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喝玩宿样样有,全国刮起乡村休闲旅游潮流风

乡产天下 2022-12-31

“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飘香。”在田野,在水乡,在林原,在山川,观赏景色、领略民俗、体验民宿、享受美食……近年来,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可谓数量与质量并重、口碑与口袋双赢。

刚刚结束的清明节假期,踏青游、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等需求加速释放。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57.0%的游客参与踏青郊游,32.5%的游客体验游园赏花,自驾游客占比60.0%。

不再是农家乐、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而是开展创意设计、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不只是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等传统开发,而是挖掘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价值。既顺应了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的趋势,也满足了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需求,乡村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一股新潮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01 江苏省 丰富业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各类春日节庆活动,是假日里乡村休闲旅游的“重头戏”。盐城荷兰花海郁金香文旅节、宿迁三台山梨兰会、常熟尚湖牡丹花会、兴化千岛垛田菜花节……假日里,但见似锦繁花中游人如织。作为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可以不按75%比例统一限制的节假日,消费者此前积压已久的旅游、返乡、探亲等需求在清明节得以释放,在乡村节庆中赏花、踏青、户外休闲成为出游好选择。以盐城为例,“花开盐城”旅游季推出荷兰花海、大洋湾等18个赏花集结地,2.56万亩的花海大观园,供市民游客选择。在荷兰花海景区,除了3000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的盛景,2021荷兰皇家花车大巡游也成为游客朋友圈“打卡”的主角,小长假期间,景区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再看苏南,假期里苏州相城区以花为媒推出“来相城——遇见醉美花季”“北太湖油菜花节”“冯梦龙村‘小小梦龙君’亲子体验”等活动,清明假期共接待游客16.5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54.3%,冯梦龙村游客接待量同比去年增幅超过200%。除了踏青赏花,乡村游还多了许多新玩法。淮安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推出春日打卡活动,在向日葵的故事景区、彩虹滑道、菊花园水上乐园等6个项目中打卡4个项目,即可凭相应票据享受游园优惠。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淮安纳入监测的39个景区、乡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8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6%。在南京,汤山矿坑公园里游客既可在矿野拾趣乐园与小丑互动,也可在艺术文创间品味历史人文。位于佘村的南京龙出没乐园迎来首届风筝节,花样风筝show、风筝DIY制作等活动不一而足。溧水李巷则推出重走铁军路体验活动,将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充分结合……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客栈,更成为乡村旅游“标配”和清明假期住宿业的“香饽饽”,多地民宿又重现疫前“一房难求”的景象。如南京的公塘头民宿、良竺艺术农场、高淳枕松度假酒店、溧水无想山居等民宿节前就早早被预订光了,清明节假期前两日的入住率将近100%。人气十足的乡村民宿也直接带动了周边农特产品的销售。

02 重庆市 旅游节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4月上旬,重庆铜梁双山镇樱桃旅游节启幕迎来数千游客和市民。双山镇仙隐山上的建新村,公路两边、农家房前屋后、山坡地头的樱桃树上,挂满了水灵灵的樱桃果。穿过古香古色的“乡间樱语”“一世樱缘”牌坊,沿着山石砌就的步道穿行在樱桃林中,娇艳欲滴的樱桃果诱惑着人的味蕾,摘下两粒放入口中,甜美的滋味沁人心脾。

山腰的一片平地,“仙隐山国家森林乡村”的景观廊坊凌坡而立。走进廊坊远望,山川田园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涌上心头。

“去年下半年以来,镇里在建新村建起了观景平台、休闲凉亭、景观廊道和3公里环线采摘步道,‘樱桃公园’的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山村环境,完善了休闲设施,加上农村人居环境的深度推进,美丽可人的山村成为游客采摘、登山、观景、休闲的好去处。”双山镇镇党委相关同志表示,镇村应广大果农的要求,举办第14届樱桃旅游节,依托节庆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03 上海市 在都市里感受乡村诗情画意

木制的门头小景,大块的青砖铺地,翠绿的迎客黄杨,在远处就能闻到的淡淡香气……这充满了乡村诗情画意的地方就是位于上海市崇明区花博南园的崇明水仙园。



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左右的园区种植了约4000棵水仙,崇明水仙是上海唯一获评“双地理标志”的特色花卉,同时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园区工作人员的悉心看护,从3月下旬到7月上旬,周边游客均可以来这里感受充满自然气息的乡村田园风光。除了水仙花,园内还搭配种植了崇明黄杨,牵牛、矾根等盆花植物,精致的凉亭可以作为小憩的场所,让游客在水仙花包围下拍照留念、发朋友圈。

04 青海省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东大门,3月起,桃花绽放让春天的脚步从这里踏上青海高原,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民和旅游也由“冰雪旅游季”转为“赏花旅游季”。作为民和县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旺季,七里花海乡村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2000人以上,带动景区周边49户村民增收。在西沟乡南垣村,牡丹产业链不断延伸,牡丹成为当地发展乡村经济、带动百姓增收的“致富花”。

  除此之外,民和县以“旅游+”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集徒步观光、生态旅游、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据了解,民和县正持续推进临津古渡、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喇家寨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深度挖掘土族纳顿、非遗展演、文化实景演艺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一批品牌文化旅游景区、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观光产品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05 山西省 旅游扶贫:美了乡村 富了乡亲

过去挡在家门前的大山,摇身一变成了吸引游人的秀美风光;以往不入眼的吃食、民居,包装一新成了城里人追捧的“香饽饽”……如今在山西,曾经的贫困村不但摘掉了“穷帽子”,还成了一个个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村民们想干事、要干事的决心热火朝天。
晋中市左权县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衔接,依托全域旅游“一核、一心、两翼、多点”规划布局,以“百里画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为主轴,深挖红色景点、绿色山水、生态庄园、民俗文化等资源,一改过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形成路景融合的旅游路循环圈,7个A级旅游景区、280多处景点连线成片。近三年累计直接受益贫困人口2150人,年人均增收6200元,带动沿线村民5000余人就业。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减贫能力。


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旅游产业链条,成为山西许多地方的努力方向。要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还要有“带得走”的土特产。为配合旅游业发展,长治市壶关县开发出特色农产品,打造中草药观光园、草莓采摘园等一大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及观光点,让游客“眼里看着、嘴里吃着、手里提着、走时捎着”,为村民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也让乡村的名气越来越大。
来源 | 整理自各地公开报道
编辑 | 赵启旭


往期回顾

/权威发布

六部门联合发文:这1561亿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这么用!

/乡产云课堂

“三问”安吉:揭秘美丽乡村发源地背后的故事 | 乡产云课堂

欢迎投稿:739649351@qq.com联系平台:15876507123(赵飘飘) 

来了,点个赞+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