,“90后”重庆小伙辜国强在组装花丝镶嵌作品“凤引九雏”。花丝镶嵌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辜国强偶然接触到花丝镶嵌技艺并迅速爱上了这门古老的手艺。拜师学成后,他建立了工作室,探索利用这门传统工艺制作适合现代人佩戴的饰品,以创新的手段重塑老技艺,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022年3月1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幸福移民社区的唐人坊产教融合基地,工人在验收即将完工的“唐娃娃”。这些“唐娃娃”被发往北京作为冬残奥会的礼品。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2022年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2届旅游那达慕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开幕,群众马队方阵在开幕式上表演。如今,文化、旅游融合已成为推进内蒙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催化剂”。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2022年7月22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举行龙舟文化节活动,参赛龙舟队在镇远县阳河上集结(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将龙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龙舟比赛、龙舟巡游等活动,吸引游客观光游览。新华社发  胡攀学 摄

2022年5月2日,村民在贵州省榕江县塔石乡乌吉苗寨检查苗族绣品。乌吉苗寨是黔东南州苗族蜡染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近年来,当地积极挖掘苗族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带动村民从事苗族传统刺绣、蜡染等手工制品生产与外销,实现“非遗”传承与市场对接,走出一条传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新华社发 范晖 摄

2022年2月7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山镇,“龙里太平花灯”艺人刘江(前)在村附近的山顶上指导年轻人练习花灯戏。“龙里太平花灯”是流传于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的一种古老戏曲剧种,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与支持下,已传承发展出“生旦净丑”剧唱、台上台下互动表演等多种表演形式。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2022年2月10日,天津杨柳青画社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成员在创作冬奥主题年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兴于明末清初。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2022年2月10日,长沙博物馆开展投壶体验活动,吸引不少小朋友参与到这一传统游戏当中。投壶即“投箭入壶”,是一种古代宴饮的投掷游戏。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2022年5月13日,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商店内,以铜奔马和抗击疫情为主题设计的“绿马头套”十分抢眼。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以铜奔马为主题的系列文创产品,让文物走进生活,受到人们喜爱。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是2022年5月1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青铜纵目面具文创冰箱贴。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成果陆续公布,带动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销售热潮,一些文创产品取材于发掘出土的金面罩、青铜器等文物,受到人们的欢迎。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这是2022年5月17日在成都博物馆拍摄的汉代陶说唱俑和其文创产品(左)。近年来,成都博物馆打造文创品牌,培育孵化优秀文创产品。文创产品设计师通过对“镇馆之宝”石犀、汉代陶俑等文物进行多元化设计,将文物变成“萌物”,广受人们的欢迎和追捧。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22年9月2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放大两倍的《千里江山图》灯光特效图。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2022年11月4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的大运河1986文创园启用,观众在文创园的中国榫卯技艺体验空间参观古建筑积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22年1月19日,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的青年演员在石家庄大剧院排练厅排练。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的作用,挖掘和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加强经典剧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定期组织青年演员带着经典剧目参加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基层惠民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中国传统评剧艺术。新华社发 闫志国 摄

20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第五单元“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厅拍摄展示代表性非遗作品和文创精品的博古架。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这是2022年9月4日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的“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上拍摄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2年6月10日,在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理化室,技术人员进行中药材农药残留量检测的前处理。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近年来,当地重视中药材种质资源的采集、保护和研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实现中药材全产业发展。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2022年8月21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煜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晾晒新采摘的五味子(无人机照片)。位于秦岭腹地的洛南县依托独特的山水优势和气候条件,借助苏陕协作的对口帮扶,形成以五味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种植,同时积极发展五味子苗木繁育,加大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五味子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串串”。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2年11月25日,“奋力”轮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停靠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准备进坞并在此安下“新家”。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已有150余年历史。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也是拥有百年记忆的城市工业遗存。百年古船入驻百年船坞,将讲述一段新故事。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2年7月30日,小观众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2022年10月20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茆可人进行古籍修复。作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不断推进中医古籍传承和保护工作,目前藏有古籍3.3万余册。近年来,图书馆运用数字化手段,使中医古籍更好服务中医药教学、科研及医疗。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2年7月30日,观众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内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历时三年建设,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的职责。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2022年7月16日,入伏首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的医务人员为孩子贴“三伏贴”。新华社发  司伟 摄
青春与梦想为伴
历史与未来相连
一项项古老技艺
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也让世界看到了
新时代中国的蓬勃生机!
编  辑丨骆丞承
校  对丨孙希雨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
点亮“在看”,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